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22-02-06周友良管贻生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升级制造业智能化

周友良,管贻生

(1.广东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839)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于提振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来袭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服务,也为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新途径,使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得到有力支撑。然而现阶段,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着核心关键技术薄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浅薄等堵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动力,亦为国家迈向制造强国提供新引擎。

1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产业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是世界制造业总量最大的国家,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已然成为推进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制造业虽在发展模式、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但仍与发达国家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产业面临技术、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亟需进行智能化转型。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可为制造业破解现实困厄、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提供助益。另外,从世界制造业布局来看,我国制造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在国际上话语权较弱,甚至在部分领域被一些发达国家所孤立。由此可见,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点。当代中国必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进行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而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2 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厄

2.1 核心关键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在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浪潮下,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提升趋势,在部分领域获取长足进展,但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仍具有明显差距。现阶段,大多制造产业均存在技术空心化、单一化等堵点,其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较为滞缓。一方面,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技术创新理念已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大多制造业企业家创新理念不完备、自我驱动能力较弱,使得整体产业智能化转型缓慢。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制造产业规模较大、思想较为僵化,企业员工对于技术存有依赖性与惰性,不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就中小规模制造企业而言,管理者考虑到技术创新可能存在较大风险,且回报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故不敢进行技术创新、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政府补贴存在差异性,使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于政府补贴更倾向于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高校、上市公司,对于中小微企业补贴较少,造成部分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资金较为短缺,使得企业正常研发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制约。

2.2 产业发展趋势放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制造产业市场需求并未呈现明显增长态势,整体效益存在下滑危险,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其一,制造业市场有萎缩之势,而产能存在过剩风险。随着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工作,传统通用设备市场需求急速下降,尤其是煤电、火电等方面订单锐减,为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同时,面临国内国际市场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部分制造业限于技术问题,难以实现供需对等愿景,使得制造业市场状况处于严峻状态。其二,制造业产品单一化严重,普通产品利润明显下降。当前,国内大多制造业产品结构不甚合理。就中高端产品而言,产品生产所用技术多依赖于国外进口技术及工艺,使得产品附加值较低。就普通产品而言,部分制造产业对普通产品制作多使用相同技术,使得普通产品同质化极为严重,导致利润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三,外企迈进国内制造市场,中小规模企业竞争力不足。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更多外企开始向国内市场迈进。这些外企不仅具备良好的创新技术、智能化产品,还拥有较大国内市场。反观国内中小规模制造企业,不仅在技术上与外企存在较大差距,品牌知名度亦远低于外企,使得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挑战。

2.3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两化融合推进困难

随着数字经济与各类产业协调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助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着力加强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进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然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产业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融合过程中窒碍难行,主要受到管理模式、平台支撑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制造业管理模式较为传统,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作为传统产业,制造产业中存在大量中小规模制造企业。这些中小规模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大多以家族管理为主,相较国外企业较为传统,缺少先进管理理念,对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接受度较低。不仅如此,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需要专业性技术人员,对于智能机械进行操作。由于专业性技术人员较为稀缺,中小规模制造企业难以承担人力成本,使得部分制造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较为迟缓。另一方面,智能平台支撑较差,数字应用度较低。现阶段,国内对于智能化平台支撑力度不足,部分领域技术还受到一些创新因素制约。而对于国内智能化发展需求,部分制造企业选择从国外购买智能系统进行应用。然而,国外系统价位相对较高,且与国内制造产业生产经营模式间匹配度不高,使得企业系统应用度较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2.4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环保意识较为浅薄

现阶段,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亦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制造产业发展过度依赖火力发电等方式,使得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当前,国家出台一系列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相关政策,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仍受到诸多阻碍。一方面,企业环保意识高度不足,进行绿色发展意愿较低。部分制造企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中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充分,认为环境保护是隶属国家环境部的工作,并未意识到自身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制造企业出于利益考量,忽视企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更关注产品生产销售。由于绿色生产将带来较高生产成本,制造企业为获取更多利润,不愿在绿色生产、生态环保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与人力投入。另一方面,企业环保技术不够先进,对资源利用程度不充分。当前,多数制造企业缺少完整且精良的清洁生产技术,难以实现产品易回收、低能耗、无害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残渣处理较为薄弱。同时,制造产业对于资源利用不足,使得大量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3 人工智能背景下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

3.1 强调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助燃剂,更是推进国民经济稳步运行的重要基石。因此,实现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就要将技术研发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一方面,强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其一,国家应驱动企业构建创新体系,明确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立足企业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堵点,建立创新战略决策机制,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其二,政府部门需有效落实国家战略方针,将市场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助推多元化资源流向制造业企业,为企业创新提供新引擎。其三,制造业企业需及时进行智能化学习,意识到创新发展对企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性,积极对智能化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另一方面,增加政府补贴力度,促使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国家应为创新意愿较高的制造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方式,鼓励银行与这类金融机构与企业达成合作,使创新企业可获取更多资金实现智能化转型。二是政府需确保财政补贴可及时到达企业手中,适时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合理分配,避免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创新活力弱化现象。

3.2 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产业发展缓慢的困境,应将产业结构优化放在核心位置,不断培育创新产品新增长点、加强建设产品品牌,以此增强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首先,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产能认定标准。政府部门需支持制造企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营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企业需明确产能认定标准,以避免由于产能引起的社会性问题,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其次,培育创新优质产品,开展智能项目试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制造企业应立足市场发展需求,重点突破智能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阻碍,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新产品。并且,应适当开展智能项目试点工作,利用智能设备推动生产环节进行变革,促使企业科学选择新发展方向,助推企业智能化转型。最后,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建设优质可信品牌。政府部门及企业内部需加大对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对劣质产品进行溯源并惩处。不仅如此,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企业需向国外企业汲取经验,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制造业品牌,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3 建造数字智能制造工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迅猛发展,制造业与智能化技术相融合成为时代所趋。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应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建造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完善智能制造系统。政府部门需为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融合提供标准,在发达地区进行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试点,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转型。不仅如此,制造企业需积极发展智能化生产链,对传统加工车间进行优化,为智慧工厂建造提供良好环境。中小规模制造企业可加入区域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实现产品智能化制造,推动制造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打造数字化业务流程,增强企业管理强度。制造企业需在管理理念、手段方面进行改变,持续推进智能化发展战略,建立数字化业务服务流程,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并且,企业需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切实增强员工操作能力与工作效率。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着重推动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相融合,确保财务核算准确度及安全性,推动制造业平稳高效智能化发展。

3.4 增强企业生态环保意识,拓展绿色创新产品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不仅要注重产出效率,亦要关注到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带来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研发清洁生产技术。首先,国家需细化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相关标准,对能耗较高制造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绿色生产。其次,制造企业需着重对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对生产后排放污染物进行清洁处理,实现绿色排放,并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后,企业需对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进行培养,利用智能技术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降低由于生产工序不精准造成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拓展绿色产品优势,开放与保护相融合。一是政府需对制造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帮扶,鼓励企业间进行经验交流。二是制造企业应立足当前发展现状,明确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开放与保护相融合,着力建造绿色生产基地。三是制造企业需探索绿色产品优势,调整生产结构,实现绿色发展与智能化转型均衡发展。

4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制造业管理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制造业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基于此,制造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升级制造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回暖与升级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