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底蕴

2022-02-05杨卫军聂平鸽付旻雨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杨卫军,聂平鸽,付旻雨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一)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同向同行、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发展和环保的双赢,绝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从政治维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使命与政府责任所在,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到党的全部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

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地生财有限,而人的欲望无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生态文化的缺失,是人性的危机。因此,要遏止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社会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绿色化生活方式,让绿色化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反对炫耀型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经济伦理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环境治理合力。环境治理既靠政府主导,也靠企业主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要在环境治理中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二)“新发展理念”蕴含联系和系统的观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系统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此,要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将协调当作发展的目标,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的基本方针和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把协调当作目的、手段和评价尺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协调思想的新发展。协调发展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稳定、健康的前提条件,对其他四个方面发展具有统筹意义和显著推动作用。“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目标,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的要求。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是贯穿中国发展全局的基础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循环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能否做到绿色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坚持绿色发展,动因在创新,前提是协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障。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开放性和竞争性。坚持开放发展,必然因文明交流互鉴、内外联动而推动本国创新,更能够及时发现发展的短板与不足,将更加促使本国发展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更高的开放水平上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其他四个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这就更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无限潜能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其他四个方面的发展。共享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总之,新发展理念相互影响、相互贯通和相互促进,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的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三)“两山论”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将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中国当代现实问题的典范,也是对国际大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不仅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而且是一场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生态环境问题就在其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价值准则和行动指南。

1.“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体现了辩证思维。200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153,“金山银山”主要是指经济收入或经济建设;“绿水青山”主要是指优良的生态环境或优质的生态产品。因此,“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153这既是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表达,也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理解。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分别代表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保持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目标就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不是拒斥现代技术回到原始“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单向度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而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感受到工作快乐、生活宜居和环境的美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论断,强调了发展和保护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关系,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再认识和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

2.“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或底线思维。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对立统一的问题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艰难选择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2]20-21一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放弃经济利益,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实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绿水青山”作为环境要素也是生产要素,如果被破坏了,“金山银山”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来“绿水青山”。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守住环境的底线,更加尊重自然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就是要把绿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守住了“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可兼得时,优先保住“绿水青山”。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各国都曾有过单向度的思维方式,要么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要么环境保护要以牺牲发展为代价,陷入为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的误区。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使发展不可持续。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根本路径,其辩证思维方式就是生态思维方式,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而且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马克思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同时,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也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可见,“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要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尊重自然、重视自然资源价值、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科学理念,又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和发展经济学。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一)“生态就是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4这一论断表明了环境也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数量的增加,也包括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各种自然要素,包括作为劳动资料的土地,以及作为劳动对象的森林、矿藏、绿水青山等。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人与外部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生产力运行过程中,人们以自身的活动引发、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也就是人们通过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是平衡和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没有环境问题的发生。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的傲慢、狂妄自大及科技的进步,过分强调了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也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发展观的反思。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成共识,绿色科技、绿色新政等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论断,体现了人与自然、发展生产力与保护、改善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性。生产力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活动要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限,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保持适当的“度”,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创造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概念外延涵盖多种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稀缺的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属于自然生产力,其完整性和丰满度决定了生产力系统总体的容量、空间、潜力和未来趋势。自然生产力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和保证,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4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深刻揭示出环境保护的本质内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环境的状况和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决定着生态文明的兴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关爱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余村考察时指出: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体现。城市建设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显,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日益明显地展现出来。一头牵着基本民生问题,另一头牵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2]27“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意味着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结果和结果享有者的有机统一,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保护环境,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把环境保护提升到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2.“小康全面不全面,关键看生态环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价值观。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农业强不强,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因此,“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是关键”[2]8。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连续8年全国两会、中央财经会议和全国环境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表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惠及全体民众,让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民生福祉最大化;加强环境保护是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方面更现实、更根本、更直接。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中,环境质量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子,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4]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的制度屏障和支撑。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期盼,让天蓝、地绿、水净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的科学论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历史观。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抢险当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