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2022-02-05易凤,李军,杨涛
易 凤,李 军,杨 涛
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易 凤,李 军,杨 涛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412008。
自动情绪调节是无意识的、无需主动付出努力的情绪调节。将其理论、策略运用到竞技运动领域可以为运动员的更好的调节情绪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在阐述了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依据、启动任务及其在竞技运动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后,对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提出展望:改进自动情绪调节的启动任务、实验材料,提高其生态效度;注重个体和项目差异对自动情绪调节的影响;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探究自动情绪调节机制;扩展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其他方面的应用。
自动情绪调节;竞技运动;应用与展望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有意或无意的调节自身负面情绪,以避免影响我们眼前的活动和长期的计划。当前,在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较为倾向于研究有意识情绪调节,这是一种需要人们付出努力,消耗认知资源的调控情绪方式。然而,在竞技运动领域中,运动员时常因裁判不公、对手挑衅以及观众不文明的观赛行为和反应容易爆发出愤怒、焦虑等情绪,且在高压力高竞争情境下,运动员既要控制自己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又要集中精力在比赛中做出反应,因此难以有多余的认知资源进行有意识的情绪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情绪调节作用上,自动情绪调节能够达到与有意情绪调节同等的调节效果,它是一种节省注意资源的有效调节方式[1,2,3]。自动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和策略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应用与证实,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愤怒、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发生[3,4,5],这无疑为运动员调节情绪,专注比赛,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自动情绪调节(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ER)是由目标驱动、无需付出努力、消耗较少认知资源,无意识调节情绪的方式[1,6]。根据情绪调节策略的划分,Muass等人[7]将在情绪发生之后的调节称为反应集中的自动情绪调节,如自动表达抑制,适应性较差;而对在情绪爆发之前就改变情绪认知的调节称为前提集中的自动情绪调节,如自动认知重评,效果更佳。其中自动表达抑制和自动认知重评策略较多受到研究者们探讨[1,2]。同时,自动情绪调节现大多数应用于其它领域,而在竞技运动领域,自动情绪调节的应用尚未得到一个系统、全面地归纳与分析。鉴于自动情绪调节具有节省认知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本文主要对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依据、启动任务以及关于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动情绪调节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展望。
1 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概述
1.1 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依据
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自动化情绪调节过程需要情绪调节目标来驱动,而无意识目标追求理论(unconscious goal pursuit)中认为目标能够被与之紧密相关的线索(事物)自动激活,并积极的引导着个体的认知、注意等行为倾向,使之个体从先前状态指向未来的期望状态(结果),因而自动化追求和达成该目标,但并不清楚目标对自身行为具有指引的作用[9,10]。在Bargh和先前的众多研究基础上[10,11],Bargh和Williams等[12]的无意识目标追求是目前一种与当前目标联系最为密切的自我调节方式,是自动情绪调节的基础。而依照Bargh[9]的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自动模型,所有的目标类型,都对应着内在的心理表征。为了到达目的,目标这一心理表征能够与其它表征产生自动联结,达到同时激活的水平[12]。因此,倘若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如竞赛前)一直都追寻同样的目标(如放松),则该情境(竞赛前)的激活会自动地激活相联结的目标(放轻松)。也就是说,根据以往情境和目标反复的追求,若在我们再次进入并感知到该情境表征时,则与此情境表征相联结的目标表征也将被自动激活并发挥作用,而这一过程个体是无意识地去选择的。这说明,若是我们每次在相似情境下找寻同一目标,情境和目标表征就会建立自动联结,这种自动化的方式与自动情绪调节紧密相关。总而言之,Bargh和Williams[12]提出的无意识目标追求能够为情绪调节目标自动化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自动情绪调节的实验设计、操纵方法与范式提供了理论依据[13],极大地增进了自动情绪调节的发展。
1.2 自动情绪调节的启动任务
自动情绪调节是无意识的、无需付出努力即可降低负面情绪的情绪调节,目前,如何有效地测量和启动自动情绪调节是研究者们关心的难题。在其他领域关于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中,主要包括检验自动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14,15],如情绪调节问卷、情绪调节内隐联结测验和静息态前额叶偏侧化;或借助启动任务激活相关的情绪调节目标[1,16,17]。相比之下,对自动情绪调节应用更佳的操纵方式是启动任务,下面主要介绍启动任务中典型的句子整理任务、词语匹配任务和执行意图任务。
1.2.1 句子整理任务 句子整理任务是由国外研究者Srull和Wyer[18]最早提出。该任务首先在屏幕上,以顺序随机的方式出现打乱的5个词语,其中4个词语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车祸、毁灭、打断、他的、梦想”),并要求参与者尽快地将之整理好。研究者认为,整理出的句子本身有层内隐的含义(“车祸毁灭他的梦想”),它被认为是一个启动线索,而且该线索会加强参与者提取记忆中相符事例的概率性(经历或看到过的灾难事件),从而使参与者对事物的判定与评价受到影响[18]。研究者们采用这种乱句选词重组的任务启动自动情绪调节目标,既可以下调参与者对负性情绪的生理反应[1],又能调节参与者内在的情绪感受乃至其外在的行为表现[19],还能够达到与有意识情绪调节同等的效果[2]。此外,句子整理任务启动的自动情绪调节还隐藏着特殊的应用价值。Ajaya等人[17]的研究表明,其可以帮助有躁狂倾向的个体在没有升高其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情况下调节情绪,这或许为躁郁症的诊断和医治提供新的思路。总之,句子整理任务作为一条启动线索,能够有效启动自动情绪调节,达到与有意识情绪调节的同样调节乃至更优的效果,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1.2.2 词语匹配任务 词语配对任务是句子整理任务的变式,与句子整理任务类似,都是通过句子或词语隐藏的含义启动线索激活情绪调节目标。该任务屏幕上开始呈现3个顺序随机的词语,其中有些词语是同义词,比如“惊奇、调控、惊讶”,要求参与者又快又准的完成同义词语配对。近年来,Yang[8]等人、王巧玲和张晶[20]从行为方面采用成语配对任务分别在各自的研究中成功地启动了参与者的自动情绪调节。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中Wang和Li[21]通过词语配对任务启动内隐情绪调节目标,随后在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的脑电结果表明,之前的内隐情绪调节目标的启动只影响早期的情绪感知阶段,也就是早期ERP成分(N170),意味着这是无意识的过程,不会对中后期造成资源的消耗与认知加工,也表示N170可能是除LPP以外的内隐情绪调节又一有效指标。
1.2.3 内隐启动法 阈下启动是内隐启动法的一种,是指实验中通过快速向被试者呈现启动刺激(如概念词或与情绪调节相关的词汇),启动自动情绪调节,进而改变之后相关联的认知加工[28]。在应用中,Tong等人[44]也发现阈下启动“不公平”的概念可以增强被试者的愤怒表情并加快了被试对愤怒词汇的反应。也有研究通过快速呈现控制、冷静等情绪控制词语,激活自动情绪调节,促进被试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回避,使其在点探测任务中不一致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更快[43]。而华艳,李明霞等人[42]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研究阈下启动情绪控制词引发相应的自动情绪调节,对恐惧刺激的产生注意回避。同时其左侧OFC对自动情绪调节下的注意选择过程发挥重要影响,该研究也为自动情绪调节模型提供了部分的实证依据。阈下启动法几乎不存在有意加工,相较优于整理过程需有意加工的句子整理任务,是一种更加有效节能的自动情绪调节操纵方式。
1.2.4 执行意图任务 执行意图表现为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目标意图)制定的一种计划(执行方式),例如,“我想要实现数学考试打100分,如果学校临近考试周,那么我就会很规律,有针对性的复习数学各知识点”。执行意图任务确定了个体要实现何种目标,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来完成目标,故而使他们更容易地获取特定情境线索的心理表征,并能够通过这些线索与目标导向的行为产生自动联结。因此,执行意图被视为是从有意识目标寻求到自动化目标寻求的一种转变方式。Schweiger和Gollwitzer[22]将此种方式引入到情绪调节领域。在这之后研究者们陆续采用执行意图,通过行为[22]以及电生理[23]、皮电活动和心率[24]来考察执行意图的调节效果,这些研究表明,采用执行意图任务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而 Gomez等人[25]关于执行意图研究中提示执行意图任务尚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形式,并在情绪调节效果上也存在差异。这或许将对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 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
不论是在平常的训练或是高压力高竞争的比赛中,运动员拥有强大的自身情绪调控的能力、保持最强心理状态以及平稳出色的竞技水平是其获得比赛成功的关键。在竞技运动领域,调节运动员情绪的方法常常采用有意识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居多,但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这种有意控制将会导致自我损耗,削弱随后个体控制情绪表达或任务的能力[26],而关于自动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鲜少。下面将对竞技运动领域关于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在自动情绪调节启动任务和其策略调节的效果上,国外研究者在一项采用自然主义视频辅助方法的研究分析中提到乒乓球运动员通常会说情绪调节的自动性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策略,往往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且表示他们在比赛中会随着不同情绪状态而不自觉地选择策略调节,该研究间接说明了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可以自动发生,同时其自动策略与特定的情绪相关联[41]。国内学者杜吟等人[27]在2015年采用内隐启动方法中的阈下词语启动、句子整理任务和外显指导语的方法,探究内隐和外显层面中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正、负面情绪的调节效果,结果在内隐层面,两种内隐启动方法均能启动自动情绪调节目标,且运动人群通过使用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后在心率、皮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方面均有调节效果。同时,有研究发现,文字、图片可以成为阈下启动的材料,并起着较好的作用,且在无意识加工的研究中常采用阈下启动范式[28]。因此,2014年杜吟等人[29]开始对此进行探讨,首先他们通过阈下双启动的范式(包含文字和图片),完成了对参与者内隐情绪调节的目标启动。另外,他们主要通过编写句子整理任务,制作相关任务程序等方法,研制出一款个体在4种不同情绪状态下,评定其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和特点的测量工具,随后在以运动人群为参与者的结果中证实了该测量工具能够对运动人群内隐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有效的评判,但该研究测量工具在其他情境、评价情绪维度,认知神经方面存在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测量工具在竞技运动领域的普及和应用[29]。此外,黄志剑等人[30]采用内隐情绪启动范式结合使用自陈问卷(ABQ)和生化指标(BUN)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在夏训初、中、后期运动训练疲劳测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无意识层面,内隐情绪启动测验被看成是一种新型且更佳的心理疲劳测评方法,应被广大研究者赋予更多的关注和实证检验,然而因其启动材料的选择过于标准化且内容过多,使得启动效果和针对性上有所欠缺,于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者对刺激的选择注意可能会出现偏向与误差,从而也许会影响启动效果。
由此可见,国内外在竞技运动领域对于自动情绪调节的研究尚少,虽有研究者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认识到情绪调节自动性带来的效益,并开始采用自动情绪调节的方法和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初步探索;发现对运动疲劳的评价可以采用内隐情绪启动测验的新方法,同时具备下调消极情绪的效果;其次,在其方法上的研制以及检测,可表明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实证研究过少,仍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实验范式。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自动情绪调节的范式应逐渐成熟,在实验材料上应创建标准化、具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情境的情绪启动图片、词语库,并运用于竞技运动领域的其他方面加以检验。而且,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情绪类别、划分情绪强度等维度,探讨在多种不同强弱情境下个体使用的内隐情绪调节策略的灵活性。
3 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展望
目前,相对其他领域来说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其对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针对以上关于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下将借鉴自动情绪调节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中的启动任务、个体差异、机制以及其应用等方面提出展望。
3.1 改进自动情绪调节的启动任务、实验材料,提高其生态效度
竞技运动领域现有的研究中,通过阈下启动任务、内隐情绪调节任务、自主编写的句子整理任务来启动运动人群的自动情绪调节。还没有对其它的启动任务进行运用和考察,事实上,在其他领域中有多种启动任务选择,如采用成语匹配、执行意图任务也能较好启动自动情绪调节。因此,研究者可以将这些研究范式合理地运用到竞技运动领域中来,从不同研究方法上探讨如何启动自动情绪调节,并比较不同研究启动任务的研究效果,以此丰富竞技运动领域中情绪与自动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现有的启动任务基本上是考察如何自动激活情绪调节目标且都是根据非运动人群或场景而设计的,这在一定水平上决定了研究大多选用视觉材料(如字词句)来启动任务,且文字材料并不与运动情境相符合,鉴于在整个信息通道中,通过视觉输入的信息量最大,因此还可以采用符合运动比赛情境相符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视觉材料,其次,又由于听觉和嗅觉也是信息接收的关键通道,通过相关音频和气味也是很可能会启动自动情绪调节。因此,未来在竞技运动领域应该多尝试其他的自动情绪调节范式,并且适当的根据运动情境改进启动任务来探讨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生态效度,以更好地检验和丰富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
3.2 注重个体和项目差异对自动情绪调节的影响
在其他领域,有研究表明不同调节倾向个体或启动内容使其自动情绪调节的效果存在差异[16,31],这提示我们自动情绪调节也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容易被忽略却很重要的抑郁、自尊等人格特质以及行动导向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如DeWall 等[16]的研究发现在自动情绪控制的强度上,相对于无抑郁和低自尊的参与者,高抑郁程度和高自尊的参与者展现的更强,此外,对于自动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也将受到个体的生活习惯、经验等影响[32]。但目前思考无意识目标启动效果是否会受到个体差异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在今后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
在竞技运动领域,即使没有关于个体差异与自动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但是在有意识情绪调节上有少量的研究发现情绪强度[33]、述情障碍[34]、心理韧性[35]等人格、性格特征会影响他们进行有意识情绪调节。如,2007年,Lumley[34]发现情绪障碍难以识别情绪和描述内心感受,往往情绪意识差的运动员在情绪稍微强烈或更微妙时,体验和识别情绪的能力可能有限,这使得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更加困难。其次,Jones[35]发现高心理韧性的运动员在困难或紧张的情况下非常善于从心理上应对,并且往往比那些低心理韧性的运动员表现得更好。当然不同运动项目个体的情绪调节等控制水平也不会相同,然而,上述的个体差异不管是在其他领域还是竞技运动领域,是对自动情绪调节还是有意情绪调节都具有重要性和广泛性。因而之后的研究有必要在对运动员进行自动情绪调节时,(1)是要在操纵自动情绪调节的启动任务时要重视个体差异的影响,并将两者的测量相互参考、结合运用,使自动情绪调节实现更为有效的测量和操纵;(2)是要考虑不同人格、认知水平、运动技能、项目等个体对自动情绪调节的影响;(3)是还要从更深层次的神经认知、脑机制方面探讨个体差异背后的原因,以及遗传或习惯产生是否与之有关;(4)是相关研究或许还可思索着讨论民族、宗教、地域等文化差异对自动情绪调节的影响;在未来这些都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3.3 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探究自动情绪调节机制
在竞技运动领域,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的相关自动情绪调节研究较为缺乏,且都停留在行为层面,对于自动情绪调节的过程机制,以及其策略在时间进程上的先后差异至今无人探讨。而在其他领域,以往有研究表明晚期正电位LPP可以作为情绪调节指标[36],它是由情感线索引起的时间相关电位的持续正向偏转,且对它研究广泛。在自动认知重评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真实环境中,由不愉快图片的LPP波幅值比中性图片大,在虚拟环境中,并没有观测出这种情形,这表明通过内隐的(自动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对负性情绪产生的干扰进行调节[37]。其次,国内外开始有研究使用ERP及fRMI对自动情绪调节机制和神经基础进行探讨[38]。
那么,在竞技运动领域中对运动员进行自动情绪调节的机制和神经基础是什么?是否与其他领域研究结果相同?运动员对自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的时间特性及其大脑结构和功能与其他领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因而,为了获得在竞技运动领域中关于对运动员自动情绪调节的时间特点和脑机制的完全、准确的认知,将来须要在运用各研究范式的同时,综合利用ERP和fMRI等新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大量的探讨,以此深入探究自动情绪调节对运动员情绪的关系,推动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进展。
3.4 扩展自动情绪调节在竞技运动领域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自动、内隐、无意识情绪调节过程在不自觉的影响着人类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且被大量研究广泛接受和证实[39]。在竞技运动领域,相关研究涉及还不够宽广,且数量并不多,在有意识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探讨其对运动员认知发展(注意偏向、内隐记忆),情感、决策方面的影响;而自动情绪调节的少量的几篇文献仅对其启动研究范式和运动员情绪情感、疲劳测试上有所涉及。在对运动员认知、决策等其他的方面还未受到关注,这往往还未发挥出自动情绪调节自身的潜在价值,自动情绪调节的优势相较于有意情绪调节,在对运动员的各方面的作用将会表现出更佳的效果。其次,有研究阐明情绪调节策略的复杂性需要运动员依据不同的情境灵活的使用情绪调节策略,使之施展出其最大的功效[40],在今后的研究中,自动情绪调节也应注重其策略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后,尽管运动员在竞技运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但是教练员,裁判或者一些技术人员对运动员的培养及服务在整个竞技运动体系中也是存在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动情绪调节也可能对他们的认知行为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和效益。
4 结 论
自动情绪调节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在竞技运动领域的应用仍还处于构建中,未来广大研究者在竞技运动领域需将其应用的更为宽广,不应仅限于对运动员情绪情感上的研究,还可以对运动员其他方面的进行探索,以及加强对该领域其他对象的合理设计与研究运用。此外,还应侧重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应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以此来发挥出自动情绪调节的最大价值。
[1] Williams L E, Bargh J A, Nocera C C, et al. The unconscious regulation of emotion: Nonconscious reappraisal goals modulate emotional reactivity[J]. Emotion, 2009, 9(06): 847~854.
[2] Yuan J, Ding N, Liu Y, et al. Unconscious emotion regulation: Nonconscious reappraisal decreases emotion-relate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during frustration[J].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15, 29(06): 1042~1053.
[3] Mauss I B, Cook C L, Gross J J.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anger provoc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7, 43(05): 0~711.
[4] 马伟娜,朱蓓蓓. 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个体负性情绪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4):510~513.
[5] 姚雨佳,宣雨阳,齐常辉,等.自动化情绪调节策略对特质焦虑大学生应激反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9,42(01):209~215.
[6] Gross J J, Thompson R A.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Foundations[J]. gross Handbook, 2007, 21(03): 431~441.
[7] Mauss I B, Bunge S A, Gross J J.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J]. Social &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07, 1(01): 146~167.
[8] Yang Q, Tang P, Gu R, et al. 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s outcome evaluation[J].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 2015, 10(06): 824~831.
[9] Bargh J A. Auto-motives: Pre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raction[J].In: Gollwitzer P, ed.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New York, NY: Guilford Publications, 1990, 2: 93~130.
[10] Bargh J A, Gollwitzer P M, Lee-Chai A, et al. The automated will: Nonconscious activation and pursuit of behavioral goa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 81(06): 1014~1027.
[11] Custers R, Aarts H. Positive affect as implicit motivator: On the nonconscious operation of behavioral goals[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5, 89(02): 129~142.
[12] John A. Bargh, Lawrence E. Williams. The nonconscious regulation of emotion[J]. Journal of Asthma Research, 2007, 9(04): 429~445.
[13] Bargh J A. Our unconscious mind[J].Scientific American, 2014, 310(01): 30~37.
[14] Drabant E M, Mcrae K, Manuck S B,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ypical Reappraisal Use Predict Amygdala and Prefrontal Responses[J].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9, 65(05): 367~373.
[15] Mauss, I. B. How to Bite Your Tongue Without Blowing Your Top: Implicit Evalu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Predicts Affective Responding to Anger Provocation[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6, 32(05): 589~602.
[16] Dewall C N, Twenge J M, Koole S L, et al.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fter social exclusion: Tuning to positivity[J]. Emotion, 2011, 11(03): 623~636.
[17] Ajaya Y, Peckham A D, Johnson S L, et 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ania risk: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implicit and explicit cues to regulate[J].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2016, 50: 283~288.
[18] Srull T K, Wyer R S. The role of category accessibili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persons: Som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79, 37(10): 1660~1672.
[19] Tamir M, Ford B Q, Ryan E. Nonconscious goals can shape what people want to feel[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3, 49(02): 292~297.
[20] 王巧婷,张 晶,温 特.自动情绪调节对负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9,42(03):550~555.
[21] Wang, Y.a, b; Li, X.a.Temporal course of 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a Priming-Identify task: An ERP study(Article)[J]. Scientific Reports.2017, 34(06): 103~114.
[22] Schweiger Gallo I, Gollwitzer P M.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Control of fear despite cognitive load[J]. Psicothema, 2007, 19(02): 280~295.
[23] Gallo I S, Keil A, Mcculloch K C, et al. Strategic autom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96(01): 11~31.
[24] Azbel-Jackson L, Butler L T, Ellis J A, et al. Stay calm! Regulating emotional responses by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assessing the impact on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arousal[J].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15, in press (06): 1107~1121.
25] Gomez P, Scholz U, Danuser B, et al. The down-regulation of disgust by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Experiential and physiological concomitants[J].App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 2015, 40(02): 95~106.
[26] Hagger M, Wood C, Stiff C, et al. 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 136(04): 495~525.
[27] 杜 吟,殷恒婵,李卫东,等.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4):69~78.
[28] Brooks S J, Owen G. O’Daly, Uher R,et al. Subliminal food images compromise superior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women with restricting anorexia nervosa[J].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2012, 21(02): 751~763.
[29] 杜 吟,殷恒婵,马 强,等. 运动与非运动情境内隐情绪调节策略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J].体育科学,2014,34(12):44~53.
[30] 黄志剑,苏 珩,董 伟,等.内隐情绪启动测验在运动疲劳评价中的应用:女子赛艇运动员夏训期间的跟踪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报,2017,32(04):315~319.
[31] Vogt J., Lozo L., Koster E.H.W.,et al. On the role of goal relevance in emotional attention: Disgust evokes early attention to cleanliness[J].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11, 25(03): 466~477.
[32] Harrison N R, Chassy P. Habitual Use of Cognitive Reappraisal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Amplitude of the 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 Elicited by Threatening Pictures[J].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17, 33(01): 22~31.
[33] Larsen R J, Diener E. Affect intensity as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 A review[J]. 1987, 21(01): 1~39.
[34] Lumley M A, Neely L C, Burger A J. The Assessment of Alexithymia in Medical Setting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Health Proble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7, 89(03): 230~246.
[35] Jones G, Hanton S, Connaughton D. A Framework of Mental T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J].Sport Psychologist, 2007, 21(02): 243~264.
[36] Hajcak G, Olvet D M. The persistence of attention to emotion: Brain potentials during and after picture presentation[J]. Emotion, 2008, 8(02): 250~255.
[37] Mocaiber I, Pereira M G, Fátima Smith Erthal, et al. Fact or fic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J]. Neuroence Letters, 2010, 476(02): 84~88.
[38] 孙 岩,薄思雨,吕娇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脑网络分析:来自EEG和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20,52(01):12~25.
[39] Joormann J, Cooney R E, Henry M L, et al. Neural correlates of automatic mood regulation in girls at high risk f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12, 121(01): 61~72.
[40] Kucharski B, Strating M, Ahluwalia Cameron A, et al. Complexity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changing contexts: A study of varsity athletes.[J].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2018, 26(05): 145~153.
[41] Martinent G, Sylvain L, Claude F, et al. Athletes’ Regulation of Emotions Experienced During Competition: A Naturalistic Video-Assisted Study.[J].Sport, Exercis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y. 2015, 4(03): 188~205.
[42] 华 艳,李明霞,王巧婷,等.左侧眶额皮层在自动情绪调节下注意选择中的作用:来自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证据[J].心理学报,2020,52(09):1048~1056.
[43] Zhang J, Lipp O V, Ping H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act with Primed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an Anger Provocation[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 8.
[44] Tong E, Tan D H, Tan Y L. Can implicit appraisal concepts produce emotion-specific effects? A focus on unfairness and anger[J].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2013, 22(02): 449~460.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in Competitive Sports
YI Feng, LI Jun, YANG Tao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is an unconscious emotion regulation that requires no active effort. Applying its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to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new ideas for athletes to better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After elaborating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arting tasks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the article proposes a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improving the starting tasks and experimental materials of automatic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improving their Ecological valid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project differences on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comprehensively apply a variety of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to explore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mechanisms;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in other aspects of competitive sports.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Competitive sports; Outlook
1007―6891(2022)05―0063―06
10.13932/j.cnki.sctykx.2022.05.14
G804.8
A
2020-06-26
2022-05-10
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CX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