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困境与全球能源治理

2022-02-06张锐房迪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气候

张锐,房迪

( 1.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北京外国语大学)

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随着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峻,各国能源体系的脆弱性与日俱增,面临诸多环境层面的挑战,能源安全的内涵与治理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立足近期事态,分析气候变化对全球能源安全的影响,探讨全球和各国能源治理的新动向。

1 气候变化愈演愈烈

全球气候变化进入“危机临界”状态。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毫不含糊、史无前例、不可逆转”形容全球温升趋势。该研究指出,201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过往200万年的最高水平,全球地表温度在过去50年的增长超过过往2000年中的任何时间段,自19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过去3000年中最快的水平[1]。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研究确认,2010-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1℃[2]。该组织警告,如果不立刻扭转当前趋势,全球正朝着本世纪末气温上升3~5℃的方向发展。

气候变化的灾害性影响日益显著。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其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的统计,1980-1999年,全球报告的气候相关灾害事件数量为3656起,而2000-2019年为6681起。从类别上看,1980-1999年,全球报告的洪水灾害数量为1389起,风暴灾害为1457起,而2000-2019年洪水、风暴的报告数量分别上升为3254起、2034起[3]。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该国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气候灾害的间隔时间从上世纪80年代的82天下降为2016-2020年的18天,2020年登陆美国的命名飓风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2个[4]。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强,例如,1979-2013年,全球平均山火易发季节时长增加了18.7%,山火威胁影响的森林面积增加了108.1%[5]。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6]。

极端天气的爆发规模不断升级,经常超出现有基础设施的设计承载限度。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危害很容易成为“威胁倍增器”(threat multiplier),对经济社会环境形成“全域级联”效应,引发系统性的国家安全风险。例如,2021年7月,河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郑州市17-20日3天的降雨量接近过去1年的总量,该市的小时降雨量曾达到201.9毫米,超过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河南全省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受灾严重,陷入停摆,电力、通信、医疗等民生服务中断,数十座水库超出汛限水位。本文关注的能源基础设施具有覆盖范围广、环境依附性强、暴露程度高等特点,相比其他类型的设施更易遭受气候威胁。

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群体造成更大打击。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实力,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据非政府组织“气候观察”(Climate Watch)的研究,1999-2018年,全球遭受气候灾害损失最严重的10个国家(或地区)均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尽管发达国家的绝对经济损失更多,但低收入国家面临的是更广泛的人员伤亡、发展困境和事关生死存亡的威胁。”[7]穷国与富国的复原能力也不成比例。据英国学者研究,同样是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低收入国家遭受的经济损失只有4%可以获得保险理赔,而在高收入国家,60%的损失可以通过保险得到补偿[8]。

2 气候变化造成的能源安全困境

2.1 异常气温阻碍能源供应

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会削弱各类能源设施的工作效能,增加故障概率和运维难度,缩减能源生产规模。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2021年的寒潮灾难是一次低温天气对能源供应系统的全面打击[9]。2021年2月10日起,寒潮开始席卷得州,打破30年以来的最低温度记录。得州是美国天然气产量最大的省份,气电占该州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寒潮持续,低温导致天然气井口冻结和输气管道冰堵,天然气产量一度下降了50%,导致电厂无气发电;发电不足又致使天然气开采停摆,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电力短缺。与此同时,承担该州20%发电量的风电机组出现普遍的叶片覆冰、被迫停机情况,大量光伏板因积雪覆盖无法发电,州内一座核电站的机组因供水泵冻住而中断运转。2月15、16日,得州面临了45吉瓦的发电装机下线,超过该州现有发电装机规模的一半,450万家庭和企业用户遭遇停电,约有50万用户连续断电超过4天。寒潮引发的大停电导致公共服务全面停摆,1000多万民众的生活陷入混乱与无助,大批超市关门,医院只能动用备用电源维持基本运作,至少151人因烧柴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而丧生,州内多个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停产,加剧全球芯片短缺。

在能源转型中承担主力角色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施对异常气温比较敏感。光伏方面,极端低温容易导致设备地基出现冻胀,损坏基础;太阳能电池板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5℃,其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极端高温会降低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乃至造成系统故障。风电方面,低温状态下的水气(雨、雪、霜及海雾等)容易冻结在涡轮机叶片等部件上,影响风轮旋转;高温天气容易形成大范围的静风环境,造成风电机组无风驱动,无法达到预期的发电规模。例如,欧洲在2021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季,英国、丹麦、德国多地的风电项目持续面临“风速过低”或“无风可用”的困境,风电在2020年提供了英国25%的电力,但在2021年1-8月仅提供了7%的电力,由于整体发电量减少,该国电费在1年内上涨了7倍[10]。

2.2 极端天气袭击基础设施

特大暴雨、热带气旋、冰冻灾害、冰雹等极端天气及相关次生灾害(例如洪涝、泥石流、山火等)往往对各类能源基础设施造成直接损害。

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是内陆地区常见的气候威胁,容易导致电网系统出现倒杆断线、变压器短路、变电站被淹等事故。以2021年河南省特大暴雨为例,7月17-23日,全省13个地市因灾停电,累计受损电网线路1854条,停运变电站40座,停电用户达374.3万户,郑州市在灾情最严重时曾出现1000多个小区断电[11]。而且,洪水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对全球大坝构成了严重安全隐患,尤其是老旧大坝溃坝、渗漏的风险迅速上升,威胁水坝下游民众的人身安全。据联合国大学的研究,极端洪水与全球溃坝事件呈正相关关系,2015-2019年有超过170起事故报告,而在2005年之前平均每年都低于4起[12]。

飓风、台风等风暴天气是不少沿海地带的主要威胁。首先,海上油气平台、沿海核电厂、油气码头等基础设施面临较高的运营风险,灾害期间的停工停产也会导致能源供给侧的波动。例如,2021年8月底,飓风“艾达”造成美国墨西哥湾95%的油气生产活动暂停近两个星期,占全美6成产能的炼油厂被迫停工达1个月之久,多个海上油气平台、炼油厂遭受损坏。灾害预计造成3000万桶石油产量损失,造成北美区域石油供应紧张,驱动WTI原油价格迅速突破70美元/桶的关口。频繁的飓风、台风已经成为北美、东亚、南亚国家核电中断供应的主因。一方面风暴前的预防性关闭是行业准则,另一方面多次发生风暴损坏核电站通信、报警和电力设备的情况,威胁机组稳定运行。其次,海上或近海的风电机组难以抵抗超强风力,容易发生叶片断裂、塔筒折断、机舱罩倾覆等事故。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广东湛江,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7级,导致徐闻县的勇士风电场33台风机中的13台倒塌,5台完全损坏。最后,电力网络容易出现全盘瘫痪。2019年3月,飓风“伊代”袭击东南部非洲,莫桑比克第二大城市贝拉8成电网被毁,全城停电数周;同年9月,台风“法茜”袭击日本,造成东京电力公司2座输电塔、近2000根电杆倒塌,导致关东地区93万户停电长达两个星期。据国际能源署(IEA)评估,全球1/4的电网处于飓风、台风的高发地带[13]。

一些次生灾害能够导致同样巨大的破坏作用。例如,山火灾害威胁穿越或毗邻林区的电线杆。2019年9月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森林大火连烧4个月,导致大面积电网线路跳闸停电事故,帕斯、悉尼、墨尔本等地多次出现大规模停电。一些大型山火也干扰油气开采活动,例如2016年5月,加拿大艾伯塔省遭遇史上最大规模山火,该省主要油砂生产设施受到威胁,引发多起爆炸事故,加拿大原油日产量损失100万桶,相当于该国石油产量的25%。再如,寒带地区冻土层融化导致地面上的基础设施垮塌。2020年春季,多年冻土融化导致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市一家发电厂的柴油罐坍塌,2.1万吨柴油泄漏到地面和水中,造成大面积污染,该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一事件成为北极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燃料泄漏事件。中国西气东输工程、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地带,随着冻土逐步消融,这些项目的运行安全风险将不断上升。

2.3 干旱导致能源用水紧张

气候变化导致不同空间的降水模式出现更趋极端化的变化,本来雨多的地方更潮湿,干旱的地方更干旱,使水资源的稀缺性在某些地区更加凸显,而且会加剧全球“骤旱”风险,导致更多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灾害。

干旱影响全球水电运行。相比风电和光伏发电,水电长期以来被视为相对可靠、出力稳定的可再生能源,2020年水力发电量占全球总体发电量的16%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来源,但“无水可用”的困境日益普遍。2021年春季,极端干旱侵袭全球多地。巴西降雨量降至20年以来最低,中部、南部的水库水位不及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水电站的可用水量“降到91年来有记录的最低水平”,多省陷入持续“电荒”;土耳其多个水库蓄水量创下“近15年以来新低”,水力发电占比降至近7年来新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水位过低关停了多个水电站,水电占比从近几年的15%左右下降到2021上半年的7%[14]。对一些高度依赖水电的欠发达国家而言,干旱容易导致全国性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例如,赞比亚80%以上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2016年2月,该国最大的电力来源卡里巴大坝由于干旱出现历史最低水平水位,造成全国大面积停电、限电,影响经济支柱铜矿产业的开采与冶炼,进而引发全国性通货膨胀和经济放缓。水电原本可以作为加速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却先成为了气候变暖冲击对象,陷入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窘境。

干旱还大幅减少了其他类型电厂的冷却用水。发电厂需要用水冷却各类高温装置,所以很多电厂紧邻水域,以便就近抽取所需用水,但干旱制造了新的困难。例如,印度的旱季比以往更加干燥,水资源短缺成为该国火电厂断电的首要环境因素。仅由于缺水,印度在2016年减少了14太瓦时的电力,相当于邻国斯里兰卡一年的用电量[15]。再如,2019年,法国多个核电机组因冷却水短缺而被迫停机,研究估算,到本世纪中叶,干旱环境可能使欧洲热电厂的可用水容量减少15%以上,并提高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年平均批发电价,增加全社会用能成本[16]。

2.4 气候变化加剧能源供需失衡

越来越多的异常天气,全社会制热或制冷的用能需求增加,加之供给侧的产能削弱和运行风险,容易导致极端天气下电力负荷激增、电源出力骤降的供需失衡。以2021年得州寒潮为例,该州电网2月14日创下了创纪录的6920万千瓦冬季用电高峰,人均电力需求超过2千瓦。在供需极端不平衡的情况下,2月17日,得州批发电价一度飙升至10美元/千瓦时,相当于每度电65元人民币,与平日电价相比增长近200倍。再如,近年来,中国广东、福建、广西的入夏时间不断前移,居民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尤其以空调为代表的温控负荷成为增量主体,夏季电力缺口不再是短时间内的偶然事件,尖峰负荷或将成为新常态。中国的情况绝非特例,在气候变暖趋势下,空调用电正在成为激化供需矛盾的主要因素。国际能源署评估,到本世纪中期,全球空调数量预计从2018年的16亿台上升到56亿台,其耗电量将相当于中国一国的用电量[17]。电力环节的供需失衡还容易引发上游能源的价格波动。从2020年冬季开始,全球频现的异常气温给电力供应带来极大压力,气电成为重要的保供基荷电源,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争夺天然气进口的现象。2021年8月的市场数据显示,在一年时间内,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近600%,欧洲天然气价格涨幅超过1000%,美国的气价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18]。

除存在以上4类显著的能源安全困境外,一些观察和研究还提到了中长期可能恶化或出现的挑战,包括海岸线上升对沿海能源基础设施的侵蚀、冰雹灾害增多对光伏发电机组的损坏、冰川消失对内陆干旱地带发电厂用水的根源性打击、生物燃料产能下降对生物质能发电的制约以及地球洋流系统的变化对沿海风力和太阳能利用的削弱等。

2.5 能源安全困境的新特点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造成的能源安全困境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具有时代的迭变性。由于气候变化成为广域性、常态性挑战,加之以水能、太阳能、风能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高度依赖气候条件,全球能源体系的安全前所未有地受制于气候系统的稳定。从深层次看,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从此前的弱联系变为紧密耦合的强联系,这种联系程度是人类社会在柴薪时代、煤炭时代和油气时代所没有的,能源困境的实质正从人们熟悉的资源稀缺困境转变为更多的难以预测的环境恶化困境。

第二,在国家间、部门间具有较强的传导性。首先,尽管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地区和国家而异,但鉴于各国处于全球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网络,一国遭受的能源安全困境很容易演变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挑战,例如2021年北美多次飓风对墨西哥湾油气的产能损害是国际油价急剧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电力系统构成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极端天气导致的电力减弱、中断很容易造成能源各部门的相互关联故障和螺旋式崩溃。

第三,气候变化对各种类型的能源资源基本实施“无差别打击”。无论化石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消费都可能遭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个别能源品种、基础设施(例如水电、风电、海上油气、电网等)承受更大风险。这也意味着,即使能源转型处于领先位置的国家,在全球气候趋势未出现逆转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独善其身的“低碳能源安全”。

第四,当前困境使公众对能源安全形成更直接的感知。在过往,不少能源安全议题的实质是抽象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议题,涉及国家对外权力的施展与国家利益的选择,公众对此类议题比较陌生或认为事不关己。但气候变化造成的能源安全困境往往直接冲击能源的消费端,影响公众日常生活与基本需求保障,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能源风险,对政治行为体造成更多维护安全的决策压力。

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全球能源治理

面对气候变化引发的能源安全困境,国际关系行为体积极调整能源治理的方向与策略,出现了以下显著动向。

3.1 扩展能源安全的内涵

长期以来,尽管多数国家政府并未清晰定义“能源安全”的内涵,它们都把能源安全的重点放在油气供应的来源可靠与价格稳定,尤其防范出口国采取限供或价格管控时的短缺风险。近年来,主要经济体开始关注能源系统的气候威胁,能源安全的治理视角更加聚焦本土。二十国集团(G20)在2021年能源与气候联合部长会的公报中指出,“除了应对传统的能源安全挑战,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能源安全持续演进的方面”,包括“提升能源系统面对易变气候的灵活性、应对日益增加的极端天气。”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成员国能源和气候规划的评估报告》中指出,欧盟的油气资源已经实现多渠道进口,安全压力大幅减轻,应着力应对新出现的气候挑战,“成员国需要确保其自身和能源进口国的能源系统能够应对极端天气和缺水、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融化等缓发压力。”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在2021年的报告中把“电力系统故障”列为八大应立即关注的优先风险,指出极寒天气和低风速成为该国电力安全的突出挑战,海上风电的发电能力受到较大制约。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将气候变化视为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美国的电力系统未能考虑抵御极端天气,如果不实施重大投资新建、升级电网,问题不是电网是否会崩溃,而是何时崩溃。”中国国家能源局在2021年美国得州大停电事故后专门发布新闻稿,强调中国从2008年特大雨雪冰灾、多省电网严重破坏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重视电力系统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寻求在灾害来临时最大程度减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3.2 塑造能源系统的应对能力

拜登政府提出在“重建更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计划框架下加大财政投资,建设“更具弹性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已编列650亿美元预算,专门用于全国电网系统建设。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提出了两大建设重点:一是新建更多长距离输电线路,增强国内电力互补互济,从而“降低发电厂在暴风雨中关闭、社区进而断电的可能性”;二是改造基础设施形态,减少未来的损害风险,包括用钢制电线杆取代老化的木制电线杆、将某些电网线路埋进地下[19]。2021年9月,美国能源部提出“气候适应计划”,表示将对能源部门的供应商、承包商提出明确的气候适应要求,启动新兴气候适应技术的研究项目,对能源部下属的实物资产进行防范气候灾害的改造等。欧盟早于2013年就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了能源设施的“气候韧性”(climate resilience)议题,要求欧盟参与投资的能源基础设施必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温度和抵御极端天气事件”,推动欧洲三大标准化组织制定适应气候的能源行业标准。欧盟于2019年通过了“关于电力部门风险防范”的第2005号指令,指示欧洲输电系统电力运营商网络(ENTSO-E)应不断更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建立跨国电力援助机制,积极协助成员国开展能源系统的气候风险评估。目前,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芬兰等多国已经完成本国系统的风险评估,并提出后期改进方案。日本于2020年6月通过了《能源供给强韧化法案》,针对气候灾害增多的现况,理顺电网企业抗灾救灾的合作机制,要求各企业在遇到灾害时须联合制定救灾计划,创设了救济资金的扶持制度。巴西政府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适应计划”表示,该国将增强水电设施对气候影响的适应能力,同时改进未来的水电开发方案。

3.3 提升能源供给渠道的多元化

此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增加,各国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进而独立于国际能源市场和跨国治理框架。但本文的论述充分显示,气候灾害增加了能源转型的难度、可再生能源的供给风险,不少国家需要持续扩大能源互联互通规模,实现资源大范围的优化配置与互补互助。例如,欧盟国家因极端天气屡屡遭遇“气荒”“电荒”,各国政府背负沉重的保供压力。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德国政府虽然面临俄欧关系的持续紧张、美国的制裁威胁、东欧邻国的强烈反对,仍然坚定推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为自身能源安全寻求一个有力保障①德国总理朔尔茨2022年2月22日宣布,在俄乌冲突升级的背景下,德国政府暂时停止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程序——编者注。。换言之,对德国执政者而言,气候危机下严峻的能源保供需求压倒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和欧盟内部的团结。欧盟也在积极推动建设4条次区域跨国天然气管道,以开拓高加索地区、以色列、埃及等新的进口来源地,减少对俄罗斯的单边依赖。再如,扩大电力互联有助于解决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发电风险较大的国家都有意愿通过跨国电网进行电力互补互济。2016年以来,东非区域在短时间内建成了肯尼亚至乌干达、肯尼亚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至坦桑尼亚之间的高压输电线,其核心目的是促进肯尼亚风电与地热、埃塞俄比亚水能在区域的优化配置,共同应对区域干旱条件下的能源挑战。英国虽然脱离欧盟,但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输电线路有7条,预计输送容量总计7.3吉瓦[20],旨在扩大从法国、挪威的电力进口,应对风电不稳定导致的停电风险。从政治角度看,跨国电力互联使“脱欧”后的英国继续身处在区域电力共同体之内,巩固其与欧陆国家相互依赖的关系。

3.4 开展“能源-气候”复合型治理

欧美国家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能源供给与气候适应兼顾的治理行动,但总借机谋求地缘政治扩张。近年来,欧盟持续实施“东欧、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安全”项目,帮助该区域11个国家辨别气候安全风险,重点关注跨境河流的水电开发与涉及的国际争端,将费尔干纳河谷,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边界地带,阿姆河和锡尔达里亚河的沿岸地带列为气候能源安全的高风险区,并提供了相应的治理建议和能力培养活动。这一举动显示了欧盟在欧亚区域施加影响力的政治意图。美国不断介入湄公河流域的水电开发事务,突出该区域面临的温升、干旱风险;帮助老挝等国开展电力项目的气候脆弱性评估,近乎公开地引导区域国家抵制来自中国的水电投资和电网投资。2019年,美国、日本达成“日美湄公河电力伙伴关系(JUMPP)”,其宗旨是统筹两国的电力投资与援助,“促进湄公河地区电力结构的多样化,减少对水电能力的依赖”。2020年,美国国务院资助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实施“湄公河水坝监测项目”,利用卫星追踪干流上13个水坝的水库水文数据,看似促进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实则捏造“中国造成下游国家干旱”的指控,挑拨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关系,希望达到对华产业打压与政治打压的双重目的。对于湄公河流域部分国家而言,它们也乐见美国的“活跃角色”,寻求从中获取更多现实利益。

各类多边机制尝试发挥治理功能,引导各国重视气候风险,关注能源系统在适应气候变化上的潜力。近年来,二十国集团机制高度关注“气候与能源的紧密联系”,于2018年发布报告《针对变化气候的韧性基础设施》,提出各国决策者应为建造具有气候韧性的能源设施提供高质量信息和有利政策,并充分调动公共和私人投资[21]。2021年7月,二十国集团在能源部长会议期间发布报告《清洁能源转型的安全》,列举了全球近期发生的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重大能源事故,提出清洁能源安全转型的7项原则,其中包括“鼓励能源基础设施所有者针对气候和极端天气变化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22]。国际能源类组织倾向于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例如国际能源署先后就气候变化对非洲水电、拉美水电的影响进行评估,帮助区域国家改善水电开发的策略;国际水电协会(IHA)制定了《水电行业气候复原力指南》,为各国提供了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的综合方法,提高水电站的抗灾能力。

3.5 应对军事用能中的气候风险

2021年9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气候适应方案”,明确指出“严重风暴、火灾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加之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冷却负荷需求,将继续给军事用能带来压力,目前所倚赖的商业电网也容易因恶劣天气而中断。”[23]该报告提出了涉及能源的三大行动重点:一是全面评估军事用能方面业已出现的气候风险,同时国防部下属的环境和能源复原力办公室将根据不同的全球变暖场景,对未来两个时代(2035-2069年、2070-2099年)基础设施的“气候暴露危害”(climate exposure)进行前瞻性评估。二是建立气候适应型的能源供应链,既减少军事行动在气候恶劣情况下的用能需求,也将采取各类技术手段,塑造灵活、便捷的能源获取渠道。例如,美国陆军正在探索建设战场环境的“机动微电网”(tactical minigrid),实现临时营地的电力高效配置与燃料节约,该技术已在北约军事演习中进行尝试。三是提升电力系统崩溃时的危机处理能力。报告表示,自2015年来,针对军事设施遭遇突发停电,美国国防部已进行35次以上的站点演练、桌面演练和黑启动应急演练,包括范登堡空军基地、米拉马海军陆战队基地在内的多个军事站点开展了电网瘫痪、自行发电的反事故演习。北约成立了“北约能源安全卓越中心”(NATO Energy Security Center of Excellence),推广成员国先进的军事用能技术和能效管理方案;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多次组织研讨会和培训项目,分析在极端天气时代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维护方案。

4 结语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应着力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气候治理与能源治理深度对接,将气候监控预测与能源规划运行相结合,将气候适应性策略与能源设施防灾减灾相结合,提升不同能源设施在极端条件下的耐受、运行和复原能力,加强区域省间的互济支援水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在国际合作方面,笔者建议以下行动重点:一是积极发起和参与提升气候韧性的能源治理,增进各国相关政策和规划的交流,在中国能够发挥较大影响力的多边机制中主动设置议题,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推动跨境油气管道的安全维护,在澜湄合作机制中推广绿色水电开发,在中非合作框架内开展节水型发电技术的能力培养等。二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合作,主动分享技术成果,例如中国领先的特高压技术、柔性直流技术、低速风电技术能为解决部分气候困境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国可与发达国家加强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技术合作,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三是引导能源领域的对外投资、对外援助高度关注全球各地的气候风险,打造包容、韧性、低碳的能源系统,切实帮助投资对象国或受援国增强气候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气候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