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现象”再思考
2022-02-05齐艳
□ 齐艳
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以3000余票微弱优势连任台北市市长。2019年8月6日,台湾民众党创建,柯文哲被推举为党主席。2020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台湾民众党成功拿下5席,一跃成为台湾政坛第三大党。这一切缘起于台湾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产生了一个热词“柯文哲现象”。为什么“政治素人”柯文哲能够变成“政治红人”,以85万高票当选台北市市长,从而造就这一现象?
从未有过参政经验,柯文哲以“政治素人”身份参选台北市市长受到追捧,突破岛内一直延续的蓝绿政治格局,通过选举成为“政治红人”“政治明星”,进而当选台北市市长,令人惊讶,因此被称为“柯文哲现象”。这一现象意味着台湾选举政治中出现了新的拐点,表明台北市市民厌恶蓝绿恶斗,不满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台湾公民运动蔚然成风,尤其是青年世代政治参与意识空前高涨,期待通过选举改变现实,新媒体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便捷通道,非典型的政治素人柯文哲因此走上政治舞台。为探究柯文哲个人政治生涯以及岛内政治局势新变化,有必要对“柯文哲现象”加以重新审视与思考。
一、市民厌恶蓝绿恶斗与素人政治兴起
(一)蓝绿恶斗阻遏台湾经济社会发展
蓝绿恶斗是台湾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近年来,台湾经济增长遭遇瓶颈期,呈现低迷态势,许多民众把矛头指向财政、租税不涨,奖励条例不够优厚,土地、资源人力取之不易等实际政策。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影响因素,台湾经济发展与否,最大的问题源自台湾政局不稳,蓝绿恶斗不断,致使境外投资者裹足不前,政策实施不到位。蓝绿恶斗下的两岸关系受阻,进而影响到台湾经济。其中2014年爆发的“反服贸运动”是一个重要表现。“反服贸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运动,以“超越蓝绿,超越统‘独’”定位。“反服贸运动”并没有跳出蓝绿争斗的框架,与民进党的煽动和支持密不可分,反而是蓝绿恶斗的一个表现。
(二)民众对传统蓝绿政治人物的厌倦
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由于马英九在其第二任期被认为“施政无能”,岛内民众“反马”情绪空前高涨。而2014年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父亲是曾任国民党主席和台湾地区副领导人的连战,背负典型的权贵子弟包袱。连胜文本人拥有美国的博士学位,家住在台北市顶级豪宅,有庞大的党组织和经费奥援等优势,而恰恰也因此,引发部分台湾民众“相对剥夺感”,从而触发民众反传统政党倾向。民进党基于台北市参选胜算不高,采取不提名本党候选人而支持柯文哲参选的策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姚文智曾在民进党党内初选胜出,是柯文哲与其进行角逐并胜出后,才代表所谓“在野大联盟”参选的。此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台北市教育程度较高,选民具有良好素质,理性中间选民居多,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相当部分蓝营支持者秉持“选人不选党”态度,反而为没有党派背景的柯文哲胜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三)柯文哲以“政治素人”身份参选
柯文哲大学毕业后任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创伤科主任兼台湾大学教授,是一位从未担任任何公职的“政治素人”,由于其业务能力精湛,再加上医生这一职业在台湾历来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柯文哲在台湾医界享有很高声望。2013年年初开始,柯文哲的名号逐渐在绿营打响,台北市民调支持度遥遥领先其他绿营人选。柯文哲自诩代表“白色的力量”,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也自称“在野大联盟”并获得超越蓝绿选民的支持。参选过程中,创造“白色憧憬”,以“开放政府,公民参与”等竞选口号迎合选民诉求。
二、公民运动蔚然成风与青年世代政治意识高涨
(一)公民运动兴起及其新表现
台湾的公民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以维护集体的经济政治权利为主,而进入新世纪,公民运动更多地体现出维护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及个体的权利、关怀弱者、环境保护等特点。2007年以来,台北市相继发生了“红衫军倒扁”、反对美牛进口,反“核四”、反黑心食品等公民运动。还有一种是假公民之名,行“反马反中”之实。例如,“反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反服贸协议”、反调整课纲等等,背后实有“台独”政党和“台独”势力煽风点火撑腰,反映了台湾社会蓝绿对抗、统“独”对抗的基本矛盾。无论何种性质的公民运动,可以说均对柯文哲最终决定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台北市市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公民社会的支持,也帮助解决了柯文哲参选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二)青年世代政治参与意识转变
青年世代主要是20—39岁人群,这是一个新世代。他们经历了台湾社会政治的变迁,省籍族群意识淡薄,同时还经受了网络新时代的洗礼,信息获取更加现代化与多元化。据统计,当前台湾20—39岁青年人数超过700万,是左右甚至决定选情的关键力量,青年政治参与将直接影响台湾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近年来,随着台湾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系列社会运动的直接推动下,台湾青年的政治参与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2014年“反服贸运动”之后,台湾青年原有的政治冷漠现象开始明显转变,逐渐从“远离政治”转向“参与政治”。整体看来,台湾青年爆发出对普世价值追求的政治热情,长时期迷茫的台湾青年逐渐走出政治边缘地带,逐渐脱离原有的封闭生活,摒弃原有冷漠的政治态度,走向公共领域,积极参与投票、选举游行等政治活动,力图影响公共政策,推动或反对一定的社会政治变革。
(三)柯文哲回应公民社会之策略
柯文哲为了显示其“超越蓝绿”的立场,在选举中政见中作出迎合公民社会及第三势力期望的姿态,坚持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主张“以中华民国为底线”。自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不论蓝绿都嗅到了一股社会发出的信息,柯文哲显然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社会脉动,认为“台湾从白衫军到太阳花学运,公民运动造就了台湾新政治的来临,开拓了公民参与的契机”“政党与政治人物必须更谦卑面对公民社会”。因此,柯文哲标榜“白色力量”,并称“台湾政治最大的问题是蓝绿恶斗、党派恶斗,一定要有人打破蓝绿或超越蓝绿”,因此,“‘超越蓝绿’是现阶段的任务”,应“重建台北市成为一个公平正义的城市”。对于如何“重建台北市”,柯文哲认为台北的改变源自“新三民主义”(即庶民、乡民/网民和公民),极力宣称“‘相信’可以改变这座城市的未来”。显然,柯文哲的言论抓住了台北市中间选民和青年世代的心理,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期盼,从而赢得了他们的回应和支持。
三、新媒体的兴起与候选人形象的塑造
(一)新媒体的兴起及其传播特点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近年来,台湾以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小型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政治与社会运作模式。2013年的“白衫军运动”和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均是利用移动新媒体进行策划、发动、组织的。显然,网际网络的出现,使间接民主走向直接民主,塑造了全新的政治面貌。新媒体传播特点主要有:(1)准入门槛低,平等对话。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不需要过高成本投入,也不要求专业技术知识,进入门槛低,操作简单,因其平民化个人化的特点而大受欢迎。(2)传播快而广,互动性强。新媒体在新闻传播的速度和空间上更具有优越性。(3)缺乏监管,难辨真实性。网络传播的低门槛、低成本,以及网络传播的隐匿性使得网络信息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验证,公信力不足。
(二)新媒体对候选人的形象塑造
在竞争性选举中,候选人的个人形象、操守以及魅力的塑造至关重要。政党以及候选人在选举活动中利用新媒体塑造良好政治形象,拉近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争取更多民意,是极其重要的。柯文哲能以85万选票拿下台北市市长,其在新媒体上对个人形象的塑造起到关键作用。新媒体为柯文哲塑造了三个正面形象:(1)白色力量的代表。柯文哲以无党籍形象竞选,提出“无关蓝绿,台北自己要更好的发展”的“白色力量”言论,依靠新媒体传播的路径与惯性,很快让“白色力量”的说法在网络上得到热议,获得很多人认可。(2)普通庶民的形象。柯文哲的父亲是小学老师,柯文哲本人依靠勤奋考上台湾大学医学系,成为医学权威后依然生活俭朴。新媒体不断将出身平凡的柯文哲的故事扩展开来,不断触动受众,吸引选民。(3)政治素人的形象。以此来博取选民,尤其是青年选民的认同感,以吸引选民的支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一些小的、财力微弱的组织可以用新技术弥补其他资源的欠缺。新技术为他们展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提供了新机会。
(三)柯文哲阵营新媒体传播策略
“柯文哲现象”出现的密码在于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由于柯文哲以无党籍身份参选,无法打组织战,也没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支配,决定了他将打一场非典型选战。从筹组竞选团队到募集竞选经费,从征集竞选歌曲到刊登竞选广告,从搜集民意、优化政见到公布经费使用情况,柯文哲基本通过网络进行。其传播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争取年轻选民和“白色力量”为首要目标,以“超越蓝绿”和“庶民对权贵”为宣传主轴,以新技术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为重要支撑,以发动网络达人和外围网民为强大助手。此外,柯文哲上任后积极运作网络直销、直播,其团队经营的重要“柯粉网站”,制作的“一日幕僚”网络直播节目,因其具备“实时、分享与扩散”特点,消除了公共事务与民众之间的隔阂,颇受岛内网友热捧。
2018年“九合一”选举柯文哲连任,证明“柯文哲现象”并非昙花一现。2019年8月台湾民众党创党大会,柯文哲提出“超越蓝绿”口号。以“超越蓝绿”为核心诉求的台湾民众党兴起,实质上代表着台湾民众对目前岛内政党政治的不满。
2020年,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放弃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其民意支持度大幅下降。然而,随着台湾岛内第二波疫情暴发蔓延,柯文哲凭借专业医学背景及其对民进党当局疫情防控不力的批评,民意支持度逐渐上升。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8月中旬民调,35—44岁族群64%对柯文哲有好感。“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柯文哲的平均满意度是57.41%,与2012年马英九寻求连任时相仿,足以竞逐台湾地区领导人,且仍深受许多年轻人喜爱,是2024年选举不可忽视的角色。
柯文哲作为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市长,坚持举办2021年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基于忧心“两岸恶性螺旋越来越严重”,柯文哲提出两岸交流需要“五个互相”,有助于两岸化解分歧和对立,缓和当前两岸紧张氛围。12月1日,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如期举行,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致辞再次强调两岸之间维持交流、增强互信的重要性。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柯文哲强调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在处理两岸事务时,也会始终坚持务实的态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台湾媒体相关报道,2021年4月,柯文哲宣称,台北很多街道都以大陆省市命名,需要改名。柯文哲抛出“台北街道正名”,实质上是给台北街名“去中国化”,是为讨好“台派”,为2024年选举做准备。总之,以柯文哲为代表的台湾民众党已经成为台湾“第三势力”或台湾政治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台湾政局产生一定影响,在两岸关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柯文哲现象”再思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