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成长的思考
2022-02-06□朱洁杨萍周权
□朱 洁 杨 萍 周 权
2020年1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双带头人’和‘四有’好教师。”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2021年连续举办4届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湖南省参赛规模逐渐扩大,报名作品数量逐年增加。国家和省政府、教育厅政策要求,明确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成长的总体方向和主要任务。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面临成长意识有待提高,成长途径有待规划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角度,探索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新路径,帮助高职教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提升自我。
一、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成长的内涵
(一)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2018年以前湖南省连续举办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湖南省开始举办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为网络评审,参赛团队提交教案、教学实施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3~4段课堂实录视频,决赛为现场赛,包括内容介绍、教学展示、答辩。比赛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考察参赛团队的教学能力。
(二)教师成长。纵观不同学者对教师成长内涵的界定,相同的有:第一,教师成长包括了教师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第二,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并向上不断发展,最终可以实现理想的状态。本文从教师成长本质出发,认为教师成长是教师借助学校、社会等相关资源,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由普通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的过程。
(三)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成长。有学者从阶段论的角度分析,在教师成长的各阶段,成长目标不尽相同,促进其成长的方式有一定差异。也有学者从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出发,从外、内因素两个维度进行探索。本文从职业院校教师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出发,通过用“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用“国家、行业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用“关注新政策、紧跟新业态”更新教学内容,用“信息化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用“团队协作”创新教学模式,用“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教研科研能力等新路径,促使教师由普通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的过程。
二、构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成长新路径
(一)用“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强调:专业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的实施,第一,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素养;第二,取决于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第三,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寻找渗透思想政治元素的契机。比如参赛作品中的专业理论课,通过视频传递值得弘扬的爱国精神,通过讲述故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参赛作品中的专业实训课程,从职业理解和认知入手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培育学生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素养,树立职业自信心,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参赛作品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参赛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课程的始终,实现学生认识—领悟—升华的精神培育。
(二)用“国家、行业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参赛要求强调:要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现“岗课赛证”融通,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等理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是遵循国家标准及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教案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的教学方案。参赛教师通过国家、行业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符合国家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比如参赛作品是模拟导游,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导游资格考试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参赛作品是个人理财,对接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确定教学目标;参赛作品是汽车销售流程,对接企业销售顾问岗位要求;参赛作品是高铁应急处理,对接铁道部应急故障处理手册等。
(三)用“关注新政策、紧跟新业态”更新教学内容。参赛作品与要求指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注重通过教师规范操作与有效示范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参赛教师紧跟新政策、新业态,将新技术、新规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工作岗位任务、流程及时更新和重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编制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比如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由于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变化较快,参赛教师编制活页式教材紧跟新业态,迅速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第一时间体验未来工作,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变化;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参赛教师将智能冶金技术加入冶金课程,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冶金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会计课程中,参赛教师加入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对接新技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用“信息化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比赛的评分指标指出: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
参赛教师将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信息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攻克“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比如跨境电商选品课程使用大数据,选择类目,分析数据;商务礼仪课程运用礼仪虚拟仿真,情景体验,意境创设;广告实务课程运用虚拟仿真,场景布光,取景拍摄;车险查勘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汽车定损,保险报销;展厅设计课程采用空间设计三维虚拟仿真,模拟展厅布置展品;高职英语课程运用人工智能,语音录入,识别反馈。
(五)用“团队协作”创新教学模式。参赛团队及要求:参赛团队由2~4人构成,成员须为职业院校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的在职教师(在职教师包括职业院校在职在编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参赛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聘教师)。评分指标指出: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参赛团队尽量采用中青搭配、专兼结合的方式,虽然是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但不同的教师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有教师擅长整体构思,有教师擅长课程思政,有教师擅长教学设计等。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团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交流与讨论,重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达到教师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的双赢效果。比如通过团队共同探索运用真实现场调研,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相应素材;团队探索课堂考核细化,过程考核,使任务可评可测;团队探索如何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对应的知识点,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团队探索新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用“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比赛的评分指标强调: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情分析,预判教学重难点,构造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关注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参赛作品植根于“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某些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可以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课前预习,网络测试,课中运用讨论、实训、点评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课后做题或实操巩固。但某些班级学生由中职升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翻转课堂难以实现,需要在课中多花时间讲解知识点;个别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需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方面深究原因,逐个突破,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七)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教研科研能力。比赛要求:参赛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比赛的评分指标强调:能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参赛要求撰写教学实施报告,是科研的一种形式。部分参赛教师认为教学实施报告难以撰写,最本质的原因是教研开展不深入,教学与教研不能同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参赛教师第一步在日常教学从“教什么,如何教”的角度修炼教学基本功;第二步深挖“还可以如何教,为什么这么去教”;第三步通过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将教学思路整理后上升到理论层面;第四步理论研究反过来指导课堂教学,实现螺旋上升的闭环模式,通过参加比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升教师的教学和教研科研能力。
三、结语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评分指标和评分细则的不断完善,对教师成长具有引导和推进作用。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参加比赛,用“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用“国家、行业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用“关注新政策、紧跟新业态”更新教学内容,用“信息化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用“团队协作”创新教学模式,用“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教研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