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油价下跌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

2022-02-07马延柏

财会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化石油价石油

■/ 马延柏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70 年代陆续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石油消费和进口受到重创、危机负面影响波及欧洲和亚洲,构建新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显得迫切而必要。随着页岩油气的成功开采,美国实现“能源独立”,亚洲的工业化进程也使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导致世界油气供需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美洲、欧洲-前苏联、亚洲-中东三大油气贸易圈的形成,打破了以OPEC 为主导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拉开了全球石油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和油价下跌的序幕。

2021年上半年,以沙特与俄罗斯为首(OPEC+)的石油价格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石油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供给过剩,油价暴跌创下近20 年的最低水平,布伦特原油和WTI 原油在多日连续巨幅下跌。4月20日,国际油价市场发生历史性事件,WTI 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至负值,收于-37.63美元/桶,每桶下跌55.9美元,跌幅超过300%。国际油价下跌使中国能够以低成本采购原油,在短期内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也是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大好时机;但低油价也在考验绿色能源的发展,对中国实现绿色转型带来挑战。这是因为尽管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是形成和建立当今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但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于是,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球态势,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名片。中国是一个人均生态财富较低的国家,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挑战,绿色转型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胡鞍钢和周绍杰,2014)。

发展绿色能源成本相对高昂,市场的逐利特性会压缩绿色能源的盈利空间,从而增加对传统能源的消费。其结果是绿色产业发展缓慢、污染治理难度增大,阻碍中国实现绿色转型。“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以及依靠传统化石能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中国的能源消费大部分源于传统化石能源,所占比例常年保持在80%以上。在低油价时期,中国出于降低经济成本和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考虑,有可能会导致石油消费增加、绿色产业投资与产出减少,使得传统化石能源对新能源发展产生“替代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阻碍中国实现绿色转型。因此,油价下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低油价形势下中国绿色发展的出路何在,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

二、低油价的成因分析

自2014 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出现急剧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从上半年115.06 美元/桶的最高点跌破50 美元/桶,在2016 年更是有过27.88 美元/桶的记录。此后,油价在40-60 美元/桶的区间波动。到2018年油价突破80美元/桶,但这一现状很快被年底50.47美元/桶的“跳水”价格打破,油价再次进入低谷运行的时期。低油价不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油价暴跌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比如,以石油出口为主要财政收入和经济来源的资源国,经济增长和出口收入都将面临巨大压力,导致全球流动性紧张加剧;国际油气工业结构发生改变,石油公司开始大幅削减投资支出,油气产量减少和油气资产并购成为石油公司面临的抉择;而且油价走低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从目前油价走势和下跌过程来看,造成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低油价产生的核心因素在于市场基本面。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持续下滑,导致石油需求明显下降,油价开始走低。由于油价周期与经济周期往往同频,随着全球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石油需求受到明显抑制,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应的油价也开始走低。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蔓延态势,迫使多国暂时关停部分行业,导致石油需求锐减,进一步加剧了油价暴跌的可能。与此同时,在沙俄价格战趋于白热化之际,沙特并没有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下降而缩减产量,使全球石油供给过剩局面进一步恶化。上述因素导致石油需求的增幅开始滞后于产量的增幅,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现象,油价走低也成为必然。此外,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这改变了油气市场供需格局,大大增加了石油的市场供应量,加剧了OPEC 的产能过剩问题,使其在定价主导权和市场份额之间必须做出取舍,导致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事实上,其他因素对形成低油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地缘政治对油价的影响。一方面,各国综合实力的变化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动,中美俄等大国之间外交关系的改善程度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国际贸易格局出现分化,石油市场也自然被牵涉其中。另一方面,美伊冲突、委内瑞拉危机等国际矛盾不断升级,也影响着国际油价的波动。第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对油价的影响。工业文明在推动人类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而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费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人类发展的新模式。为此,国际能源转型和发展新能源成为一时的热潮。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前期的持续高油价促使石油利用模式升级,对石油长期需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三,美元升值使得以美元为标的的商品价格相对降低,导致采用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出现下跌。

三、低油价对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

对于低油价与经济绿色转型的关系,要从倡导绿色发展理念说起。众所周知,绿色发展是在生态恶化、资源与能源供应紧缺、经济增长趋缓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因此,要通过刺激绿色能源、绿色科技的发展提高绿色GDP 的增长水平,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本,从而实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共生。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化石能源依旧是国家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作为能源的核心,在供需关系和气候政策的影响下油价一路走低,对新时代中国实现绿色转型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现阶段,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得以开采和消费,依赖于能源技术进步。正如美国的崛起一样:自20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越欧洲国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得益于其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的成功得益于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技术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挖掘。因此,能源技术进步加速了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过程。这是因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活动较传统化石能源相对较晚,因而在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方面落后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使得传统化石能源在成本和能效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因而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更高,对GDP 增长的贡献也更大。但是,要提高绿色GDP 增长速度,就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消费水平,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遗憾的是,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显得并不顺利。比如,低油价导致美国减少了对绿色能源与环保的资助,并使能源消费转向化石能源。从油价下跌的成因来看,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要素价格和市场规模对这一转变影响甚大。

在低油价成因的分析中,市场基本面是造成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对于通过能源消费转型实现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言,这一问题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规模是石油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随着石油贸易格局的变迁,美国、俄罗斯等国油气供应量的增加,扩大了国际石油市场规模,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使得石油供应量的增幅超过其需求量的增幅,导致石油价格下跌。另一方面,石油价格的变化也在影响石油和其他能源的消费占比。国际油价一直在高油价和低油价两个均衡之间交替,而低油价均衡往往与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时期对应。囿于经济增长乏力以及供过于求导致石油价格下跌,因而低油价有可能刺激石油消费增加。面对化石能源消费量的潜在上升,通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实现绿色转型的途径将遭遇巨大阻力。

综上所述,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低油价对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具有负面影响。从供需关系和节约成本考虑,低油价必然会导致开发成本较为昂贵的新能源消费下降、石油消费量增加,这势必带来更多温室气体等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阻碍绿色转型。原因在于:一种生产要素前期所积累的知识存量是其进行研发的关键(Nordhaus,1973),从能源技术水平的知识存量可知,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历史久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因此在能源技术水平上远超于新能源,使得化石能源消费在工业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此外,从原油价格波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来看,原油价格下降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高(Chattopadhyay and Majumdar,1996),而中国目前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能源消耗,高能耗特征明显,这必然导致低油价形势下中国石油消费的增加和污染物排放量的上升,不利于绿色增长转型。第二,低油价是中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促进绿色增长转型的契机。低油价对中国油气工业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挑战。但不可否认,低油价有助于国内消费者获得更为廉价的能源产品,对于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和降低经济成本都有一定好处。正因如此,更要警惕低油价之后出现的油价暴涨以及对绿色能源发展前景的考验。因此,在油价上涨之前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对于应对油价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原因在于,如果在低油价时期放弃或者减缓绿色能源投资,将会增加未来绿色能源的投资成本,延长绿色能源开发的周期,导致中国经济绿色增长滞后于其他国家,不利于微观企业成长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因此,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低油价是中国加快绿色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要利用国际油价处于较低位的时机,借助产业政策加快能源改革进程,调整能源消费和经济结构,促进能源清洁化和可持续发展。

从影响渠道来看,低油价通过能源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来抑制绿色增长。在市场能源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油价波动会导致传统化石能源和绿色能源的相对消费比重发生变化,能源要素之间便会出现替代效应。具体而言,市场的逐利特征使得投资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成本和风险,相较之下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并无优势,能源价格仍然是投资者所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石油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的供过于求导致油价下跌,消费者通过较低的成本便可以获得廉价的石油,从而整体降低经济成本。此外,传统化石能源技术水平相对绿色能源技术水平偏高,低油价将进一步导致化石能源技术进步;而绿色能源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相对偏高,因而投资者更倾向于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放弃绿色能源投资和绿色技术开发,传统化石能源对绿色能源产生替代作用。其结果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放缓,节能减排任务更为艰巨,而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将导致更多的碳排放,降低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最终抑制经济发展向绿色转型。

四、低油价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出路

虽然低油价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但低油价也成为中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促进绿色增长转型的机遇。

(一)要加快能源领域油气体制改革

自2017 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然而,OPEC 的减产使中国原油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而且石油进口贸易量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增加的石油储备战略部署,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油价低迷阶段要加强油气体制改革,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为此,油气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一方面,油气企业要重点强抓油气勘查开采工作,增强油气开发与资源接续能力,同时要利用技术创新提升关键技术,加强安全、环保等资质管理,做好勘查开采的善后工作,降低生态破坏力度、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规范下游油气企业市场竞争运行机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提升优质油气产品的供应水平。因此,要通过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能耗等技术标准规范油气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油气加工环节准入和淘汰的门槛,促进有先进产能和节能环保类企业优先发展。

(二)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绿色转型重视程度的提高,加快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依托科技进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通过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刘贵洲和窦立荣,2020)。在低油价阶段,面对短期内降低经济成本和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良机,从长远考虑不应放松绿色能源发展。用好产业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和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因此,产业政策要以增加石油储备和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国内油价和低碳环保为主要目标,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国际石油贸易合作的同时,要支持和鼓励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加速能源清洁化和自给化进程,使新能源消费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要用好环境政策工具

从本质上讲,“经济人”属性使得企业往往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往往需要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来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政府的公共政策通常采取限制污染行业发展的措施降低环境污染,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石能源所提供的动力,因而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发挥环境政策工具的作用是协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提高行政命令型政策工具的规制力度,防范企业在低油价期间增加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对污染行业规制强度的增加能够限制化石能源消费,迫使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寻求新的动力支撑,这将有利于清洁技术的开发,通过更先进的环保技术应用,降低经济增长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使企业在严格的环境政策中获益。二是要重视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的刺激。碳税和研发补贴是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限制化石能源使用和激励绿色能源消费的组合策略,尽快建成碳交易市场是降低碳排放、促进能源清洁化的关键。因此,面对低油价和可能增加的石油消费,政府要利用环境政策工具限制传统化石能源消费,鼓励绿色能源消费,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四)绿色金融支持是新能源发展的动力

要降低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加速新能源发展进程和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需要创新和变革中国金融市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经济增长。这是因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往往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在发展时间上晚于化石能源技术,技术水平不及化石能源技术,其研发产出和收益较难估计和控制,面临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绿色技术研发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即便清洁技术研发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融资约束问题也可能导致企业放弃绿色技术开发,继续转向污染技术的研发投资。因此,加快建设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提高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的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是缓解新能源产业研发清洁技术时面临融资约束的必要途径。

五、低油价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能源作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战略物资,对一国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石油资源,更是各国政治较量和衡量自身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低油价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国际命运是值得深思的。国际油价的变动历程表现出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的交替特征,在低油价结束之后,当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油价时,应做好应对油价波动对经济转型新一轮冲击的准备。

(一)要推进能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与调节的功能

中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特点使得能源价格长期处于扭曲状态,高能耗、高排放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深远,本次国际油价下跌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国际油价波动对于中国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要推进国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市场化体制改革,通过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调配资源的功能,稳定国内油价和供应,通过价格机制刺激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创新。由于新能源具有不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环保特性,通过新能源发电能够节约化石能源消费所需要承担的污染治理成本;而且新能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够因地制宜和循环再生,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和降低石油进口依赖度的不二之选。因此,能源价格改革要建立能源品种之间的价格联动机制,通过提高化石能源资源税、排污费等措施降低石油、煤炭等的市场需求,通过价格效应引导企业参与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活动,逐步向依赖绿色能源过渡,从而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占据主导地位,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向绿色发展转型。同时,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提高人民币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进而建立油气期货市场,增强中国在国际油价定价中的话语权和引导力,提供有利于完善中国能源要素价格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国际交易环境。

(二)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先后启动试点工作;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碳市场交易正式启动,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了40%-45%;到2019年,7个碳排放试点交易市场的碳排放配额约为9300 万吨,较2018年的交易总量增长近20%,总价值高达2.72亿欧元,同比增长40%,并且石化行业在“十四五”期间有望纳入碳交易。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体系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法律基础、机制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减排降碳的效果有限。因此,要加快碳排放交易立法,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来指导和规范碳市场的交易运行机制,并逐渐扩大碳交易的行业范围和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实现碳定价的市场化。

(三)进一步创新碳税规制体系,发挥碳税规制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补充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本质是通过界定产权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政府则根据减排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控制碳排放权配额和碳定价,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但是这一政策工具重点关注碳排放总量和相应的配额,并未直接限制厂商污染物排放标准,这可能会导致其它污染物的排放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与之相反,碳税规制体系则通过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征税来对冲化石能源的外部成本以及补贴新能源来激励清洁行业发展。这一政策有助于直接刺激清洁技术研发,弥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不足。因此,要深化碳税规制体系创新,扩大新能源消费市场。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机制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勘探、获得、开发和高效利用能源需要依赖于能源技术,现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更需要清洁能源技术发力。鉴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知识存量较低,现有能源技术水平不高,要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清洁化,关键在于激励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补贴制度是拓展新能源市场的经济基础,政府制定补贴政策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差异、技术创新特征、投资和研发周期等问题,加强专项补贴和补贴退出机制设计,确保新能源市场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碳税在限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旨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改进化石能源利用模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的。因此,政府应该对优化石油利用模式、创新化石能源技术的厂商予以补贴,从而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威胁,使得可持续发展、绿色增长、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概念为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并从不同方面付诸了行动。时至今日,环保问题依然是人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资源是产业和厂商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金融机构为厂商提供金融服务加剧了环境污染。就中国金融市场而言,“金融错配”现象较为严重,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热门行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支持。由于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为有资产抵押的企业提供信贷,而重工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高能耗、高产值行业,因而使得金融资源大量流向重污染、高能耗行业,导致环境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因此,面对国际油价下跌,政府应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有利于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服务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居于世界前列,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应该成为金融体制改革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要以优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为改革方向,重点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以碳交易市场为依托,开发和创新碳金融衍生品,同时建立企业碳排放权质押渠道,使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在目标与过程上相得益彰,确保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猜你喜欢

化石油价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