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探析

2022-02-05刘德中滕建滔

探求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刘德中 滕建滔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发展中、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建党一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五千多年传承发展的中华文明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深刻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由此,我们就不能再简单重复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而要认真论证中国社会主义五千多年。我们必须据此重新书写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即使从提出“天下为公”算起,中国社会主义也有两千年[2]。为公就是为共,就不能为私、为己,其中包含着社会主义的精髓。潘信林等[3]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传统的朴素社会主义思想史;任平则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援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初心,同时也鲜明地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传统,以及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立场和中国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中、特别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起源于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传统,表现为对世界五百年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伟大继续,而且具有中国古代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更是对逾五千年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继续,因而是两者在当代中国融合的产物。我们不能偏爱起源于欧洲的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尺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看作是起源于欧洲,遵循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演化逻辑的舶来产物,而对中国原生态社会主义千年思想史脉络视而不见。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有理解的自我遗忘。从远古文化遗存、《诗经》到儒学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思想,还有道教的《太平经》及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式的共产主义等等,中国古代思想蕴含着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4]。这些努力显示了一些学者的学术自觉和可贵探索。

这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并不矛盾。我们不能总是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当作舶来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是中国文化参天大树上生长出来的茁壮新干,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是有深厚根源的。现代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中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对未来社会的猜想。其中的主要根据,可以说是对原始社会的借鉴,共产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复归”。毛泽东说过,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这才是真正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5]。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理解为文化复古主义,不是要回到孔夫子那里去找答案,不是“以儒化马”。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手段和目的、资源和方向不能混为一谈。

没有共同点的事物是不可能结合的,我们不能一直把社会主义当舶来品。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就应该写出比西方五百年更长的社会主义史。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承认那是社会主义,就应该承认类似的社会主义我们早已有之。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更悠久,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稳固,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中国文化圈的。除了古巴以外,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认识不到其中的必然性,就说明我们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都是肤浅的。

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回答好中国人为什么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开花结果的问题。这就是“以马解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的具体问题,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犹如一束光照亮了漫漫长夜中我们脚下的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犹如一道闪电启发了先进的中国青年。但是,中国走不通中心城市暴动的路,中国革命如何成功需要自己去摸索,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红旗能够打多久需要自己去回答,中国建设如何多快好省、改革开放如何行稳致远也需要自己去探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要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要在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给予马克思主义新的解读。第三方面的任务仍然是任重道远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为“以马解中”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在对《三国志·张鲁传》的第一个批语中指出:“张鲁传这里所说的群众性医疗运动,有点像我们人民公社免费医疗的味道……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6](P775—776)他的这些思想值得重视。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贵贱均贫富的诉求可以说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不可否认,平等和共富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的要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难道不是包含着对剥削的深刻认识吗?儒家文化一直以“达则兼济天下”教育读书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邑有流亡愧俸钱”“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等名言响彻历史,这可以说是历代大儒即统治阶级中先进分子朴素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这是除农民运动之外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另外一个传统。如果今天的干部能够做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就不会有腐败现象了,就能天下大治了。我们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该认自己的老祖宗,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文化的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两个东西。精神标识是表面性的、商标式的,人们一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中国的、属于中国文化的,是典型的文化符号。文化精髓则是深层次的、内核式的,是代表中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是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

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已经得到涅槃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是儒家思想中的精粹。具体来说,这些精神标识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勤劳勇敢。中国人尊重勤劳肯干的人,鄙视偷懒耍滑的人。中国人不畏强权,敢于抗争。中国历史上不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敢于牺牲才能战胜敌人。

第二,精打细算。中国人一贯精耕细作,省吃俭用。中国人习惯储蓄、量入为出。这使中国人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一般的困难和打击难不倒中国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7](P201)来倡导勤俭文化,反对奢靡享乐之风。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勤俭持家,我们应当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真正使崇尚勤俭成为社会风尚。

第三,尊师重教。中国人重视教育、尊重老师,过去曾有困难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重视教育在华裔中也得到了明显体现。这使中国人的劳动力素质比较高,也是中国发展的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则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从来不搞强加于人,中国文化的强大融合能力是立足于春风化雨的。这是王道传统,可以赢得许多朋友。

其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就用梁鸿“不因人热”的例子来教育干部群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建设。1959年3月2日,毛泽东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讲“要有志气,不要仰仗他人”时说:我们穷人,就是不要靠揩别人的油来过活。东汉有个梁鸿,“举案齐眉”就是讲他的故事,他有老婆叫孟光,他们穷得要死,给人舂米度日,有一个人对他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来烧饭吧。”他说:“我小子鸿,不因人热者也。”你有热,我不沾光。梁鸿这个人后来到了无锡,成了经学家。这个人是硬汉。我看现在穷队到穷管理区要立这个志气。要自力更生,要有这个志向,我们人多,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起家。

其三,言必信,行必果。不信口开河,说了就要做到是中国人的准则。言而无信是被看不起的。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倡导信用文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要进一步健全信用制度,强化信用监管,倡导信用文化,营造信用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诚信的形象,建设‘信用政府’。”[8]

其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中国人做事情向来讲究顺天应人,不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中国人希望天下人俱饱暖,没有饥寒交迫和剥削压迫。这种朴素的愿望仍然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共享理念是这种观念的升华,更具有普遍性。

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们应有的担当

北宋理学大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后面两句表达了传统儒家的文化理想和政治理想。“往圣”是从尧舜开始的,中国古人一直怀念尧舜之世、周公之治,儒家始终自觉传承六经代表的中华文明经典,立志要接续、继承、复兴、发扬从尧舜周孔到以后的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努力复兴中华文化,为的就是开子子孙孙太平盛世。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做到了这点。当然,我们的“往圣”不仅包括孔夫子,也包括老子代表的道家,包括马克思。在孔孟老庄加马克思的基础上,我们才站在了先贤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文化自信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不能把文化自信只理解为等同于传统文化自信,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学界原来通常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实,早在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在202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得到了明确记载[9](P403)。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拓展和完善。为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如果没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桥梁,早期马克思主义就难以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所接受。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要服中国的水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要解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种种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扎下根去,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发掘、吸取与运用中国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进行社会治理和道德教化。儒家学说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其治天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也是共产党执政后的修身养性、为人处事和治国理政之道。周恩来是赢得广泛赞誉的典范。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正己正人、治事理政的智慧,对于这些宝贵财富我们不能弃之如敝履,而是必须认真研究古人先贤致君尧舜、造福民众的经验,尤其是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和责任意识,切实担当起立德兴国、教民化民的使命。

当然,我们提倡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不是简单呼唤回归儒学,更不是独尊儒术,可以祭拜孔子,但是不能把孔子无限拔高,也不能妄图用孔子取代马克思。传统文化教育不是鼓励人们去钻故纸堆,不分青红皂白接受古代的一切。传统文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并行不悖,二者结合起来可以相得益彰。要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和处理,既要反对完全排斥、蔑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反对马克思主义甚至完全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思想资源、智慧和启发应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优势所在,离开马克思主义空喊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是完全于事无补的。

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刻警惕腐朽思想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和低俗陋习。旧文化杀人不是吓唬人的。今天仍然不时出现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救救孩子”仍然需要思想文化领域的大解放。腐朽思想文化也害了不少高级干部。求神拜佛、不信马列信鬼神的落马高官已经屡见不鲜了。对于高级干部的思想教育、廉政建设任务仍然艰巨。个别官员中迷信落后的封建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格格不入,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大相径庭。不在自己的头脑中刮一场风暴,这样的官员就会层出不穷。

没有思想文化的革新,富裕并不必然强大。有些富人可能会迷信。因为他们可能更加缺乏安全感,他们担心强取豪夺的巨额财富可能保不住。在腐朽思想的支配下,他们的反常行为可能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共产党人应该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我们应该不怕鬼、不信邪。我们干的是正大光明的事业,我们的旗帜是红色的。

我们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仅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可以让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我们从自我革命、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建设新的先进文化开始,一定可以扫荡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把旧世界冲击得七零八落,我们一定可以建设一个无限光明、充满希望、遏制一切罪恶的新世界。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0]家里那点事“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为此,领导干部要自觉推动家庭观革命,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问题究其根由,既有个人问题,也有社会环境问题。只讲家风建设可能还是治标的办法,要治本就要推动家庭观革命,这应该是自我革命的重要方面。如果高级干部主要是为了老婆孩子当官干事,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完全是老一套,怎么可能有新的、好的家风?

民谚说“妻贤夫祸少”,干部家庭观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打造“贤妻”。综观腐败案例,贪官夫人基本没有不爱虚荣的,没有一个见识长的。如果“惧内”,就是阴阳颠倒,一定不会有好下场。贤妻是管出来的,不是惯出来的。不管以前是什么样的地位,走上领导岗位以后都要在家里立下廉洁的规矩,树立良好的家风。

家庭观革命的根本是在家庭生活中贯彻公私观,自觉把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要公私分明,不能公私不分,要大公无私,不能以私害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作为高级干部,要知道伸手必被捉,真对家人好、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慎独自律,坚守初心。

高级干部家庭不能以权谋私,不能先富起来,不能互相攀比。做官与发财不能想兼得,进了官场就应该要求家人不要去商场长袖善舞了。习近平总书记曾严厉批评“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10]。老百姓都知道这样就不可能有真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老一辈革命家也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经商。有些人听话就能过安稳日子,有些人不听就会连累先辈和家族的名声,一时的声色犬马成为过眼云烟。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庭观革命的最高境界是进行革命化的家教,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干部子女更有条件做大写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才是有出息的,能得到人民拥护的。这样的家庭才能得到交口称赞。

古人尚且懂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们的家国情怀应该体现在有国才有家、家齐天下治。好干部要能把困难群众当家人,解决问题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必须普遍解决。必须明白,国家好了、社会好了,才能保证家庭、家人、子孙后代的安定幸福。

(三)推动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1]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之所以能屹立千年而依然焕发强大活力和生命力,正在于时移世易则备变,以吐故纳新适应时代要求。“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对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特点要求,赋予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以实践标准为准绳,以能不能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依据。

对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按照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方略,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推动儒家思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因此,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重点的原则。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路径,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也是新形势下处理文化传统“守”与“变”关系的科学指南。

(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据新闻报道,日本捐助抗疫物资引用了几句中国古语,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好感。日本朋友不仅雪中送炭,带来了紧缺物资,而且带火了几句诗文。我们由此应该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运用、传播是否有做得不够之处。有些年轻人对西学没有学到多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却缺乏底子,只有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才谈得上文化自信。

本来东亚、东南亚都是儒家文化圈,中华文化、语言文字对他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难以割舍的。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也必然迎来新的复兴。乐观地看,随着文化强国的建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原来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再次围绕中国团结起来。同时,西方国家学习中文的爱好者构成文化中国的外围力量。海外新儒家一直在提“文化中国”的概念,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要成为世界的文化中心,不仅要提高硬实力,更要增强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文化复兴不是复古、回到六经,而是为六经开生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新高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者和友好使者,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吸引外国朋友对我们产生好感。我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将文化强国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运用中文与我们交流,越文雅越好。中国作为日本的文化母国,得到其文化反馈并进一步发展是由来已久的文化现象。日本围棋的反馈使中国围棋达到了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日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路径。现代汉语中也有许多词汇是外国舶来品。对此,我们的文化心态一定要开放、包容、大度,展示大国风范。

过去有些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文字改革要走拼音化道路。现代神经认知科学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明,汉字是先进的、优秀的符号系统。汉字承载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真正精通它。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连续发展,与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乐观精神不无关系。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总是能够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对于一时的得失成败,我们总是看得很淡。我们笃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民族,当然就有战胜困难的底气。我们会居安思危,也会临危不乱。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许多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是要看到,我们不是最困难的,我们比许多国家还是好不少的。我们党是为人民利益竭尽全力的,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就是很好的示范。我们要尽快走出困境,就要坚持不懈奋斗、持之以恒创造。

困难大,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没有搬不走的山。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基础,努力干一些补短板的事情应该都算不了什么了。以前我们白手起家,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把许多荒山荒岛变成花果山、森林公园,把许多沙漠变成了绿洲,建立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可以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前景好,头脑一变天地宽。只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迸发创造力,就可以发现机会很多。一扇门关上的时候,有心人可以打开一扇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汽车生产商可以变成口罩生产商,围绕市场需求转变,新的商业机会显然是很多的。中国的人口、市场规模决定了中国可以成为自足的系统。我们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主要努力方向,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可以解决许多企业供应链、产业链问题的。人们总是需要生活、娱乐的,特殊情况可以改变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需要本身不会减少。电影院不开了,网络娱乐、游戏就相应增长了,“云”上气象万千,就看谁能把握新的机会了。

我们经历过许多挑战,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我们也必须面对新的挑战,砥砺奋进,把困难踩在脚下。中国人民是过惯了苦日子的,经历的围困、制裁可以说都没有影响大局。外有强寇,必然不希望我们坐大,必然对我们百般刁难。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处乱不惊。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不要怕乱、怕变,要敢于乱中取胜。在策略上,有时候故意制造点混乱都可以迷惑敌人。对于疫情遭遇战,我们打了个漂亮仗,很快就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对比最有说服力,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而且是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这个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民族应该有足够的智慧。

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美好,社会主义的前途无限光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不是社会主义再次风起云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就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回应他们的呼声和关切,把准时代的脉搏,直面重大的问题,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借鉴吸收古今中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解决重大时代和实践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化、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必然迎来新的高潮。

在中国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没有社会主义的刺激,中华民族可能仍然处于沉睡之中。觉醒过来的中华民族,必须传承发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结合,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