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模式的优化

2022-02-07张冬梅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检索专利知识产权

张冬梅

(吉林工商学院科研处,吉林长春 130507)

知识产权是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重要主体。《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指出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设置在图书馆,优化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对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服务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储存了大量关于专利文献的相关资源,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进程,专利文献的资源载体愈加丰富,除了纸质版文献资料,出现了光盘等载体模式的专利资源,专利资源数据库、数据平台应运而生,突破了馆藏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数量庞大、查阅便利的专利数据资源。

(二)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利信息素养,能够为用户提供检索、推送等定制性服务。部分高校图书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供从专利选题到转化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并提供行业趋势分析、申报流程指导及企业对接等深度服务,为高校科技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

(三)环境优势。高校是各类创新人才、专家学者、创业草根的聚集之地,也是各种科研机构、智库平台、合作联盟的孵化之地。所以作为学校的知识殿堂、师生的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学校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服务的常见模式

(一)专利培训服务模式。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开展了专利的相关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专利基础理论的相关培训,介绍专利起源与发展、国内外专利的发展现状,以及专利保护的商业价值和保护形式;二是专利检索的方法与技巧的培训,介绍常用的专利检索平台、检索的基本流程,以及检索的案例分析;三是专利的审查制度和申报程序的培训课程,介绍申请文件的撰写方法与技巧、各个国家专利审查基准与专利说明书范例、专利申请流程和复审流程,以及奖励制度和布局策略等;四是关于专利的市场分析与成果转化的培训,介绍专利商业化的前期准备、专利转化的方法与渠道,以及实战训练;五是关于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例如专利工程师、专利代理人的资格考试的培训。

(二)专利检索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对于专利信息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就是专利的检索与下载工作,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对特定机构或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由于专利文本数据的外部特征检索无法达到深层次知识获取的效果,所以为了提高检索的效率和准确度,部分高校开展了主题式专利挖掘服务,采取语义技术对专利进行主题式检索,以此来扩大专利信息相关知识量的获取,同时大大减少了结果误差。

(三)专利咨询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为在校师生提供专利相关的咨询服务,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用户提供的专利查新服务,提供专业的查新报告,分析相关行业领域专利文献、专利产品等相关信息,以及专利知识之间的关联信息。另一部分是为用户提供各类专利申请、缴费、驳回、审查等制度和流程的问题咨询。由于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十分严格,用户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图书馆可以针对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配置专利管理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专利授权的通过率。

(四)专利分析服务模式。专利分析服务的主要对象一般为专家学者或社会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将专利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加工组合和技术处理转化为竞争情报,为科学研究方向、企业产品开发、评估竞争对手提供决策分析。

三、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模式的现状

(一)服务对象过于单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本校的科研团队、学科平台等,没有广泛与企业对接的渠道,相较国外来说,面向社会科研机构或者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服务方面相对欠缺。

(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相比国外,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面鲜有将专利信息服务与国家专利局或者社会知识产权机构连动起来,只是图书馆在单打独斗,缺乏协同机制,大大影响专利服务的深度与效果。并且在服务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专利分析工具,只有将专利服务研究的重点从内容方法逐渐向技术优化方向转变,才能真正去突破专利信息服务现有的发展瓶颈。

(三)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图书馆在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方法上缺乏突破和创新,服务主动意识不强,很多图书馆存在着坐拥海量国内外专利文献资源,却由于编号繁琐、语言障碍等问题,资源没有得到用户的充分利用,从而没能真正实现图书馆专利文献应有的宝贵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扭转在专利信息服务过程中只重收藏不重利用的服务观念,才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四、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拓展专利服务对象。专利对于创新驱动型企业、具有新技术开发能力的科技企业、技术处女地领域的科技公司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服务的对象多以校内科研机构和学者为重点,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服务对象向社会拓展,提供专利开发与保护的各项服务,既履行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同时这种通过提供有偿服务作为创收的方式也成为图书馆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在“双创”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查阅馆藏专利文献来快速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来确定研究方向;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专利服务掌握科技情报和竞争情报,来评估关键技术商业化的产品途径和一个公司的知识产权潜力,从而分析国际市场形势和决策联合、并购等时机。以上图书馆专利服务的价值体现都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专利分析工具密不可分。而国内外众多的专业分析工具各具特点,使用成本也不尽相同,为不断满足用户对专利分析可扩展性、易用性的要求,需要将不同分析工具进行整合开发,使工具在采集功能、分析方法、可视化技术等方面更加灵活完善[1]。

(三)提升专利服务团队的素质。知识产权“十四五”专项规划已经被列为重点专项,而且专利分析技术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的关键手段,专利分析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对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的基础保障[2]。高校图书馆应该增加专利服务人员的数量,尤其是专职的专利服务人员和高层次的专利服务人才,调整人员年龄结构和服务团队布局;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职业相关培训等方式给予专利服务人员进修的机会,在提供专利检索、咨询、培训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并具备专利申报管理和实践的经验;增强专利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从服务对象的立场出发,挖掘用户需求,转变被动接受委托的状态,主动提供高质量、严标准的服务。

猜你喜欢

检索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专利文摘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基于多尺度投影的相似颅骨检索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