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督动态

2022-02-06

财政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惠农惠民绩效评价

财政部辽宁监管局:“两个转变”做好转移支付监管“三方面”

2022 年1 月4 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监管局深入推进转型要实现的“两个转变”,即从“裁判”“法官”转变为“老师”“教练”,从“治已病”转变为“防未病”。 近日,财政部辽宁监管局深入学习部领导讲话精神,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为切入点,将“两个转变”融入转移支付“三方面”。

一是增加《提醒函》及时“防病”,减少转移支付申报延迟。按照转移支付有关监管规定,省级财政部门或省级主管部门应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向监管局提交转移支付申报材料。但从以往部分转移支付申报情况看,省级相关部门在申报及时性以及申报材料完整合规性上, 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监管局审核工作顺利开展。从今年开始,该局强化了监督向管理和服务转变的意识,以年初医保基金负担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财政补助资金结算审核为契机,及早向省级有关部门制发《提醒函》,督促其及时、完整、准确、合规报送申报资料,避免出现压缩监管局审核时间或被动延迟报送报告的情况。

二是发挥“老师”全程紧盯作用,兼顾转移支付全面和重点监控。为实现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的全面监管,充分发挥“老师”抓全班、强重点的紧盯作用,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实现对省级财政部门预算分解下达、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建设完善、绩效管理情况等总体监管的基础上,完善直达资金监管机制,建立直达资金季度分析报告制度,紧盯直达资金监管重点,密切跟踪疑点线索,适时开展现场核查,并视情况不定期组织召开重点部门和单位监管情况调度会议,形成“全班齐进步,重点生拔高培养,问题生定期通报”的监管机制。

三是突破常规当“教练”,指导地方提升绩效评价能力。针对以往绩效评价中发现的相关部门和单位,绩效自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自评准备不足、评分依据不充分、自评审核“走过场”、自评得分虚高等问题,该局将前移评价工作,突破常规当“教练”,将工作重点放在指导地方提升绩效自评能力上。一是提醒地方财政部门切实发挥统筹组织、 指导和审核职责;二是督促地方主管部门强化对绩效自评的严格审核把关,提升责任主体意识,加强对未完成绩效目标或超过年初设定的绩效指标值较多(30%及以上)的原因分析;三是参与指导各资金使用单位对照目标值真实准确考核实际完成情况,做到财务资料完整、资金支出有账可查、指标关键节点有证明材料。

(陈晓群)

湖南汝城: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 助力惠民惠农资金监管

近来,湖南省汝城县财政局在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检查中,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了一条领取移民后扶直补资金的村民身份证信息存在错误。 随后,该局会同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相关乡镇核查,及时追回了被虚报冒领的近万元移民后扶直补资金,并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置。这是该县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助力惠民惠农资金监督管理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一是将惠民惠农资金纳入“问诊对象”。惠民惠农资金事关民生大事。该县财政、民政等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 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惠民惠农资金的管理,确保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及省市相关实施意见的落地落实,实现了全县所有到户到人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将“一卡通”系统与“互联网+监督”平台成功对接,群众可通过“三湘e 监督”微信公众号对每笔惠民惠农资金的发放进行查询和投诉举报,以最强大的网络功能进行公开公示。

二是用数据分析比对进行“全身扫描”。2021 年7 月以来,在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监督检查中,该县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分析比对功能,对全县发放的惠民惠农资金进行全面排查,所发现的问题经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已查实涉及违规领取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 农村医生岗位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报销费用、 城镇低保资金、残疾人生活补助、退役军人抚恤补助资金等问题24 个,被违规领取的7.3311万元惠民惠农资金已全部追缴到位并上交县财政。 自“互联网+监督”平台运行以来,该县利用平台大数据碰撞比对功能,开展比对分析32 次,共发现惠民惠农资金疑似问题数据31553 条,查实问题598 个,追缴资金74.9114 万元。

三是抓监督问责注重 “对症下药”。按照“纪委协调、部门负责、分级清理、上下联动”原则,该县坚持问题导向,对“互联网+监督”平台比对发现的惠民惠农资金疑似问题数据进行集中交办、定期督办、限期回复,严格落实“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责任制度, 对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严查处、强震慑。自“互联网+监督”平台运行以来,该县就惠民惠农资金监管不力问题共约谈提醒48 人、 问责处理30 人。 同时,该县还针对发现的问题追根溯源,做好“后半篇文章”,着力建章立制巩固管理成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的通知》, 对确保所有发放到户到人的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系统发放、促进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有序开展、严肃查处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出台了《汝城县“互联网+监督”平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部门职责、用户账号管理、数据信息管理、 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处置、监督检查和问责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祝军飞 涂志祥 黄凤娥)

江西泰和: 抓绩提效 促进财政资金效益倍增

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江西省泰和县财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打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基础,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逐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绩效目标“全”覆盖。 2021 年对63 个县直部门、23 个乡镇(场)整体支出和3.37 亿元项目支出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 做到绩效目标全覆盖。在审核过程中, 对项目绩效的必要性、可行性、完整性进行考量,对不符合要求的,给项目单位提出可行意见或不予通过。

项目运行“严”监控。 深入开展项目运行监控,对资金量大、群众关切的重点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控, 利用绩效监控强化资金约束,确保资金不滞后、不跑偏、不浪费。2021 年选取县城区环卫社会化购买服务项目、 县行政中心物业管理服务费、城乡医疗救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4 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监控。

绩效评价“新”突破。2021 年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县生态环境局等2个部门整体支出和县城管局“2018—2020 年度县城区环卫社会化购买服务项目” 等7 个项目支出共计55114.66 万元进行财政再评价。 从评价体系看,将政府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范围,推进了绩效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 从评价对象看, 针对涉及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开展重点评价,推动绩效评价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结果运用“紧”约束。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进行报告,并提出预算安排意见,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的,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优先保障或加大相关预算安排;对整体绩效评价为差的,调减或取消相关预算安排。

(温璐琦)

江苏灌南: 大力强化预决算管理 深入推动财政改革

2021 年以来,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局多举措深化预决算管理,大力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科学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精准编制决算和财报,构建全方位、大格局预决算管理体制,推动县域财政改革发展科学化、精细化。

强化电子化管理, 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 2021 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财政厅《全省推广部署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构建“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切实硬化预算约束, 成立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国库科,负责日常运转。 制定了《灌南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部署实施工作方案》,对工作目标、实施内容、一体化平台推广实施步骤进行分类分步骤及任务部署安排, 相关单位和归口科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深化预算执行分析,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改进预算执行分析思路,将财政收入与对应经济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从总量层面拓展到结构层面,并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税种、重点税源分析,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收支运行的新特点、新规律。 牵头编制财政月报, 不断提高分析质量,拓展分析思路,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精准编制决算和财报, 保障政府科学决策。及时组织完成全县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编制各项工作, 切实保障数据质量。 编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单位和相关科室, 以编制报表促进、 规范单位账务处理和财政管理。深入开展决算分析,促进财政管理不断完善。 及时进行决算审核批复等工作,完成决算公开相关工作。

(臧竞争)

猜你喜欢

惠农惠民绩效评价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退休干部的惠农情怀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