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劳动观教育:价值意蕴、问题审思与解决路径①
2022-02-05李磊
李 磊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2021年10月25日检索。。《纲要》强化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观念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观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认知水平、劳动价值态度、劳动行为规范。青少年群体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劳动观也正处在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否拥有科学的劳动认知、正确的劳动价值态度、合理的劳动行为规范不仅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极为重要,虽然他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但未来他们却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因此,本文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观点、看法和认识,是对劳动的本质、价值、功能和目的的整体理解。青少年劳动观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为基础,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育之中的一整套科学的教育体系。青少年正处于劳动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积极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全面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观。因为,劳动观作为人的一种意识而具有意识的能动性,会对人的劳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着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性地存在着。”(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这就是说,人的劳动首先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具体劳动之前,人其实就已经在头脑中对劳动进行了观念性的模拟。这种能动的观念性模拟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劳动观教育正是要让青少年自觉意识到这种为人所特有的劳动意识特性及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性的作用。
(一)完善青少年对劳动的认知: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劳动观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人”是指“现实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正是通过劳动,“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的基础上”(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可以说,劳动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出发点。因此,正确的劳动认知能够使劳动者自觉地把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正确地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自觉地改造世界提供普遍性指导。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具有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功能。劳动作为一种人之为人所特有的活动,它具有体现并兑现人的价值的创造性功能,能够使人摆脱动物性一面,而实现自我超越,即使得人的存在越来越具有属人属性,能够实现与“德、智、体、美”的协同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功能得到了最终体现和实现,正如同马克思所说,那时“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因此,劳动观教育能够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劳动的真正含义,使得他们明白: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培养和形成科学的劳动认知,理解并认同唯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使青少年明白劳动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的纽带,能够促进二者统一发展
随着分工与交往的发展,劳动不仅越来越成为个人发展的直接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劳动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个体生存全面社会化和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日益凸显的当今时代,劳动,尤其是创造性劳动越来越直接地成为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劳动观教育不仅要使得青少年理解劳动之于人生幸福和发展的根本性和重要性,也要使青少年明白劳动之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实,越是个人的劳动越应当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这不仅是由劳动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人的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劳动越具有自觉的社会性,就越意味着个人的社会性得到了彰显、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此外,不难看出,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个人劳动要自觉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为个人幸福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应当自觉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统一于自己的劳动奋斗中。总之,劳动观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认识到:个人的发展要自觉地服务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也最终会体现和实现个人的幸福。没有离开个人幸福的社会发展,也没有离开社会发展的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劳动。离开劳动,不仅个人幸福无法实现,社会发展也无法实现。
(三)使青少年明白劳动能够实现个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和谐统一
劳动不仅是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的纽带,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桥梁,更是实现个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主体性中介。笔者以为,劳动过程其实是双重关系形成的过程:既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也是个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人化的过程。前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生成过程,后者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社会承认关系的构建过程。在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即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其实人也在同等程度上被自然化,即人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逐渐学会了尊重自然,并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认识到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同时磨练了劳动意志并形成了劳动审美情趣。而人在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个人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认识到为了实现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必须形成联合的劳动共同体,结成劳动伦理关系,自觉、主动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人逐渐学会了相互尊重,并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法则行事,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同时形成了劳动美德并提高了劳动境界。劳动的双重关系表明:个人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与他人的联合劳动)来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完成向自然的复归,实现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社会(与他人的联合劳动)来间接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完成向社会的复归,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不过,在阶级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的双重性却表现为劳动关系的双重对立,即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社会(自身)的对立,人不是向自然的复归,而是远离自然,人不是向社会(自身)的复归,而是远离社会。这是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即自然的异化和人自身的异化,本质上是劳动的异化。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的双重性则表现为劳动的双重统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与社会(自身)的统一,那时人实现了向自然和自身的复归,实现了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因此,劳动教育要使青少年全面认识和把握劳动关系的双重性特征及其重要性,并以人类社会的视野正确认识劳动异化现象,为消除劳动异化、实现劳动自由以及个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不懈奋斗。
二、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的问题审思
重提并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内在的应有之义,也是纠正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着的不良、错误和扭曲的劳动观的必然要求。当前青少年在劳动观上主要存在认知偏颇、价值失衡、行为失范等方面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形态变化的冲击、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家庭与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全面。
(一)青少年劳动观问题之表征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以及知识的获取、观念的塑造、行为的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青少年劳动观的形成来说,这一时期尤为重要。可以说,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劳动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价值取向,也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劳动行为。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从青少年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行为中推知其劳动认知的情况。进一步说,劳动认知上的偏颇必然会导致劳动价值上的失衡和劳动行为上的失范,反之,劳动价值上的失衡和劳动行为上的失范也必然会反映出劳动认知上的偏颇。
1.劳动观念认知上的偏颇
首先,从劳动的本体论上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劳动”是一个人类学本体论概念,劳动不仅创造了整个人类历史,而且生产和再生产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人正是在劳动中使得自己的内在本质得到了外化、对象化和现实化,这一外化、对象化和现实化过程,也就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可以说劳动具有与上帝同等的地位,只不过劳动并不如上帝那样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劳动不是语言创世,而是在建筑学意义上创造世界的。也就是说,劳动必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和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新的创造,由此才形成人类社会接续不断和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图景。
此外,从人与动物的劳动行为区别上来看,任何一种人类劳动,看得见的虽然是劳动行为和劳动结果,但其实劳动动机或目的已经以观念形态表象了劳动行为和结果。也就是说,在劳动行为和劳动结果之前,劳动者已经在意识中大致模拟了劳动行为过程并评估了劳动结果,而具体的劳动行为及其结果只不过是把观念或意识形态的劳动加以对象化和现实化而已,这一观念或意识形态的劳动正是人类劳动的独特性。动物不存在这样一个观念或意识形态的劳动行为。动物的劳动行为完全受本能的支配,动物不会自觉地在观念或意识中先行对劳动行为和结果进行模拟。正确的认识是:人的劳动虽然有其动物属性的一面,但其本质上是超越动物性的,即人的劳动能够使人逐渐摆脱动物性而越来越具有属人属性。
当前,一些青少年在劳动认知上出现了偏颇甚至混乱,他们把劳动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没有尊严的行为而产生了鄙视体力劳动的错误认知,甚至出现了“劳动可有可无、劳动意志淡薄、劳动情感缺失”等精神层面的反面案例。他们往往认为劳动课就是“走形式、走过场”,劳动完全是一种“体罚的手段”等。另外,他们对劳动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劳动就是赚钱的手段,劳动等同于人的可利用的工具”等实用论层面,而对劳动的属人属性、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等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与认同。这些都是劳动认知上偏颇的表现。
2.劳动价值取向上的失衡
劳动是手段与目的或工具与价值相统一的活动。劳动既具有类动物性的谋生性,又具有属人属性的需要性。在阶级社会中,劳动创造了人,但这种创造具有二重性,劳动既发展着人,同时也折磨着人,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福的,也就是说劳动的目的性和手段性并不是直接统一的,而是间接统一的,是在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劳动在创造着人的同时,人也被动物化、物化和异化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本身才成为一种需要,并且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劳动的谋生性或被迫性才完全被消解,或者说劳动的手段性和目的性实现了直接的统一。而就当前来看,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劳动的工具性或手段性的作用被极大抬高,而劳动的目的性和价值性却日渐消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撕裂和对立鲜明地体现在人们的劳动取向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不注重劳动过程、片面追求劳动结果、劳动动机不纯、诚实劳动愿意度低。当前,青少年“劳动价值失衡”极端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无价值和意义,如“空心病”、佛系文化、“躺平”等现象盛行;二是一味地追求不切实际的劳动报酬,企图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三是持有“物质第一,金钱至上”的扭曲价值观,重物质劳动,轻精神劳动。
3.劳动行为上的失范
青少年体认劳动,从知到行,知外化于行,知在行中得到了确证,行又推动了知的深化。因此,行是劳动认知的重要表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这表明了劳动精神最终要在劳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这同时也对青少年从行为上表达自己的劳动观提出了要求。劳动观包括劳动的知与劳动的行,是知行合一。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知之不甚,行而不笃,都会导致劳动行为上的失范,青少年应当在行中不断反思、总结以提升认知,并用提升的认知不断指导行,形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当前,一些青少年因劳动观念教育不足出现了劳动动力不足、懒于劳动等现象,这又导致他们不屑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他们因劳动认知偏颇而出现了劳动行为失范,也就更谈不上热爱劳动了;另外,虽然一些青少年受到了良好的劳动教育,但从知到行的转化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其劳动行为上的失范,这就在客观上妨碍了他人劳动幸福和价值的实现,因而也就出现了劳动伦理问题,如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个体的劳动价值与集体的劳动价值的冲突、对他人的劳动行为协调不力以及劳动分配不合理等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主观认知偏颇和客观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劳动伦理问题。
(二)青少年劳动观问题之原因
面对以上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劳动观问题,必须找到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据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笔者以为,对于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劳动认知上的偏颇、劳动价值上的失衡和劳动行为上的失范等问题,可以从劳动形态变化的冲击、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家庭与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全面等方面进行分析。
1.劳动形态的急剧变化冲击传统的劳动认知观
随着分工的日益普遍化和数字信息时代的纵深发展,劳动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劳动的非物质性越来越显著,传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界限日益模糊,这给传统劳动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造成了划分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形态以及劳动评价标准等的困难。在人们的传统劳动中,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形态以及劳动评价标准的界线是分明的,具有一定的时空性,而现代的劳动形态,特别是智能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出现,已经打破了时空的界线,打破了生活与工作的界线,而具有了无主体性和超时空性等特征,由此而产生诸如:谁在劳动?劳动对象是什么?劳动成果是什么?按何种标准分配劳动成果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因为劳动的明晰性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这涉及劳动分配正义的根据和合法性问题。笔者以为,劳动形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并没有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论断,而只是使得劳动创造价值变得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主体日益复杂化,因此首先必须确定劳动的主体。因为只有找到劳动生产的主体,才能找到劳动分配和劳动正义的主体性根据。当前劳动认知领域的偏颇、甚至混乱,主要原因就是劳动主体不清晰,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与实际的劳动付出严重不相称,而不劳者却以劳动者的名义获得远超应得的份额,这就导致劳动价值论受到很大质疑、劳动正义问题日益突出并进一步扭曲了人们的劳动认知观。而青少年群体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一方面传统的劳动认知观并没有在他们内心完全确立,另一方面新型的劳动形态又在冲击和瓦解着他们已经部分确立的传统的劳动认知观。
2.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日益消解劳动价值观
随着网络自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各种附带主义倾向和消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信息(视频、图片、文字)迅速占据人们的头脑,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金钱至上主义、价值虚无主义、躺平或佛系的人生观,并不断地冲击、动摇、瓦解着人们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价值观。劳动非但不能创造幸福和美好,反而创造不幸和痛苦,劳动似乎成为一种原罪,成为低贱者的标配。不可否认,我们虽然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矛盾,但阶层之间的矛盾还是大量存在的,虽然这是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但如果不谨慎、正面地回应和解决,很可能在各种消极思潮的冲击与裹挟下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当大力整治网络环境,在阻遏各种消极思潮自由泛滥的同时大力弘扬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并且还要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大力推进共同富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成果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使得全体劳动人民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特别加强对于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因为当前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过程及其艰辛程度,这不仅使当今青少年群体缺乏对劳动的真实体认,而且使得他们难以体会劳动创造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崇高性。
3.家庭与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全面导致劳动行为失范
青少年科学劳动观的树立,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观教育。但是当前无论从家庭来看,还是从学校来看,劳动观教育都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劳动观教育既是劳动行为的教育,也是劳动知识的教育,是劳动的知与行的统一性教育,本质上是劳以成人的教育,二者不可偏废,否则都会造成青少年劳动行为上的失范问题。从家庭来看,家长出于心疼或爱护孩子的理由,从小就以代劳的方式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权,导致孩子逐渐形成了轻视劳动、不劳而获的消极观念,养成了依赖别人、理所应当的消极价值观。家长错误地教导孩子:“要学习好,否则将来就要去劳动。”家长习惯性地把体力劳动视为不努力学习的人的专属行为,而把学习书本知识的脑力劳动视为全部劳动,人为制造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紧张与对立。这种对劳动认知的片面会给孩子错误的导向。我们知道,家庭是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的第一个学校,是形成青少年积极劳动、自主劳动、热爱劳动等正确劳动观的“母校”,但是由于劳动教育的不当和不全面,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家庭教育是不够格的。另外,从学校来看,学校至今还未摸索出科学、规范、统一、有效的劳动教育体系,理论劳动课程“讲什么”,实践劳动课程“如何做”都尚处于开发、形成的阶段。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注重知识性讲解,而轻视劳动实践。即使有实践课,也只是走走过场,只是当作“体验式”的活动,抑或在形式上将劳动教育归为职业教育,而将劳动实践拒之门外,这些现象对青少年劳动观的养成以及劳动精神的树立都是有害无益的。
三、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的解决路径
针对当前劳动观教育中出现的劳动认知偏颇、劳动价值失衡、劳动行为失范等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必须构建全面科学的劳动认知教育、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的劳动价值引领教育、以创造性劳动为关键的劳动行为教育。
(一)认知向度:构建全面科学的劳动认知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包括:劳动自然观、劳动社会历史观、劳动价值观、劳动人生观等方面,这也是劳动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构建青少年全面科学的劳动认知观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劳动自然观。自然是劳动的对象,离开自然这一对象,劳动就如无米的巧妇,难有作为,同时自然又是劳动的前提,作为劳动的主体即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劳动基础上的统一。离开劳动,人难以成为人;同样,离开劳动,自然界也不是现实的感性自然界。真正的自然界始终是人的感性自然界,是劳动的对象自然界,是人的意识的对象自然界。科学的劳动自然观认知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类自然共同体意识,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改造自然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保护自然即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第二,劳动社会历史观。社会是劳动的社会,历史是劳动的历史。劳动是认识社会和历史的一把钥匙。何为社会?社会无非是各种劳动分工与交往而产生的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网络,与自然界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性,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何为历史?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人的劳动过程,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的谋生方式的变化。劳动的社会观和历史观表明人是自身的创造者,正是人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社会。从来就没有创世神,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创造人类社会和历史的主人。劳动教育应教育青少年形成科学的劳动社会历史观,帮助他们形成自觉、主动创造历史和奉献社会的认知与意识。第三,劳动价值观。当前,劳动创造价值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创造主体难以界定,这与日益发达的社会分工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件商品,参与者众多,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机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人又可能跨越了行业、地域、民族、国家等界限。劳动主体变成一个共同主体概念,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劳动形态本身,特别是劳动者自身,而这又会导致劳动分配更加复杂化。对于新型的劳动价值观,笔者以为,并不是劳动不再创造价值,而是劳动主体本身日益复杂化,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从而导致劳动价值认定越来越难以操作。这要求我们在坚持劳动价值观的同时,迫切需要对劳动主体和分配正义进行研究。这也是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重点。第四,劳动幸福观。消费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唯有建立在诚实劳动基础上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才能实现幸福的深层次确证。劳动幸福是与人的类本质相符合的,劳动创造了人,并发展了人,成为人理所当然的最高的幸福。目前主要流行一种消费主义的幸福观,这是一种错把感官的享受和欲望的满足等同于幸福的片面的幸福观。奉行消费主义的幸福观,容易导致我们把劳动视为不幸福的,错误地认为幸福是一种索取,而不是创造。其实,真正的幸福是劳动生产出来的,这是一种有尊严的幸福,并且坚持劳动创造幸福能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社会氛围。我们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唯有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二)价值向度:构建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的劳动价值引领教育
青少年劳动观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一种精神——劳动精神,并以劳动精神为核心带动其他精神的培养。劳动精神的培养需要挖掘和汲取各种思想资源,可以从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两个方面挖掘和汲取。第一,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汲取劳动精神资源。比如,传统文化中有庖丁解牛、愚公移山等传统劳动精神代表。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以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形式情景式再现这些古老的劳动精神代表。这样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又培养和陶冶了青少年的劳动精神。第二,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挖掘和汲取劳动精神资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有大量的关于劳动的论述,比如劳动创造人、劳动与人的类本质、劳动与人需要、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自由、劳动解放、劳动与道德修养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精神资源正是我们当前青少年劳动精神观教育的重要资源。积极引导青少年接触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劳动论述的著作,对做好青少年的劳动精神教育的价值引领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有关部门要联合家庭和学校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劳动风尚,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奋斗风气,形成“劳有所得,不劳不得”“劳动平等,因劳称义”“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等的劳动价值导向,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助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第四,创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和网络空间环境。掌握劳动观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立足社会劳动环境,做好舆论引导,促进青少年的劳动观教育,推动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的劳动价值指引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三)实践向度:构建以创造性劳动为关键的劳动行为教育
劳动观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积极劳动以及怎样科学、合理地劳动,更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劳动。因为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完全彰显劳动的价值和幸福内涵。创造性劳动使“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而是生活的乐趣”(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8页。。因此,青少年劳动观教育最为关键的是创造性劳动观的教育。为此,在青少年劳动观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第一,家庭劳动观教育要注重劳动创新性理念的启发性教育,培养青少年劳动创新的态度和习惯。使青少年以劳动能力为核心,并在已有劳动能力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性提高和发展;第二,学校劳动观教育要搭建“以劳育人”的创新平台。要加强劳动创新精神的引领,传递劳动创新的价值,以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劳动创新的氛围,向学生传递创新的文化观念,激发他们创造性劳动的兴趣和意识,使他们自觉践行奋斗、奉献的劳动意志品质。第三,凝聚社会资源,合力打造劳动创新的教育宗旨。教育青少年在新时代关注新兴行业、新兴事物,鼓励他们主动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满足青少年学习新工艺、新技能、新方法的社会资源,让青少年在创造性劳动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完善自身的劳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