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区域服务贸易送来一缕春风
2022-02-06关秋韵
关秋韵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旅游业、劳务派遣、跨境商务等服务贸易领域纷纷受创。全球服务贸易原有的增长方式与发展路径改变,经济指数不断下跌,在此“寒冬”中,各国不仅需要找到重振服务贸易的新动力,也需要积攒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能量。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生效无疑被视为服务贸易发展“寒冬”中的一缕温暖春风,尤其是RCEP在服务贸易领域内所达成的协议、所作出的开放承诺,都有望成就区域内服务贸易的显著增长。
着眼疫前:“飞速发展”与“规模不均”并存
实际上,自疫情暴发前,RCEP区域内的服务贸易就一直呈现出“飞速发展”与“规模不均”并存的两大特点。
就前者而言,从增长规模上看,服务贸易占各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增加。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曾经发布的《统计贸易与展望报告》中显示,2016~2019年,RCEP区域内成员国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由18.1%增長到24.3%,4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也从9480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扩大了2.4倍。可见,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各成员国对外贸易发展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以及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动力。
而从增长速度上看,《报告》中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年份,RCEP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均高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除去受某些年份次贷危机的影响,其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在2018年甚至超过25%,加之早前区域内签订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服务贸易协定书》等次区域或两国间的相关自贸协定,更是为RCEP服务贸易增添了巨大的动力,使之加速发展。
但区域内服务贸易大步快走的背后,实际上也存在着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规模发展不均的现实问题。总体上,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较于非东盟成员发展水平较低,在RCEP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五名榜单上,东盟“榜上有名”的仅新加坡一家。
此外,服务贸易的分类结构也并不均衡。多数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旅游、运输、劳动力出口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非东盟成员以及新加坡则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如商业、金融、通讯、数字信息等新兴领域。
一方面调整服务贸易的结构有利于自身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疫情也让高度依赖旅游业等传统服务贸易的东盟国家意识到了优化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在服务贸易上有所突破的RCEP,成为人们新的期待。
RCEP发力重振服务贸易
简单来说,RCEP中的服务贸易内容主要涵盖“市场开放”与“三项附件”两大部分,尤其是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承诺表、国民待遇等规则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成员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创造条件。
就开放水平而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7个成员国采用负面清单方式承诺,中国等其余8个成员国采用正面清单承诺,并将于协定生效后6年内转化为负面清单。15方均作出了高于各自“10+1”自贸协定水平的开放承诺,而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更是达到了已有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承诺服务部门数量在中国入世(WTO)承诺约100个部门的基础上,新增了研发、管理咨询、制造服务、空运等22个部门,并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筑、海运等37个部门的承诺水平。
此外,针对金融服务,明确要为金融系统提供充分政策和监管空间,通过磋商等方式讨论解决国际收支危机;针对电信服务,在现有的东盟“10+1”自由贸易协定电信服务附件基础上,加入国际海底电缆系统、网络元素非捆绑、国际移动漫游等灵活性条款;针对专业服务,鼓励成员国在教育、道德规范、专业发展等领域制定互相接受的专业准则。
实际上,鉴于15个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别较大,RCEP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所有人都一样”、都开放,而是体现了特殊和差别待遇。对欠发达的成员国,RCEP在服务贸易方面给予了更多宽限,既体现了世贸规则,又发展了世贸规则,让区域内的国家既能选择“大步快走”也能选择“小步快跑”,较妥善地解决规模不均的问题。
而针对分类不均的状况,在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看来,RCEP将帮助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货物贸易本身涵盖很多服务贸易元素,RCEP协定生效后,服务于货物贸易的仓储、运输、金融结算、保险、融资等相关服务需求会进一步增长,而技术含量更高的服务,如芯片中的设计、研发、封装等服务价值将会抬高。”王受文表示。
而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下,RCEP生效也将推动依托互联网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以适应疫情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上,疫情使跨境服务贸易和远程服务贸易的需求增大,比如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网上交易会,这些新业态新模式会有更大的商机。”王受文说,“值得一提的是,RCEP各成员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赋能的服务贸易方面都作出了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
站在风口,企业能把握哪些机遇?
如果说RCEP的开放政策是从整体的高度为国家服务贸易提供规划建议,那么其贸易细则就是对企业层面如何享受优惠制定了新指南。
“原先面临征收4.4%~13.4%关税的芯片产品,在RCEP框架下将逐步下调,分别在第11年和第16年下降至零。”小米公司产品总监王腾表示,未来小米将利用关税减免的红利,加强与日韩之间合作,从日韩等国家获取存储芯片、核心被动元件等元器件,缓解小米芯片在供应链和研发上的压力。“但要尽量避免RCEP对自主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带来的潜在伤害。”王腾提醒,相关的企业也要主动培养在集成电路和核心电子元器件上的自主产业链,避免完全依赖进口。
此外,不少企业也在重新审视在海外的资源布局。如日本著名生产制造企业——东芝有限公司,就精简了位于成本较高城市的机构,同时把其研发资源人才、技术、器械统一归拢到了如中国上海、澳大利亚悉尼、印尼雅加达这样的中心大都市。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则从规则解读角度给出建议:“RCEP区域内企业可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对照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以及贸易便利化进行精准的分析。”他说,“在此基础上,根据RCEP及其他协定的关税减让幅度、服务贸易规则进行综合比较,选择适合服务贸易出口的最优原产地规则,享受最优关税减让,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壮大自身实力。”
当前,服务贸易的体量还在与产业发展的碰撞中不断增大。未来可以期待的是,依托RCEP联通15国市场的便捷性、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完善的贸易规则,服务贸易发展将迎来破晓的曙光。
·联系编辑:2969854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