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广州中心城区滨水公园更新策略
2022-02-05宁绮珍
宁绮珍
广州是一座拥有2 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珠江水穿城而过,城市因水而兴[1]。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区内涝,开挖了四大人工湖。由此,广州中心城区的滨水公园应运而生,四大人工湖同时起到了承载广州历史,传承广州文化,为市民提供优美休闲环境的作用[2]。
广州中心城区的滨水公园和新城滨水公园相比较,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和使用,受到更复杂的城市建筑和市政交通的影响,更能代表城市的本土文化。21 世纪后,随着广州经济发展和人口剧增,过多的人类活动使城区滨水公园各项功能超负荷运转,造成了湖体生态失衡,活动空间拥挤混乱,自然环境遭受破坏,文化逐渐缺失等问题。于是,广州自2015 年起展开了大规模的滨水公园品质化提升工作。流花湖公园作为广州滨水公园更新的先行者,做出了很多创新的尝试。
本文以流花湖公园2015—2018年品质化提升为例①流花湖总体提升一期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行业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三等奖;流花湖总体提升二期获2019年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协会颁发的优秀设计奖一等奖,初步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广州中心城区滨水公园的更新策略,以期为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流花湖公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现址相传是晋代的芝兰湖。南汉皇宫在芝兰湖边筑建了一座芳春园(又名甘泉苑),园内广建宫室楼台,遍植奇花异卉,林木参天,曲径通幽,并修有一座木桥为枢纽,下可通舟。相传刘室宫女早起梳妆时,掷隔日残花于水中,落英缤纷,漂流桥下,故该桥名为“流花桥”,流花湖公园也由此得名[3]。流花湖公园位于荔湾区中心,东西长480 m,南北长150 m,总面积54.43 hm2,其中水体面积32.6 hm2,陆地面积21.8 hm2。建园初期,秉承郑祖良先生“千园千貌、百花竞放”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淡雅素装、清新自然”的亚热带植物群落氛围[4]。
1.1 流花湖公园的发展历程
流花湖公园自1958 年建园至2014年间的发展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并结合平面图的变化,可为3个阶段(图1~3)。2015—2018年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考虑,对所有历史时期遗留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开展了品质化提升(表1)。
表1 流花湖4个发展时期
图1 流花湖公园1959年平面图
图2 流花湖公园2000年平面图
图3 流花湖公园2014年平面图
1.2 公园更新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公园在2001—2014年不断进行升级建设,但仍面临很多问题:1)过多的人流涌入,导致公园基础设施及娱乐景点损坏,休闲运动空间和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市民需求;2)公园狭窄的陆地及封闭的围墙限制了公园空间延伸的可能;3)湖体蓄洪能力锐减且水质较差,限制了水空间的利用,且每逢暴雨水闸开放后驷马涌的污水流入,扰乱了湖体的生态平衡;4)经营性建筑泛滥,导致水体污染,传统文化减弱。
这些问题是“后亚运”时期广州众多滨水公园共同面临的困境,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进行改善,是本次提升面临的挑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协同广州市水利、市政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和推进流花湖的品质化提升工程。这种跨专业多方协同合作的模式,在当时广州市滨水公园更新中属首例。
2 流花湖公园的更新策略
本次品质化提升充分尊重公园的历史文化、市民的实际需求,结合先进的水治理技术和岭南传统工艺,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了公园的历史风貌,最终营造出“人、水、城”交融的美好城市空间(图4)。与以往公园局部改造不同,本次提升要实现全园根本性的品质化提升,包括全园湖水修复、全园边界打开、全园建筑整治、全园场地活化等。
图4 流花湖公园2020年平面图
2.1 全园湖水修复
在过去几十年中流花湖公园管理处曾多次尝试改善流花湖水质,均未取得明显效果。为解决公园水体受城市污染、自我修复能力衰退等问题,设计提出了“切断污染—分步实施—生态治理”的治水策略。1)联合市水务部门对驷马涌上游开展雨污分流工作,保证每次开闸放水时只有雨水流入,减少对湖水的污染;同时对公园内餐饮建筑进行整顿,对予以保留的餐饮严格配套污水处理设施。2)采取分区、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把原本相连的几个湖体通过现有堤坝和人工堤坝划分为3个独立湖区,并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启动中心区二湖的净化工程,接着是东北角的一湖,最后是与驷马涌相连的三湖。3)在净化手法上采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逐步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是以恢复生态为目的,通过在特定水体内种植高等水生植物以改善水质的方法。以二湖为例,在最初的水位调控阶段,构筑临时围堰,将二湖分隔为东、西两个区域,使用水泵抽排,降低水位,完成湖底的杂物清理;接着使用药剂对基底进行消杀,使湖底污泥性状改变;基底改良后,引种多种沉水植物,利用其吸附、固着、转化底泥和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并在恢复沉水植物群落的基础上放养鱼类、底栖动物类,完善生态系统搭建,构建完整的清水型生态系统[5]。流花湖的沉水植物主要是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等。
目前,流花湖公园一湖、二湖和三湖均已完成生态修复并进入维护阶段,主要水质指标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均已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如今整个流花湖清澈见底,水草生境清晰呈现,形成了良性的自我生态修复系统。流花湖湖水环境整体提升也为多种水鸟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湖区内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等水鸟随处可见,完美呈现“水清、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景观。
2.2 全园边界打开
广州的城市公园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免费向市民开放,并借2010年亚运会之机,进一步开展了“拆围透绿”工程。2009 年流花湖公园打开东风西路段的围墙,结合公交站点和原有高山榕Ficus altissima,打造了优美的候车环境,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6]。本次品质化提升对全园长度2.5 km的围墙进行全面摸查和改造,分别对东南段、北段和西段围墙制定了不同的提升策略。
东南段围墙原为高2.2 m的灰墙绿瓦实体围墙,围墙外是宽3 m的市政人行道,公园内是宽10~40 m 的绿化带。为提升公园内外行人的舒适感,最大限度地把公园优美的景色融入城市环境,设计采用隔而不断的手法全线打开该段围墙,并用层次分明的绿化带结合微地形作为分隔,使优美的湖景时而开阔,时而遮掩,时而半遮半掩,为步行和车行的市民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享受(图5)。
图5 公园与城市街景融为一体
北段围墙原为高2.2 m的铸铁围墙,围墙外是宽1 m 的种植池和宽2 m的市政人行道,围墙内多为狭窄平坦的活动场地,且均离湖面较近。考虑到该段路在围墙拆除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增加了高0.5 m的通透护栏,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该路段极具南国风情的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林被完美保留,展示了流花湖独特的亚热带自然风光[7](图6)。
图6 亚热带植物风情带
西段围墙是指建于1964 年的西苑围墙。西苑内有数以百计形态各异的盆景,其中不泛名贵的成型作品,如黑松Pinus thunbergii、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雀梅藤Sageretia thea等,树龄最高达160多年。该段围墙对西苑盆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作保留翻新处理。
流花湖公园边界的打开使公园与城市环境充分融合,大大提升了公园本身和城市的形象。
2.3 全园建筑整治
截至2014 年底,流花湖公园共有11 处餐饮建筑,除白宫和顺峰山庄外,大多是利用公园原有的游憩服务建筑改建而成,存在占用、违章搭建等现象,降低了流花湖的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公园建筑整改在充分调查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局部保留,还绿于民;整体统一,尊重历史”的指导方针,把全园建筑分为3类进行提升。
第一类是大型经典建筑。西苑、勐苑、白宫分别建于1964年、1985年和1992年,西苑是经典岭南建筑,勐苑是西双版纳风情建筑,白宫是经典欧式建筑。三者虽然格调不同,但其设计理念和建筑工艺在当时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并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它们是岭南园林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展现了广州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因此,3个作品均予以保留并进行原样修复,力求在建筑的布局、室内外空间、材质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韵味(图7)。
图7 勐苑亭廊恢复为休憩空间
第二类是小型经典建筑。流花湖公园各历史时期的建设创造了很多经典,如虹桥葵堤、浮丘岛、芙蓉洲等,它们的园林建筑均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本轮品质化提升从挖掘历史典故入手,不仅对这些建筑进行了原样修复,还通过增加石刻、对联、地雕等细节,增强游人对景点的文化认识。材料主要运用红砂岩、麻石条、红砖切片、水磨石、琉璃瓦等。
第三类是全园的休息亭廊等服务建筑。该类建筑的现状款式、材质、颜色均有较大的差异且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建议对各类违章搭建以及风格迥异的服务建筑进行拆除并恢复为绿地,对保留的休息亭廊及服务建筑进行翻新,统一风格为轻巧通透白墙瓦顶建筑(图8)。
图8 原样修复的观鹭台
通过对以上三类建筑的整改,流花湖公园的岭南韵味愈发明显,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园内多组建筑可以作为岭南建筑研究的对象,为岭南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4 全园场地活化
随着经济发展,市民对自然环境、娱乐休闲、文化鉴赏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次品质化提升从重现“流花十景”和建立无障碍滨水慢行道两方面入手,为市民提供多维度的生态休憩空间。
流花十景分别是浮丘问石、芙蓉春晓、雀楼寻风、红桥葵堤、荷塘烟雨、红云拂翠、榕垂四季、银鹭齐飞、墨轩观鱼和粤韵风华,其布置不但考虑了流花湖悠久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还考虑了不同市民的活动需求。其中,浮丘问石景点结合浮丘石的传说,修复了红砖廊架,为市民营造一处观赏亚热带花卉的岛屿;雀楼寻风景点在重建昔日勐苑建筑的同时,开辟了宽敞的运动广场供游客运动健身(图9);银鹭齐飞景点为市民开辟了观赏鸟类的水上栈道;粤韵风华景点通过增加唱歌台文化背景墙、观众坐席等,对市民喜爱的唱歌场地进行优化。
图9 拆除违章建筑恢复为运动广场
公园在水生态治理后呈现出岸绿水清的美景,为市民开展亲水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设计在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通过拓宽园路和增加栈道平台,建立了一条既可以串联流花十景,又能丰富市民游览体验的无障碍滨水步道。步道材质采用了具有广府街巷特色的麻石条,绿化带的花基结合休息坐凳统一设计,形成了可以随时停留休息的空间(图10)。在步道旁种植水生植物的一侧,通过控制水深,把安全栏杆做成了50 cm高的警示栏杆,大大丰富了亲水活动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此外,公园品质化提升还对公园各类运动场地、园路、视频监控、夜景灯光等进行了升级,力求为市民打造安全、舒适、优美的活动场所。
图10 增加环湖慢行道
3 总结
流花湖公园品质化提升杜绝了“大拆大建”的设计手法,也不屈从于某些“快餐式”的设计模式,而是坚持以“绣花的功夫”进行微改造,引入吴良镛先生的“有机更新”理论,通过“整体保护、基底更新、精细提升”的方式[8],循序渐进、审慎灵活地对公园进行更新。通过对流花湖公园品质化提升工程竣工后5年的实地观察,笔者发现流花湖公园在公园与城市环境的融合、湖体的生态修复、游览路径与景点的串联、特色植物组团的营造、岭南文化与市民活动的融合等多方面的提升均是成功的(表2)。原本独立封闭、湖水污浊、建筑风格迥异的流花湖公园,蜕变成一个充满岭南韵味的景观优美的开放型滨水绿地,焕发出新活力。
表2 流花湖品质化提升前后主要对比
与此同时,针对项目中的遗憾和不足,如项目完工后多个区域因地铁建设被借用,以及白宫和德宝等建筑转型后功能未确定等,笔者建议在今后城市滨水公园的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单位从顶层设计介入,从宏观层面参与指导各类滨水公园的功能定位、城市风貌与生态修复;建议在城市建设中,规划、水利、市政、园林绿化等专业进一步统筹合作;最后也希望相应的规范指引中对于公园各类活动场地及餐饮建筑的建设指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当放宽。只有城市的滨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创造绿水青山的宜居之城。
注:图1~3来自流花湖公园管理处;图4来自广州园林设计院项目组;图5~10来自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