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心理学对认知偏向、情绪问题的分析

2022-02-06沈承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偏向归因消极

□沈承春

认知心理学中,将人视作信息的寻求者以及使用者,从人的认知、信息获取以及使用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心理、行为变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已经从外部行为、心理过程以及生理基础,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孤独、焦虑、抑郁个体的认知特点与情绪问题,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对认知偏向特点的分析,有利于对人类的情绪与行为机制进行了探索,围绕自我、认知、情绪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发现不少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偏向对消极信息的加工,自我认知偏向以及消极情绪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亟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的引导。

一、信息编码对认知偏向、情绪问题的分析

人的认知,主要是由信息编码、信息解释等组成,其中信息编码负责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受人的成长背景、文化诉求以及价值观念等影响,会对特定的信息产生加工偏好,偏向于加工某一类或是多种信息,这种加工偏好,即是认知偏向。认知偏向,既会影响人在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已有研究证实,认知偏向对情绪问题具有多重影响,体现在产生、复发以及维持等方面,如广泛性焦虑模型(MichelJ.Dugas)、社交恐惧模型(Abbott,MareeJ)等,表明了认知偏向也是情绪障碍认知的主要因素。

(一)孤独、焦虑、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从信息编码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对某些信息具有加工偏好,才会使得人主动搜寻与识别环境中的刺激,也就表现出了对某些事物定向的关注,或是注意转移等。

虽然,孤独、焦虑、抑郁人群,会高度警觉与选择性注意负性信息,但不同人群的负性注意偏向存在一定差异。孤独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更为关注社交威胁信息,注意力很难脱离或是从社交威胁信息上转移,如在表情识别中,更为关注愤怒、悲伤以及恐惧等,对负性社交刺激的神经反应差异。焦虑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体现在对焦虑对象的威胁刺激上,如何对焦虑威胁对象的提及、展现上,对于焦虑威胁刺激的捕捉更为迅速、具体,还会在识别后持续对威胁刺激投入更多的关注。根据眼动实验证实,焦虑人群对于威胁刺激非常警觉,视觉搜索中更为关注威胁刺激,很难将注意力从威胁刺激中脱离。抑郁个体对于悲伤、威胁等面孔的负性刺激,并不会进行自动、迅速以及无意识的捕捉,更多地体现在了负性刺激的选择性关注上,并且在负性刺激呈现一段时间后依旧会偏向于进行信息加工,缺乏对正性刺激的加工偏好,可以从针对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程度预测其抑郁水平。

(二)认知偏向与抑郁情绪问题之间的关系。面向抑郁群体,对认知偏向与情绪问题之间内在联系展开文献分析,发现已有学者指出,抑郁群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既是其群体的典型特征,也是抑郁障碍的重要认知易感因素,即情绪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之一。在实验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对非抑郁的青少年,抑郁青少年对于负性刺激的关注更为明显,有着明显的注意偏向,且对威胁刺激的关注与投入更多,对于悲伤、威胁的面孔更为警觉。特别是患有情绪调节障碍的青少年,一旦周边出现负性刺激,抑郁情绪评分就会显著增加,表现的更为沉默、焦躁。

二、基于信息解释对认知偏向、情绪问题的分析

信息解释是信息编码后的一环节,主要是人所搜集、识别的刺激进行解释。由于个人性格特点、学历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在对刺激解释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偏向。因为,人在进行信息解释时,多是依赖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刺激发生的情境、事件以及自我、他人等进行解释,人的心理至少经历了归因、评价、期待这些过程。一般来说,正常人总是能从积极角度对于模棱两可的信息进行解释,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解释偏向,而孤独、焦虑以及抑郁个体则是相反,更倾向于从消极的一面进行信息解释。

(一)孤独、焦虑、抑郁个体的消极解释倾向差异。比对正常人对刺激的解释,孤独人群对于中性、模糊的社交信息,多是进行消极解释。例如,在社交情境中对于被拒绝这种事情更为敏感,总是会提前设想自己遭受拒绝,对于受拒绝的预期明显遭遇正常人。并且,一旦真正被拒接后,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及愤怒情绪也会明显高于正常人。根据研究显示,孤独个体的孤独感与受拒接一年后所预期的愤怒与焦虑,有较强的相关性。心理学研究中往往会根据个体受拒绝后表现出的焦虑预期以及愤怒预期,对其今后的孤独感、社交行为进行预测。从这一点来看,社交情境中倾向于进行受拒绝的消极解释偏向,与孤独个体孤独感产生、发展有关。

焦虑个体则是倾向于将社会信息中,总是会以消极的心态对模糊或是中性的行为语言、面部表情进行解释。对于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群来讲,他们对于总是会过分地夸大信息,倾向于“灾难化”地解释模糊、中性的社交事件,对于积极事件则是以“打折”的方式进行消极解释。抑郁个体的解释偏向,则像是一个认知易感因子,比对于非抑郁青少年,抑郁青少年会在社交模拟情境中对事件作出消极解释,消极解释的程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关。郭文斌在《认知偏差与抑郁症》一文中,提出,相比于正常组,在贝克抑郁量表中抑郁症状得分超过14岁的青少年,对于模糊情境任务会进行消极解释;且母亲患过抑郁的女孩,比对母亲从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孩,会在模拟情境任务以及模拟词语任务中,总是会过分地对情境任务进行消极解释,呈现出强烈的消极解释偏向;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消极解释偏向越大则后续的抑郁症状更为严重,反之则亦然。

(二)孤独与抑郁群体的归因分析。通过对孤独与抑郁群体对社交事件的消极解释原因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了两者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消极归因风格,与抑郁、孤独症状有交互作用。多数孤独、抑郁个体,会倾向于对他人的行为抱有敌意,从而进行敌意归纳,对于负性社交事件,也会倾向于进行内部、不稳定的归因,对正性社交事件进行外部、不可控归因,正是由于孤独个体倾向于展开内部、稳定、不可控归因,才会导致其一年后孤独感增加,孤独感的增加也与一年后的负性社交事件有关。抑郁个体和孤独个体一样,都会倾向于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但是从自身整体和长远出发,通过归因方式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有利于抑郁个体了解应激时可能发生的抑郁。大量横断实践研究也正是,低自尊、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且已经证实低自尊是情绪易感因子,如个体对自身外貌吸引力、学业能力或整体的低自尊,很大程度会导致其出现抑郁。

三、基于认知心理学探究如何运用认知偏向纠正情绪问题

(一)运用认知心理学纠正负性认知偏向的方法。为进一步引导个体纠正负性认知偏向,有效地操纵孤独、焦虑、抑郁人群体现出的负性认知偏向,有学者提出了CBM(认知偏向矫正程序,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一是以实验程序展开认知纠正活动,帮助个体将注意力从负性刺激中脱离出来,转移到正性刺激上,从而逐步消除负性注意偏向,有效的训练任务有点探测任务和视觉搜索训练任务;二则是通过解释偏向矫正程序,引领个体学会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入手进行信息解释,如展开有词干补笔训练任务、模糊情境评定任务等。CBM在临床领域推广后,学者们也意识到,可从患者的认知加工模式入手,从而优化孤独、抑郁症等的治疗效果。通过网络干预认知偏向,不仅操作简单,且对患者理解水平要求不高。

(二)研究成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有效矫正认知偏向以及解决情绪问题,教师应从注意、解释及执行功能等入手,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信息加工过程,基于每个学生各自的生理素质、成长经历,对其认知模式进行分析,基于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词干补笔训练活动、模糊情境评定活动,逐步影响其对客观世界的建构与体验,积极引导其控制日常情绪与行为;根据认知的可塑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行为塑造等,逐步优化学生的认知品质,积极引导其认知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此一来,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能逐步改善自身的认知偏向,正确认识自身的行为表现,通过认知偏差矫正程序,提高对自身思想、行为的控制能力,从而调整好情绪、克服情绪障碍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人是信息的积极寻求者与使用者,人的外部行为、心理过程、生理基础与自我认知、情绪密切相关。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影响心理健康的情绪问题、行为模式,与注意、解释、执行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等认知过程与个体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信息加工的关注与引导,针对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性及认知可塑性,通过活动设计、行为塑造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认知品质。

猜你喜欢

偏向归因消极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煤炭供需总体偏向宽松沿海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