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查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2-02-07王杭飞WANGHangfei周愷ZHOUKai

价值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报验监理资料

王杭飞WANG Hang-fei;周愷ZHOU Kai

(浙江东洲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杭州 310002)

0 引言

为了解和掌握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现状,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规范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笔者受业主委托参与了25个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以及河道中小流域治理等。本文对质量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质量监督抽查方式和内容

质量监督抽查主要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检查结果现场反馈等方式进行。

1.1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重点内容。检查依据主要采用适用于山塘综合整治、农饮水、中小流域治理等相关规程规范、水利厅相关政策及工程设计文件,检查现场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现场项目是否按图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程序是否到位,施工、监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项目法人、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措施、监理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有效性,是否存在质量管理违规行为等。通过现场检查,促使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场实体检查结合各工程实际,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基础处理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以及其他等内容。

1.2 查阅资料及座谈交流

工程资料是工程实施过程的直接反映,必须加以重视。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资料不够重视。我们在实地检查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查阅相关工程资料,并与参建各方座谈交流。资料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核查施工、监理资质与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是否相符,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检查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是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进场原材料是否合格和符合规范要求,如水泥、钢材等是否有质保书、出厂证明以及按规定提供的复检资料;各类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是否及时到位等。对单元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等施工质量评定,施工单位是否及时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自评,监理单位是否及时复核;各类签证是否齐全等。

1.3 检查结果反馈

通过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及座谈交流,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现场反馈给当地水利部门及工程参建各方,以此促进工程参建单位现场质量管理和资料规范化管理,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 质量监督抽查问题统计和表现形式

经统计,25个项目质量监督抽查共发现问题111条,其中项目法人方面问题共9条,占问题总数的8.1%;设计方面问题共26条,占问题总数的23.4%;施工方面问题共50条,占问题总数的比例最大,约45.1%;监理方面问题共26条,占23.4%。(说明:因部分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在检查时未能提供资料,因此各单位之间质量问题数量无可比性。)

笔者对质量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表现形式和数量按主体责任单位进行了梳理,对同类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如下:

2.1 施工单位

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与报批工作不规范。如编制依据失效或不合理;校审程序不规范,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审核人未签字。未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监理审核意见进行修改闭合并重新上报;缺少部分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缺少关键技术指标,无审批流程,报审表未填写方案名称等。②未编制施工月报。③技术交底中交底人未签字。④进场原材料、设备报验不规范。如缺少钢筋等部分原材料报验,或部分原材料规格填写错误;报验单填写不规范,未填写取样日期及实验日期。使用复合水泥、机制砂石料含量超标、粗骨料超逊径超标;测量仪器未进场报验或报验单未附检定证书;进场涵管(钢管)未进行报验;进场设备报验附件仅附照片。⑤质量检测工作不规范。如试验检测台账未建立或更新不及时,未建立不合格处理台帐;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未留档。⑥重要隐蔽工程验收不规范。如无联合验收意见和日期。如缺少粘土心墙隐蔽验收资料;未对坝下涵管的铺设以及粘土心墙回填处进行验收。⑦质量评定与验收不规范或资料不齐全。如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不及时;评定资料填写不规范,如工序施工检查记录备查表施工日期、施工部位桩号未填写;单元评定表桩号未填写;单元评定表与工序验收评定表施工自评意见不一致等。质量评定表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合格数量、合格率未填写;三检记录表不全。⑧其它质量台帐问题:如强制性条文识别清单中引用的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失效。施工日记未及时填写。会议纪要上未盖章。培训记录不具体。部分施工单位未能提供质量相关资料。⑨现场施工质量问题:1)现场水泥、钢筋、砂石骨料原材料堆放或使用不规范,如水泥未采用防雨布遮盖,且底部未架空;材料堆放未按要求架空,粗细骨料混料等。2)混凝土拌和不规范,如现场混凝土拌和机旁未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3)坝体迎水面护坡干砌块石、碎石垫层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要求干砌石护坡厚度25cm,现场实际大部分为20cm左右。且已铺设的砌石护坡坡面不平整。4)现场坝脚排水棱体局部存在砂浆勾缝,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为施工方便,原溢洪道被土石方封堵,现场未采取其他导流措施。

2.2 监理单位

①监理规划、细则编制不规范。如编制依据引用规范失效,无编制、校审人员签字。②监理实施细则不全。如缺少套井回填、旁站等监理实施细则。③缺少必备监理资料,如未编制监理日志、未编制监理月报。④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流程不正确。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实际由监理工程师审批。⑤监理审批不规范。如施工设备进场报验中监理未签署审核意见;未在监理通知回复单上盖章确认;混凝土开仓报审表监理未签署审批意见;施工质量报验单监理机构意见仅盖章未签名;部分原材料报验和技术方案审批未签署意见;施工单位上报方案编制依据失效仍通过审批。对《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审批不严,盖章手续不全;《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无审批流程等。⑥监理日志、旁站值班记录、巡视等记录不规范。如监理仅记录施工内容,未体现监理工作,填写人未签名;旁站监理值班记录内容不详细,缺少施工关键控制指标参数;记录人和施工员签字不全;部分发现问题未见整改情况;巡视记录中发现较多问题,但无相关整改闭合记录。⑦监理月报编写不规范。如工程质量控制情况仅笼统说明,未对质量控制关键数据进行说明,如当月和累计的质量检测和评定等数据。⑧监理记录格式不规范。如监理日志、监理通知、监理日记、监理月报、旁站值班记录等采用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⑨监理质量检测工作不规范。如未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平行检测。监理平行送检资料不全;检测报告上部位、桩号等未注明。⑩质量评定不规范。如未发现施工单位单元工序自评和汇总表填写错误。1○强制性条文识别不规范。如出现与工程实际无关内容。12○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不全。如仅有制度类培训,无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等技术培训。

2.3 设计单位

①设计依据过期失效。该问题十分典型,占70%,如《浙江省山塘综和整治技术导则》未采用2017年新版导则,《溢洪道设计规范》未采用2018版,强制性条文仍采用2010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等未采用最新版。②设计依据不全,明显缺少需要使用到的《溢洪道设计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浙江省山塘综和整治技术导则》(2017)等规范。③设计图纸未明确关键技术指标,如未明确回填土方压实度指标。④未明确细部详图,如坝体上游坝踵处无混凝土大放脚的细部结构图;放水涵管出口处消力池仅有细部平面图,未注明涵管出口处高程,且未对消力池与坝脚排水渠衔接处进行设计。⑤设计不合理。坝下埋管的出口设计在坝脚排水沟,不利于渗流观测和坝体安全;排水沟建于排水棱体顶部等。⑥设计图纸前后不一致,如大坝平面图和断面图中上游坝坡坡脚混凝土界墙材料描述不一致,平面图上为埋石混凝土,断面图上为素混凝土。坝下老涵管封堵平面图上与防渗体平面图上老涵管位置处套井回填排数不一致等。⑦缺少设计总说明。⑧设计变更理由及变更程序不规范。堤顶高程加高属重大设计变更,未见原初设审批部门审批同意相关文件。

2.4 建设管理单位

①项目划分文件中编制依据已失效,如《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②工程项目划分未报质量监督站确认。③建设管理其它相关资料较少或未能提供。

2.5 运行管理单位

已完工农饮水工程缺少后续管护制度的建立和宣贯,管护人员培训台帐,水厂化验室及无菌化操作间内操作规程尚未上墙等。

3 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无论是山塘项目,还是农饮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通过问题分类汇总发现,质量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较为类似。从主体责任单位分类来看,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3.1 建设单位管理力量薄弱

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制,对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负总责,但在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不难发现,小型水利项目的项目法人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导致工程质量管理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到位。以山塘综合整治项目为例,主要由村经济合作社担任项目法人,由于缺乏管理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及工程建设程序知之甚少,工程质量完全依靠监理与施工单位的自控。部分地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主要为乡镇水利员,一般乡镇只配备1名水利员。各地开建项目的数量不同,各个乡镇水利员工作量差别较大,1名水利员管理指导的在建项目数量多的达10余个。建设管理力量与建设强度不匹配,水利员分身乏术,致使工程缺乏应有的质量管理。

3.2 设计质量和服务不足

检查时发现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较粗糙,设计采用的依据及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的部分规范已过期,没有对设计图纸严格校审把关。在山塘综合整治项目中尤为明显,设计依据过期失效占70%,其次设计关键指标或细部结构详图未明确、图纸前后不统一、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同时,设计现场指导及交底也存在不到位,导致施工单位施工随意性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也发现个别项目设计变更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因故提高堤顶标高,但未见相关报批手续;变更联系单上变更理由不充分等。设计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对现场不熟悉,简单套用图纸所致。对设计质量的把关和服务意识不强,总体设计水平偏低。现阶段,对设计质量的把关除了施工图审查阶段,尚缺乏其他有效的质量监管手段,来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质量。

3.3 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履职能力弱

本次质量抽查的项目基本属于小型水利项目,由于投资小、监理费用低等原因,即使乡镇打包后招标,监理人员也因费用少而难以按照合同人数要求到位。监理质量控制体系极不健全或形同虚设。部分监理人员履职能力弱,缺乏培训或继续教育甚至无证上岗,对监理规范执行力度较底,甚至个别项目连最基本的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等必备监理资料都未能提供。

3.4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施工力量和管理能力不足

小型水利项目施工力量和管理能力不足是通病。如山塘综合整治项目,位置偏远、施工条件差,个别山塘开工前还需先开路,涉及多项政策处理问题,外地施工企业实施项目难度大,即使中了标,实际施工人员也多为当地村民,投标文件中的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到位,项目部管理层与施工班组管理脱节,导致项目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混乱。

3.5 施工资料外包

从质量监督抽查的问题中也不难发现,资料问题占绝大多数。根据现场检查时了解,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资料外包现象也比较普遍,资料员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造成施工单位资料与现场实际脱节、资料不真实、不及时等问题频发。

4 对策

4.1 落实从业单位质量主体责任

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从业单位是工程项目质量的责任主体。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质量负总责,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相关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依法追究责任,由此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

4.2 重视设计标准和变更程序

设计单位和相关设计人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设计,并认真执行图纸校审程序。特别是对于现行有效水利工程强制性条文等内容,不能有任何删减,必须严格按照条文要求执行。设计文件、设计图纸上必须执行现行有效规范。对于设计变更管理,必须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确保变更理由合法合规,变更程序规范、变更手续齐全。

4.3 提高参建队伍业务能力

针对项目小、投资少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按地区打包,彻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使得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得以全面、高质量地推进;针对缺乏资料整理相应知识的问题,建议各地根据施工、监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经常性组织最基本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施工要点、试验、资料整理等培训,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技术培训、规程规范宣贯讲课方面。同时也可以邀请有较高技术水平经验和质量管理能力的第三方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单位进行协助建设管理。参建人员也可以加强自主学习,了解掌握相应的技术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4 重视验收工作

鉴于小型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倡验收工作从简,但在省、市尚未下达相关文件之前,各参建单位应充分重视验收工作程序和方法,认真补充施工过程控制资料,全面搜集整理各类验收所需的文件和材料,及时整理已有资料并规范有序存档。对缺少竣工验收标准的小型水利项目,建议明确必备的资料清单,以方便各地规范整理工程资料。

4.5 重视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后期管护

建立健全水厂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及人员培训等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汇编本并向管护人员宣贯。加强管护人员培训并建立培训台帐。明确水源保护地管理规定并纳入村规民约。

5 结论

山塘综合整治、农饮水达标提标、中小河流治理等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参建各方要树立并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以及项目法人、设计等质量管理体系,共同把好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报验监理资料
药品进口报验资料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CP400平台玻璃钢管现场预制及安装
口岸药品进口报验资料应注意事项分析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