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质量问题解决之道
2022-02-06周洪涛
◆周洪涛 / 文
问题的解决之道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千里之外,这就是丰田将“5个为什么”奉为解决问题圭臬的原因所在。
一家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正常,关键在于通过什么途径,去有效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实体制造业,质量成本约占总营业额的20%以上,而在服务业更高达35%。产品质量问题是每一家企业、所有人的公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很多企业将产品质量问题归咎于一线工人、设计人员、检验人员、供应商、基层管理者等,实际上,只有较少一部分问题出在他们身上,绝大部分是在看不见的后方。
在企业,人的素质决定经营质量,经营质量决定产品或服务质量,这才是质量问题处理的底层逻辑。
1.人的素质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包含基层、中层、高层。三星创始人李秉哲曾说:“企业就是人,我一生中80%的工作时间都用在招揽和培养人才上。”二是素质,包括技能、管理、文化。素质意味着员工拥有完成现在和未来所负职责而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要想产品质量好,一线员工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质量意识,这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负有较大的责任。
在人员招聘时,首先要好好筛选,而不是只要有两只手两条腿就招进来,这是甩包袱的典型表现。即使新员工进厂,后面还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直接或间接安排大量的培训,直接培训质量文化意识,间接监督和督促车间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这些都需要细致和强有力的措施和流程保证。车间如果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可以直接考核车间主任或厂长。
别一出问题就认为是车间管理不善,实际可能与人力资源部不作为有很大关系。
中层干部更是与人力资源强相关。凡是在其位却不能胜任管理的,如没有质量意识、没有管理套路、没有逻辑思维,各种问题将层出不穷。这主要是人力资源问题,因此负责人力资源部门的高管难辞其咎。
要想产品质量好,就要人人有质量文化意识,尤其CEO乃至整个高管层。
企业任何变革,首先从文化开始,通用电气、三星、丰田、苹果莫不如此。
戴明说过:质量产生于董事会会议室,即只有高层管理者才能作出确保质量的决定。人人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问题根源往往是不合理的管理模式。质量管理就是一把手工程。
比如质量培训教育,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CEO有的很忙,无暇培训;有的认为花钱培训太浪费,自己舍不得花钱接受培训,更别说对基层员工了。
许多企业质量标语很是有力,如“质量是生命”“质量是饭碗,谁砸质量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等,就挂在车间厂房,好像产品质量问题是一线员工、车间的事儿。实际上,这些标语应该挂在企业大门口,让所有员工都接受质量教育。否则,“质量”注定在高层的“舌尖”与基层的实物之间艰难起舞。靠精神是治理不好质量问题的。
管理规范的企业,质量教育培训可以这样做:高层每年接受两天半培训,而且是在公司以外的地方进行质量封闭培训,科学理解质量概念和管控流程,期间不允许任何打扰。克劳士比认为,高级管理层惟有接受彻底的质量教育,并肩负起改造企业文化的任务,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改变。中层每年接受四天半培训,在学习高层的培训课程之外接受具体执行程序方面的培训,必须承接高层思想和理念。基层员工通过现场次品教育、案例展示和QC活动,强化质量意识等。
同思想意识一样,中、高层需要精通质量管理体系和套路,不懂就要接受培训,不懂就要下岗,这件事人力资源部门不管谁管?
基层员工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要上岗培训、岗中检查、工艺培训等。如此这般,企业上下全员都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精通质量管理套路、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怕什么?
2.经营质量问题
人的素质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即经营质量。
质量问题是感性治理、拍脑袋决策,还是依据科学套路来管理,或是向先进企业学习,这决定了你的企业质量治理是一片混战还是脉络清晰。
譬如,产品质量的研发源头控制,是闭门造车式研发(包干制),还是开放式跨职能团队研发(IPD),就涉及研发套路问题。
一般认为,研发决定了产品质量的70%,供应商以及原材料质量水平决定了产品质量的20%,生产制造环节只决定10%。
供应商早期介入研发是供应链的核心概念。一般产品70%组成材料来自供应商,研发人员熟悉产品知识,但供应商熟悉工艺知识,整天跟工艺、材料打交道,服务于多个客户,见多识广,从而在材料选型、技术规范和公差精度等源头具备控制产品质量的优势。
研发人员要好好利用供应商的这个专业优势。从这个角度说,产品质量实际上90%是由研发环节决定的。
同时,生产环节的10%也与研发相关,即人们常说的产品可制造性。
产品设计如果不讲究标准化,一个产品光是螺丝螺柱就几十种,生产线一旦切换,又是另外几十种,并且很多螺柱的形状、大小、材质、长短都差不多,很难目视化分辨,生产线上的工人经常上错。一旦出错,若后端检测出来,就需要返工重来,但费时费工;若检查不出来而流入市场,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螺丝松动掉下来酿成事故,就会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不但要赔钱赔罪,甚至可能丢失市场,回过头来立即拿生产线一线员工开刀。试问,这个产品的研发人员没有一点责任吗?
研发环节,关键要控制四个阶段:一是新产品规划书编制阶段,摸清目标市场需求,确定产品销售价格、成本和销售规模,对同行技术能力、生产能力、设计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市场营销人员意见。二是新产品设计、试制阶段,明确产品目标质量、目标成本和工程设计方案,必须邀请营销、采购、工艺、生产和设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方案评审,彻底找出不合适的地方。三是批量试制阶段,小批试制已经评审通过,完成原材料标准、技术标准、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设备管理标准、工装夹具标准、测量及检验标准、包装标准、运输标准、标准成本和标准消耗定额、销售手册编制、评审工作,相关方生产及辅助人员培训与教育均已完成。四是正式生产阶段,持续推进现场QC管理,产品工程师密切关注现场及工程化应用状况,持续改进。
产品研发必须搞开放主义,不考虑生产方式、不考虑采购方式的研发不是研发。
在这方面,国内先知先觉的要算任正非。1998年华为在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拿出1亿美金,请IBM做集成开发管理(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即IPD)。IPD强调在产品设计中构建质量、成本、可制造性和可服务性等方面的优势。其中,可制造性和可服务性就是产品后续1到N的快速复制能力。今天华为产品品质如日中天,与二十年前打下的研发管理流程基础不无关系。
流程对,开发一个成功一个,不管是产品质量还是产品成本;否则,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只是可能没到破产的地步,疼痛不够深入骨髓罢了。
关于产品可制造性,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说过一句话:任何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只要出了研发部大门就毫无技术可言,必须是农民都可以轻松做出来。
除了IPD集成开发,生产制造有精益生产,供应商管理有ISC集成供应链,计划管理有产销协同,人员管理有培训和绩效管理等,这些都是科学套路。不认真落实就会影响经营质量,从而引发包括产品质量在内的一切问题。
3.产品质量问题
经营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
当然,产品质量问题在现场表现得很直接,好像一眼就能知道答案。譬如,一线员工为了及时或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或者为了赶制产品加班加点生产,导致次品产生,产品质量检验不通过。质量人员就责怪一线员工,然后按照问题严重程度分出A、B、C、D不同等级与相关一线员工绩效挂钩。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认为,质量问题90%出自管理层,10%出自一线员工。
企业管理者要自问:是不是计件制的问题;是不是员工技能培训不够;工艺文件齐全且精准吗;防呆防错工装治具有吗;员工赶量,是不是计划出了问题;是不是在长期打疲劳战;质量分析工具会用吗;问题用类似A3处理法追根溯源了吗?若没有,就是管理问题,不要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一些管理者也热衷于追求产品数量,这就属于意识问题了。三星社长李健熙说过:“量还是质?量和质的比重不是5∶5,或者3∶7,而是0∶10。”为了实现“以质取胜”,即使中断工厂和生产线运行也在所不惜。如同丰田公司的拉绳机制,你的公司有吗?
戴明认为:质量和生产率必须来自于管理。工人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所作的贡献是有限的,通常只有优秀管理人员所作贡献的1/5或1/7。譬如将包干制生产方式转换为流水线方式,会极大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一线员工。
1993~1997年,华为C&C08万门交换机至少推出了10个正式版本,发生过花费数亿去更换交换机板卡的事故。华为当时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而国际业界平均水平94%;库存周转率3.6次/年,而国际业界平均水平9.4次/年;订单履约周期20~25天,而国际业界平均水平10天左右。研发人均效率是IBM、思科的六分之一……任正非把缺陷产品以及用于售后服务的飞机票当作奖品,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当场“奖励”给研发人员,可见当时研发管理问题之严重,也为后来引进IBM的IPD管理流程埋下伏笔。张瑞敏砸毁海尔问题冰箱、任正非对有质量问题的交换机的处置,才是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应有之道。
问题在于管理,而不是工艺粗糙或是物料;问题在于设计,而不是工艺;问题在于供应商日常管理、供应商产品过程控制、SQE机制,而不是物料。问题通常也不在一线生产人员身上,他们只能对能够控制的事情负责,不用对系统导致的问题承担责任。经营者要利用一切渠道,不厌其烦地宣讲质量价值观和企业质量文化。
实际上,重视质,并不会影响量。减少次品,可以减少返工,促使有效工作时间增长,效率自然加快,才能生产出更多数量的合格产品;反之,如果大量生产次品,产量上去了,但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赤字也会慢慢增加。
产品质量问题不怪一线员工,不怪供应商,不怪技术……怪产品可制造性、培训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设备保养体系、工艺体系、生产方式、绩效体系(计件、计时)、招聘体系以及负责建立这些体系、执行这些体系的人。
质量问题的彻底解决,不在于任何其他人,而在于整个领导层。因为只有人的素质提升了,经营质量才会提高;只有经营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才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