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分析
2022-02-07盛玲玲
盛玲玲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生产状态,有很多方面因素受到了影响,如危害因素,潜在的风险因素等。针对此,为确保农产品质量标准,应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以绿色食品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GB2763)为准则,通过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危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打破传统农产品技术堡垒,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影响因素分析
1.1 生产过程中的因素
首先,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农产品投入不合理性产生的化学污染。这些化学污染包括农药、化学肥料等。在我国目前规定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中指出,为指导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其限量标准应依照我国FAO/WHO 规定的MR 值合理用药。如,新烟碱类农药是我国目前在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上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类别。为避免过多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带来安全隐患,应针对农药残留问题实施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并以速测办法确保精确度,以此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扩散,致使当地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残留。使用化肥、农药及其他能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危害的化学品会对土壤保持产生不利影响。农药的颗粒,视其化学类型和本质的不同,会对土壤内的运输过程产生影响,并最终通过阻碍土壤中的分解腐烂过程,对土壤质量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目前,很多农户对于农产品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农药残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农残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在吃、大家都没事,只要洗干净了就没事。但其实,残留在蔬菜水果中的农药,并不是光靠用水浸泡、冲洗就可以洗掉的。由于常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从小到大都会喷洒农药,驱赶害虫。所以农残不仅仅是存在于食物的表面,甚至已经深入到食用农产品的内部了。仅靠简单的清洗,是很难完全去除农残的。当然,一般的农残含量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但蔬菜水果是我们每天都吃的。
1.2 加工过程的危害因素
在农产品初步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加工环节。在这些加工环节中有诸多的影响因素造成农产品质量不达标。首先,在加工车间环境条件较差时,若一个环节出现疏漏,会直接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其次,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污染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加工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其添加剂我国明令禁止的。其二是生物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指由于加工场所环境较差,很多粉尘、微生物对农产品造成直接污染。在水果和蔬菜,受到污染后,会形成致病微生物,在人们食用后,人体中的免疫系统、激素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会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出现食物中毒。因此,在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初步加工环节中,应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最后,应督促生产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并强化农产品特别是鲜叶菜农药残留、禽蛋产蛋期禁用药物和牛羊肉“瘦肉精”等突出问题监管,杜绝禁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的使用,督促生产单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规定。
1.3 运输过程与存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在存储与运输过程中,其危害因素集中体现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很多农户为了确保农产品新鲜,使用了大量的保鲜剂。这种情况导致,后续包装不达标,很多劣质包装中释放出有害物质当这些有害物质渗透到农产品中时,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在运输过程中,其环境、管理等问题都会引发农产品二次污染。最后,由于化学保鲜剂的使用量过多,导致农产品污染情况严重。例如,海参、鲍鱼等海产品,在长时间进行保存时农户会选择使用甲醛进行浸泡,这种情况会造成农产品严重污染,并滋生很多细菌。针对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源头治理等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监测方面,在组织开展农产品定性检测、例行定量检测时应确保检测合格率100%。对重点特色农产品等组织开展专项检测分析,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应以监测为基础,确保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总体可靠,消费安全有保障。源头治理方面,应监督检查农资销售门店、农业生产主体,重点对蔬菜、畜禽、禽蛋中非法添加禁限用农兽药、非法添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开展专项检查整治,累计排查养殖场户、排查牲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等。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情况分析
2.1 危害因素危害识别
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其危害因素危害识别主要是指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识别,并检查农产品是否存在化学、生物等危害因素,避免农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与此同时,在进一步分析与阐述危害因素来源时,应针对危险性进行评估,其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对人体摄入是否存在危害因素,是否存在潜在的不良作用,是否有不良的作用或是不确定性。其二,在化学性危害识别过程中,应主要针对农产品化学物质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识别。但目前由于无法获取到主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或人体本能资料,这种情况导致相关风险应在危害识别前做好病理学研究工作,可根据实验动物与体外实验进行。
2.2 危害因素评估技术
在危害因素评估技术中,应主要针对暴露进行评估。其暴露是指,在从农产品中摄取的危害元素与危害因素摄入量进行评估。例如,可根据每人每日所需要摄入的量、人均体重、危害因素暴露量而定。但目前,用于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为概率评估、简单分布评估、点评估。最后,监测工作项目负责人应针对农产品危害因素制定出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并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优化检测工作流程。各部门负责人应从具体工作安排、样品采集、报告分发等环节进行分析,确保危害因素评估技术发挥效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危害因素描述研究
在一般情况下,危害因素主要是针对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不利于人体健康因素进行定性描述,并根据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对构建危害因素计量以及反应进行确定,以此作出正确的评估。例如,对于化学性危害风险评估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应主要针对农产品危害因素终身性暴露进行评估。如,污染物考虑到急性暴露,如兽药、农药、重金属等。在针对上述这些危害因素进行风险描述时,应主要从运用风险概率、风险熵等方法进行,这些也是目前常见的方法。例如,在对生物危害特性进行描述时,应基于宿主因素,并以风险描述对某一种单一受污染的农产品单一危害因素进行描述。
3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标
3.1 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
首先,不同的农产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和基础的生活需求,也提高了人们的营养和健康发展。为了达到安全农产品标准应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为了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规定,在生产中不得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如体溴、氯、氟、氰氢酸。例如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用药时应注意农药残留物质不得高于无公害农产品规定标准,无公害农产品不能含有高毒农药,高毒农药毒性大,对于农产品来说损害巨大。且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也应严格把控,拒绝出现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其次,在对硝酸盐控制时,应注意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中的规定,硝酸盐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标准。也就是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有机标准进行,如使用农药、兽药、化肥、化学物质、生长调节剂等,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
3.2 安全农产品生产流程
首先,在对安全农产品进行生产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应控制好农药、肥料用量,防止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因地适宜,合理地进行农产品品种选择、开展栽培方法以及保护地设施等措施进行防护,目的是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可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和降低硝酸盐的品种。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节省人力物力,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解决方案,技术需遵循简单、快捷、安全等原则,在提升农作物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其次应做好品种处理和消毒工作合理播种,对农产品种子、土壤、苗木进行消毒,为减少农产品成苗期间的病虫害。在夏季的高温季节里,可将农产品基质堆成条跺,进行喷湿基质消毒法,在消毒栽培设施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设立密闭曝晒消毒法,在冬季低温季节,可采用室外消毒法,如在-2℃冰冻基质24~48 小时,能够杀死杂草种子、真菌孢子以及虫卵。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应控制好用药量。在进行播种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特征与农产品品种生产规律,应符合当地气候、地貌和土壤的特殊性,从而培育丰富多样的无公害农产品。
3.3 安全农产品监理
为避免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出现污染,应针对安全农产品进行监理。首先,为构成科学可靠的无公害农产品监理体系,应加强农户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社,这类服务社应扩大宣传无公害农产品关键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无公害和商标标识、统一集中销售,并且政府应对农产品等给予大力扶助,对于合作社所从事一些公益性项目,也应给予财政补助。其次,当地应与市场监管局、植保站、土肥站、水产站、种子站、农机监理联合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农产品市场开展安全监管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农产品市场安全。最后,为确保当地农产品质量达标,应推动标准化生产方式。应采用良好的农业规范认证标准化生产方式,对经营管理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农药配送,统一价格质量,统一台帐核算,从农业投入品管理入手,保障农产品安全,杜绝高毒高残留生产物资投入使用。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农畜产品购销量大,消费旺盛,也是质量安全风险较为集中、问题易发多发的敏感时期。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当地农产品监管站应进行农产品抽样检测专项工作。监管站工作人员可在城乡大棚农贸市场进行取样、承诺书告知书签订、禁限类农药宣传工作。对全部24 个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以此保障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不断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严把上市关。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舆情热点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产品质量危险评估中,应合理针对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因子污染机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三个研究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高水平研究。同时,消费者也要时刻保持食品安全意识。食品生产端与供应链端都要常拧常紧食品安全这一刚性约束之弦,要以消费者的健康利益为优先考量,筑牢社会责任感,将食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内部自查自省,从源头杜绝、堵住有毒有害食品上餐桌的最初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