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行为的影响

2022-02-07刘江翔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明农民生态

刘江翔

(闽江学院 法学院,福建 福州,3501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359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自然前提。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乡村振兴所要维护和实现的农民根本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也涵盖生态福祉。

根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的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探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将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农民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主体性、主导性和主动性。本研究根据相关专业量表,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环境态度、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环境行为等为四大关键变量,设计并验证调查问卷的测量效果。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组织人员赴我国中东部地区“空心化”程度较低的乡村,分区域开展线下分层异比随机抽样调查,分别采取问卷调查和入户个别面谈式面访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达91.7%;通过采用访问提纲入户面访调查100人,获得有效面访数据100份,有效率达100%,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量化依据。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生态文明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2]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3]4只有提升生态文明主体素养,增强公民生态意识,切实增进人民生态福利,才能有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向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1]259为此,立足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探究“五个振兴”赋能农民生态文明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具体见图1。

图1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关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一、再造农民生态文明实践基础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并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世界的物质性”以及“自然界”是人类实践的物质基础[4]75。乡村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农民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也影响着农民的生态文明实践。

(一)乡村产业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累积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短板,也对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的兴起为我国乡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的乡镇。由于乡镇企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直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城市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散乱,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加重了农村地区的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多是以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生产方式为主,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之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处置,加剧了土壤、水体、气体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极大地加剧了污染治理的难度。此外,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多,大量的禽畜类排泄物和养殖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沿海的赤潮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成为首要的污染源。

影响人们社会认知的情境效应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比效应,二是同化效应。在认知情境中,人们对认知对象评价所产生的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既对立又统一,处于同一个矛盾统一体之中。当人们在较为简单化的目标驱使下,同化效应就会被放大;相反,在对认知对象较为全面、准确的把握情况下,同化效应就会大大弱化,其影响甚至微乎其微。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因此,在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当农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时,他们忽视粗放式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甚至对于所处生态环境的前后差异知之甚少,同化效应较为明显。然而,当农民综合考量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时,他们就会敏锐地觉察到所处生态环境的前后差异,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得恶劣带来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对比效应日益彰显。当作用于农民认知的同化效应强于对比效应,或二者势均力敌时,农民不会自觉牺牲经济利益而采取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行为;只有当对比效应强于同化效应时,农民才会因为破坏环境而失去健康以及农业生产不可持续等状况的出现,改变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放弃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事实上,乡村产业粗放式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大力推进,强化了农民认知的对比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及其行为模式。

(二)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建构良好生态文明实践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但绝不以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粗放式生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而且严重威胁农民的健康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是夯实农村物质基础、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不再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而是努力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乡村服务业和本土特色产业。这样不仅让农村经济发展保持旺盛活力,使广大农民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增进了广大农民的生态福祉,让农民逐渐改变“必须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观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和克鲁格在1992年提出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假说:某一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时,由于产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投入相对不足,技术含量低,因此往往会导致环境意识薄弱,对环境破坏相对严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入不断增加,环境友好型技术就会被广泛使用,经济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就会逐渐降低。这一假说恰恰说明,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乡村产业振兴,将会促使农民在不影响增收致富的前提下,逐步树立环境友好意识,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生活的乡村现有生态环境感到满意或者较满意,觉得近年来饮用水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的受访者占70%;有70%的受访者所居住的乡村有工业生产企业,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但近几年大多有所管控,情况也有好转;绝大多数受访者所住乡村存在牲畜养殖,但规模不大,仅有10%的受访者所住的乡村有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结果说明,通过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呈现出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消费性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并举的局面。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的进程中,乡村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减少。经历了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和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种养业的污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使农民深切感受到不加节制的生产给经济发展和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加深了农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感知。通过转变生产模式,发展乡村生态型友好经济,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利益,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对照乡村产业振兴前后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改善生态环境的认同度和践行度。

二、提升生态文明主体认知水平以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而它首先表现为一定的能力结构,“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人本身的自然力’,二是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三是主体的情感和意志”[5]94。实践主体只有掌握了实践客体、实践手段以及实践主体自身的有关知识,才能根据实践主体的需要、客体的本性提出合理的实践路径。

(一)实践主体的文化程度关乎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社会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城乡经济社会的差异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经历30多年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国许多乡村只剩下大量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农村留守儿童90%以上由祖辈负责照看,这些老人们平均年龄59岁,70%以上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一半以上还要参与日常劳作。部分留守儿童因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缺乏亲情陪伴和关爱,逐渐突显出儿童意外伤害比例高、社会认知与行为习惯存在偏差、营养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6]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8 78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6 779人,拥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主要在农村[7]。乡村人口的结构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仅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技术难以掌握和应用,在生产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农用塑料薄膜,以及畜禽排泄物和养殖污水直接排放的现象较为严重,在生活中乱扔垃圾、乱砍滥伐和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人居环境令人堪忧。

(二)重视发展乡村教育,增强主体生态实践意愿与能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以及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和任务[8]。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纳入了国家顶层设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不仅自身积极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提升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而且逐步认识到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对子女教育投入日益加大。在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以及本土基层农村环保管理人员、环保设施运行维护人员、生态保护看护和维护人员、乡村环保宣教人员等生态保育人才;另一方面,要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促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且要吸引大学生村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家进乡村,特别要吸引许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农二代”回归乡村。调查结果显示,从文化程度分布来看,高中文化程度(包括中专、技校)占样本总数的22.7%;大学文化程度(包括大专、本科)占样本总数的35%;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样本总数的0.9%,高于《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统计数据。随着乡村人才振兴计划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拥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口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9]32结果说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生态环境认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乡村人才振兴带来的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尤其是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大力科普推广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生态友好型职业农民,为提高乡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愿奠定基础。

三、重塑农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价值观念是客观现实的价值关系及其运动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是社会意识中有关价值方面的内容和主体化的意识”[5]208。价值观念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传承,但它仍然依赖于现实的价值关系。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就是产生于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生态文明价值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理念,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兴衰。直到如今,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依然明显。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2日在徐州市马庄村调研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10]乡村振兴不仅应注重乡村经济和产业振兴,更应强调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思想,弘扬人与自然之和谐以及人文之美,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格局,重塑和繁荣乡村文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实践和传承的思维行为和组织方式及其产品。渊源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为我国乡村文化留下丰富的遗产,既有崇尚节俭勤劳、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安静平和的人生观,又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

(二)振兴乡村文化,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繁荣乡村文化,重塑乡村文化,必然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一度为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在农村普遍采取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观、“敬畏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节约,合理利用”的生态消费观在农村也受到了摒弃。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绿色的生产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被广泛倡导,由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的绿色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逐渐重塑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在乡村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方面,乡村的生态文化是有形的文化。美丽乡村、特色乡村的创建,带动了乡村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托传统文化的保护,打造美丽的乡村景观,给农民带来宜居的生活环境,垃圾分类行动、美丽庭院建设、生态林保护等契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活动,成为乡村生活中的实践行为及成果;另一方面,乡村的生态文化又是活态的乡土文化。中华农耕文明是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形成了一整套生态价值、生态情感和生态知识系统,以无形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承,增进农民的生态认知度和生态认同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任何的主观认识和观念及其相关过程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都必须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而文化正是在特定的群体中的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以及与他人互动,使一些共同经验整合成的文化传统。通过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文化作为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共同信念、价值、记忆和期望,会伴随着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乡村居民群体。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塑造了农民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增强了农民的生态文明信念,养成了农民的生态文明行为,重构了乡村生态友好型秩序。

四、增进农民生态利益获得感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11]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使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超过世界20%的人口,这虽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却让农村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12]60。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为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结构性生产过剩、粗放式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农村逐渐向绿色发展转型,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大立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社会参与式农业的发展力度,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产业链、价值链。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实施大规模农业节水,实现农业清洁低耗高效生产。到202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目标[12]86。

另一方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伴随着我国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快消品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使得农村的垃圾产生量远超垃圾处理能力,导致一些农村出现“垃圾围村”的现象。随着我国农村许多地区水、电、气改造的完成,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逐年增加,不仅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而且造成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因此,通过广泛科普和宣传,推动乡村居民逐步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福建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2020年完成7.5万户农村户厕改造,到2021年农村户厕改造覆盖率将超过93%,同时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行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常态化治理机制,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13]。调查结果显示,80.5%的调查对象同意或完全同意,所住村庄近几年的饮用水和空气比以前好多了;57.7%的调查对象同意或完全同意,所住村庄的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还需要加以治理;96.4%的调查对象同意或完全同意,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

(二)发展“美丽经济”,实现农民经济与生态双重福祉

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既要大力改善住房、道路、用水、用电、燃气、通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变乡村面貌,又要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解决农村累积性环境污染问题,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养护和修复。与此同时,合理匹配农村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让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农民能实实在在得到利益,坚定地成为优良生态环境的守护人。

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应有之义,“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重要路径。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和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乡村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在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依托乡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延伸出相关产业和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养老养生产业和绿色产品生产。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乡村生态美景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场景,更好地享受绿色健康的生态产品,让更多的农民吃上生态饭、爱上生态产业,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在空间山清水秀”有机统一。这满足了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增收需求,满足了农民人居环境改善的需求,增进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增强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意向,推动了农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增进了农民生态行为的践行度。

五、引领农民生态文明实践以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组织类型日益多样,功能十分丰富,农民组织化程度逐年提高。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组织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功能。到2020年,我国所有建制村都设立了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全国约90%的村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农村社会组织逐步兴起,全国农村扶贫互助社、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妇女联合会和养老协会等超过200多万个[14]108。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发挥乡村生态振兴的领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推动。无论是在推动产业生态化方面,发展因地制宜的绿色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培育低碳新兴产业;还是在推进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养老养生产业等方面,尤其是在生态治理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力、卓越的执行力。调查结果显示,当农民觉得所住的村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时,70%的受访者认为,农村环境污染应由政府机构、村委会、污染企业共同负责。为应对所住的乡村生态环境因企业生产或规模化养殖造成污染,80%的受访者首先会向村委会举报,若举报无果会向政府部门投诉或向媒体曝光或上访。由此可见,农民在面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相信和依靠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

(二)完善乡村自治机制,发挥农民生态实践主体作用

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完善村民自我管理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乡村组织。农民的根本利益诉求既包含经济利益,也囊括生态福祉。乡村居民对生态环境知识的认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是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构建的关键。村民委员会应立足自我教育,传递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理念;立足自我管理,协调相关各方利益,反映广大农民诉求,加强生态治理;立足自我服务,组织农民参加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共同创建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立足自我监督,引导农民避免因生产或生活造成乡村生态环境污染。调查结果显示,75.5%的调查对象会做到或大多做到积极为村里改善饮水条件、卫生条件、修路、修沟渠等集资;70.0%的调查对象会做到或大多做到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捡垃圾、扫大街等;55.9%的调查对象会做到或大多做到积极举报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人或组织,并诉诸法律。

(三)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多元服务乡村生态文明实践

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在强村富民、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村企一体”“集体农庄”等经济组织的出现,逐步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共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形成了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农村多业态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农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融合,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乡村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1]261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主导、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参与,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有助于农民通过农村各类组织参与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以维护农民生态利益,增进农民的生态利益认同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62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有利于治理农村长期发展累积的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又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态获得感。因此,科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五个振兴”,对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必将日益显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动能也将长久接续。

猜你喜欢

文明农民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