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2022-02-06杨荟哲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国有企业企业

文/杨荟哲(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一、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

(一)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创新

新时代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也对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同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基本内涵相关联,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因此,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当前重大的历史任务。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改革,力争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在这一强大的优势下,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能力也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和前进动力。总之,我国政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中国治理经验,值得国有企业借鉴和考量。

(二)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1],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关键的历史时期,建立和完善科学现代化的治理制度和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未来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方向。但就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改革进程而言,仍有改革不平衡现象出现,在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仍会时不时出现弱项和不足。例如:国有企业高层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不足,企业的整体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些都将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严重制约国有企业资本的合理配置以及资产的分配。对此,国有企业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建立完善治理制度、治理手段以及修正管理考核等多个角度,打破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局限,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将职责落实到个人,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国有企业应当秉持着依法治理、落实职责、协调运转的治理结构;在治理制度方面应将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治理理念深入贯彻到企业整体运行流程中,落实好分层分类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治理手段方面,应认清当前时代的发展背景,利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借助智能手段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精细化程度。在整体评价考核治理方面,应当对企业内部工作的各个方面确定不同的具体指标,强化激励约束,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频繁发生。在防范企业风险方面,应当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对企业风险的治理和监督管理。

二、加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是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方向密切相关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发现自身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三大职能部分的职权划分不规范,甚至部分企业还存在落后的治理思想,出现一言堂现象,严重阻碍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没有构建起权力制衡的制度机制,职权滥用现象屡禁不止。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也会严重阻碍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会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意识和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这些都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百害而无一利。上述现象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和一些国有企业的足够重视,导致情况更加恶化。对此,应该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建立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水平。

三、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一)要牢固树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六大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透明是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2]。公开透明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能体现出国有企业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加以考虑,确保人民群众拥有知情权,维护好国有企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要坚持民主决策的原则。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民主决策,可以发挥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加大监督力度,防止幕后问题的发生。同时,民主决策的有效实施能够维护集体利益,加大监督力度,对违反任何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有效制止,将广大职工的想法和意见融入到企业决策中,杜绝为了一己之私破坏国企公共利益的行为,推进国有企业整体治理水平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要坚持股东主权的原则。股东主权也是国有企业在治理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国有企业受到落后思想的影响,并没有给予股东足够的关注,内部主权行为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对此应当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明确股东的各项职责,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要坚持股权平等的原则。股权平等原则是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得出的,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股权,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最终政策的制定还需要民主决策。尽管现阶段国有企业股东具有股权,却并没有股东决策权,因此,要摈弃过去集中决策的思想,相互维持各自主权,推动股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第五,要坚持诚信问责的原则。当前部分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做主进行资产或是决策的变动,给企业其他员工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负担,甚至违反了相关法律条令。因此要贯彻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系统、完整的框架构建,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奖惩要求,从而警戒相关人员及时考虑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维护出资人和广大职工的利益。总之,在进行企业决策时应当以诚信为首要原则,绝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将企业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第六,社会问责。这一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企业核心利益之外的问责方式,企业股东在获取自身竞争利益的同时,应秉持道德原则,以此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例如:为深入贯彻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的六大核心价值观,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保证信息决策的公开透明,让每一位员工能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为建设现代化的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做出贡献。

(二)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建设,这是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体现和要求。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具体职责和法定地位,明确党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的不同职责,才能将党领导的优势与企业改革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优势。例如: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培育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领导团队和优秀人才队伍。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高打击腐败力度,在组织内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将以“人”治企变为依“法”治企

在企业管理中,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素质,而企业员工素质的核心便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选择花重金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或者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尽管这只是提高员工素养的一个方面和一种途径,但是只要企业为提高整体素质付出努力,便会取得成效。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整个企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都要依法行事,而不是依据某位领导的指令行事,这样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管理朝着科学的方面发展;同时企业各个岗位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也会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改变企业人浮于事、责任落实不清的现象,有利于完成企业制定的生产目标和发展目标。例如:为加快推进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可以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培养他们对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感悟,在日常管理和执行工作中贯彻现代化的企业发展理念,推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加速前进。

(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治理手段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要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3]。从战略角度来看,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单一的制造方式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第二,从单纯的制造环节向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转变;第三,从简单的加工到复杂的集成式的开发设计。只有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体系的开发和建设,明确数据治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加强各项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工作,定期对此类工作进行点评和考核,才能从更加广阔的视角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让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例如:国有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既要实现信息化的转变,也要建立完善信息平台,为后续的转型提供保障,以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从而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

(五)提高企业沟通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沟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是优化企业管理沟通的首要前提。企业管理沟通是协调各部门工作、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管理是对企业日常进行经营业务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沟通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提高管理层的沟通意识,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例如: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沟通能力水平的培养促进企业管理沟通。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考虑决策时,要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考量,根据不同的实施环境和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确保下属能够准确理解,并积极主动地朝着目标方向开展活动和工作。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当摘除“等级偏见”的有色眼镜,并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领导者位置就轻视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而是应该将员工的想法考虑在内,提出有用的组织建议,以确保企业决策和战略的顺利实施。

其次,要制定明确的沟通政策,完善相应的沟通制度。没有相关政策制度指引下的企业,也只是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应当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沟通政策和制度,促进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例如: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内部员工沟通能力,加强他们的沟通技巧,促使企业高管有意识地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企业领导者还要通过鼓舞团队的士气获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员工同自己的上级领导部门沟通,及时交流工作中不理解或者不认同的地方。对于新聘用的员工,则需要帮助其了解有效的沟通反馈制度。这样一来,可以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建立有力且有效的联系,减少员工的疑虑,促使其安心工作,同时还能实现信息共享,降低小道消息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相关链接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现代化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