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2022-02-06王子龙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景观

王子龙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

1.1 实现乡村振兴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并且城镇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地加快。而乡村发展似乎陷入了停滞的局面,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在当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如何能够实现城镇和乡村的平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撑点。乡村景观环境是乡村整体化发展的基础保障,结合乡村景观可实现对乡村的协同化筹划,控制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全面推动乡村的深入化发展。乡村景观规划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运作。并且通过统一的规划,对乡村的发展加以科学规划,改善乡村人民的居住环境,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乡村景观规划,能够使乡村的发展更具有质量,也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的实施。并且通过乡村振兴,也能够让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稳定执行,以提升乡村人民的生活品质,让社会整体大发展。

1.2 提升乡村的旅游收益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成为热门话题,为了逃避城市的生活压力,很多人将乡村旅游作为不二的选择。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产业链,也逐步走入了大众的生活当中,这无疑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动有着重要的推进价值。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乡村景观作为基础,利用乡村景观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每一个地域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原因,形成了符合自身的独特区位条件。不同区域的文化形式有着显著的差别,具有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优异的景观规划可以进一步展现出地域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实现地方旅游优势的持续扩张。因此需要重视景观设计,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属于自身的旅游特色,形成良好的旅游文化,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潜力,实现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做铺垫。

1.3 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乡村景观设计需要依据周围的环境因素。所以需要以乡村景观为重要的发展立足点之一,契合新时代的乡村发展需求。伴随新事物的不断进步,旧事物也需要不断创新,融入新的社会形态中。而乡村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对于乡村也有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乡村需要融合当代的设计技术,形成更具有自身特色的景观设计。所以对于乡村的发展,及时进行布局规划乡村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行业的水平提升,满足我国新时代乡村的建设目标。而乡村景观设计是实现乡村改革的重要措施,能够为乡村改革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提前布局对未来的运作进行科学设计与调控,以形成更具科学性的发展之路。

2 乡村景观设计需突破的重点探究

2.1 乡村景观设计无法借鉴国外经验

乡村景观规划隶属于一种全新的战略方案,也是我国在步入21世纪,对于乡村发展的新尝试。旨在帮助广大的乡村人民建设新时代美丽宜居的乡村。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正处于初步的建设阶段。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需要更为积极的探索。乡村的发展方向如何规划一直是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然以及经济等因素影响。因此这也让乡村景观的规划具有显著的系统化特征,特别是需与多样化的元素进行紧密关联,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条件以及人文条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我国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没有太多可以互为进行参考的案例。而即便是在国外,如同我国这般的景观规划规模也有着显著的区别,无疑是不能够照搬。并且由于我国的体量大,乡村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借鉴的意义也不大,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条件,避免盲目照抄他国的规划设计,作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设计难以找到借鉴的模板,并且自身的情况十分复杂,使得规划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造成设计困难,给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而乡村景观设计不像其他景观设计一样,单纯为了美观,也需要考虑乡村人民的舒适度。如果擅自地做出决定,那么很有可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形成不可逆的规划问题,而且会影响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

经济与自然共存很难协调,同时因为理念与运作机制等多样化因素所带来的实际性影响,这也导致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的关联性存在不足,使得设计缺乏实际性。目前出现了生态宜居建设需求与乡村景观设计有效供应不均衡的难题。设计的过程中很难以自然的条件为基础,将本地的乡村景观设计特色展现出来。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那么会使得设计的侧重点完全附着于经济,对当地的环境破坏,诱发严重的恶果。例如对乡村景观的设计不够合理,会使得当地的排水、排污等设施规划程度不足。乡村景观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也需要考虑自然因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施加于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让自然和设计相互和谐,全面展现乡村景观的风貌,形成良好的设计效果。

2.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土文化之间的问题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文化的关键性构成环节,乡土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之根。我国乡土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特点,源远流长。乡村景观要充分考虑到村民们的感情寄托,提高村民们的参与度,广泛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只有提高村民们的参与度,乡村面貌才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出乡土文化。目前出现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土文化之间运作冲突的情况。而值得尤为关注的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目标便是为了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双向发展。如果只是对乡村进行改造,那么会破坏当地的乡村文化,形成无根之萍。倘若乡村的发展运作太过雷同于城市建设,会让其原有的文化不断丧失。乡村景观规划也会导致其整体面貌的完全转变,让最初的乡村文化无法得以有效传承。因此怎样保留乡村文化是现阶段乡村景观规划中所需要面临的难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综合因素,设计出符合当地乡村文化的建设的高质量景观。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

3.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遵循地域特色原则

在具体开展景观规划的实际阶段中,并不能够完全照搬经验,需要因地制宜开展设计,适用于本地文化以及本地自然,不能够生搬硬套,将城市相关理论直接运用在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依据当地的生活特色及文化特色为标准,使得设计更具有特色性。在地方特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历史传承与发展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合理应用。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因素考虑进去,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结合本地特色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让乡村景观服务于乡村文化,以实现整体化增进。规划出符合本区域特色的景观,让当地民众可以全面支持这样的运作模式。在乡村景观实际规划的阶段,需要以本区域的文化特征作为基础的元素,让景观的规划更为有效,不断细化规划方案,以获得本地民众的支持。

3.1.2 遵循生态保护原则

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生态文化进行保护。作为当地的恒久资源,生态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追求经济,而忽略了生态保护。在乡村景观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生态资源,让这些资源保留下来。例如对于某些有着湿地或森林,乡村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森林的保护过程中,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这些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尽可能不去破坏生态,维护当地的生态发展,这也可更好践行我国的环保运作理念。在对生态环境不造成负面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景观设计,可以让乡村拥有更为理想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也能够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不能够追求眼前利益,对当地的资源滥用,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3.1.3 坚持可持续原则

乡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的时候,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所有阶段开展标准的设计,形成规范化的建设,全面展现出景观规划的价值,让乡村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持续,推进国内经济的长效化发展,也能够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号召。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对乡村建设的各个因素加以科学的规划,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3.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2.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条件开展解析。因此便需要做到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待,才可以实现客观对待,从基础上进行问题的有效解决。乡村景观规划无法获得可结合的案例,使得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使用统一化的设计方式,需要探究乡村景观规划的优异经验与结合点,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拆解。从每一个问题点立足,探寻其他设计之中的难点开展对比探究,从之前的成功经验中进行持续的累积,有效改善乡村规划中的难点。借助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解析,能够从之前的案例中找到灵感,实现更加科学的规划,规避规划中所遭遇的问题。

3.2.2 因地制宜

乡村景观规划需保证乡村经济的极速化发展,让民众的生活质量提升,进而加强乡村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这就要求必须保护周围的环境,开展因地制宜的设计方式。由于每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和风俗文化,使得乡村旅游地开发有着良好的前景。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景观了解,仍然在于表面,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持。在开展乡村景观建设阶段,会严重影响其初始的面貌,使得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特色消失。这些情况会导致乡土文化产生根本性的破坏,不利于形成长远的发展。所以在设计规划的时候,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当地的景观特色,结合周围的人文特点,形成特色化的建设方式。利用乡村景观振兴乡村经济,并且也能够保护周围的风貌,对周围的环境拥有着重要的防护作用。

3.2.3 保护和传承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立足之本,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根本。但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目前乡镇文化出现逐步被破坏的情况。乡土文化对乡村居民来说是一辈辈人努力的结果,是乡村的精神支柱。所以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保护,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传承。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保护和传承为纽带,不能够使用强硬的措施,改变当地人民对乡村文化的向往以及憧憬,更不能够采取更加疯狂的措施直接放弃乡村文化,应该以文化作为联系的纽带,不断引导,在传承之中进行保护。乡土文化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3.2.4 乡村风貌与建筑景观相互结合

众所周知,乡村景观设计中建筑是较为核心的组成环节。所以在乡村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乡村的特点,将宁静、亲切等家园感设计进来。因此就需要将乡村的原本景观作为参考元素,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依据不同乡村地域的地理位置以及规模形成针对性的设计方案。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美学的方向,进而搭设艺术骨架,将景观设计与乡土原本的特色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和谐的美,让体现出乡村景观的作用。让人工美和自然美结合,形成良好的景观特色。

4 结束语

乡村景观目前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乡村景观规划需要多方的一致努力,以全面营造出契合乡村特点的规划运作方案。乡村景观规划可以为乡村经济建设给予优质的发展条件,并可以实现其自然生态的有效防护。在当今的时代发展过程中,乡村景观设计对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将乡村景观规划涉及到的各个因素参考进来,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尤其需要遵从地域的特色,符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形成生态保护的作用。并且在景观设计的时候,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的理念,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态发展思路,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特色化建设,对当地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够破坏自然环境,要结合保护和传承的元素,发挥出乡土文化的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依据当地的建筑特色,让原本的建筑元素特点融入到设计过程中,营造出良好的乡土文化氛围,进而使得乡土风貌与景观文化相互协调,形成高级的审美特点。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