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
2022-02-05谢宝清杨廷尧
◎谢宝清 杨廷尧
随着全球经贸规则加速重构,国际贸易规则的竞争日趋加剧,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是我国建立更高水平开放性对外贸易经济新体制的紧迫而重大任务。推进制度型开放关键是必须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规则、标准、制度等与国际接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1]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我国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我国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状况分析
1.我国外贸发展取得的成绩。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新冠疫情的冲击,针对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提振了驾驭市场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外贸稳定发展和结构优化。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外贸发展动力转换加快。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度持续提高,中国品牌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占出口比重持续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自主品牌生产和委托设计生产的比重明显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迅速,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出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传统优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商品比重提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出口加快。
我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后大门不会关闭,之会越开越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2、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外贸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
外部需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外贸创新发展基础尚不稳固。我国外贸发展受外需低迷、竞争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大而不强问题更显突出。随着要素成本攀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我国外贸增长的新旧动力转换、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尚需时日,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任务依然艰巨。
3.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
适应外贸发展的新形势,要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着力提升质量效益,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拓展服务贸易新领域。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促进贸易平衡。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机遇,带动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服务出口。积极发展新型贸易方式。加快培育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商品出口。积极扩大进口。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有效弥补我国资源禀赋的不足。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强化重要资源产品的战略性储备,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商业储备。
二、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和新常态下外贸发展转型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每项交易都是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按照商品的特点和贸易方式,通过贸易方式进行的。当今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同各样的贸易方式,贸易方式可以单一采用,也可以结合进行。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一)我国对外贸易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贸易方式的不同特征,我国的贸易方式呈多样化。
1.加工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是当今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它分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等方式主要有:进料加工,即“以进养出”,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协作生产。
2.一般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应的贸易形式。在加工贸易方式下,最终目的是出口;主要包括:代理、包销、寄售,一般也得适度利用寄售方式招标与投标。
3.其他贸易方式。
除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方式以外,还存在着一些贸易方式,如对销贸易、期货交易、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设备、租赁贸易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方式。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而其他贸易方式则处于从属地位。
(二)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的转型
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外贸发展的转型升级。
1.新常态下我国外贸发展的特点。
近些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经济格局国内经济结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正处于不断调整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进入增速的结构转型期。具体表现为:
(1)外贸规模基数不断扩大,继续维持外贸高速增长难度不断加大。
(2)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依靠技术、品牌等高附加值因素参与竞争将可能成为常态。
(3)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也成为常态。发达国家的产业同质化程度提升。导致一些对外贸易摩擦产生。
(4)政策环境的收紧成为一种常态。贸易摩擦增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力不强。
2.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发展的对策措施。
(1)从源头,全过程、全方位地支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加工贸易的模式,促进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带动我国装备,以及相关的材料、产品,标准、技术走出去,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3)培育新的商业模式,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推进在关、检、汇、税等方面予以支持,创造的国内外环境。
三、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加工贸易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能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这是新时代,我国外贸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贸依存度过高。
近些年来,国际贸易需求萎缩,外商投资有所减少。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变化、贸易摩擦等。近些年来,我国诸多加工贸易企业发生外商撤资的现象:有的跨国公司回海外投资,以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有部分外商投资信心不足,投资需求下降,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限制了国内加工企业的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
2.对外贸易加工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较小、加工技术水平也比较低。
产业的价值链一般包括产品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装配--销售--品牌运作五个环节。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模式一直是“两头在外”。即产品设计与技术研发、产品营销与品牌运作在发达国家与地区进行,我国仅负责零部件的生产与装配,造成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不再只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逐渐地开始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机电产品、医疗机械产品等,但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中仍处于从事加工转配的低附加值阶段,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品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以外商投资为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诸多企业严重依赖于母公司的核心技术。尽管我国在纺织品、玩具等领域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在高端电子通信、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加工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相对薄弱
3.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失衡。
(1)加工贸易的外部结构过于集中。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减少,充分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一依赖问题,也表明了我国加工贸易地区结构的不合理,需要拓展与周边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等间的交流和合作。
(2)加工贸易的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等吸引外商投资和开展加工贸易的有利条件,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仍然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深层内陆、远离海港、交通运输条件不佳、缺少优惠政策与配套设施等不足,造成加工贸易发展缓慢,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南部和东部,在长期发展中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拉大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尽管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比重逐渐提高,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还存在交通运输系统不健全、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还未形成完善的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条件。
4.加工贸易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未来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临的困难就是相应人才的匮乏。
5.贸易环境中的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上涨和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仅我国加工贸易发生短暂的下降趋势,更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格局以及我国在全球市场和贸易的地位,所以,受到来自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更多责难。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问题,更要处理好近年来出现的贸易摩擦问题。
(1)人民币对外升值。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汇率的变动会给我国的外贸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产生很大影响。人民币对外升值也会直接影响外商在我国的投资。在投资回报有可能降低的条件下,外商会选择少投资或保持观望态度。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资金周转会出现困难,使企业面临生产困难,资产更新、技术进步受阻。特别是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容易发生生产经营困难。
(2)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形成了激励的劳动力的竞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需要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问题,在国外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到。
(3)对外贸易摩擦增多。
我国受到贸易保护措施的损害一直非常突出,已经连续10多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美国与欧盟,近些年来,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双反双保”调查的密集程度纷纷创历史之最。
(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新时代,传统模式已表现出日趋增多的负面效应。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及升级途径。
1.转变外资方式,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引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鼓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3.完善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政策措施。
4.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四、在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怎样有效提高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探讨的热点。在此尝试从词块理论角度,探求提高商务英语阅读培训质量的途径,为商务英语培训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1.词块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培训中的作用。
有些对外贸易工作人员说商务英语阅读,文章生词多多读不懂,而且有些词汇难记。商务英语阅读与普通英语阅读的重要区别之一,即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少的对外贸易方面的专业术语,运用词块培训方法能有解决难题,词块理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商务英语培训中起的作用。
2.增加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速度。
商务英语的篇章提供了一些表示句子框架的词块,对观点的起承转接由相应的词头形式组织。如socialist economy(社会主义经济),capitalist economy(资本主义经济),collective econ-omy(集体经济),planned economy(计划经济),controlled economy(管制经济),rural economics(农村经济)。熟悉这些词块的形式和用法,能提高阅读语篇的速度。
词块在对外贸易企业商务英语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培训中运用词块理论,可以增加词汇量,扫清阅读障碍,提高的语篇分析能力和理解水平,必须培养识别和运用词块的能力,运用词块分析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