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2022-02-05刘玉华王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25期
关键词:科室行政事业单位

◎刘玉华王皞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规范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可推动各项工作按照规定有序开展,提升各项支出有序性,降低出现其他财务风险问题的几率。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常见的财务风险问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突发性较强,同时受到其出现机制和形势的影响,一旦出现可能无法避免,继而给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没有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旦出现财务风险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很难快速做出应对,导致出现较大财务风险损失。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上级财政拨款来获得资金,因而没有及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任务负担重,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在收支预算管理环节和资产管理环节,其各项数据跟进的及时性不高,没有及时将各项资金利用起来,导致资金无法充分发挥其原有价值,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将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质量。再次,财务风险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它与工作人员个人意志之间的关联性较弱。行政事业单位虽然缺乏市场运营能力,但是也会受到风险的冲击,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在对风险出现形势和风险特征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尽管风险出现原因和形式等不可控,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通过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并及时处理,将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风险全过程跟踪的重视,通过定期预估风险,可及时发现隐蔽的风险隐患并及时处理,进一步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范能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足

要想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就必须调动单位所有干部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引导其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这样才能提升单位整体财务风险防控效果。而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加强对干部职工风险防控意识培训的重视,通过多样化培训,引导其了解风险防控特点,并在风险防控意识引导下主动开展风险防控工作。但是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干部职工单方面将风险管控责任划给了财务管理科室,认为财务风险防控和自己的关联性不强,自己经手的业务不存在财务风险。也有部分干部职工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只依赖财政拨款开展各项工作,因而不存在太多财务风险,单位整体经营情况十分稳定,不存在其他类型的风险问题,只需要按照政策要求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即可,没有形成对财务风险管控的正确认识。后期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财务管理问题时,该类职工也无法快速确定解决方案,导致很多工作推进受到影响。最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依靠财务管理科室单独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员工之间的配合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防控质量。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完善相应制度体制,以此来提升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并快速做出应对措施,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及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其预算管理制度和单位各项财务工作之间的匹配性相对较弱,同时存在更新不及时问题,很多都是直接照搬上级财务防控要求,而没有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管理制度并不详细,更多与管理人员意志挂钩,而没有落实到真正推行环节,给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使用零基预算法开展工作,但是制度要求使用基数法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经费调度环节可能会受到其使用的预算方法的影响,导致而出现一系列问题。最后,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详细的制度支撑,在过程管理环节缺乏完整的依据,财务监管措施也无法快速落实到位,因而可能有部分工作人员受到人情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放宽工作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下降,影响了财务工作质量。

(三)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是行政事业单位最了解财务风险的人员,其各项工作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讲,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能力。而在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受到其所学专业限制和实践水平等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并不平衡,部分专业素质较强的管理人员更多开展日常事务性工作而没有太多关注财务风险管控,也没有及时对外参加交流培训来了解最新的财务风险防控信息,导致财务管理科室在应对财务风险问题时缺乏充分的经验,无法为其他部门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控帮助,需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加强重视,及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一)提升单位职工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重视,通过引导管理人员了解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制定财务风险防控方案来向单位职工和管理人员等宣传财务风险的特征,并引导其主动形成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加强对各科室财务风险防控制度学习工作的重视,督促单位职工主动了解财务风险特点并参与到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以此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做出更全面的防范,进一步提升财务风险内控效果[3]。其次,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进相应经济事项时,财务科室应当联合经济事项相关科室,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预估,在此基础上开启风险防控机制,并及时落实不同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将其与财务风险预估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奖惩制度结合,可有效提升参与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视,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引导会计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模式,以保障工作质量为目标,在相应工作规范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落实各项财务风险预警措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稳定性。

(二)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防范财务风险,就必须加强对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特征,主动向社会公开单位信息,可以让更多公民参与进来,可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作责任感,以更加规范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减少非必要的财务风险问题。在该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应当及时调整其信息公开方式和范围,并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编辑公开信息,这样才能保障公开信息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沟通机制的重视,结合常见的信息沟通机制特征及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在保留原有信息沟通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解财务内控目标来明确各个科室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点,并引导其责任机制指导下,主动与相关科室沟通,打造新型自上而下的双向沟通机制,可进一步提升沟通有效性。最后,财务部门也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并鼓励业务存在关联性的部门主动与彼此联系,以此来提升横向沟通及时性,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减少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几率。

(三)落实财务监督工作

财务监督是保障各项工作规范开展的强力工具,对提升财务信息准确性具有积极作用。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点开展信息审核工作,根据内部财务信息特征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进行审核,以此来收集更加规范准确的财务信息,为领导人员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4]。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当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活动,结合权限分离要求,及时完善监督权和执行权及决策权的对应管理人员和管理范围,并将全过程反腐机制贯穿到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重点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额支出,可有效提升财务监督质量。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与内部科室的联系,引导其主动落实财务内控要求,打造更加系统的内控网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纪检部门和审计人员也应当加强对自身工作重点的认识,定期了解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推进情况,并及时找出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优化,进一步提升财务内控体系系统性。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根据财务人员发展要求和风险防控重点,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对外参加培训,引导其主动掌握各项业务操作重点和财务风险隐患监督方法,并将其与各环节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工作的重视,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特点,选拔专业对口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参与财务管理工作,通过适当培训,引导其了解财务管理重点,并掌握相应的系统操作技能,重点对其进行道德品质培训,提升其工作责任感,引导其以规范的方式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保障自身工作规范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新形势的重视,结合财务内部管理数据,及时组织业务科室和财务管理人员开展数据核算工作,并对各项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快速找出业务经办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打造健全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可进一步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质量。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单位各类软件的重视,结合财务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及业务系统特征,及时将其整合起来,可以进一步畅通财务风险信息监管渠道,并方便财务管理人员制定更加全面的财务分析管理数据,以此做出的财务风险评估也会更具可靠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当积极组织外部审计,通过第三方来快速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解决。

(五)合理设置财务岗位

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以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及时与政工、财务等科室沟通,结合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和财务岗位重点工作方向开展岗位设置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单位实际情况的重视,结合财务管理岗位工作要求和岗位人员变化来适当补充或调整人员比例。另一方面,在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时也要加强对权责划分工作的重视,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权力来对其进行适当优化,明确财务管理岗位之间的制衡关系,并通过适当调整,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在制度约束下开展各项工作,避免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不相容等问题。为避免职工权力过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岗位对应责任人的重视,避免同一职工同时承担多项财务管理岗位,提高财务审核等环节工作规范性,保障各岗位财务人员的工作连接紧密性,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岗位有序性。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视,从职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愿景入手,结合具体财务管理岗位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提出的要求,为财务管理人员分配合适的岗位,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工作职责和权限,更加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保障其整体工作质量。

(六)做好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预算编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资产分析不准确问题、业务科室配合度问题等,结合各项业务特征及资金支出要求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保障各项资金分配有序性。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预算管控工作的重视,结合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预算管控偏差,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及时将审查信息落实到位,可有效提升预算资金管理规范性,降低出现资金滥用等问题的几率,推动资金管理工作以有序方式开展,减少非必要的财务管理风险。

(七)完善内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内控制度的重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要求开展风险管控工作,可快速理清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并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财务内控制度时必须加强对内部稽核制度的重视,结合审计工作要点和各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等,确定牵制制度,以此来约束相关部门的工作权力,引导其以规范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可有效提升财务内控管理有序性。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程序的重视,及时落实财务监管方案,以此来快速发现财务工作异常问题并解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八)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结合风险防控目标,及时设置相应的警戒线开展风险预防工作,明确各项风险特点并将其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上体现出来,进一步密切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各项信息传递及时性,可有效提升信息利用价值,减少后期出现信息不统一等问题的几率,将财务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自身工作方式和风险监测机制的重视,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抗风险能力为目标开展财务科室综合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线上一体化平台,以此来畅通财务科室和业务科室沟通机制,并通过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才配置等方式,形成强效财务管理风险联动防范机制,提升全体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以更加规范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质量。

猜你喜欢

科室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爱紧张的猫大夫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