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02-05田海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补苗豆苗大豆

◎田海涛

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元素,能够全面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大豆中就富含丰富植物蛋白,大豆制品中有大量的人体所需蛋白质,作为人们餐桌上最为主要的食品,大豆对人类至关重要,通过吸收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全面保证人类的健康。大豆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只有全面依靠先进技术支撑,才能确保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当前,大豆栽培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种植管理期间,通过采取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利提升大豆产量,大豆技术对我国的农业生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豆种植技术分类

1.窄行密植技术。

大豆品种多样化,对种植的要求也不同,不同品种大豆有不同的种植技术,其中,窄行密植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有利于大豆的高产丰收。技术主要适用于矮小品种大豆苗,对于生产周期长且单株产量高的大豆苗不能应用这项技术,通过窄行密植技术的应用,充分为大豆提供了所需要的营养与水分,确保了大豆的快速成长。实际应用时,种植人员要全面掌握大豆苗深度,过深过浅都会影响幼苗出土时长,时间不足则影响到生长发育和收获。

2.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是在种植大豆之前,在垄体下层浇水、施肥,全面为大豆提供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保证大豆健康成长所需,同时,用种植器械全面做好大豆苗间距的把握,使大豆能够在一定区间内成长,保证了大豆种植的有效性。严格选择种子是重点,只有全面保证种子的抗病能力,才能确保生存能力,提高大豆的产量,通过大豆垄体能够向大豆苗输送必须的成长营养。要想全面做好垄体分层种植,技术上要求较严格,需要种植人员全面掌握土壤疏松度,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全面确保大豆能够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存活率,最终实现大豆产量提升的总体目标。

二、大豆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要想生长得好,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做好技术控制,全面提高大豆的品质。对大豆进行种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影响要素,合理避免出现成长问题,为大豆生长营造良好环境。高产栽培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技术,要全面把握好技术要点,合理控制大豆密度和行间距,为大豆良好生长提供充足的条件,可以说,大豆栽培与玉米栽培技术是没有差异性的,二者有着相同的地方,只要全面把握技术核心,才能保证栽培的成功率,可参照玉米种植基本形式,最大程度实现大豆高产栽培,利用好技术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关键,所以要科学应用种植技术,为大豆丰产增收提供良好的必要条件,通过科学的栽培,进一步提升大豆效益。

1.地块选择。

大豆虽然对地块的要求不高,但是为了增产增收,则需要合理控制地块条件,严格选择条件好的地块进行种植,才能更好地实现丰收,种植地块选择十分重要。进行地块选择必须要掌握大豆的成长习性,全面了解大豆品种的特点,大豆与玉米相同,不论迎茬种植还是重茬种植均会降低整体产量,要想全面提高产量,则要把握大豆的这一特征,大豆根系往往会产生分泌物,如果长年在一个地块种植,则会对种植区域产生影响,大豆苗株受到毒害,不利于大豆的成长,苗株会在成长初期出现坏死或患病的现象,降低了大豆的产量,不利于大豆品质保证。大豆苗株适应性强,前茬作物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良好的种子能够全面避免出现问题,一般地块均符合大豆的成长。地块的土壤对大豆的影响不大,很多的地块都是黏壤土、沙壤土,这样的地块养分充足,水分不容易流失,也为大豆生长提供绝佳的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

2.整地治地。

当大豆栽培的地块选择完后,则需要根据种植的情况做好地块的整治,保证地块符合种植平整度要求,一般情况下,会利用设备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块进行整治,利用机械设备工具对地块进行深松或平翻,这样,能够保证填充松软、土壤内空气能够流动起来,有利于大豆的全面成长,更能够在初期促进大豆苗株茁壮发苗。只有科学整地处理,才能为大豆提供的成长环境,保证大豆苗株快速出苗,整地是重要的步骤,要全面掌握各个环节,以季节环境的不同,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大豆栽培地块得以全面的整理,提高大豆产量,保证品质。春种大豆一般为平翻整地,能够使农家肥与病虫卵翻埋到土壤里,另外也能够快速提高土壤热化程度,保证了大豆的良好生长空间。对于春季种植期干旱地区,要进行深松,保证土壤深度,提高土壤的透气性,通过空气流动减少水分流失,全面保证地块抗旱能力。

3.大豆品种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是我国的优势,但也决定了各地区种植的条件,要全面把握区域特征,合理选择品种,才能保证产量与品质。所以说在实际种植工作中,要全面考虑到条件差异化。大豆种植也需要全面考虑到种植地区实际地理条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等,注意大豆种植区域温度的控制,只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择好品种,才能确保丰产丰收,严格选择适宜的大豆种子是成长的先决条件。要根据地区情况不同,提前做好准备,严格选择合适的大豆作物品种,有效避免后期成长中出现病虫害。

4.实施合理有效播种。

大豆的播种是关键,要全面掌握播种的流程,为了保证播种的成功率,就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豆种子做好严格的筛查,对不良的种子进行剔除,以此,全面提高种子成活率。因为在大豆众多种子中,一定会存在病种、虫蛀种、杂种等,种植后不能出苗,影响到种植的效果,通过筛选工作挑好种子,保证良种种植,为了提高成活率,要科学的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对种子做好严格的清洗,完成以后要晾晒3~4 日,再利用药物进行浸泡,根瘤菌或硫酸锌等合理比例做好拌种。播种要保证合理的留苗密度,一般为2.0 万~2.4 万株/667m2,数据只是一方面,也要看具体播种的情况而定,考虑大豆不同品种成长的特性做好间距控制。对于大豆分支多成熟期晚的品种,要全面放大密度,为大豆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避免大豆成长中分支影响透气透光性,如果成熟期早,也可以将种植密度放小;掌握土壤肥沃的情况,对于土质良好的地区,大豆生长旺盛,可以适度放大密度,相反则放小种植密度;播种时间早且营养时间长的品种,适当放大种植密度,反之放小密度。

大豆种植是较为重要的环节,要全面掌握大豆和自身品种特点,对于高产的品种,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做好大小垄种植,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充足的光照条件,还为大豆提供良好的透气。及时掌握缺苗的情况,种植后做好检查,对不足的地方及时补齐,保证能够同时做果,实现统一性,及时补苗能够确保不空苗。大豆苗株栽培必须保持苗全苗壮,提高种植率,保证成活率,合理用好各地块,同时还要保证土地具有充足的养分,为了保证丰产增收,可以考虑在种植时将大豆和其他合谷农作物轮作。进一步强化对田间的管理,确保成长期间内,土壤肥力能够全面发挥作用,为大豆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需求。掌握不同的品种时间,大豆播种时间和方式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进行选择,有些地区冬季长,播种时间选择在4 月底,这个时间段的地下耕层温度为10℃,有利于播种后的成长发育。

5.田间管理方法。

大豆栽培后,需要全面提高田间管理能力,全面保证大豆的成长环境,对于种植完毕后的大豆,充分做好后续管理很重要,管理与栽培同等重要,要充分掌握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管理的成效,管理控制不当,不但不利于大豆的成长,更影响到收成,相关人员要根据大豆的成长时间,全面按照制度、标准、流程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1)补苗。

补苗主要是针对缺苗的部分进行补种,这是田间管理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能及时补齐缺少的苗,将会影响到成长,苗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现不齐的情况,不利于统一管理。无论前期准备工作多么充分,在栽培后均会出现苗株坏死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要全面掌握田间的出苗情况,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补种。一般情况,苗株全部种植完毕7~10d 后,就需要进入田间进行检查,把生长不好的进行去除,对不齐的进行补种,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可以事前做好记号,待统计完毕后统一安排进行一次补苗。做好田间管理,是在具体的时间内进行操作,但是在补苗过程中也可以间做,及时清理周边的杂苗,保证成活率。补苗要严格操作流程保证标准化,选择根部带土的苗株,较原来深埋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补苗成功。待种植完成以后,再过几天进行一次检查,通过补苗弥补坏死苗株,进一步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要对补苗工作充分重视,对苗多的地方进行松散处理,对苗少的地方要及时补种,分析病苗原因,全面保证大豆的成长条件。

(2)间苗。

间苗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间苗保证大豆的良好通透性,为大豆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一般情况下,补苗几乎是和间苗同时进行的,这项工作主要就是处理杂苗、病苗、密苗,保证苗株间距科学合理,为大豆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大豆前期种植对间距的处理程度决定了后期的工作量,如果前期处理不当,则后期的工作量就会加大,如果前期苗距得当,那么后期工作量就会小,就算是前期处理好了间距的问题,在后期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苗株间距发生变化的可能,这也天气与环境有直接关联,出现间距不同,密度过大或者过小,则会影响部分苗株光照、养分、水分的吸收,降低了大豆的产量。要及时做好苗株间隔的调整,清除过密的地方,对不足的及时补齐,遵循除劣保优原则,保留品相好的苗株,要严格标准管理,不能凭借主观意识处理。

(3)除草培土。

大豆在成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增大,要全面做好周边环境的处理,保证大豆良好的成长条件,除草培土是较为主要的工作,是对大豆苗株管理的重要流程,通过科学的除草培土,为大豆成长创造有利环境,根据苗株种植时间长短的不同,合理安排除草和培土的时间,保证频率才能确保效果,如果时间过早,则无法从根本上清理杂草,时间过晚杂草扎根后,工作量加大,所以说,在苗株发育初期才是大豆除草的最佳时期,此时大豆需要更多的养分,全面做好除草培土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大豆的成长养分与水分,全面提升大豆苗株养分吸收能力。要把握好大豆成长的阶段,一般会在苗株叶子展开前做好中耕处理,深度在20cm 左右,培土深度在15cm 左右,通过此时的田间管理,全面为大豆提供良好空间,大豆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对养分进行吸收,全面保证了成活率。大豆除草培土要同时进行,及时清除苗株附近杂草才能避免争肥争水现象,保证了苗株生长期间的充足水分与养分。大豆发育后期苗株枝干变粗,对养分消耗加大加快,只有做好杂草清理,才能更好地保证生长。

三、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无公害处理。

农业生产种植最为主要的就是做好病虫害防治,以此为作物成长提供条件,对于大豆作物而言病害防治是关键,大豆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降低产量,品质下降。病害是十分严重的一个危害,病虫害能够全面减产,要充分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全面做好病虫害的基本防治,通过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有效保证大豆的成长,为后期丰收做好保障。只有通过高效合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处理病害问题,提升大豆品质与产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大豆的病虫害较多样,概况的说就是豆天蛾、菌核病、霜霉病、大豆蚜虫等几种。在传统种植条件下,对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成效,通常是喷洒农药达到除病虫害的目的,但是,这种做法影响到了大豆的生存环境,导致土壤板结现象,不利于后期的作物成长,随着近年来新理念的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业种植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更加注重大豆的品质,为了有效保证大豆的品质,则要依靠新技术做好病害的防治,减少对农药的投入使用,农户在大豆种植前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良种大豆品种,科学有效实施土壤轮作,做好田间管理,这样,使土地通气性更好,透光性更强,综合防治才能避免病害的发生,保证了大豆生产的无污染和无公害。

2.大豆病害防治技术。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更加重视农作物绿色环保的种植栽培,通过绿色栽培技术推广,有效保证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品质。随着人们对农业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多,运用技术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传统病害防治技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甚至会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只有依靠现代技术,才能确保大豆总产提升。大豆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还有一些是不常见的病害,如病毒性病害,不能有效治理,将会影响到大豆的品质,降低产量。大豆根腐病、大豆叶斑病和大豆花叶病对大豆的影响最为直接,有时候处理不当会导致大豆的绝产,采取科学有效技术做好防治是根本,对存在传播性病毒的害虫进行集中捕杀。比如大豆叶斑病的防治,就需要清除被病害侵犯的植株,做好土地深翻;治疗大豆细菌斑点病,可以选择良种进行种植栽培,保证大豆的抗病性和耐病性,对发病的植株要集中处理,实施至少两年轮作才能有保证产量与品质。

3.大豆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要以技术为主,通过物理防治,避免出现病虫危害。要严格根据大豆生长特点做好田间的管理,通过田地轮作的方式,避免出现虫害。科学实施农田管理、有效对杂草进行清除、合理灌溉技术、有效措施做好施肥、促进大豆健康生长,都是有效的方法,能够及时减少大豆虫害发生率。生物技术是主要的防治技术,比如说,瓢虫和蜘蛛等益虫能够大减少虫害的发生,通过生物方式消除害虫对大豆的影响。要保护好虫害的诸多天敌,保证田间益虫数量,利用益虫捕捉害虫,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通过有效田间管理,降低虫害繁衍几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豆是我国悠久种植的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人们已经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保证了大豆的科学合理成长环境。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类型作物,在食品加工、油料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大豆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大,在市场上也深受人们喜爱。只有全面保证大豆的种植品质,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大豆产量逐年递增,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大豆的产量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部分优质大豆实现了出口利润。只有全面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栽培种植,才能有效提升大豆的质量,那么,进行栽培的时候,就需要从大豆种植与管理技术入手,不断革新种植方式与技术方法、改进管理能力,通过业态改变提高大豆的全新生态型种植产业集群,有效满足市场供应,满足人们生活和企业生产需求。

猜你喜欢

补苗豆苗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割豆苗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