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2-06-03郭丽燕
郭丽燕
一、引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外域资本流入对本地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短期既可见效,因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各地会采用各种手段吸引资本向本地流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实施为各地提供了相互竞争的政策工具,税收竞争成为其中重要手段。理论上,税收竞争会对资本要素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为弥补区域内资本短缺而采取的税收竞争会促使外部资本向区内流动或涌入;二是由于区域税收竞争过程中“优惠”策略和程度存在差异,区域竞争的优劣势也将存在异同,从而促进了资本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在此情况下,税收竞争成为影响资本配置不可忽视的主体之一,此时税收竞争下资本配置若偏离了市场运行规律,资本利用的外部经济无法得到有效补偿,外部不经济无法内化为生产成本,资本将不断向低效率的地区或行业流入,降低了整体资本配置效率。据此我们不难疑问,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资本的空间配置效率的影响如何,长期该采取何种策略规避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可能产生的这种不良影响?实证分析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我国税收竞争资本空间配置效应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国家整体税收竞争监管策略的制定可提供现实依据。
税收竞争促进了资本的空间流动,对资本的空间配置和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而言,当前研究较少,且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沿着研究轨迹继续探索分析,此外,本文认为一方面地区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本身属于空间关系,其对资本配置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空间资本配置,故而从税收竞争的空间关系出发探讨其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区域异质性分析应为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或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原因在于相较而言,技术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东部都具有更加完善,故而其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或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可能与中西部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将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区域异质性进行讨论。
二、研究设计
1.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估计
本文研究解释变量是资本配置效率,因而在进一步研究前需要对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法(包括总量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法和增量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法)为常用的资本配置效率测算方法,但该方法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只能测度一段时间内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均值或某一时间上整体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均值,无法得到各时点上所有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值,无法满足进一步研究中面板数据值的要求,因而本文沿用Caselli et al(2005)、钟军委和万道侠的方法对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具体:
设一地区的生产函数为C-D 生产函数:
式中Y 为产出,K 为生产的资本投入,L 为生产的劳动投入;α 和β 分别为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进一步,可求出资本的边际产出即为资本配置效率:
从(2)式不难看出,资本配置效率计算的两个核心变量为资本边际产出弹性α和资本存量K。对于资本存量,文章借鉴张军等的研究,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资本折旧率取9.6%;对于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用双对数形式的产出Y 对资本存量K 的回归系数得出。
2.税收竞争变量的选择
文章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是税收竞争,借鉴傅勇和张晏的研究,使用式(3)构建税收竞争指标:
TAXtj表示t 年30 个省市自治州j 项税收的总和,GDPt表示t 年30 个省市自治州GDP 的总和,因而(4)式分子反映了我国总体的平均税收率。TAXitj表示t 时期i 地区j 项税收总和,GDPit表示t 时期i 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因而(3)式分母反映了某地区某年的税收率。因此,CTAXi,t表示所在地区的平均税收率与某一地区实际税收率之比,CTAXi,t越大,表明一地区的税收率(TAXitj/GDPit)较平均税收率越低,地方税收竞争程度较大,反之CTAXi,t越小,表明一地区的税收率(TAXitj/GDPit)较平均税收率越高,地方税收竞争程度较小。
3.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1)模型构建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税收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为一种空间关系,故而模型构建需从空间视角入手;其次,依前文税收竞争变量包含了局部与整体均值的相关关系,变量中含有空间属性,故而考虑资本空间流动导致资本配置效率存在的空间关系,文章构建了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Captial_E 为资本配置效率。W 为空间权重,为全面反映空间上的“相邻”与“近邻”关系,构建了queen 邻接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的测定为:
dij为i 区域中心城市到j 区域中心城市的欧式空间距离,λ 为常数参数,通常取1,考虑到研究区域为省际单元,本文的研究中取λ=0.5。
CTAX 为税收竞争程度;Xj,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文章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
①人力资本(HC),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越丰富越有利于本地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会有利于本地资本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大专以上人口数为具体指标。
②市场化程度(MS),市场是影响资本配置的无形之手,也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文章以市场化指数为具体指标,数据从樊纲等(2010)及王小鲁等(2017)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获得。
③产业结构(IND),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促进资本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使资本从技术行业移动至高技术行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文章以第三产业占比为具体指标。
④市场开放程度(MP),开放经济中技术可通过区域间的贸易溢出至本地,提高本地技术水平,亦可扩大本地市场规模,增加企业生产力度,进而影响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以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为具体指标。
(2)数据说明
考虑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文章以2000—2017 年30 个省市自治州为研究样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1—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统计年鉴》及各省市自治州统计年鉴,市场化指数来源于樊纲等编制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对于部分缺失数据利用线性插值法进行了插补。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绝对变量进行了取对数处理)。
表1 变量的描述统计
三、实证分析
1.空间相关性检验
经济集聚是一个古老而普遍的经济现象,市场组织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资本配置效率也容易形成空间集聚,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考虑资本配置效率的这种空间关系,文章建立了面板空间计量模型,为检验我国资本配置效率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及前文构建实证模型的合理性,利用Moran’s I 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W^(0-1)为queen 权重下的检验值,W^d 为距离权重下检验值。
表2 资本配置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从表2 结果容易发现,在queen 权重和距离权重下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均显示出了较强的正空间相关性,表明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在空间上呈现为一种“高—高”和“低—低”集聚,同时也说明文章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遗漏空间因素可能造成模型估计的偏误。另外,分析上述结果,随时间的迁移两权重下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均呈现出了递减的规律。依实际,改革开放为东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东部整体技术效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拥有了较高的资本配置效率,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技术水平较低,资本配置效率较低,近些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及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接受来自东部及其他地区的技术溢出不断增多,技术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不断提上,因而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由强减弱变动趋势,也呈现出了“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下文继续利用实证模型分析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2.模型结果分析
在两种权重下对模型分别进行估计,依估计结果,首先,分析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两种权重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均显示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税收竞争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这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导致的资源配置偏离了市场运行规律,虽然为企业营造了相对轻松的生产环境,促进了资本在空间的重新配置,但在该过程中,为与激烈的税收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大量重复的投资,另一方面压缩了政府公共服务支出,降低了公共服务水平,影响了微观主体的生产,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降低了资本的配置效率。
其次,资本配置效率空间滞后项的估计参数显著为正,表明邻近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会对本地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果一方面与前文资本配置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形成了印证,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集聚状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关系,技术、知识等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对提升整体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作用积极。
分析其他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前参数估计为正,并不显著,表明客观上人力资本的增多可提升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实际中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会降低人力资本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这一作用;市场化程度及市场开放度前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市场化及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可显著提高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分析其内在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资本在市场调节作用下会向更高效、更能发挥起作用的地区流动,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的调节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资本的高效配置。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地区面临的市场规模及可接收的来自其他地区的技术影响和技术冲击越大,外部性作用下地区技术水平也将越高,有助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显著为负,这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严重关系密切。
3.区域异质性分析
考虑区域环境差异等因素影响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文章将研究区域分为了东部和中西部进行分组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核心解释变量税收竞争前估计系数在中西部和东部均为负,表明在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方向上东部和中西部并无差异,均表现为税收竞争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从回归系数估计是的大小和显著性来看,东部地区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且显著性更强。从发展实际考虑,东部地区区域环境优越,相较中西部而言较小的税收竞争便会造成资本在空间的重新配置,同时区域间较大的税收竞争会诱发资本较大规模的空间移动,更易造成资本空间错配,降低资本配置效率,故而在东部地区表现为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较大。另外,分析控制变量,产业结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中西部显著为负,但在东部不显著,其内在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能过剩现象较东部严重,产业结构的变迁未能体现为将资本调整的更高的技术行业,故而表现为产业结构对资本配置效率显著的负向影响。
四、结论及启示
财政分权体制下,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我国各地政府存在着以税收为手段的政府竞争行为,该行为对资本空间配置产生着重要影响。现有关于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税收竞争和资本配置效率空间关系的考量较少,也少有注重影响区域异质性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关系视角出发,兼具考虑区域异质性,利用2000—2017 年我国30 个省市自治州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其一,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二,我国各地政府的税收竞争显著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导致了资源的空间错配,与标准税收竞争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一致;其三,区域异质性上,由于东部地区区域环境更优,我国税收竞争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东部与中西部存在显著差异,在东部影响,但均表现为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其四,邻近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可显著推动本地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开放度均对资本配置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阶段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产业结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为负,且在中西部地区较为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及结论,文章得出了如下政策启示:
(1)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存在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必然,在承认税收竞争合理性的同时,各地政府应从两方面实际(一是自身技术水平,二是自身产业结构)出发考虑进行策略选择,同时注重政策实施力度,重视市场组织自身调节能力,让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发挥更多作用。
(2)税收竞争下的经济发展、资本配置等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因而中央政府的全局把握和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需鼓励落后地区利用税后手段引进资本,另一方面宏观监管,对各地引资过程、引资来源、引资类型等进行实时了解,及时纠正各地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引进资本存在的偏误,防止因部分地区过度竞争而引发的整体资源错配。
(3)从发展阶段来看,税收竞争有模仿竞争、差异化竞争和合作竞争阶段,其中模仿竞争为初级阶段,也是容易造成区域趋同和资本配置效率较低的竞争策略;地方政府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而进行的税收竞争为差异化税收竞争,该阶段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为获取利益则可进行合作竞争。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更多为模仿竞争,可通过中央调控适度引导,逐渐转变竞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