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草”语义辨正

2022-02-05施书宇

江海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复合词皮衣引申义

施书宇

通常认为“皮草”就是“皮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方)指裘皮及裘皮制品”。众所周知,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通常具有相关性,但是在其释义中却找不到“草”的意义痕迹。“草”的意义以及“皮草”是否方言词,值得探究。除《现代汉语词典》外,“皮草”的释义还有五种看法:(1)毛皮和草席;(2)皮和草;(3)偏义复合词,仅“皮”表义;(4)皮毛,粤方言词;(5)“草”指皮的着色工艺,用这种工艺制成的为“皮草”。实际上,这几种观点经不起推敲,特别是没有释清“草”的意义。

本文认为“草”表“毛”义,二者为同义语素。考察发现,其用例最早出现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出版的《俗话倾谈》,作者为广东人邵彬儒,其用例如“省城至大绸缎铺是那一间?买皮草要去那一条街方有?”海峰在《东干语概况》中指出,19世纪末期,从陕西、甘肃迁徙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族在其“东干语”中已使用了“皮草”一词。港粤等地保留的“皮草”同“东干语”一样,都属于历史文言词的继承。光绪十八年(1892),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其编著的《富国须知》中也使用了“皮草”一词。“皮草”使用历史悠久,是保留至今的历史文言词,而非方言词。“皮草”在清之前文献中用例很少,但是“皮毛”却很多,在《周礼》中早已出现。考察发现,“毛”始见于金文,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谈道:“人、兽曰毛,鸟曰羽,浑言通曰毛。引申之草木亦谓之毛。”从二者用例可以看出,“草”表示“草或草本植物的总称”;而“毛”可以表示“地表生长之物”。因为人的须发、鸟兽的羽毛都具有“密比丛生”之状,故而皮上所生之毛发很自然地引申指地上所长的植物。同时,“毛”是“附在表皮上有护体和保温作用的丝状物”,从认知角度而言,“草”也具有该类特点。所以“草”和“毛”在语义上具有相通性。

此外,二者在引申义上具有一致性。“草”的义项之一是“草率;不细致”,而“毛”的义项之一是“做事粗心,不细致”。通过反向推理,在引申义上具有对应关系的词,在原始语义上也具有相通性。同时,问卷调查发现,汉语母语者普遍认为“皮草”“皮衣”并不相同,“皮草”应该有毛,而“皮衣”(除领子外)没有毛。这种朴素的母语语感实际上具有合理性。而且检索百度对应的“皮草”“皮衣”图片也佐证了该看法。

综上认为,“皮草”的释义应突出其“带毛”的典型性特征,且不应该标为方言词。兼顾到语义的通俗性,其释义为“带毛的皮及皮制品”更为妥切。

猜你喜欢

复合词皮衣引申义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和维吾尔语反义复合词的对比研究
基于对外汉语的结果义与虚化义动补式复合词分析
鱼皮衣,赫哲族努力传承千年技艺
动物狂想曲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SUPER YOUTH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穿对皮衣做型男
从构式语法角度分析英语复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