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探究

2022-02-06

上海商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材

耿 睿

一、大数据背景下会计面临的改革新形势

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全球教育发展信息化势在必行。在“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新经济深度渗透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知识型会计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正不断融合创新,助力我国经济新发展(龚晓利,202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2021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推动会计审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做好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促使会计教育向着“复合化、管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谭青、李潇涵、胡菁菁,2021)。同时,会计人才需求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从传统核算型会计向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转变,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财融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秋红,2021)。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改革,需要从社会转型中培养人才。我们需要及时探索大数据时代之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

笔者发现,以往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信息化改革的研究中,大部分的文章会从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教材形态、教法形式和教学考评等方面进行探索,但是比较少有文章能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中能够利用现有的大数据平台将数据进行具体化展现。所以,本文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展示数据可视化图表将大数据技术与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传统高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课程体系是教育改革的纲领。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体系只侧重于学生传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在“云物大智”的时代背景之下,数字化、智能化是目前会计行业最显著的特征,会计的工作模式已然发生重大转变。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与会计核算技能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了。现如今,企业存在大量和财务数据相关的企业运营、销售,甚至宏观经济的数据,而传统的企业财务数据比如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只是财务数据中的小部分。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繁杂的数据,具备一定提炼、加工和整合各类数据的能力是当前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迫切要求。所以,在会计课程体系中需要及时加入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还能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深入运用到企业财务的运营与内部控制、预算与决策等各个环节中去。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完整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主要从事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然而,随着数字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财务行业的深度渗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队伍呈现为“金字塔”结构,大部分财务人员都位于金字塔的底部,财务工作往往局限于交易环节,比如搜集信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只有位于金字塔顶部的小部分人会与企业管理层产生交集。但是,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创新及信息技术手段的逐渐成熟使得会计人员的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原先的金字塔逐步转变为菱形(谭青、李潇涵、胡菁菁,2021),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具备复合型与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逐步将他们从传统的财务基础工作中剥离出来,进而转为企业的“经营顾问”和“业务分析师”,并更多地从事企业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义。

3.教学资源需优化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变革与会计学科的逐步转型,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整合优化。以教材为例,目前会计学科类的教材大多为传统单一的纸质化教材,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与专业化、不能及时将最新行业企业的新需求、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与教学内容之中,联系实践不紧密,缺少大数据基础、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新兴学科的融入,关于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工具、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挖掘与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内容较少。同时,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融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教材中,实现相互链接、层层递进,全面增强课程思政、教材育人的功能。

4.信息化教法需创新丰富

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在不断摸索与实践的重要部分。目前,大部分的会计教师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例如使用云课堂、慕课、在线课程、微课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手段丰富专业课堂。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会计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在专业课堂中的重要意义,还要能够通过多样化信息手段发挥大数据在会计专业课堂中的价值,利用好技能竞赛平台和财务共享平台等,将企业真实经营运作流程与会计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持续不断完善和创新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究

1.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入融合,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侧重会计管理化信息化方向,不断深入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知识的灌输,让学生逐步培养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思维理念,既能熟练掌握会计各个业务流程,又能具备处理业务信息的能力;既能懂得会计核算,又能运用预测与管理知识对企业的经济运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大类平台必修课中加入课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加强学生对于商务数据分析的思维能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提升信息化分析与应用能力。

第二,对于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在原本传统的会计核心课中,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Python语言基础与数据分析、云平台财务共享实训等课程,进一步强化会计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能够不断了解会计行业未来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全面提升会计信息化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财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从而实现由会计核算转向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三,在专业拓展课程中进行深度改革,引入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基础、财务数字化应用等课程。紧密结合当前“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环境,将最新的大数据财会发展趋势、新型互联网信息手段深入融合到课程之中,不断拓展会计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企业用人单位对于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熟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对于数据分析与应用、预算与决策等能力。

2.人才培养目标新定位

基于大数据背景之下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我国会计人员储备由“金字塔”转变为“菱形”结构的现状之下,相对应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被重新定义。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在原本的培养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财税法律法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目标的基础之上,更加重点突出“大数据分析、处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具有创新型、应用型的“信息+会计+管理”的复合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大数据信息化思维、数据挖掘与加工、财务预算预测与管理分析等能力、与传统会计核算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职业操守、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变为培养复合型、全面型、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

3.丰富教学资源,打造新型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立体化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也提出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同时,在当前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正面临着新的标准与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纸质化书本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化信息化的会计工作。所以,在会计专业教材体系中,需要增加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等相关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重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相融合,不断加快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打造“互联网+”立体化教材体系,将专业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在线开发课程、金课、微课等相结合。通过建立新型网络资源化教材体系,将资源库、在线开发课程、金课中的教学内容能够体现在教材中,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同时,加入二维码、App等数字资源形式,将视频、动画内容立即呈现,为学生拓展延伸知识点内容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第二,开发符合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教材。随着会计职能逐步由财务会计转为管理会计,会计工作重心不断倾向业财融合的趋势下,教材的内容应加大会计业务事前预防和事中管控的比重,同时凸显经济后果理念、道德教育理念等会计学思维模式,教材案例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会计例题、表格、实训等要尽量反映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会计业务流程和岗位的新需求。在编写教材的人员中不仅仅需要高职院校的老师,同时也需要企业人员的参与。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共同制定反映会计行业新技术、新流程、新准则、新规范的教学内容,使得专业教材能够及时跟随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不断调整更新,使教材开发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能够体现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对应职业岗位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第三,积极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针对会计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不同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顺序,反映该岗位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通,与1+X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标准相接轨,实现“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材的内容中,除了要突出会计职业的引导功能外,还要加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德法兼修、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观,增强课程思政、教材育人的功能。

4.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质量和技能的主要渠道。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课堂创新与变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打造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新兴课堂”。例如课堂全程采用云课堂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及时了解班级学生学情,实时追踪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深入挖掘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同时,还可以根据平台数据,生成数据可视化图表,清晰直观地了解整个班级学习的各个数据,为后期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调整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第二,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大企业纷纷拥抱数据可视化技术,为企业决策提供直观、清晰的依据。作为掌握企业经济命脉的财务部门来说,企业的财务人员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记账和做报表了,而是借助实用有效的BI工具,构建专业的财务数据分析与展示系统,为企业高层和中层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使管理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及时应用于报告、日常会议、决策及战略部署。所以,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需要能够熟练操作大数据软件平台和BI工具,指导学生能够借助于图形化手段展示大数据分析结果,使传统的财务报表数据能够清晰有效地表达,挖掘出数据深层次的含义,把纷繁复杂的大数据集、晦涩难懂的数据报告变得轻松易读、亲切、易于理解,这将会是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部分之一。

第三,将技能大赛信息化平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广大高职会计院校来说,技能大赛是展示技能训练水平的重要平台,是检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专业比赛不仅可以考察和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及社会责任意识,也能有力证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突出成绩。所以,教师需要善于将各大平台,例如厦门网中网技能竞赛平台、新道技能竞赛平台等,有效地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熟练操作平台的各类信息化业务流程,加深对于会计全岗位的知识理解和专业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将企业真实会计岗位操作流程与实际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紧密结合。

四、结语

本文结合大数据背景之下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育的革新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把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与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潜能,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教学资源的丰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会计专业与大数据的紧密结合,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行业、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会计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