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影响分析与应对
2022-02-07陆文华LUWenhua
陆文华LU Wen-hua
(肇庆市高要区河湖服务中心,肇庆 526100)
0 引言
水是一种基本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随着全球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温室效应的加强使得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这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越加严重,因此中央强调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写进了2011年的一号文件当中,决定建成一批关键性的水利工程来改善西部缺水的问题。但是大中型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功后的蓄水工作又会导致大多数优质耕地被淹,大部分原住居民拆迁等问题的产生。大量的优质耕地被淹这导致原本人均耕地本就不足的情况雪上加霜,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储备安全问题。根据就近的调查可以看出全国660多个区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跌破国际粮食农业组织(FAO)给定的警戒线,粮食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在相应国家水利建设号召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的耕地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运用更好的建设工艺等各种方法尽量减少建设水利工程时对周边耕地的污染和破坏,切实解决缺水问题与水利工程建设破坏耕地之间的矛盾问题,达到双赢的结果。然而,在宏观层面,新建水利工程能够对大面积土地进行灌溉,使得灌溉质量得到提高,灌溉保障率得到提高,除了灌溉区沿线的安全饮用水、城市供水、工业供水、防洪等功能外,民众对水资源的需求,让建设水利工程是一个理由,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1 相关背景
1.1 农业水利工程现状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转型的背景下,所有农村都积极开展农村改革和水利工程建设。截至2017年底,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0%,农村集中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5%。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投产60座装机31.8万千瓦的扶贫电厂,累计贡献7000多万元扶贫收入。《农村小水电扶贫建设规划(2018-2020年)》计划在三年内新增38万千瓦扶贫设施,共新增57.9万千瓦扶贫设施。在我国农村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与日俱增,为农村工业化、多元化、商业化提供了根本性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城市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存在许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们健康、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构成一定威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农业水利工程应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虽然我国农业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也呈现出系统化,但很多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都是在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的,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保证基于良好工作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难点。
1.2 研究的目的
适当的水利性建设活动一方面强调土地利用的改善,即通过库存优化和逐步调整两种手段来增加土地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还要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确保项目用地的正常利用,尽可能避免土地浪费,减少不适当的土地使用。粮食安全的最根本目标是确保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市场和援助,在需要的时候满足基本粮食需求。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来自耕地资源,因此粮食安全应该在“土里”而不是“库里”,即只要有足够的种植面积和相应的生产能力,粮食安全原则上是可以保证的。根据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草案,未来五年耕地面积将保持在18.18亿亩,基本耕地面积不低于15.6亿亩,土壤整治总面积将超过4亿亩,新增耕地2400万亩。这一严格的限制指标恰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人口未来的口粮安全。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也明确规定,通过建设被占耕地和发展耕地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水利工程建筑用地的合理性评估,可以促进土地的保护和集约化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18亿亩耕地不可逾越的红线做出应有的贡献,最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使人们享受到安全供水、农业灌溉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2 水利工程对农业耕地的影响
2.1 影响局部的降雨量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影响整个水域的降雨循环,这将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降雨。从气流系统的角度来看,风速变化的程度不同,导致气流的额外散射,从而导致气流下沉的现象,增加降水的负面影响,最终结果是局部地区降水增加。在夏季,持续的高温会降低气候稳定性。因此,在大气结构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水流的变化,因此暖风上升运动会产生各种不确定因素,其中一些将发生在水利工程区附近,从而显著改变该地区的降水量,大大减少降水量。在冬季,降水总量的变化也比较大。
2.2 土壤环境影响
在开展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时,会对邻近地区的土壤产生一定影响。在建设农业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土壤经常被混凝土和灰烬淹没,很容易产生盐碱化和沼泽现象,土壤微量元素造成了破坏,很容易影响土地利用的程度。此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容易受到土地资源浪费的影响。由于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破坏难以控制,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再生会占用一些耕地,直接造成优质农田的浪费。
2.3 影响局部气候
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在特定地区,水利中心的建设将不同程度地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水库容量超过1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会显著影响周边降水。水利工程完成后,将能量与空气进行转换。因此,中度和轻度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至于目前的情况,这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在大多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后会有所升高,一般在1.8~2.9°C之间,而夏季气温会下降,降幅在1~4°C之间。对于一些高原地区,气温会上升,但变化程度不明显,只有0.8~1.0°C。
2.4 生态平衡影响
生态平衡是农业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核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构建独特的生态平衡状态,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很容易影响周围的生态平衡。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河流富营养化问题,直接影响周边生态平衡,施工也会导致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含量的增加,导致库区氮磷总量增加,容易对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此外,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生物资源产生影响,因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周围水质的变化,造成水生生物的灭绝,甚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直接威胁到生态平衡。
2.5 影响水体和鱼类洄游
中大型水利工程多采用拦河大坝的形式,这将会阻断河流上下游的水生动物的正常流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对鱼群的影响,部分鱼类具有洄游的习性,一旦大坝建成,这种洄游就会被强制中断,有可能导致该鱼群的灭绝。同时对上游的鱼类来说,较深的水位会导致水温的下降,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鱼类的产卵。在大坝附近的植物被淹没导致腐烂会影响水体的酸碱平衡和氮磷等元素的含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生态。在水利工程项目完成后,当地水域的分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首先将反映在对地下水流量的影响上。在没有建成水利工程前,各个地区的地下水压和大地岩层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因此地下水的流量相对稳定,但是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大量的水体聚集会对局部造成巨大的下压力,导致地下水水压失稳,最终可能导致地下水断流或者成为地表水融入大坝水体当中。这样周边居民如果靠地下水(井水)作为生活用水来源就可能导致断水或者水体质量下降,这个给当地用水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确定因素,同时水利工程也会改变地下水的补给方式,有可能导致地下水非常的不稳定,地下水过多或者过少都有可能会导致周边土地下陷塌方的事故发生,或者地下排水不畅带来的局部出现洪灾。
2.6 生成有毒气体和粉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爆破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同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周围的土壤、植物和水造成一定的毒害效果。由于不同的植物对大气环境和污染物有不同的耐受性,一些植物会在大气的粉尘污染环境中长期枯萎,这会影响植被对空气的自洁功能,对植物叶绿素的荧光反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灰尘随着降雨流入土壤和周围水域,这显著影响了周围生态系统的正循环。
3 减小水利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3.1 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的初衷是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施工队伍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施工队伍应重视环境保护,应始终坚持生态和谐战略,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如施工材料不随意丢弃,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带入施工队伍,有效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不遵守绿色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警示他人。
3.2 强化监管
水利工程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尚需进一步提升。在政府层面,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监管方案,以形成上下部门协作和同级主管部门协作的立体监管网络,确保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建立和谐关系。同时,建立良好的监督通道,确保监管人员的反馈信息能够到达上级部门,通过反馈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建立政府和人民上下一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3.3 建立健全的市场导向化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综合分析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建立坚实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在以往的补偿制度中,由于周边耕地和建筑物等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补偿永远不能被忽视,因此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制度,做好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国际征地情况因实际情况而异,所选择的补偿标准不一致。可以借鉴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土地征用补偿方式,采取以征收市场价格或政府公布的市场价格为依据的补偿方式,公示相当补偿,全额补偿,公平补偿等相关的条例和具体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设计遵循补偿制度不完全的原则,适用不充分补偿或适度补偿的原则,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不能反映实际耕地的实际收入,按照土地资源和供求、综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则明确耕地分类机制,逐步建立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耕地价值补偿制度。
3.4 强化队伍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周期长,施工团队年龄老龄化的情况,缺乏足够的环保理念,因此需要加强施工团队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固有思想的转变工作,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实时强调环保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管理团队的环保理念,。其次,应积极引进具有责任感和环保理念的管理人才,以达到强化管理团队的作用。
3.5 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
耕地水保护系统的建设会对耕地的土壤和植被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在制定蓝图时,必须考虑水保护项目设施建设对耕地的影响,以确保水保护项目按照项目的设计要求充分运行,减少植被和耕地的破坏。例如,在挖掘地基时,尽量选择废弃或未开发的土地,以减少损坏。对于被占用的土地,在后续建设完成后,要保持临时占用的土壤进行修复,尽可能恢复农业环境,尽可能减少水保护系统建设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3.6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为了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应坚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减少建设项目的污染,减少噪音污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项目选择合适的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土壤处理技术和新兴的混凝土技术,以减少对农田表面环境的破坏。鉴于农业水保护系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可以通过增加湿度来减少粉尘,以避免漂浮粉尘的污染。做好施工现场的洒水工作。如果要减少施工期间的粉尘暴露,可以采取在施工现场喷水的方式。施工技术人员可以依据粉尘污染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喷头防控方案,如果粉尘过大,可以适当增加洒水器的数量。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禁止高空抛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葫芦运输施工瓦砾。同时,还可以使用先进的环保机械设备进行施工。部件应符合噪声控制标准和装置的引入要求,不应产生过大的施工噪声,避开周边居民生活休息时间。同时,要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避免设备因长期工作停机状况的发生。最后,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在施工条件下避免夜间施工。
3.7 固体废物处理
根据调查可以得出平均每人产生约0.9公斤垃圾,如果施工人数达到280人,那么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0.25吨。为保证水质,防止细菌指标总量超过安全标准,必须杜绝施工人员随地解决大小便的问题。施工位置附近可以建两个不透水的厕所,可以有效地防止不透水厕所的粪便直接倒入附近的河流污染水质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必须定期清洁不透水厕所,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发酵作用经杀菌后可作为有机绿色肥料使用。同时,在主仓库附近需要设置3个垃圾桶,建设单位的垃圾收集部门必须定期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图1为生活废料处理方案。
4 结语
自发现了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前提下,我国大中型节水枢纽项目的土地选择往往是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履行项目功能,以项目效率为单一目标,选择占用破坏的农田往往根据推荐的坝址、正常的蓄水水平和施工布局来决定,土地管理部门可以确定大坝选址、水位的选择和适用性,不需要质疑水利工程建筑布局,被动地根据大坝的最佳经济效益的需要来淹没或占用耕地来提供土地指标。因为长期缺乏置疑:占用这么多可耕地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同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加大项目投入,选择更好的耕地和基础耕地保护制度。减少被占用农田或耕地被淹没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多是国家投资,减少耕地占用或土地用于节约国家投资,即减少征地拆迁量,减少土木工程与征地移民矛盾,实现水利建设工程与区域发展的和谐共处,以达到其建设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