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与出路
2022-02-07王石林生陈爽王贵荣
王石林生陈爽王贵荣,2
(1.韶关学院商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2.泰国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泰国佛统府 73170)
引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国际复杂形势,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不断制造贸易摩擦企图扼制中国崛起,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国际态势,逆全球化渐趋明显。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世界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全球贸易增速持续下降。
经济稳定增长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凯恩斯主义在批判古典经济学放任自由经济思想的基础上,认为需求不振和经济循环不畅导致了市场“供给—需求”系统失效,并提出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又主张维护私有制,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强调经济自由发展。然而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无法解决西方国家长期发展不畅的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一个循环系统,农业是经济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循环系统由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1]。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2],而人类生存是“创造历史”的前提条件。为了生存,人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上述需求。农业部门作为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部门,地位极其重要。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也深刻地改造了农业生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渐趋融合,农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由于农业政策体系长期以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及持续的人口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农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3]。因此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是乡村产业振兴,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补足短板和增强弱项。分析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探讨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出路,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参与经济循环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压低居民消费、以农业补贴工业等政策,发展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而农业在国内经济循环系统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发展受到限制,城乡差距不断拉大,造成了一直困扰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和“三农问题”。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经济体系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农业也取得飞速发展。梳理农业与国民经济体系间的循环关系是研究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前提。按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特征,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之初城乡经济循环的自发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融入国际大循环的实践阶段;第三阶段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经济循环系统的构建阶段。
(一)改革之初城乡经济循环的自发探索
改革开放为农业经济发展打开了制度的枷锁,并且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强了原本相对独立的城乡经济系统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权由集体让渡给家庭,从而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进入要素市场循环破除了制度障碍;另一方面,由家庭经营的独立性和积极性所带来的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提振了农村消费,为城市工业品进入农村开拓了新的市场。这一改变在现实层面上创造了随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而在理论层面上则带来了诸如“经济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和“三产融合”等一系列学术难题,但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拓展了新的研究空间。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经济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农民收入快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标准,我国贫困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亿多人,迅速减少至不到5000万人。该时期农业参与经济体系的循环可以概括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生产要素循环以及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城乡间互通有无的消费循环。这两种循环为改革之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农业在参与国际循环方面的变化同样日新月异。在农产品贸易结构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诸如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由于具有更高附加值在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而粮食由于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则释放了更多的土地用于其他农产品的生产。虽然不同的农产品在供求方面各有余缺,但是我们基于比较优势所做的出口创汇不得不说是农业参与国际循环的一种有益尝试。
(二)农业融入国际大循环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经济学界在改革方向、改革路径和改革对象上有过许多理论讨论和实践探索,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是当时争论最激烈的两种改革思路。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促进了诸多学者寻求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范式超越,最终也反映在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方向选择上的理论聚焦。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提出来,并成为此后10多年我国发展出口导向经济的理论基础。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逻辑在于:外向型经济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并通过外资的持续引进和源源不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工业生产中资本供给和劳动力供给的问题;而通过出口贸易又能解决市场需求问题。这一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加入WTO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形成了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国际国内双循环”,国内循环从属并服务于国际循环的发展形势。农村以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方式积极参与了由跨国公司掌握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提供了这一经济循环中最牢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输出。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提高,农民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正如贾根良在《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一文中指出的:正是随着这一战略的彻底贯彻,我们才陷入了日益难以摆脱的严重经济困境[4]。这些困境包括:一是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产业价值链垂直分工体系中的最核心环节和高附加值业务,而把非核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业务外包给中国,在对中国技术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国际循环采取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出口带动战略,使得中国不仅承担了巨大的外部风险,丧失了大国经济优势,还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低质量发展。二是农村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才流失、农业竞争力下降等经济学问题和农民工返乡就业、空心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市民化等社会学问题。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中,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代价。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经济循环系统的构建
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国内外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我国实施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在整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其中一部分人口向城镇流动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无可非议的自然历史过程[5]。然而与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不同,受到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并不顺畅,户籍制度使中国城乡人口迁移模式以临时性、单身、钟摆式迁移为主[6]。农村转移人口很难在城市中获得竞争优势,往往被屏蔽在城市保障体系之外,市民化过程困难重重。由此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和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自1993年超过了0.39以后,一直高于西方经济学界定义的警戒线(国际警戒线水平为0.4)。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打通城乡间的阻隔。
但是仅仅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开展的城乡融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并且科学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就是从战略层面明确了农业在国内经济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和从属关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和消费融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其理论逻辑表现为首先通过提升农业自身的水平构建农村地区的经济循环系统,并将这一系统与国民经济循环系统和国际经济循环经济系统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循环系统的关系正是由上述三大循环系统嵌入其中。其政策逻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将农业发展所缺的资金、技术、人员引入农村,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以促进农村消费。在政策执行上通过产业扶持、供给侧改革与扶贫相结合的方式提振农业生产力。其实践的结果则表现为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生产主体、产业组织、政府职能、城乡关系、基础设置、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全面提升[7]。
三、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现实困境:表象与原因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双循环”发展格局是一个复杂、立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并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发展性、平衡性、关联性、延续性等特点。这一系统包含了城乡循环系统、区域循环系统、产业循环系统、生态循环系统、金融循环系统、技术循环系统等子系统。农业与国民经济体系间的循环是极其重要的子系统之一。然而“城乡经济运行不畅”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两大问题一直影响着该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是形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其问题的表象见诸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原因则可从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中去探究。因此探索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现实困境应遵循由表象到原因的认识论规律,在研究方法上具体体现为:对表象的研究立足于农业与“双循环”系统之间的“整体—局部”关系视角;对原因的研究则立足于二者间的“平衡—发展”关系视角。
(一)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中的问题表象
基于“整体——局部”的关系视角依次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各环节的内部结构、功能、特征、弱点与潜力,从而发现其中的“堵点”,是畅通“双循环”系统的前提。
1.生产环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保障行业。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也决定了农业融入“双循环”系统的方式和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农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保障功能的发挥。农业融入“双循环”系统在生产环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由于土地分散、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缓慢,小农户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降低风险则偏好于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的方式提高产出,导致劳动力的边际收益持续减少,也造成了我国农业结构中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居高,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的现象。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与第二三产业对农业保障性功能的高要求形成的现实困境和系统内冲突,使得农业在融入“双循环”系统的过程中存在着融入不稳定、不充分,触点少、成本高等问题。(2)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原因很多。首先,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农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对农业技术的适用性构成了极大挑战,从而导致技术应用成本高企;其次,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阻碍了大型机械普及;再次,农民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也阻碍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因此农民更趋向于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提高效益。其方式是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和提高劳动力的转换效率来增加产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其缺点是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和摊薄技术创新的成本,这是一条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相违背的发展路径。(3)农业生产主体结构不合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形成了以小农户为主体,农业合作社为纽带,部分农业企业为龙头的农业生产主体结构。而小农户因为家庭成员人数较少、户均土地数量少、农田分散等不利因素,难以承担大规模生产的任务,也阻碍了资本投入和机械使用。再加上种植物种类过多,成本过高,难以达到市场要求的质量,而合作社的生产服务功能发挥不完全、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弱等问题也制约了农业融入“双循环”系统。
2.流通环节。现代经济体系中,流通问题的研究对象已经由传统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拓展到包含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信息流通、数据流通、劳动力流通、资本流通等一切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物化或非物化的通道以及这些通道的路径、环节和形式。流通是经济循环系统的内在属性,循环则是对流通形式、途径和规律的概括。流通把生产、消费和分配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经济循环系统并完成价值创造。在经济循环系统中,流通像一条纽带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联系起来。因此流通对于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然而农业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流通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在商品流通方面仍存在着“产销不衔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8]。这主要是由于城乡间的物流渠道不通畅,物流基础设施差,物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而导致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农村物流业相对落后的现状。(2)在信息流通方面存在“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批发市场信息处理、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等问题”[9]。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普遍缺乏信息挖掘能力和应用能力,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利于信息价值的开发利用;第二,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政府在农业信息流通中的职能缺位,农业类网站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低,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第三,信息管理水平不高,不管是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小农户还是各级农业部门都缺乏应有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能力以及信息资源整合能力,远没有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3)生产要素流通方面,主要有劳动力的“乡城单向流通”不畅和资本流通不畅两方面的问题。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转移模式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出现了老龄化、妇女化、兼业化、低文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的有效配置。资本向农业部门的流通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首先,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资本的进入;其次,“农业种养殖业环节竞争者数量较多,初级产品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10],这些领域对资本的吸引力不够;最后,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经营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流通。
3.分配环节。经济学关于分配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理论进路。一种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路,其经历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按劳分配理论”到新古典经济学派主张的按照劳动、资本、土地和管理进行分配的“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化,并经由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结合的统一理论体系[11]。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路,其在批判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研究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并提出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初级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分配方式[12]。我国在农村收入分配方面的实践探索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按劳分配”阶段向以“按劳分配”为主、同时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转变,并且确定了“效率优先”的初次分配和“兼顾公平”的二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上述实践是对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超越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扬与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通过收入差距拉大的方式来形成生产的激励机制,也出现了城乡、区域、要素等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在农业领域,上述三种现象同时存在。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1)国际竞争压力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因此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持续下降,农民难以通过优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式提高经济收入。(2)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符,农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提高。(3)现行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提高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高劳动投入带来的报酬递增效应以及城镇化和现代化引起的收入增长效应,而工资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4]。尽管我国长期以来的扶贫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是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经营者的收入仍然过低,以扶贫为主要方式的转移支付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却又难以持续。
4.消费环节。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6年56.7%降低到2018年的30.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经历了贫困到温饱再到富裕型的发展历程[15]。由此也形成了我国农村消费的一系列特征:(1)农村整体消费水平低于城市的整体消费水平。城乡居民在消费习惯、消费动机、消费需求、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文化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生产辅助型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类型。农民具有生产主体身份和消费主体身份相统一的特征。由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其中一大部分收入必须用于再生产,因此生活性的消费需求受到压制。(3)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演化趋势,生活体验型消费逐年增加,耐用品消费、高端商品消费、个性化消费的比例也有所提升。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农村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农民往往会按照消费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通过储蓄来调节短期收入波动对长期消费的影响”使整个生命周期内收入和消费趋于平衡。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心存顾虑,也会进一步抑制当期消费,提高储蓄水平。其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的过高支出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再次,农村消费市场的不发达也抑制了农民消费。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的居住特点使得大型超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难以向农村延伸,农民存在消费成本高、消费权益难以保障、产品品类不丰富、消费渠道不畅、物流体系不完善、消费连续性差等问题。
(二)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中的问题原因
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生产环节是起点,具有决定性作用;流通环节是桥梁,将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而分配环节则反映了系统内的生产关系。此外,四个环节还表现出关联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行为都受到其他环节的影响,比如生产环节出现的生产方式落后问题就受到物流不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经营体系不完善、产业链过长、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体现了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资金流、物流、人流、技术流的横向移动和相互转化的紧密关系。为这些“流体”提供“通道”的则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结构以及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据此可以推断,四个环节作为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行为是由更底层的体系所决定。从横向角度对农业参与经济循环系统考察,着眼于宏观布局,其目的是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在时间、空间、数量和结构上的相互适配,并实现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这体现的是一种系统平衡思想。而从纵向的角度对农业参与循环系统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发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环节是市场主体在不同情形下的行为表现,这些市场主体依据身份构成、生产方式、生产目的和功能定位的不同构成了经济循环系统的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是农业生产主体及其组织形式、地位、构成、相互关系、制度安排的集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营体系反映了农业生产微观主体的总体构造和水平;生产体系是把生产要素投入组织生产,最后产出农产品的生产组织过程,是农业生产的价值创造过程。生产体系是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产业体系是农业为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和供应体系,是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系统。产业体系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三个体系对农业参与经济循环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的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出路: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的整体构建
通过分析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问题及其原因可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是破解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生产的组织载体,其核心是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核心是解决农业经济体系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农村制度改革以来,小农户一直是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户存在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16]。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农业生产出现了“老龄化、妇女化、兼业化、副业化”现象[17]。“由谁种田”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难题[18]。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基础。农业经营主体朝着横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经营规模的分化;朝着纵向的发展形成了农业经营活动的专业化分工;朝着要素投入结构的差异化方向发展则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经营组织模式[19]。事实上,从2007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但是小农户生产耕地碎片化、生产工具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效率低等特点与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资金投入大的标准形成了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主要包括降低小农户在农业经营体系中的比例,引导小农户进行分流,扩大城市对农民的开放,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20]。一方面,一部分长期外出农民工通过政策指引分批、分层迁往城市;另一方面,通过把先进装备、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导入小农户生产的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此外,政府应组织社会力量对小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小农户生产的科技含量;鼓励小农户联合经营,组成农业合作社。在保持现有土地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围绕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链,将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帮助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同时,引进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适合小农户与农业服务机构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股份合作社的方式推进农村生产要素集中,帮助小农户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鼓励有能力的小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型。在处理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尤其应注意保护小农户的经济利益,避免其他社会资本损害农民利益。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质量的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带动小农户深度融入“双循环”经济体系。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良种化、信息化、设施化、绿色化、品质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农业融入“双循环”格局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科技进步[21]。重点是推进农业生产设施化、机械化、品质化、数字化。
1.提高农业生产设施化水平。“靠天吃饭”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农业生产是以光、水、土壤、风、温度、湿度、地形等一系列自然条件为基础的。这些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往往难以掌控,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设施化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确保更高效益的产出和更优的产品品质。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排水、温室、田间运输、田间照明、无害驱虫等方面的设施布局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作业的要求。由于农业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应当由政府主导建设。因此,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上政府要进行整体规划,加大农业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2.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业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工业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最直接的方式,反映了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融入与吸纳关系,是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形式。由于我国农地结构复杂、农地分散、作物品种繁多、机械技术和传感技术不发达,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妇女化、兼业化、低文化等特点也限制了现有农业机械的充分利用。要提高农业机械普及率,首先,政府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发出更适合多品种、小规模、能耗小、成本低、易使用的农业机械;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农业机械产业的扶持并鼓励社会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农业机械租赁、维护、保养等服务,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再次,企业可以对农民开展农业机械技能培训,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3.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数字技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农业与信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大数据产业、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业生产模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数字农业也是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通路。数字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模式、新的发展机会。但农业数字化建设还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网络服务水平不高、经营主体和生产过程数字化程度不高、农民数字技能欠缺等问题[22]。因此要加大农村通信设施建设,促进数字产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村电商,实现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数字化,完成推动农产品销售朝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销模式的转变,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帮助更多的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来发展数字密集型农业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助力农业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举措。
(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种类愈加丰富,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农业产业体系。但是我国农业仍然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低、附加值低等问题。在产业布局上也存在着供应链、产业链不完善、创新不足、产业空间不合理、产业本地化程度低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1)三次产业融合度不够,产业链较短;(2)农村产业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度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3)农业技术落后,技术体系不完善。因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1.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优化的目的是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增值。其核心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其途径是围绕价值链开展农业+互联网、农业+数字、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健康等商业模式创新;围绕创新链开展农业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技术创新,完成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链整合,最终实现三次产融合。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的衔接,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2.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地聚集、产业集群化渐趋明显,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受到政策环境、行业环境、技术条件、土地制度、公共设置、企业规模、人才配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的空间分布仍然不够合理。首先,围绕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产业集群不发达、分工不明确,合作度不高;其次,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镇、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不充分,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环节衔接不畅。未来在加强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方面,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其次要完善农产品深加工、包装、物流、信息等辅助性生产企业的配置;再次要推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经营思路,确保农业经营区域差异化与村镇集约化相结合。
3.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是实现科技服务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该具备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普及率高等特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来服务农业生产,其关键是组织建设。通过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连接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应用等环节,让农户享受技术应用的增效成果;通过设立田间学校、技术辅导站、科技培训、农技人员下乡等方式增加技术下乡的通路。
五、结论与问题
(一)研究结论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战略决策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依据环境变化、自身条件作出的系统性变革;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则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思路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超越。在农业与经济循环体系关系的探索方面,我国先后经历了自发融入、政策引导和体系构建等几个阶段。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命题是我国探索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理论思考,也是处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双循环”发展格局关系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来看,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还存在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有利于实现农业振兴,畅通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渠道,增强农业体系的“流量承载能力”。只有农业发达了,经济“双循环”系统才能真正畅通起来。
(二)尚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农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农业与“双循环”系统的关系,立论的基础是农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在研究这一关系时较为注重对农业自身条件和问题的探讨,但是这种探讨仍不够全面,难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问题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1)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二者的融入与吸纳关系。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仅从农业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双循环”发展格局对农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农业融入国际循环的相关问题研究。“双循环”发展格局是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并进的经济体系,因此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既要研究农业融入国内循环的相关问题,也要研究农业融入国际循环的相关问题,后者涉及的影响因素更多,环境更复杂,研究难度更大。(3)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问题与城乡融合问题、三次产业融合问题的关系研究。城乡融合与三次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两个重要课题。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要打通城乡间的要素流通,促进城乡双向开放,这就涉及城乡融合的问题;而三次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问题与上述两个问题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