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传媒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分析

2022-02-06吴筱娅

上海商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工作财务

吴筱娅

一、引言

传媒业一直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传媒业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涉足领域,均越来越广。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中枢。良好的财务内控系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近几年社会的高速发展,怎样通过内控管理来提高自身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了各企业深思的问题。在这样的外在动力驱使下,中小型传媒公司愈发重视财务内控。无论是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方面,还是优化企业体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都有着极大意义。

二、我国中小型传媒公司实施财务内控管理的意义分析

内部控制是一种特殊控制方法,其操作原理是把控制理论与知识融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约束财务活动,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规避风险,进一步推动企业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内部控制可与其他管理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暴露出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可及时针对不妥之处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经营管理活动能持续、稳健的进行。对中小型传媒企业来说,完善的内控管理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压力,并且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

首先,科学合理实施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可有效地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层次业务活动之间的联系。

其次,较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修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确保财务管理的积极效果,维护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增加企业财务执行能力,促使企业财务愈发规范,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价值。

最后,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强化企业会计内部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强化财务管理,优化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综合来说,中小型传媒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显著意义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有助于传媒公司监督与控制其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财务、管理等具体行为。能够及时发现运营中的潜在问题,从而利用财务内控机制及时做出反馈与调整。并且能间接促使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得以被有效实施。

第二,能够通过内控机制对公司的各类业务与经营活动进行测评与综合把控,从而有助于其有效规避与控制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

三、中小型传媒企业内控管理的问题分析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漠,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传媒行业受传统计划经济和传统电视媒体行业的影响,限制了财务职能的发挥,忽略了财务内部控制应有的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职能。许多中小型媒体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的职责也仅限于核算层面,导致财务管理和业务之间无法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我国内部控制管理也是从近十年才开始逐步在各行各业推行,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探索还不够深入。而传媒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项目制运营管理方式,使得传媒行业更加缺乏适合其运营模式的内控制度。中小型传媒企业逐渐在公司运营、项目管理中出现漏洞,内控弊端逐步显露。

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管理基础薄弱

传媒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是以项目管理为主。而在项目管理模式中,预算管理是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虽然绝大多数中小型传媒企业执行了预算制度,但是由于预算没有成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预算管理结果并不理想。一方面,预算缺乏可靠的依据和计量标准,使得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无法执行;另一方面,对预算并不重视,存在随意更改的现象。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情况,都导致预算管理偏离了其本质作用,内控管理的基础不稳固,导致内控管理工作虚有其表,造成企业内控管理的监督、控制职能弱化。

3.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存在不足,内控效果受到限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各个环节高效统一的整体。内部控制关键节点的不足,使得内控效果受到限制。例如,某些中小型传媒企业管理者在经济业务的审批控制上存在缺陷,对审批流程重视度不够,审批流程较为单一,无法在审批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某些中小型传媒企业虽然积极开展和完善内控管理,但仍然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分析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无法根据传媒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企业运营模式开展风险评估机制,导致内控工作无法带来准确的分析结果,经营管理工作无法通过内控完善。

4.内控监督不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不到位

内控的监督和评价可以促进内部控制自我调整完善,是内控管理有效运行的可靠手段,往往中小型传媒企业忽视了内控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内控监督是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或专项检查。部分中小型传媒企业或因为未设立内控监督职能部门,又或因为信息传递速度或质量的偏差导致内控监督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出现了问题,造成企业风险无法及时被发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内控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做出有效性的结论,也是对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的改进和督促。中小型传媒企业在这方面是薄弱的,管理者无法对其内控管理形成有效、客观的认识,从而无法结合业务发展持续有效地进行内控管理,直接影响内控管理的效果。

四、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的对应策略

1.加强内控风险意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中小型传媒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管理,首先需要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要提高内部控制环境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企业职工的内控风险意识。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内部控制予以重视,设置内部控制管理机构、完善企业业务流程和操作准则;其次,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行为的普及,促使全员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应主导建设企业的制度体系,整合、完善企业业务和控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不仅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便于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约束管理。

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传媒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管理的观念,将媒体财务控制由对传媒经营活动结果的控制转变为对媒体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财务管理的重点应从机械的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算控制,变被动为主动,有计划地开展全面财务预算。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总体战略布局提出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的经营目标,并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式进行预算的编制。企业管理者享有对各个部门、各个项目预算的审批权,内控管理工作应穿插在预算编制、审核、审批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监控,加强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从而加强内控管理工作与业务经营发展的联系。

3.优化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中小型传媒企业管理者应加强企业业务运营关键环节的把控,制定科学可行的内控制度,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第一,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自身内控制度的建设,确保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是科学的、可行的,并能得到企业内部全体部门的协同和配合;第二,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预算控制等基础性控制措施进行梳理,查漏补缺;第三,打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级、内外部沟通的渠道,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明确沟通过程中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第四,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机制为内部控制实施指明方向,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中小企业传媒公司可以聘请专家进行内控方面的咨询,定期识别自身存在的各类风险,科学评价各类风险程度,有效进行规避和及时处理各类风险。

4.落实内控监督评价,提高内控自我完善能力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是内部控制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持续有效执行的强力保障。首先,企业应该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的制度,确定实施部门及其职责,监督部门应确保独立性,对日常经营活动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对重大事项进行检查;其次,在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尽快弥补漏洞。最后,应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定期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内部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以由内部设立的评价部门自行实施,也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价。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进行下一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重点风险点的把控,不断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并且结合各部门、各项目情况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督促和激励所有职员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来。

五、结语

内部控制作为中小型传媒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企业管理者乃至员工均应对其引起注意和重视。中小型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一般有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漠,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存在不足,内控效果受到限制;内控监督不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不到位等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内控风险意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优化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机制;落实内控监督评价,提高内控自我完善能力等应对措施进行管控。对于中小型传媒企业来说,内控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和信息传递平台都是内部控制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同配合,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工作财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