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缅怀:赵曜先生的科学成就和学术风范

2022-02-05胡振良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2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科学

胡振良

编者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一代领军人物、著名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名师赵曜先生于2022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编辑部特刊文悼念。

赵曜(1932-2022)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界一代学者、师者和引领者。先生才华出众、博学多识、成就斐然,堪称大家风范,其品德、智慧、学风、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界乃至中国社科界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地缅怀、纪念、学习和传承。

先生精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原著研究,有一个“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及其关系有深刻的历史把握和系统的科学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大社会主义学”。从此出发,先生不仅注重研究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还十分注意从马克思主义整体去研究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主题和主线。他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的独立价值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要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完整地、准确地、发展地学习和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文化大革命后初期我们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实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原著、原理学习研究方面有高度的自觉和深厚的功底。可以说,对科学社会主义原著原理的学习研究,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先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之中,也因此使其教学研究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代表了一代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研究者的传统和优势。先生先后写下多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和原著研究的力作,不仅教育培养了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理论人才,而且对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界也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中,《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的两大理论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等都是这方面代表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先生中外贯通、历史理论现实统一,有一个“大的社会主义研究视野”。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走来,与世界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这方面,先生有着深厚的史学研究底蕴和深广的研究造诣。他十分强调并身体力行地重视从世界的、历史的和联系的视角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非同寻常的大视野。一方面,他注重历史,注重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尤其善于以史为鉴来认识规律、引领现实。历史研究必须结合现实。中国学术界在这方面既有优良传统,又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先生对联系实际进行历史研究有高度的自觉和科学的态度。他强调,不论是现实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要心怀敬畏,“尊重现实、尊重历史,强调主观要符合客观”,努力探索规律。在拨乱反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大背景下,先生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认真研究国际共运史和社会主义思想史,系统展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他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社会主义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只要这个客观历史过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的过程就没有完结”。1986年,他下大力气,科学把握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写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长文,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分配原则和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力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职能、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等方面,对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这篇长文是一项有开创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瞭望》杂志1986年第9、10期一经连载发表,便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许多期刊竞相转载,学者之间竞相传阅,对解放思想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文中的一些观点、概括和认识后来逐渐变成人们的共识,今天读来仍有深远的认识意义。此外,先生还结合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研究和讲授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认识,写下《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纪思索》等文章。先生在研究工作中,有许多历史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范例,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

另一方面,先生十分重视研究现状。他重视研究国情,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所面临的“世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以大视野思考问题,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做出成绩。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从实际出发首先就要研究现实。在国内,就是要把握基本国情,认识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在国外,就是要准确地把握世情,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及其演进。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先生对世情的研究有特殊的敏感和执着,他反复强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制定自己的策略,才能认识一个国家更具体的特征”(列宁语)。他指出,“在认清国情和世情上我们有过的沉痛的经验教训”,应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相对地说,对国情和国内问题重视和研究得较多,而对世情、时代和形势则重视和研究不够”。针对这种状况,先生展开了有关世情和时代的系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专论和著作。《关于时代问题的新思考》一文在指出时代问题重要性和时代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将经济与政治联系、大小时代结合、经验总结和现实分析互补,把现时代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世界范围的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并进行历史性竞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民族解放的潮流不可抗拒;争取和平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取得伟大成就。这一概括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情。《资本主义在20世纪为什么能“死里逃生”和“转危为安”》是先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深刻认识世情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了变化的原因,指出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掀起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不再用战争手段解决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把危机和灾难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等,是使资本主义能够“死里逃生”和“转危为安”的因素,说明战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些措施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八大课题》《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为什么没能保持住大好形势和走向低潮》《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20世纪末苏联剧变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的态势和走向》等一系列文章,内容丰富、立论深远,概括有大思路,给人以广泛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大思路、大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有着特殊的学术影响和意义。人们普遍感到先生的学术研究善于把握事物整体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勤于进行逻辑梳理和理论概括,其学术观点和认识成果易于被人接受,从而最终成为学界的共识与党和国家政策的参考。

先生一元多方,有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为中心的“宏大研究领域和科学成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界研究的主题。先生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但始终有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其研究成果丰富卓著,但主要还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和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客观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努力做好跟踪研究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是一个过程,理论工作者是参与者和见证人。先生十分关心党的中心工作和理论创新,他严肃认真,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习宣传文章,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内在逻辑。比如《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与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实践和成功奥秘》《伟大的理论创新——研析“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新发展——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等等。

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许多新看法、新观点。先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科学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及时的学术概括,对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史论结合的系统研究。比如他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从科学社会主义到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历史进程卷、科学体系卷、前沿问题卷),等等。总之,先生始终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历史责任感,以独特的执着、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学术智慧,坚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研究的最前沿。阅读先生文章的人,大都会为其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学术观点的深刻和思想的创新所折服,而对于了解先生的人而言,当看到先生为了广泛地占有资料,不顾两次白内障手术后眼睛的过劳而坚持大量阅读,不顾近80岁的高龄而不辞劳苦地出席会议、旅行和调研,以及不顾已经出现了十多年严重神经性抖颤的手而奋笔写作的时候,更要为作者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什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真正追求和责任。

此外,先生在许多专门的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创新成果,其中一定要谈到的是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研究和他独立完成以及与别人合作的《精神文明建设十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等。先生先后主持完成了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课题,其中大多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他个人撰写的专著和主编的著作数十部,论文数百篇,大多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2008年学习出版社出版的《赵曜自选集》是从300多篇文章中筛选出来的,计30篇,内容大体上可分三个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等。这些文章基本上涵盖了先生研究领域,但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成果。该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过程。其中先生的论文《中国的改革实践和成功奥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关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等10多篇论文获各种优秀论文奖。

最后,在教材建设上,先生参加了范若愚、江流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问题》(1983)一书的大量工作。这本著作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实际,特别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可称为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一本奠基之作。先生参与主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该书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如何针对他们所面临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创立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该书还系统阐述了列宁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阶段。这是新时期党校一部基本教材,在党校教育和全党马克思主义学习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社会主义新论》《科学社会主义教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从科学社会主义到邓小平理论》《当代社会主义若干问题》,是先生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生的专业教材和教材类学术专著,内容系统,科研含量高,又能与时俱进,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被许多院校专业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他参与主编的“马工程”教材之一——《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则是“一部当代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是我国理论工作者站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地,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密切联系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而编写出来的基础理论教材,融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于一体”。

先生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有宽厚包容、海纳百川的学术风范。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先生在其学术生涯中,有至高境界和至尊的大家风范。他治学方面的首要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真正做到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他所发表的理论文章、发言以及对学员的讲课中,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先生治学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一方面,他注重学习中央的重要文献,对中央文献的精神理解得更深,更加自觉地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体现了一个党员学者的党性原则;另一方面,作为一位理论大家,他同党中央在政治上的一致,并不是表现为简单地重复文献的一般论断和论述,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刻钻研,在学术层面更加深刻更加准确地阐述和发挥,把党性和科学性、人民性结合起来。所以,他的文章和著作,在学术界视为代表中央精神的解读,有一种权威性,令人信服。

先生治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首先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他反复强调:说话、讲课、写文章、搞研究都必须始终注意主观符合客观,要说真话、讲实事,说话要讲求根据,不能讲空话,更不能讲假话。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还有一个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的问题。一个搞社会主义研究的人必须要有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否则,对社会主义的研究肯定是搞不好。先生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有为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坚定政治立场。他始终不渝地把这种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融入自己的学习、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中,在他的身上,始终体现着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立志报国、为党为民的奉献精神,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风度,为人正直、表里如一的风范。正因为如此,先生才取得了如此的学术成就,为社会所认可、为大家所爱戴。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科学拔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