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学科育人实践与思考
——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
2022-02-06王莹
王 莹
(无锡市第一中学 江苏无锡 214031)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学科教学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和育人。“大思政”是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试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以凸显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高中生物学科亦不例外。高中生物学课程承载着传授生物学知识、训练生物学技能、培养生物学观念及学科情感、筑牢学科精神、奠定学科志向的基本任务,承担着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的使命。
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对“课程”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育人功能的深层理解和关注。下文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物育种”“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探讨“大思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 赓续优秀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进行方案设计,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探讨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以《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四章第三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为例,探讨“大思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1 创设情境
教师提供资料:明清时期,我国南方长江三角洲等河网发达地区的先民们,探索出一种“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陆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将原本割裂的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为学生展示“桑基鱼塘”模式图。
1.2 引入任务
学生需从鱼塘的陆地与水面的配比、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关系、不同鱼种的关系等方面入手,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协调、整体等基本原理,讨论并初步提出“桑基鱼塘”设计方案。
1.3 组织汇报
各组学生汇报“桑基鱼塘”设计方案,随后教师介绍被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师生共同分析湖州桑基鱼塘实例,小组同学讨论并完善各组的设计方案。
1.4 综合评价
学生展示各组“桑基鱼塘”最终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评价,对各小组同学合作情况、方案完善度情况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土地利用方式“桑基鱼塘”创设情境,学生依据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初步提出“桑基鱼塘”的设计方案,随后教师介绍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辅助学生完善设计方案,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提升学生交流讨论、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人民辛勤劳作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认同“桑基鱼塘”是一种生态友好型农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
2 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造福人类
教师通过科学史故事,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下面以“生物育种”专题学习为例探讨。
2.1 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情境: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袁隆平院士曾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教师提问:如何才能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2.2 故事启发
依据我国国情,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需坚守18亿亩耕地,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教师补充科学故事资料:水稻稻花小,雌雄同株,而且开花时间不一致,人工去雄效率低,想要培育杂交水稻,需要先找到雄蕊发育异常、雌蕊正常发育的雄性不育株。经过几年时间的苦苦搜寻,袁隆平团队把全国跑了个遍,最后终于在海南的野地里找到了野生雄性不育株,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野败”。目标找到了,是不是只要让母本水稻和其他父本水稻杂交就大功告成了呢?没那么简单,浩繁的“育种大工程”才刚刚开始。野生雄性不育株十分难得,数量稀少,需要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先和它杂交……经过多年辛勤的育种工作,袁隆平院士团队借助“三系法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数亿人口。1993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试种,与原来普遍种植的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平均每亩增产15%。学生阅读资料,思考讨论:袁隆平院士科学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如果科研团队需要招募成员,应具备哪些品质?
2.3 引导思考
教师继续提问:杂交水稻的种植保证了粮食产量,如何更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呢?学生提出转基因工程育种。学生分角色扮演消费者、科研人员、政府有关负责人员,对我国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市场流通情况、研究进展、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介绍,消除人们由于了解不充分而过分恐惧转基因产品,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认同转基因技术对生物育种的积极意义。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还需要谨慎使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转基因产品的潜在风险可能有哪些?如何规避转基因产品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对策,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杂交水稻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故事,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科技兴国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信仰,为祖国建设而奋斗。教师通过让学生扮演消费者、科研人员、政府有关负责人员,并对我国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市场流通情况、研究进展、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介绍,能够帮助学生认同转基因技术对于生物育种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尊重科学的品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规避转基因产品潜在风险的措施,能够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提升学生参与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的责任意识。
3 凸显生命共同体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于长江生物的休养生息具有关键作用,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下面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为例进行探讨。
3.1 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案例“长江的鱼养不活长江的渔民”: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渔民们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学生分析资料,说出过度捕捞是使捕捞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3.2 问题激疑
教师提供资料:禁渔是保护长江生灵的关键之举。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教师提问:此前长江每年也有过设置禁渔期,禁期为三个月,那么为什么这次却要禁十年之久?
3.3 任务引思
教师补充资料:鱼类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会不断退化,而野生鱼起着鱼类基因库的作用,因此野生鱼的减少会带来长远隐患,导致将来无鱼可吃。在渔业上,人们总是希望每年既能捕获较多的鱼,又不危及来年的鱼产量,也就是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捕获量。学生依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思考下列问题:怎样确定合适的捕获量?捕鱼时为何要避免渔网眼过小?保护野生渔业资源的意义?教师继续提问:影响长江水质原因还有哪些?为保护长江生物,请你给有关部门写一封信,你打算从哪几方面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长江水养不活长江的渔民”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长江渔民捕捞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过度捕捞,认同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于保护野生渔业资源意义重大,并对保护长江生物提出合理建议。据此,教师引导学生认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引导学生能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自然观、科学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课程思政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育人命题。中学生物学课程中蕴藏着独特的科学人文特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等思政教育的载体。因此,高中生物学教师需以“大思政”统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秉持课程育人宗旨,承担起课程育人、学科育人的责任与使命。当然,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立足生物学课程标准,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及其链接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从而增强课程与教学的吸引力,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