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沉浸式”教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2-02-07李羊城苏梦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沉浸式多维度社会科学

□李 江 李羊城 苏梦雅

一、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的多元化、全域化发展与延伸,是伴随着新时代科技进步、网络普及和所衍生的新兴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思维的创新与实践。新时代多学科综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后工业时代新“产学研”一体的体系化发展需要,催生了跨学科、跨领域与流通性教育和思维管理方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引导性、指向性学科同其他专业与研究领域形成理论与学术联合。教育思路的创新与多维度实践需要作为未来学科与研究方法指导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从行动上、研究习惯、学习思维和路径上,形成符合当代新要求的新体系。

本科生教育教学近年来基于教学理念、思维与技术、网络平台的普及与发展,开启全维度、多感官、强实践的“沉浸式”教学,相比之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的沉浸式教学较为缺乏且手段有限;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发展的多元渠道、多视角与多维度导向,促使该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机制、思维方式需在多层次、宽领域与多维度、体系进行全方位转变与创新;以沉浸式、参与式,强化哲社研究生感官、直观体验与理性思维全体系、全领域的融合与互动。以此实践创新为主要思路,促进传统意义上相对单一、固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管理、培养与考核模式实现改革创新,引领哲社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趋势

全球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伴随新兴科技、产业与各领域交叉性、全域性融合形成了多维度、多向度教学管理模式与思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在传统意义上相对单一,围绕课堂与抽象理论的研究、思考模式与方法面临着来自于各学科、跨领域学术与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冲击与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基于研究者、研究主体对社会现象、社会进程与社会运行规律的观察、思考与深度解读,更是培养自身“问题意识”和对新时代新问题与矛盾的思维能力与剖析能力。哲学社会科学的新,不仅仅在于跨领域、跨学科研究的交错与体系间的交织、复杂性提升的趋势导向,更是对所具备知识的深度延伸、学习、思考与思维理路的创新开拓。新思维方式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衍生,更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作为未来研究者所需要面对和具备的新素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问题、特别是矛盾进行各类思考,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去实现的思维突破[1]。

针对教育管理思维方式、教学理念的新形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需要从自身审视所处于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跨领域、引导性、战略性指向的发展,更需要从教学理念本身、教育思维体系进行实践性思考,促进自身的角色转换与转型。研究生教育所涵盖的认识体系、知识框架、实践动议与相应的培育体系、计划较本科生更为复杂交错,对研究生感性、理性等全域化感知的需求更为强烈与急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管理、培养与考核模式的僵化与单一性和当代哲社学科的前沿发展、研究导向趋势与需求、人才培育路径、思维创新等需要存在结构性、体系性、本质性矛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也亟需从“头”到“脚”相对全域化地实现教育理念、导向与行动的创造性转变,从置身事外到角色“沉浸”,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然不利于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沉浸式”教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

面对高等教育前沿理论、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体系性变化,本科教学模式等转变对依旧处于较为传统教学管理与培养模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无疑是一种全面性触动。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行动方式、思维模式创新等培养的必要性,本质上也是“沉浸式”教学引入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过程。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践与参与式教育教学模式处于长期探索与点发展初期阶段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不可或缺与分割的关联性。长期以来,受制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思路、方法的局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注重理论、定性或定量导向的理论研究,相应的教学发展模式、课程传授与知识获取渠道较为单一。研究生所获得的学识体系、认知与价值判断更多来自于书籍、文献、教师课堂解读等方向,对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尤其在社会实验、公共资源的观察、获取与感知感悟方面不足;哲学社会科学自研究生课程的设计、规划、协调缺乏体系与面的建设,即便存在类似于课程实践或实践性较强的研究与支持体系,也限于部分较为独立的专题教学、多媒体平台与专业教育项目等,尚未形成整体化、全域化研究与实施框架,各课堂、师资、学生与校内外资源缺乏流通与补充,也较难获取新兴技术支持或思想创新。在“沉浸式”教学于本科课堂开始渐次普及的今天,研究生教育教学注重抽象化、逻辑性强的理性与更高维度思维方式探索或研究,固然是必要因素,但当忽略了对学习的体验、感悟,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学业倦怠、兴趣弱化等困境。同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过程、合作模式与成果认定等评判标准,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类研究指标较理工科领域相对边界更为模糊,有学者在评估了我国1000余篇人文社科领域文章发现,通过量化荣誉数学模型,一定程度可解决人文社会科学在实践参与式互动中缺乏实践和评价标准不平衡的问题[2],但依旧存在署名争端、贡献评价等差异;缺乏完备、精细且可操作性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参与式、“沉浸式”教学模式与教育管理体系,将无疑会增加上述问题的解决深度与难度。

(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跨领域等全域化研究导向与学科研究精细化、领域化趋势间存在多维度矛盾。哲学社会科学的框架、领域与体系的进展实质上也是学科研究、理论与思维拓展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综合化研究成果的扩充过程。当代学科研究基于生产社会化、产业全域化延伸和社会生产资源、要素全向度流通趋势,已在学科实践、理论指导与教育教学导向与过程中逐步突破研究领域的藩篱,呈现出边界模糊,体系融通的特征。学科前沿理论与社会思潮间愈发紧密的关联性,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必然需融入社会化大生产、批判性与理性交织的新维度中;社会科学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导向是工业化社会与整体性、全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的思想集成,但基于各学科领域、边界和思维理路的通融、模糊并存,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层级性同样不能忽视。全领域、跨学科研究在学科意识、问题意识与方法研究等辨析性强、领域性明显的研究步骤与过程中,无法避免不同学科、差异性认知、价值和学术领域的藩篱所带来的“排异性”与“互斥性”。例如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时政热点与理论前沿追踪式、“沉浸式”研究过程里,研究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与浸润必然会跟随哲学社会科学的批判性、辩证性思维与逻辑进行,从相对宏观体系化视域审视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文明,然而对社会产业、具体技术与业务研究,则需要理工科研究的程序、方程式和精密演算,去逐步揭示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间的内在交互规律,尤其在自然规律,类似数字、网络、土木建筑、化工与人工智能等愈发精细分工中,仅依据抽象性决策与指导,缺乏“沉浸式”实践,不足以确保论证的严谨,也无法真正感受与区分不同学科间的思维差异。哲学社会科学的全域化研究在理论框架和体系中呈现的范围愈发广泛,其所带来的边界、视域与具体学科、具体自然或人文社会知识、规律间的潜在矛盾与思维冲撞也相应性被强化。

(三)教育管理模式基于现代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维度意识与多元化认知逻辑。在全球化时代,新兴科技的全领域、全视角分布式发展延伸出网络平台、网络教育技术等硬件、软件多维度化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细化、多元式、集成与散布式兼具的学科框架的思维与知识体系构建,也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基于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中,催生了新逻辑认识与教育教学方法理念。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哲学社会科学方法,是来自于日常工作与生产实践的反复验证与理论总结,更是同唯物主义进行了充分且全面的融合与流通[3];由于物质生产生活是社会研究的基础,而唯物辩证法则是指导当代教育管理模式的引领性思维方式,在网络技术与唯物辩证法的交错与碰撞中,必然产生以网络教育、网络技术思维和当代技术社会化大生产、流通性生活为主导的教育管理认识和教学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中,课堂研究方式将变得规模小班化、个性化与精致化;研究任务的多空间属性和研究领域的跨界,则均基于网络技术、数字与大数据、云计算、建模等定量方式,和定性主导框架的融入、拼接和主动性思维的变革与实践;由于知识、信息、技术与学习框架传播速度、精准度与复杂性较以往成倍叠加呈现,教育管理模式将变得更为广域且兼具专业性,让哲社研究生具备更多机遇去接触完全陌生领域,以角色代入与扮演的方式“沉浸”于差异性强却能灵活思考的学习状态中,以更为精准与适应性强的视角、视域去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深度性研究与知识、平台和文献资料渠道的延伸。

四、“沉浸式”教学引导哲社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比以往更需要体系化且教学资源供应充分的教学方式引导与支撑。“沉浸式”教学的普及与创新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与详实的教育路径与内容。结合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的“教育原理”,必须在明确哲社研究生管理的目标与可提供教育经验、理念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特色,将“沉浸式”教学打造成塑造、引导哲社研究生管理模式创新,引领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式。

(一)结合“沉浸式”教学跨领域、立体化、多感知的特征,通过多维度、多主体运用网络技术合作,打造多维一体教育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为教育管理、知识获取、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与信息传播提供了完整、精密且宏大的路径与手段选择。“沉浸式”教学模式、管理体系与制度设置,基于其跨领域、立体化与多感知特征,在教学管理部门与学院强化教学平台网络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对网络主体“集中-分散-集中”式的多部门、多领域和多中心合作模式。“沉浸式”教学的代入感和角色扮演过程,也是网络技术在多部门学术合作、教学制度与评价模式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在当下,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中班、小班化与专题式建设,部分学校已开始在研究生专题课中加入“课程思政”与专业性示范课培养,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哲社课间的“同向同行”相辅相成,均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原点,强调协同育人,建立协同教育机制[4],这本身也为多主体、多维度强化网络技术对教育理论的引导、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更为充实的资源框架与整体思路。各部门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体系中,分别承担网络技术保障、决策供应、研讨评判与教育引导等功能,使得各教育教学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思维,提升师生参与度与创造性,全方位融合并成为教育网络平台的重要部分。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管理、教学评价路径和制度同步改革,多维度拓展突破学科与领域藩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尝试,不仅要从技术、制度、逻辑层面实现教育资源的全方位、全领域流通与交互,更是在教学管理理念、教学评价制度与思维方式的全体系、全框架改革与转变。从单一且固化的单向教学与信息传输,到多部门横向教学管理与教育合作,组建研究生示范课堂与“沉浸式”教学课程平台与网络组织,离不开教学主体、客体的即时性互动,而保障此类教育互动、教学活动则需要教学管理体系、评价路径在不同维度与视域下实现同步、同向改革,在多元化、多维度和多重意蕴中实现跨学科领域的相互理解与认同,从而突破学科、门阀的藩篱与阻碍因素。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景,决定了哲社研究生独立思考、研究与学术导向的未来;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活动批判性、实践性、继承性强的特质[5],多视角突破学科、领域障碍需要配置多维度学术理论工具与思维方式,而类似的思维与逻辑理路只能从不同部门结合教师、学生等差异性强的群体中获取。这样,教育管理、教学评价的路径从“沉浸式”教学模式出发,所形成的教育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革新与转变,则具备了更为深度的实践意义,实现对哲社研究生课堂、课后教育的模式创新和行动引领。

(三)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主观能动性和全域化认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作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史的重要成果与思想精华,本质上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层级的核心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近年呈现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趋势与前沿,更昭示了该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增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框架的创造性,并起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根本性引领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实践机会与场景营造,离不开课堂教师、研究主体和身份角色的自我认定,而上述研究动机的实现更需要课堂立体化、全域化思维与行动、组织方式的改革,从平面走向“立体”。“沉浸式课堂”与实践必修课程、教学计划的转变与对应性发展方式为此提供了较灌输式、单向信息链接较强的传统课堂更为充盈、连续的信息与感官体验,努力为实现实践与认识对称,理论研究维度各向度对等的形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为主导,哲学社会科学会在新形势下着重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性与协同性,实现实践教育的“隐形”与“显性”影响力的并行[6],也是基于沉浸式教育模式所带来的的多维度、散布式延伸框架,更易于激发哲学研究生对专业学科构建完整思考框架的主观能动性,让哲学社会科学通过研究生实现兼具创新性和继承性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设置第二课堂与校内外实践性、立体化课程,实现哲学研究生教育与教学资源的网络状流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在较长时间内因研究领域与理工科间的边界和框架轮廓,而较难以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融入与合作,教育资源的流通和交叉性也不够强。虽然本科教学的理论深度、研究广度较研究生而言尚具有差距,但其“沉浸式”教学体验的逐渐普及,可供研究生课堂进行渐进式推广实验,实现研究生创新课堂与实践从点向面,再到“体”的变化。基于学科与研究领域的精细化和跨学科、产学研大范围内融合的边界模糊化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研究生的“第二课堂”的设置与规划也逐步呈现出其重要性。课外的研究学习占据了研究生学业生涯的主导时间,教学资源的流通与聚集,也是第二课堂与课外实践可为哲社研究生教学研究内容带来新鲜血液与活力构建了更为科学和多元的路径。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更是第二课堂与“沉浸式”教学模式在课外的创造性契合,其切入口、连接点本质上也是实现师生在校内外“教学相长”的关键,为实现与打造教学资源网络状流通态势奠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沉浸式多维度社会科学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多维度市南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