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档案史料的挖掘与利用
2022-02-05刘炳菊
刘炳菊
(1.上海市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072;2.上海市地质资料馆,上海 200072)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客观记录,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编制各类专业志书和建设国家级专题档案记忆库的重要来源。本文阐述地质资料的特点与属性,分析地质资料的档案资源与史料价值,探讨其挖掘与利用的途径与方向,以拓展和提升地质资料的服务领域和服务能级。
1 我国对档案的界定及其立法管理
1.1 档案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做好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我国高度重视档案工作,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所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
1.2 档案的立法管理
我国对档案工作很早就实行立法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颁布,并先后于1996年、2016年、2020年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0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发布,并分别于1999年和201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下列材料,应当纳入归档范围:反映机关、团体组织沿革和主要职能活动的;反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及维护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权益和职工权益的;反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活动的;反映历史上各时期国家治理活动、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历史面貌、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归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不断完善利用规则,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档案法实施30多年来,对加强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维护国家档案资源安全,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2020年6月20日新修订颁布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开放导向,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档案工作的政治定位,理顺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档案科学管理、安全管理和开放利用有关制度,完善档案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是一次全面的优化和升级。其旨在理顺体制机制,有利于为全国档案工作有效开展集聚新优势;健全制度设计,有利于推进档案管理提质增效;加大开放力度,有利于提升档案服务便利性和覆盖面;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筑牢档案资源安全新防线;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开辟档案管理现代化新路径;强化监督检查,有利于为细化落实法律责任明确新举措;增强科技人才保障,有利于为档案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增添新动能。从而使我国的档案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部署更加适应和契合。
1.3 地方性与专业性档案管理
根据国家档案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结合本地区特点,制定颁布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市档案条例》在1995年颁布,并先后于1997、2004、2010、2017、2021年作了五次修订。2021年10月28日修订颁布并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档案条例》,同时突出了对红色档案的保护利用。《上海市档案条例》指出:红色档案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档案;明确要加强对红色档案的保护利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档案成为“四史”教育生动素材提供了法制保障。
根据国家档案法的立法精神,我国相关行业也制定出台了专业性的管理法规与规章。2002年国务院颁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并于2016、2017年作了两次修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也于2002年由原国土资源部制定并发布。地质资料作为国家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依法管理的范畴。我国的国家级及各省区市的地质资料馆也由此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重要的专业技术档案馆。
2 地质资料及其档案属性
2.1 地质资料范畴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2012年12月17 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以及由国家财政出资在境外从事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均应依照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规定的《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进行资料汇交,填写《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目录》,并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相关资料,接受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审查。”
2017年1月18 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号),该部颁文件指出:“地质资料是人类探索地球的认识积累和客观记载,对于合理利用保护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的11个附件,对包括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地质资料保护备案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也是对地质资料内涵与外延的具体阐释。
2.2 地质资料的档案属性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地质科研等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第一手成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等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并发挥其作用。我国对地质资料的明确界定,与国家档案法对档案的具体定义,在总体原则上是一致的;国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也是对国家档案法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具体化。因此,地质资料具有档案的基本属性,同样属于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
2.3 地质资料的档案资源与史料价值
我国是地质矿产蕴藏丰富的国家,地质工作也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周恩来总理也指出:地质工作是先行官。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的原始记录,蕴含丰富的珍贵历史信息,是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件、重大成果、重要会议等的重要载体和全过程真实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地质找矿、地质勘查在全国蓬勃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积累有丰富的地质资料。挖掘地质资料的丰富资源,发现地质资料的史料价值,拓展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领域,对于专业性地质志书的编撰、地质三光荣精神的传承、国家记忆工程的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地质行业中馆藏最多、最全的专业技术档案馆为全国地质资料馆,为国家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收藏了我国20世纪初以来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数十万种,涵盖了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勘查、物化遥勘查、地质科学研究、技术方法研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珍藏的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地质学先驱以及国外友人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研究与地质科学考察等大量文献报告与地质资料,也生动反映和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发端、初创、发展的整个过程与重要历史。
上海市地质资料馆的馆藏资源也十分丰富,既有纸本档案,也有实物岩芯库,更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屡获文明窗口、红旗集体、全国性行业先进等嘉奖。现馆内收藏各类地质资料3万余档,钻孔资料数十万份,拥有的上海市域的钻孔数量及覆盖密度为全国领先,具有鲜明的馆藏特色,并成为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数字平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现所有馆藏资料均已实现数字化,为地质资料的查阅和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3 地质资料档案史料的挖掘利用
3.1 档案史料的挖掘内容
挖掘地质资料的档案史料,具有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两大方面。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地质工作既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又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地质资料是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各类实物地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载体和媒介。所以,伴随着地质工作的申报、立项、评审、开题、论证、项目实施、验收、结题、汇交等全过程,地质资料都能有案可循、有记可查。另一方面,地质学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萌芽与发展的杰出先锋与重要代表,地质学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19世纪中叶的“师夷之长技”、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热潮。1909年成立中国地学会,并创办《地学杂志》;1913年成立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同时成立地质研究所并招收学生,是当时中国唯一招生的地质教育机构,完全以中国自己之力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地质专业人才,被称为中国地质史上的“十八罗汉”;1922年初正式成立中国地质学会,并先后创刊《中国地质学会志》会刊及《地质论评》学术期刊。这些都成为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地质资料中的档案史料,其挖掘内容异常丰富,也精彩纷呈。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在2021世界地球日上海科普高端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上海没有高山,但是有通向世界学术界的道路和土壤;地质科学传入中国,上海是一个萌生发芽的重要据点。”上海是我国地质学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地学书刊的最早印行地,是众多地学先驱的重要人生驿站。上海地面沉降曾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也成为重要的地质遗迹。上海地质科技人员接续传承,持续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办的五年一届的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交流,使上海地面沉降控制研究始终成为一张名片,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5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在沪成立,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日常管理,是当时唯一挂靠在地方基层单位的地调局业务中心。其秉持综合、攻关、指导、提高的工作职责,也将每四年定期组织在全国地面沉降典型地区召开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作为工作内容,并成功组织和承办2005年10月在沪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步入21世纪,上海率先开展城市地质工作,引领地质工作转型,在全国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这些历程和史迹,都是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档案材料和信息资源。
3.2 档案史料的利用途径
(1)资政育人生动素材
从档案的史料价值而言,地质资料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结合在全国广泛开展的“四史”教育活动,传承地质三光荣与科学家精神,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丰富的地质档案史料中挖掘、发现、展示地质科技工作者在长期和艰苦的科学调查实践中形成与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丰富的地质档案史料,形象生动地反映地学杰出人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上海是中国地质学的摇篮,众多地学先驱在上海留下过足迹。上海也孕育培养出了一代代地学精英,仅以中国地质学会颁授的个人奖项而言,上海的地学科技工作者就囊括了包括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银锤奖)、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等所有荣誉,成为薪火相传、献身地质事业的杰出楷模。
(2)专业志书重要材料
盛世修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定期编撰各类志书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以翔实资料、客观记载、真实数据为依托,方能经得起历史检验,使志书成为重要史籍,成为文化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
《区域地质志》《地质矿产志》《地方志》等专业志书的编撰与修订,都需要地质资料的档案史料作为支撑。地学史海钩沉,地质档案不可或缺。
以《上海市区域地质志》《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为代表的专业志书,既是对以往地质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对研究区域内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全面展示与理论提升,深入阐述了所在地区的沉积岩及沉积作用、岩浆岩及岩浆作用以及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历史,是重要的专业性典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地质志,也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在1988年前后编撰完成,并陆续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这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出版问世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地质事业继续蓬勃发展,获得海量的基础地质资料,又进一步取得异常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故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8年启动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的编纂。至2017年年底,《中国区域地质志》的十个地方卷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公众发布。至2021年年底,包括32个省(区、市)的区域地质志地方卷、16个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及全国性专业地质志书的《中国区域地质志》全面完成并付梓印行。全国区域地质志记录了地质行业上下求索的历程,是推动地质科技进步的基石,是传承和彰显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区域地质志内涵丰富,规模宏大,代表了现今中国地质调查与科研的最新与最高学术水准,是价值珍贵、意义重大的综合性和原创性地质成果,是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与地学普及等的首要参考资料。
《上海地质矿产志》《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志》等,属于上海市地方志的专业志系列,1998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其更突出机构与工作沿革,专业工作与事务管理并重,部门工作的脉络清晰完整。2021年12月,历经10年,前后易稿20多次,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的《上海市志(1978—2010)》系列中的“城乡建设分志”下的分卷——房地产业卷,作为首轮地方志专业分志的续志,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其中包括“上海市城市地质工作”“上海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两篇专记,全面总结与系统回顾了该两大领域在此期间的工作进展与取得的成就。
(3)专题记忆库建设的源泉
地质资料的档案史料,蕴含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信息,是建设国家记忆工程和专题记忆库的重要来源。经过时间的积淀,回溯重要事件,审视当年的观点碰撞,也能更真切地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洞悉地质前辈从纷繁的地质资料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眼光与能力,感悟他们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胸襟,以及个人的独特人格魅力。
上海是我国地质学发展的重要起源地,是中国最早开设地质勘探冶炼课程教育和出版地质教科书的地方。众多地学先驱均是在上海组织和开展地质学科研、学术、教学、出版等活动,影响深远。西学东渐,地学启蒙在上海发端。洋务运动起,中国人在上海自己创办译书机构,翻译、编辑出版了大量地学书籍和教科书。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地质科学的研究在上海兴起,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形式由单一的个体研究发展到有组织的研究。上海本地的地质调查、钻探工作,始于清咸丰十一年(1860年)。是年,在黄浦路(今中山东路)美商旗昌洋行内钻探了第一口取用地下水的深井,深度为77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张华浜附近设立第一个水准点——吴淞零点。民国9~11年(1920~1922年),同属“中国地质十八罗汉”的刘季辰、赵汝钧、叶良辅在松江和金山进行地质调查,并作岩石鉴定。与此同时,英美学者先后发表有关上海第四纪地层及地下水水质论文。这些史料信息,都在浩繁的地质资料丰富馆藏中留下了印记。
再比如,上海的地面沉降问题,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急剧发展,引起国家高度关注。上海地质部门因此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提交了初步分析报告。1964年地质部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会商,根据初步的调查研究成果,从沉降的十大因素中,确定了开采地下水是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控制上海地面沉降的措施。后经实践检验,当时的判断和制定的对策完全正确,因而上海市地质处在1979年重新汇编翻印当年的会议资料,使更多的从业者了解和体味这段历史与过程。而上海地面沉降控制成效,以“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控制上海地面沉降”在原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1972年第3期刊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为纪实报告文学《不沉的上海》题写书名,以及上海地面沉降科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在UNESCO地面沉降国际倡议组织内任职,都使上海地面沉降控制蜚声海内外。这也是国家记忆工程和地质专题记忆库的鲜活案例。
3.3 档案史料收集整理的工作建议
以往对地质资料的利用管理,更多的是从保管和实用的角度,较少考虑其蕴含的档案史料价值,因而,缺乏针对性的整理,也无意识去主动收集。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关注和重视地质资料的档案史料信息资源,以项目、事件或人物为脉络,进行系统化整理,使之既能体现主干,也有生动的细节展现,使档案史料更加完整、丰富和多元。
加强地质资料档案史料的收集与汇编集成,对地质遗迹、地学史实、杰出人物的履历生平等,应通过寻访、征集、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拾漏补缺或抢救性挖掘和收集;对重要项目、重要事件、重要会议等,应主动进行跟踪,及时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客观记录和真实反映全过程。
建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和操作技术手册,明确和细化涉及地质资料档案史料的收集、汇交、整理、利用等各环节的主要内容与具体要求,探索地质资料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向的新突破。
进一步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完善和强化地质资料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提高交互性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提升管理实效和能级。
4 结语
地质资料蕴含丰富的档案史料资源,具有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对地质资料的档案史料进行挖掘和开发利用,有助于地质资料的社会化应用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也利于国家记忆工程和地质专题记忆库的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工程和精神文明精神,也将是地质资料新的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