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2022-02-07郭秀平潘德博
郭秀平 蓝 婷 潘德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 广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武装,为培训知识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以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固定资产管理为科技成果的形成、成果培育,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一、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2012年公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通用设备单位价值1000 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 元。
单位或个人开展固定资产计划、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业务活动就是固定资产管理。简单地说,固定资产管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对物品流向进行管理的行为活动,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比较简单、粗放、原始的手工登记时期,此阶段主要是21世纪前,计算机应用尚未普及,固定资产管理以人工手写方式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资产领用卡片等,资产盘查工作量大,速度慢。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资产管理进入第二个阶段——计算机化管理初始阶段,此时登记固定资产信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手写,在资产信息查找、资产盘点、统计资产数据等方面较第一阶段具有速度快、耗时短的优点,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未能实现资产数据实时更新、合并等联动功能。随着信息行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开启单机版的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核心功能是固定资产的新增、领用、修改、转移、借用、归还、维修、盘点、报废、折旧等日常工作。同时每增加一项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自动赋码,具有一物一码的条码管理功能,实现了固定资产从购进、验收、领用、处置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统一,大大降低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第四个阶段是在第三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升级改版,以计算机为媒介,借助软件、网络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化管理阶段。这一阶段资产管理模式实现一个网址多个账户可同时使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
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审核流于形式
资产使用人承担资产购置、领用、保管的责任,财务部门负责资产入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资产登记入库、转移、处置等事宜,资产管理未明确领导层面的管理责任。资产管理的责任分别落在资产使用人、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缺乏领导组织协调。
资产配置、处置审核制度不完善,虽有审批流程及配备相关人员,但未能体现审核的标准,只是为了审核而审核,未起到有效的审核把关作用。对于国产、小型、低值类资产配置审核不全面,通常只对配置经费来源、经费是否充足进行审核,没有结合同类资产存量,导致同类资产重复购置,国有资产闲置或利用率不高。资产报废处理由报废小组成员审批。报废小组成员对报废申请单的内容和使用年限进行审批,缺乏结合实物资产使用性能、使用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审批方式过于简单,程序流于形式,走过场,实际意义不大。
2.资产管理部门受重视度不够,管理作用的发挥受限
资产管理部门作用受重视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资产管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通常一个单位只有1 名专职人员,甚至是由1~2 名人员兼职。一个基层科研事业单位每年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少则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和人员配备比是不足的。二是担任资产管理的人员欠缺资产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固定资产管理是涉及会计、仪器设备等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岗位,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岗位通常由财务部或基建处或后勤处人员担任,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固定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与会计知识密不可分。而由于科研工作中应用的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财务人员负责资产管理,不太了解固定资产的属性,这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三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琐碎,工作量大,但业绩体现程度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资产存在的时间越长,资产管理的工作量越大。然而在资产管理人员付出大量的精力管理好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时,其业绩体现不显著。资产管理业绩考核指标与科研不同,无法以直观的指标来衡量。衡量科研产出的指标是很明确的,比如立项项目的级别,项目经费的多少,发表科研论文的级别和数量,科研成果取得的奖项等等。资产管理工作量再大,完成度再好也只能概括为“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给他人的感觉是资产管理岗位是可有可无的,不重要的。从资产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专业知识结构和业绩体现度低等方面可说明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3.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配合度差,影响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配合度差是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重采购轻管理、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配置等。由于项目结题,项目经费使用赶进度,为了买而买,购置科研仪器设备未能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出现高配或低配或同类仪器重复购置的现象,从而导致仪器设备使用闲置,甚至出现仪器设备未使用即报废,造成国产资产浪费、贬值,人均占有资源多,科研产出少。由于科研人员思维固化,科研人员认为其本职工作是承担科研项目,从事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与科研人员无关。因此科研人员在心理上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抗拒,在行动上表现为漠不关心。这种思想上的不配合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由于人员升迁、调岗、退休、离职等人事变动,资产领用人未能及时提出资产转移申请,固定资产信息更新滞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账物不符。甚至未曾意识到需要做固定资产信息变更的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信息失准。
4.建设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建设项目验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相关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不齐全,固定资产未能及时办理入库。项目形成的多项固定资产打包归为一项固定资产入库,未以独立计价的原则,根据资产购进清单细分为多项固定资产,对后续固定资产处置带来不便。在实际管理中发现,资产管理员在办理修缮类项目资产转固定资产时,未能正确理解修缮项目新增资产的含义,以修缮项目的名称新增一项固定资产信息。如某科研单位的修缮项目名称是“某某实验楼修缮项目”,在项目验收,资产交付使用后,资产管理员在资产系统中新增一张资产卡片,资产卡片名称为“某某实验楼修缮项目”。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项目经费的去向,实现了财务账和资产账一致,但增加了固定资产卡片数量,未能达到资产管理账实一致的要求。因为这栋实验楼在建成后即作为独立的一张资产卡片存在,已拥有专属的资产编码。
5.固定资产信息不全、录入欠规范、固定资产数量少录或漏录
在国有资产系统中发现固定资产卡片原始信息不全的情况包括项目来源、取得日期、仪器设备型号、品牌、产地、领用人、存放地点、财务凭证号等内容,或缺其中之一二或全缺。在启用网络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前取得的固定资产,由于掌握的固定资产原始信息不全,资产管理人员在录入资产系统时不能完整填写资产信息。资产信息填写不规范通常是与资产管理员是否熟悉资产的分类有关,最常见的不规范包括资产分类、资产名称、资产型号等现象。由于同一仪器设备有多个不同的称谓,如洁净工作台又称超净工作台,摇床又叫恒温培养箱。同一种固定资产归到不同的资产分类名称中,如超净工作台既登记在生物样品制备用品类,也登记在装具用具类或其他专用仪器类。由于同一类资产分录在不同的资产分类,在按资产分类统计时容易造成统计不全,数据失真,未能真实反映同类仪器设备的存量,不便于资产的摸底排查等。
固定资产少录或漏录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主要是由于未及时履行资产账与财务账核对。在资产管理初期,资产管理制度未完善,管理流程未理顺时,新增固定资产完成了财务入账但未办理入库,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僵尸”资产是指资产账和财务账上存在,实物不存在的资产。多见于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较低的办公桌椅。在野外科研活动中,科研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遗失,如野外测水流的流量计、船舶的重要配件等沉在江河中掉失,无法按正常的报废流程处置,因而资产一直挂在账上,形成名存实亡的“僵尸”资产。办公桌椅由于具有可移动性、通用性、价值较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未能引起资产领用人的重视,特别容易掉失,形成“僵尸”资产。
三、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可操作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根据上级部门颁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指示意见,做好内控制度建设,贯彻落实“放管服”精神,基层单位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工作,组织力量制订或修订固定资产管理条款,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让资产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审核把关真正落地,不流于形式。如资产购置审批方面,特别是大型科研仪器、进口仪器设备购置方面,实行专家预论证制度,建立仪器设备库管理模式。即定期向全体科研人员开展大型仪器设备、进口科研仪器设备需求调研,组织专家、研究团队负责人进行论证。根据研究方向,结合近期、长期科研项目需求,建立仪器设备库,从仪器设备库中筛选购置仪器设备清单。同时,建立大型科研仪器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数据化,即以仪器年有效运行时间、支撑本单位科研活动情况、是否实现对外共享以及对外共享的业绩等为考核内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涵盖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内容,制度应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实行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摸清家底,为合理配置资产提供数据支撑。在定期盘点时把工作做实做细,盘点仪器设备类资产内容不仅将资产存在情况核实,还应清查核实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行,运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仪器设备性能是否稳定、仪器使用年限等等内容。在资产盘点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实际情况,加强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处理审核,扎实做好资产配置有效审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强化资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业务能力过硬的资产管理人才
设立资产管理岗,必要时设置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资产管理。至少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1~2 名。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善于沟通、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懂会计、懂仪器、掌握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定期组织资产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相关业务能力考核,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通过培训确保资产管理人员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提高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针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如每年度评选优秀的资产管理员,以工作态度、培训学习成绩、资产信息准确率、服务态度等为考核指标,考核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对考核等级优秀的给予表扬。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资产管理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3.提高科研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转变观念,实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评优评先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部门多、人员广,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知识讲座,组织新入职职工集中培训学习,提高职工的参与程度,使职工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价值观,从而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每年评选出优秀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职工,以固定资产保管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无纰漏、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时间达国家考核平均水平以上的、共享效率高、及时提供仪器使用情况信息等作为考核指标,对考评等级为优秀的部门和职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从而激发其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热情。资产管理部门制作固定资产管理宣传资料,编写固定资产管理从申请购置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操作流程上给予明确指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向导工作,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4.规范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入库入账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在建项目转固定资产手续,确保财务账与资产账相符。建设项目形成资产以独立计价的原则,根据资产购进清单一一入账,避免简单粗暴地将多项固定资产打包归为一项固定资产入库。办理修缮类项目资产转固定资产时,理清新增加价值部分是分录在原固定资产基础上增加价值还是增添固定资产数量。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资产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装修修理等后续支出,如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在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体现。
5.加强资产管理,及时账账核对,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在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中,规范资产入库登记,确保资产信息完整。定期核对资产账和财务账,保证账账相符。因资产领用人离职、退休、工作变动,资产存放地点变更等资产信息发生变化,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实现资产信息动态管理。采取分级分步的方法,翻阅历史资料尽量完善资产信息,逐步理清历史遗留问题。
四、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烦琐,枯燥而神圣的工作,在管理中坚守初心,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坚持以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推动智能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以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为保障和促进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基础,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和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