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计量检定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实践
2022-02-06李明明
李明明
(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压力表作为计量器具之一,主要由溢流孔、指针、玻璃面板以及节流阀等组合而成,在工业过程控制、监测以及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广泛度较高,压力表显示准确性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压力表的应用率对工业活动运转的持续性与高效性影响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压力表检定的价值逐步提高。但是,在压力表计量检定过程中,在常见问题把控度偏低与外在控制机制严谨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压力表计量检定质量偏低,影响压力表计量检定的价值实现。对此,文章将从意义与流程、常见问题与解决实践、控制问题与决策对策出发,对压力表计量检定进行探析,旨在通过强化原则认知与流程认知的方式,为压力表计量检定提供基本方向,通过强化对常见问题及解决实践的把控,提高压力表计量检定科学性与质量的提升,再通过优化控制对策,推动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规范化落实,实现压力表计量检定价值的充分发挥。
1 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原则与流程
1.1 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原则
1.1.1 类型原则
压力表类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常见压力表主要包含蒸汽型压力表、耐热型压力表、蒸汽用耐振型压力表、蒸汽用耐热型压力表、普通型压力表以及耐振型压力表等,且不同类型压力表的应用范围有所差异。对此,为保障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检定人员在检定过程中,应当从压力表使用环境与实际检定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压力表,同时,压力表的应用应当与安全生产要求与标准相贴合。此外,在选择压力表的过程中,检定人员还应当对传远功能、自动报警功能以及可见介质影响力等进行准确把控。一般而言,普通压力表不适用于氨压力计量检定之中。
1.1.2 测量范围原则
一般而言,从生产工艺与标准的角度出发,压力表皆具有既定的测量范围。对此,检定人员在应用压力表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测量范围原则,保证压力表在弹性变形安全范围内使用,以保障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同时,为保证压力表使用的安全性,检定人员应当预留适当的压力范围,予以检定缓冲空间,以适应压力环境变化。此外,在检定稳定压力值的过程中,检定人员应当将压力表最大工作压力控制于上限1/2处,在检定高压值的过程中,检定人员应当将压力表最大压力控制在上限3/5处,在检定普通压力值时,检定人员应当将最小压力控制在正常值的1/3内。整体而言,在选择压力表的过程中,应当保障输入值与输出值间的现行安全关系,予以压力值适当的安全范围。
1.1.3 精度等级原则
在压力表计量检定过程中,检定人员应当明晰并非精度等级越高表示压力表质量越高。在市场上,压力表精度等级与价格呈正相关,即精度等级越高价格越高,相较而言,维修管理成本亦有所提高。对此,在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检定人员不应过度执着于压力表的精确度,应当结合压力值计量需求,从安全范围与属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成本与可接受误差范围等要素选择精密度“更高”的压力表。此外,在实际压力表计量检定过程中,检定人员可通过计算误差与落实误差管理的方式,保证计量表计量检定的准确性。
1.2 压力表计量检定的流程
相较于其他计量检定仪器而言,压力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在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压力表直观准确的特点,能够实现检定数据的有效传输。对此,在落实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应用效果的把控,从选型、安装等角度出发,对压力表计量检定的流程进行把控,以推动压力表计量检定质量的提升。
1.2.1 外表观察
外观检定作为压力表计量检定的重要内容,属于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起始。从现行检定规程的角度出发,外观检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检定人员应当对压力表零部件的安装情况进行把控,重点检查零部件安装的稳固度,对松动情况进行排查;其次检定人员应当对压力表涂层情况进行把控,重点检查压力表涂层的均匀性与光洁性,对剥离状况进行排查;再者检定人员应当强化对安全孔情况的把控,重点检查压力表安全孔设置状态,对防尘装置进行排查;此外检定人员应当对压力表的玻璃情况进行把控,重点检查表玻璃的透明度,对损伤与缺陷情况进行排查,用以保障数据读取的有效性;最后应当重视表盘平整性的把控,重点检查标志的清晰度。
1.2.2 零位检查
零位检查属于压力表计量检定的核心内容,若压力表在工作位置,压力表零位检查适用于升降压前后或未加压阶段进行检定,可划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含止销的压力表,指针需要紧紧贴合止销,且“缩格”应当控制在最大允许误差值以内;二是无止销的压力表,指针应当控制在零位标志内,且零位标志的宽度应当控制在最大允许误差两倍之内。
1.2.3 示值检定
压力表传压介质多为液体,主要包含变压油等,这要求压力表的受压点水平相当,从相关要求的角度出发,应当以1/5分度值对压力表示数进行计算。在示值检定过程中,在降压趋于平稳之后,且示值满足上限要求,检定人员应当及时切断压力源,并落实三分钟的耐压处理,同时,在检定时,检定人员应当保证指针无偏移与跳动等情况。此外,在对各个检定点进行检定的过程中,检定人员应当对表壳进行轻敲处理,用以查看标准器与压力表显示数值的差值,确保差值被控制在允许误差的范围之内。若在轻敲表壳之后,示值发生变化,则可视为轻敲位移现象,应当将示值变动量控制在误差绝对值的1/2之内,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实践
在压力表计量检定过程中,所示问题具有多样性特征,若未能得到解决,则会直接影响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对检定质量产生影响。对此,在落实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把控度,用以降低压力表计量检定误差。
2.1 轻敲位移
轻敲位移属于压力表计量检定必检指标的重要构成,主要是指在同一检定点,检定人员在轻敲表壳之后出现了指针位移现象。轻敲表壳前与轻敲表壳后的示值存在明显变化,该变动量即轻敲位移值。轻敲位移检定根本目的在于查看了解指针的位移与跳动情况,是提升各部件装配情况把控度的关键。在正常状态下,检定人员在轻敲表壳之后,压力表指针会先逆时针转动,若压力表并未出现先逆时针转动的情况,或难以归零,则表示存有轻敲位移情况。
一般而言,轻敲位移问题的原因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游丝盘紧或张大不足,或使用时限过长,导致刚性有所下降,若游丝与零位的接近度较高或满度时,会出现弹性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指针失控等问题的出现;其次传动部件间有摩擦问题,传动放大机构与指针组件等存在摩擦,会直接影响弹簧管自由端的拖动效果;再者齿牙啮合不良或存在滑牙、阻碍情况;最后指针紧固度偏低,或指针片与指针套间松动。
针对于轻巧位移问题,检定人员可以先对误差值进行判断,若位移值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之外,则需要开启压力表后盖,对游丝松紧度进行检查,并进行适当调整,保障游丝松紧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后,检定人员可以对传动部件的摩擦问题进行检查,重点核查异物情况,若存在异物应当及时清理。再者,检定人员应当对齿牙啮合情况进行检查,若齿牙啮合不良或存在滑牙、阻碍情况,应当及时处理;最后,检定人员应当对指针稳固性进行检查,若指针稳固性不足,则需要借助螺丝进行固定,以降低松动风险。
2.2 指针问题
指针问题主要是指在检定压力表的过程中,需进行增压与减压操作,且在增压与减压的过程中,若压力表指针不发生转动或转动不均匀,则表示出现跳针或滞针的问题。
一般而言,指针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内齿磨损严重,当压力表的内齿磨损较为严重或存在锈蚀情况时,则会出现指针问题;二是毛刺或污染物,当压力表内齿间带有污染物与毛刺时,亦会导致指针问题出现;三是轴孔磨损严重,当轴孔磨损严重时,压力表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轴与孔壁单侧出现碰撞问题,进而导致指针问题;四是摩擦阻碍,在某点上,连接件与连杆因摩擦而出现阻碍问题。
针对指针问题,检定人员应当对压力表内部情况进行检查,若压力表内带有污染物与毛刺,则应当及时清理。此外,针对于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位,或指针正常转动受到影响,检定人员应当及时更换压力表零部件,以达到消除指针问题的目标。
2.3 误差问题
在压力表检定过程中,被检表误差问题较为常见,主要可划分为两类:首先被检表误差值固定,即增加与减少的数值固定,在检定范围之内,无论减压或是增压,检定结果与标准示值间总存在一个固定值误差;其次被检表的误差呈比例增减。
一般而言,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针安装有误,会导致出现系统误差;其次传动部件转动比变化,亦会导致误差问题出现。
针对于误差问题,检定人员应当注意:首先针对误差以固定值增减的问题,检定人员只需按标准将压力表指针进行调整即可,主要是指以标准表为依据,借助起针器将指针拆卸,并重新安装,用以保证压力值的统一;其次针对于误差偏小的问题,检定人员可以通过微量转动表盘的方式对误差进行处理,针对于误差值越来越大的问题,检定人员可以先向右示值,并对螺钉进行调整,对扇形齿轮的短臂臂长进行再扩大,并对传动比进行调低处理。针对于误差值越来越小的问题,检定人员可以左移示值用以调节螺钉,再将扇形齿轮的短臂臂长进行再缩小,并对传动比进行调高处理。针对于误差呈现比例增减的问题时,检定人员可以通过直接移动示值对螺钉进行调整,即可解决误差问题。
3 压力表计量检定的控制措施
针对于控制措施的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应当加强对压力表计量检定的重视,对检定人员展开针对性培训,强化检定人员对新型压力表的认知,提高检定人员的知识丰富性。此外,应当引导检定人员以技术标准为依据对标准器按时进行溯源与维护保养,为后续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应当重视计量管理监督,通过制定监督管理机制的方式,约束检定人员的工作行为,推动检定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在必要情况下,还应当设置专门的核查部门,对检定人员的检定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用以保证压力表计量检定行为的规范性;最后应当对检定的流程、标准以及步骤进行规划,以检定规程为依据对压力表计量检定的步骤、流程以及标准等方面进行细化处理,为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参照,进而达到提升压力表计量检定准确性的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的推动下,压力环境逐渐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一般而言,压力环境在供气系统、暖供水系统、汽车系统以及油气管道等各领域的应用度较高,而压力表计量检定作为维护相关领域正常运转的重要技术,对各领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压力表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对此,在落实压力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检定人员应当强化对压力表计量检定原则与流程的把控,用以保证压力表计量检定方向的准确性,再强化对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把控,用以推动检定人员自身压力表计量检定能力的提升,再通过优化管控机制的方式,约束检定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检定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性,进而推动压力表计量检定高质量落实的目标,为各领域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