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

2022-02-07王沛占李斯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内容

□王沛占 李斯佳

一、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界定。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经过数千年积累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中优秀思想文化、行为方式、艺术形式以及道德风尚等精神文明产物的综合,其内容范围涵盖之广、形式之多、流传之久的特点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具有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特色。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发展中更加丰富,逐渐形成了完整、稳定的文化体系,并世代相传。在悠久的中华历史发展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各种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实践与智慧的积累,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信仰,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前进发展的最原始动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必然存在的,是对多元政治背景下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对相应社会群体进行政治思想观念、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实施,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将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价值内化,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与道德修养。思想教育的内容往往是根据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进行制定,以期待培养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所以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而德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随着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保持当代中国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培养内容,在高校中的课程体系中也越来越重要。而当前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树立的要求,教育主体采用何种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贯彻落实,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进行突破和创新,是目前大学思政教育探索的重要任务。这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精神信仰与世界观的建立,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三)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以多种范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品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结构等。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优秀艺术文化资源,还有雄厚的教育资源。不同学派的人文思想以及哲学体系对于中国大学思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与精神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建立。当前社会环境下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年轻群体在复杂的外来文化影响下极端地否定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崇洋媚外的问题逐渐显现。因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当前思政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向。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中充分发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诗词歌赋、优秀典藏以及人物历史事迹的宣扬与传播,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建立对祖国的归属感与信念感。此外,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融入与学习能够极大地增加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其无论从心灵上还是感官上都得到震撼,从而建立足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内心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减少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1]。

2.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思政教育增加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多样化的思想内涵与哲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够、影响不强的特点。因思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来增加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力。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提高当代的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社会责任感与人生目标的缺失也成为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立的思维体系与模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必不可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陶冶情操、树立自身的理想与信念将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然不足。尽管在大学生的整个教育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长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只停留在表面。大多数学生只对思政教育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更不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并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而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更是缺乏,这就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推进中寸步难行。不仅如此,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与态度上往往存在着差异,对于传统文化的喜好也不相同,因此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2]。

(二)大学思政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系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广博,形式与内容都极具特色且复杂多样,也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研究领域,而思想政治课程安排的时间有限,课程的内容也是根据课本的主题来构架,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有限。不仅如此,如果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思政课堂,那么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而当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来自于政治、法律以及历史研究领域的教师,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上仍然有着局限性。此外,由于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相关教育内容与教育体系还不够成熟,教育形式也比较单一化。

(三)思政教育仍以教师为主导,包容性不强。当前教育环境下,很多大学的思政教育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理念传输为主导,缺乏对学生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包容性。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是传递课程内容,和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缺乏对学生思维以及需求的认可,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在主观上产生排斥。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并且对于思政教育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对于大学生来讲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往往导致了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三、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德育人作用。为了能够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思政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教师就要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主体,应该重视其在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加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标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端正教学态度。从而才能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威信,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信念感。不仅如此,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过程中,也需要高校教师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相关课程教师能够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加强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以满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3]。

(二)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当前社会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由于大学思政课堂有限,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增加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例如,搭建相关网络信息平台,借助网站或APP增加学生的网课自主学习。也可以将某些传统文化形式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开设选修课,以增加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通过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往往能加深相关价值理念的认同与理解,将思想道德内容进行内化吸收。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等各种形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的传播,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