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夯实经济提质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基石
2022-02-07吴建平
●吴建平
从《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来看,需要教育工作者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以及问题意识,深化改革,把握好大方向,进而夯实我国经济提质转型升级以及持续稳步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石。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一、职业教育中错误观念的产生
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史,我国的职业教育毋庸置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反过来又制约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制度上和观念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职业教育的“很重要,离不开,看不起”情况,还存在于社会的某些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以及企业难寻人才的情况还存在。在农民工中,高级技工严重匮乏,也缺少一技之长的人才。人才流动性大导致企业发展不稳定,人才市场、劳动市场甚至出现了“技工技术难寻找,学士硕士满地跑”的情况,这正是教育发展难以追寻时代进步的反映。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来看,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世界的心理已经不断淡漠。甚至出现了鄙视体力劳动以及一线劳动者的情况,还有旧思想的复苏,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现象的发生虽然有着历史的因素,但同样的,过去几十年的精英教育情结也同样误导了社会的认知。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过分轻视、忽视乃至歧视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不断边缘化,也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健康、有序运转。
二、树立战略思维,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发展
解放思想,规整理念,革新规范,了解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以及意义,在当下已经成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现职业教育的地位,不仅是教育体系建设的责任体现,更是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谋全局和谋万世,都是一种战略思维的体现。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也应具备战略的思维,这种战略思维的体现,就是全面学习,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把自己的思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同党的十九大绘制的蓝图保持一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方针保持一致;同体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论保持一致。科学地分析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方向,科学地部署全面工作,把职业教育推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三、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
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必须要创造出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进而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组建。纵观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最为迫切需要改变的,就是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升学考试制度及劳动制度等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匹配的规定。
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也符合高考升学制度。从业资格标准的缺失,导致体制内的工作过于艰难,学历门槛的限制,以及高技能人才户籍难以迁徙等多重限制下,促使制度越来越限制人才的发展。
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牵头,以实际问题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完善和深入落实到教育中来,进而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如此,既能很好地解决职教发展的社会导向意义,又可以解决职教制度对人才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限制、阻碍。在培养目标问题上,不能只注重单纯的技能培训,而应该守住教书育人的底线,使学生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精神和必要的综合素质,从而形成腾飞之两翼,获得足够的上升空间。在对待学生的态度问题上,坚守尊重、关爱每个学生,接纳每个学生,不放弃每个学生,是每个职教人的底线。
四、全面统筹规划需加快进程
坚持政府正确有益的政策导向,建立全面、完善的研究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大学,在各自的领域以及行业内发光发热,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确保教育目的明确,坚定教育规范,从而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包括学术型人才、中高级技工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
每一种人才培养,在相应的教育院校,都应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投注进去,打造出“工程师、技师以及中高级技工”的摇篮,进而争取成为地区内乃至国家同类教育资源中的先锋军,甚至冲刺亚洲一流、世界一流,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五、培养实践能力,牢固校企合作
不论是岗位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需要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支撑和足够的通识素养,在这方面各大职业院校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较大的不足。
(一)实践能力的表现
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观察、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归纳和反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应当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及工学结合为主。
(二)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
从校企合作来看,往往是一头热、一头冷。一方面,制度性机制尚未规范完全,企业的动力往往不会很高,参与过校企合作的学生,因为待遇不高、学到的知识不够丰富,对于企业没有归属感;另外一方面,有些企业担心学生实习后离开,因此传授的核心知识不多,导致培养只浮于表面,无法完全落实实践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多方面互利共赢的合作,在保证学生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及归属感。
(三)保障实习学生的合理需求,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性措施,确保实习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符合相应的要求。企业实习的学生,以学习实训为主,因此这方面的应纳税所得额应该进行相应的宽松处理,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这样一来,可以让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向基层,深入实践,完成“走出去”的战略,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企业理念在学校中展示出来。学校如果有条件,应该创立实习实训场所,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措施,甚至开创自办企业,多角度落实产教融合。
不管采用哪一种途径和形式,职业院校都需要确保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的符合,生产过程及教学过程应该相匹配,企业文化与校企文化相互之间能够借鉴补充。做到上述几点,才能深刻落实校企合作,培养出高素质、专业的人才。
六、提高职业教育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职教投入近些年来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因为过往对职业教育的忽视,职业教育的投入总体上要比普通教育少许多,虽然已经改善,但欠账太多,并不是短期能够完全弥补的,唯有大幅度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同时着重解决职业教育之中不平衡的缺陷,尤其是地区差异,比如中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等区域职业院校的发展。
除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硬件措施的投入,还应该确定完善制度化的财政性投入,建立全国口径最低的拨款标准。一方面使各大职业院校的财政较为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应该依法依规地将投入的资金完全用在教育教学上,做出成效来。
七、大国重工,职业教育需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发端于传统手工业生产过程,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质量时代”的理念,指出经济发展要依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理念,职业院校要贯彻工匠精神,需要因校制宜,将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提高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后许多会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确保拥有与劳动相匹配的收入,才能达到一个正向的激励,通过工匠精神过上体面的生活,从而传递、反馈到在校生上。
强化基于规则的职业院校管理。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等方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倡某些行为,反对某些行为,建立惩罚和激励措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与示范者。在校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学生们的榜样,在品性养成、能力发展以及知识学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备课、上课以及课下环境,教师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此期间教师应该精益求精,做一个好榜样,使学生受其影响,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夯实经济提质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需进行深入地改革,首先社会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强;其次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制定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专业能力,确定职业教育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培养在校生的工匠精神,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均衡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