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下的高职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22-02-07於国元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院校高职

●徐 盈 於国元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随着国家日渐强盛,实现共同富裕已是人民的共同心声。“教育荣则经济兴;知识富则民富。”要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地在于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落脚点就是在教育上。2021 年8 月17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专题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吹响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号角。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的示范区,任务光荣而艰巨。在推动与落实浙江“共同富裕”发展战略上,高职教育应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担起更大的发展责任。

一、高职教育对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是当代中国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有力支撑;是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智力保证;是推进区域内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和民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1.高职教育契合经济高质量理念。中国经济从过去追求高速度向当下转入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供给合理有序、结构有力、绿色可持续上不断发力。产业结构不断深化和调整,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中占比不断加大,这其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需要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而在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上,更是需要高职教育深耕细作。高职教育的属性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技能人才,对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全国具备高技能的劳动者仅有5000 多万,只占全部技能劳动力总数的25%。高职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力支持上,还需加快速度向更高水平不断前行。

2.高职教育服务共同富裕发展目标。随着国家实力不断加强,高职教育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和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显。据调查,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中有70%左右来自农村山区,在高职院校中来自农村山区的贫困生占总数的75%左右。高职教育正成为更多的农村家庭实现子女大学梦想和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武器。每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就是帮助整个家庭告别贫困已是切切实实的真实故事。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普及化速度加快,近两年全国高职年均招生规模已突破480 万人、520 万人,已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

3.高职教育紧贴产业现代化体系。“十三五”期间,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新开设或调整的有关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专业增长20%以上,招生规模也增长近50%。目前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整合,已经成为不少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之一。如上海、无锡等地,都根据各自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和,在专业设置、专题攻关、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连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赢发展,高水平职业院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二、浙江高职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1.职业教育地位进一步确立。2019年起,根据有关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浙江积极行动并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相续出台有关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系列政策,对于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共同富裕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也更好地服务和支撑着浙江强省战略建设。围绕进一步健全现代化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全省高职教育以“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为发展目标,各大高职院校外联内拓,多方利用各类资源,与时俱进推动自身建设,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课程改革,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全省经济发展的紧密度越来越高。

2.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浙江高校组成结构中,高职院校已占65%左右。近几年每年高职招生规模超过11万,占当年高考生的30%左右,目前,全省高职学生规模突破30 万人。从地域分布上看,各个地市都建有本地的高职院校;从专业内容上看,全省72 个高水平专业群涵盖15 个专业大类37 个专业小类,仅有能源动力、资源环境、公共管理、新闻传播4 个大类没有相关的专业群建设;从服务产业经济上看,有55个专业群对接省重点发展的旅游、信息、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万亿”产业。通过专业与行业经济发展契合度不断加深,高职学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2020 年对高职就业情况进行的调查后有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就业率浙江高于全国约5 个百分点,毕业生平均月薪浙江高于全国14 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浙江的高职教育质量以及与产业契合度较高。

3.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2019年底,教育部、财政部面向全国内第一次立项建设56 家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41 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浙江省申报的15 所高职院校全部被通过,其中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6 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9 所,位列全国第二;入围全国“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占全省总数的30%,在全国排名第一。另外,在百所国家示范校中,浙江省有6 所学校的29 个专业获批立项;在百所国家骨干校中,全省有5 所学校的19 个专业获批立项。目前,浙江省已建成30 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2 个。

4.职业教育内涵进一步延拓。浙江有12 所院校、16 个专业进行高职——本科试点工作,并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职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向本科层次发展的良性局面。同时,浙江省还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行“1+x”学生技能证书,重视职业技能站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上试行“学分银行”,进一步打通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等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和发明创造,为学生的特长发挥和学有所成打通成长通道。

三、高职教育服务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1.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不足。浙江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已确定,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受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滞后,造成人才培养还是未能同步与地方经济发展而发展。同时,校地合作机制深入开展受到相关政策制约,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机制受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混合经济体运行机制等制约,整体环境还是有高职院校热、企业冷的现象,校企融通急需在政府层面出台明确的政策,设置专门的协调发展机构。此外,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上看,企业一般都认为高职院校创新技术能力不足、高端人才规模不足、校企科研合作只重视“短平快”项目且不能满足“长周期高技术重大突破”项目,企业合作热情也不高。高职院校也存在着双师型教师素质下企业锻炼时间短,资历更新周期长的不足,还未能适应行业日新月异发展,为科研而科研,成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发展要求匹配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度较弱。

2.地方人才供需的矛盾凸显。回顾浙江高职建校历史,大多数院校或由中央部委直设或由中专“升格”。因此,在人才输出上,各地专业设置大有雷同,存在一定的资源配置浪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普遍按照教学方案和培养进度进行,而企业用工更多地是取决于自身的生产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一般适用型的教学与千差万别的企业用工需求也造成双方如何求同存异上的障碍。近几年浙江连续跟踪调查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人才质量等内容,相关数据也反映这方面的问题,有44%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因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足,使他们自己在求职中受到困扰;从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满意之处的调查中,比例均超过20%;对是否向他们推荐到母校就读的调查中,毕业生认为在学校所学学科及专业综合实力差的占37%以上;在对是否接受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中,有过完整学习创业课程的仅占45%左右,还有20%以上的毕业生表示未有过任何的创业教育。

3.高职教育资源的效能偏低。从全省的高职院校区域分布上看,杭州、宁波、温州经济发达的三大城市相对聚集了更多的、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地区经济实力越强,行业企业集聚越多,就业渠道越广,生活设施配套齐全,高职教育资源也就越丰富。但同时,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市却越是需要强烈的人才资源来推动其产业发展和升级。这个矛盾长期存在,光靠地市一级无法解决。对于服务全省打造先进制造业,浙江省提出要在5 年内使高职教育中的工科类专业比例提高到35%以上,直接为其服务的专业要达到50%,但目前的专业种类结构仍然不合理。全省高职院校受自我发展和良性循环需要,投入一次使用周期长的旅游、财经等文科专业所占比重仍偏大,而投入多、更新周期快的工科类专业还是相对数量少、能力弱,与服务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存在不少的差距。

四、浙江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浙江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服务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需要高职教育全方位融入区域产业经济。作为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必须依靠内外两部分资源的共同配合、相互协作。面对浙江省共同富裕区建设目标,省内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标本省和地市在“十四五”期间确定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对人力资源、科研攻关各个方面的客观需求,积极主动地紧贴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时时就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培养方向等进行调整,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1.遵循多方位的服务导向。要充分发挥浙江省高职院校在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所在地各级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协同开展产教融合,与乡村社区、与脱贫攻坚项目开展合作。政府和学校内部要通过政策引导,更好地鼓励教师“下企业、下乡镇”,把科研服务与地方产业发展、企业技术转型升级、企业急需的科研攻关项目等紧密结合起来。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重视企业行业的参与度,以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实训内容、社会实践方式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继续推进“3+2”、单考单招等招生政策和服务当地产业的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既能教育好学生,又能就业好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内各大高职院校一方面既要加大对“双师”力量的培养,又要时时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来提高“双师”素质的周期性提升,同时要进一步重视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民转产转业培训教育,通过送技下乡等方式服务城乡居民终身学习。各大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服务地方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

2.遵循全新的产业导向。2021 年3月,国家新版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新版专业目录围绕新的技术、市场就业和经济发展等需求,对内容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进一步从社会发展出发对接着现代产业体系。全省高职院校要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根据产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求,做好专业动态调整,高质量实现新版专业目录的落地。因此,全省高职教育围绕全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从全局高度,顶层设计并加大对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研究,坚持聚焦产业、深耕专业的建校方向。面对工科实训设备设施使用周期短、更新投入大的特点,可以通过大力推进区域内的高职教育联盟建设的方法,整合专业和实训资源,汇同行业一道共建高水平实训场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就重大科研、技术等攻关项目,能整合多个高校的力量,取得更好的成果。另外,区域内各个联盟高校的建立,还能进一步协调发展专业建设,使每个高校更加重视特色发展,避开同质化和重复化建设。围绕全省技能人才1150 万人的总量和35%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两个目标,全省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后备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扩大工科专业建设和学生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主动做“技能浙江”建设的主力军。

3.遵循高维度的校企融和导向。要完善政府对职业院校产教整合的激励机制和督导机制,促进院校与企业尽快形成政校行企共同参与支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破除校企合作存在的“校热企冷”的各种不利因素,真正实现教育对标产业发展,人才对标企业需求,创新对标社会要求的深度融合机制。要出台具体的“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有关优惠政策,重视推进“订单培养”“师徒结对”等合作方式,全方位深层次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加大从产业需求找高职教育发展、从企业发展找教育供给的研究,政府搭台、“校企共热”,以让企业有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重点,激发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双方合力、同向而行,共同打造全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通。根据对企业走访调查,目前,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有这几方面的共性要求: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行业认同感,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持久做好工匠精神的宣传,积极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进一步围绕大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同感,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专业就业率。

4.遵循提质培优的内涵导向。围绕全省域推行“教育大脑+智慧学校”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围绕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建设,进一步大力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校园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第二课堂、网络教学等建设;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中职院校,对“3+2”课程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高职院校要面向高中学校主动沉下去,在单考单招等模式基础上,提前对意向报考的学生提前进行重点课程(职业生涯、专业英语等)介入,从而在普职融通上有新的举措;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积极试行4 年制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重视高职学生的专升本工作;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学历+ 技能”的“1+X”证书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高素质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通过学分互换等方式,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在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科研课题、创新创业等方面一展所长。高职院校既从教育规律出发在做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教学的专业周期更新化标准建设,不断研究精准定位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5.遵循多渠道的人才引育导向。要激励各行各业高技术人才“回流”高职院校,在完善教师任职能力标准基础上,实现不同来源途径教师的能力对接、不同身份的人才与高等教育师资能力的对接。政府层面,最好能建立起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之间能力认同等值关系、身份转化关系等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不仅使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更公平的社会待遇,而且还能更加畅通地从事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教师的岗位。建议地方政府从学生爱好和特长出发,出台高中阶段有关高中生分层教育的相关政策,把一部分高职教育中技术性强的课程,如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仿真机器人技术等纳入到普通高考的选考科目,让选择课程学生在面向高职招生时,这些课程的考试成绩能等值于普通高考中的物理等相关科目成绩。

总之,建设浙江共同富裕区的征程中,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政策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使全省高职教育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先行者,努力成为不断提供优质人才和科研服务能力的高地。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院校高职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