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创新驱动节能降碳 走出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之路
2022-02-05
交通企业管理 2022年3期
《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发布,提出推动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达72条。山东省持续发力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港口铁水联运,多式联运技术装备升级,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节能减碳。目前,山东铁路总里程7 061公里,建设内陆港19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线路72条。山东省将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运“公转铁”“公转水”,强化多式联运有效衔接,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清洁能源应用范围提质扩容。山东省长期聚焦绿色交通发展,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2019年山东省创建绿色交通示范省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形成了一批绿色交通城市、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样板项目。全省公交车、出租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均超过90%,清洁能源货运车辆超过2.7万辆;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站200余座,沿海港口建成岸电设施181套,京杭运河沿线船舶聚集区基本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
“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山东省共有营运公交车有6.71万辆,运营线路7 147条;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推进“公交+”发展战略,培育多样化公交服务体系;鼓励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
山东省还将强化绿色交通科技创新,推进节能降碳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潜力诊断服务、碳排放核查等市场机制在行业内的应用;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相关标准研究,不断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