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海军士官培养中的文化育人
——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05韩涛
韩 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海军士官是新时代海军中的中坚力量,其能力和素质是决定我国海军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士官,是目前军队进一步拓展士官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新时期海军士官的培养是军事、技能、思想、人格等全方位复合型强军人才的全面塑造。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影响着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深刻持久的作用[1],文化育人是对大学生灵魂塑造和人格培育的重要手段[2]。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后简称延安职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让西部青年根植黄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走进蓝海文化、融入绿营文化,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西部力量”的海军士官培养之路,创造出军地共育高素质海军士官文化育人新模式。
一、海军士官培养院校中文化育人的不足
(一)传统文化融入士官教育不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传统文化融入士官教育,可以坚定理想信念,根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3],激发使命担当,成就新时期优秀革命军人。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海军士官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日常行为教育等教学环节大都把培养重点集中在体能、专业技能和军事技能方面,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引导,导致了部分海军士官生对西方外来文化存在着盲目崇拜,而对中国的传统美德观念淡薄,这对大学时期海军士官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红色文化思政育人方式单一
思政教育是打牢士官理想信念的根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保证。高职院校海军士官培养对思政教育都非常重视,但在思政育人方式上比较单一。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士官生除了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思政课程外,都增加了军人思政系列课程,但是在师资配备、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基本相同,缺少有针对性的军人思政特色。其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各个院校都能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革命文化教育,但都是现场参观、节日悼念等传统活动,在形成红色思政理念核心和系统性上有所欠缺。最后,红色文化教育与士官培养全过程不能做到有机融合,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思政而教育,不能把红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训练、日常活动等全方位中去,使红色基因不能根植学生血脉。
(三)军民文化融合育人环境单调
海军士官培养院校大多是实力较强的航海类高职院校,传统的航海文化在这些院校中占有绝对优势。在海军士官培养转型过程中,如何将航海文化、当地文化、军营文化和学校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校园文化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模式,是难题。很多海军士官培养院校只是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单纯增加海军士官的训练场地、海军文化宣传画等内容,没有从精神、环境、行为和制度方面系统地进行文化建设,难以营造出浓厚的军民文化融合育人环境。
二、海军士官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
文化育人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是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在高职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大学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4]。
(一)精准把握育人目标,提炼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和灵魂。延安职院确立“延安精神为本、工匠精神为魂、特色文化为根”的文化立校和文化育人理念[5],精准把握培养现代新型海军士官的育人目标,突出士官培养特色,形成思想内涵丰富、内容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训等文化理念体系。以延安精神为根本,在育人目标上德能并重,将革命时期伟人的枣园灯火精神作为传承,为企业培养能工巧匠。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注重铸魂强基,构建了“生命之魂、思想之魂、品德之魂、血脉之魂、素养之魂和行为之魂”的文化育人体系[6]。在海军士官培养上,以延安精神为主线,用优秀传统文化和陕北特色文化固本培元,通过加强精神文明活动进行思想育人,突出军民融合行为育人特色,通过人文、身心、专业和军政素质的全面锤炼,打造出新时代海军舰队需求的“政治强、作风严、技能精、军事硬”的海军士官人才,铸就“圣地士官”品牌。
(二)实施四种文化融入,营造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的主要场所,可以塑造人的品格、启迪人的心智,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情操。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航海文化和军营文化的融入,可以大大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延安职院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中结合陕北地域特色,并融入四种文化元素。庖丁路、华佗路等校园道路,展示了大国工匠精神;展现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价值观、军营风采等文化元素的标语、宣传栏等文化布局遍布校园,旨在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校园中心文化广场上的诗林灯柱、诗书礼乐图、劲风负翼雕塑、名人半身铜像等建筑嵌入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元素,让人在闲步中领悟使命担当,校准价值取向;教室、走廊、实训室、宿舍、餐厅内张贴航海文化、航母军舰、军人形象等图形标语,营造出具有浓厚专业气息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体育馆、海军体能训练场、士官心理辅导室、航海实训船等建筑,满足士官娱乐、运动和训练需要,彰显专业特色和职业风采。融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航海文化和军营文化的校园环境文化,可以使海军士官生传承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培养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信心,从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成为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国防人才。
(三)加强专业素养教育,规范校园行为文化
建设规范有序的校园行为文化环境,是培养海军士官严明纪律、自觉执行条令法规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规范士官的基础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士官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需求,强化专业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技能锤炼氛围。针对海军士官学员的思想性格特点,延安职院坚持举办每周升国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举行文化主题活动,通过烈士陵园祭扫、网上祭英烈、黄帝陵祭祀志愿者、八一敬老院慰问等活动,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坚持针对海军士官的专业需求,用延安精神武装头脑,邀请海军部队专家开展国防教育和时事政策专题报告、现代军人价值观教育、革命军队优良作风教育等活动,让优秀行为文化时刻影响着士官的言行举止,坚定其献身海防、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四)推动校军深度融合,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有序工作的保障,也是培养士官服从意识的文化基础。要在不断完善学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学习部队的先进管理方式,注重创新,使之适应现代士官培养的发展形势。延安职院在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基础上,吸取部队的管理经验,对海军士官培养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从教学、训练、生活等方面健全和完善制度标准,让海军士官培养全过程做到科学规范、有章有序。制定“海军士官一日生活制度”,从起床到晚就寝全部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行动和着装统一,校内必须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参照部队建制,成立士官学院,实施大队、中队、区队纵向管理模式,制定“士官量化考核制度”,自行成立纠察督查队,每天从内务、卫生、学习、训练等方面对每位士官进行日常考核,由学院大队部进行汇总公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军政素质训练制度”,由退役军人担任教官,每日常态化军事体能训练,同时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各个环节,培养优良的军政素养。
三、海军士官培养实现文化育人的举措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来实现海军士官文化育人的目标。延安职院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东部强校、名企、部队加强合作,解决西部院校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和本土文化,引进蓝、绿文化,打造“圣地海员”和“圣地士官”品牌。
(一)落实国家战略,形成“东西文化合璧、军地文化交融”的协同育人理念
延安职院发挥西部海员培养基地优势,积极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军民融合、东西扶贫协作等战略。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7 所航海名校紧密合作,引进东部优质航海教育资源和文化理念,实现东西文化融合育人;与中远海运集团、华洋海事中心等航运企业深度合作,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育人;与对接部队、部队院校和北海舰队训练基地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让军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军地文化融合育人。
(二)聚焦四种文化,构建“黄、红、蓝、绿”文化育人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因此要构建合适的海军士官课程体系来实施文化育人。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突出陕北文化的特点,融入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蓝色航海文化和海军部队的绿色文化,构建了四种文化融入的海军士官培养课程体系。将《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黄土文化课程融入公共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将《延安精神教育》《延安时期伟人印象》等红色文化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进行立德树人,打牢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将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航海学》《船舶操纵与避碰》等航海蓝色文化技能课程作为专业核心教育,培养规则意识与团队精神,增强安全环保观念,成就蓝海视野;将《士官政治工作》《军事法概论》等军政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对接绿色文化,培养敬业奉献精神,铸就军人军魂。整个士官教学、训练、日常活动等全方位贯穿融入四种文化,黄土文化熏陶,红色文化树德,蓝海文化锻技,绿营文化铸魂,从军事、技能、思想、人格全面培塑全方位复合型强军人才。
(三)厚植教育情怀,打造情操高尚师德良好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文化素养高的海军士官,必须培养一支道德情操高、教育理念先进、专业技能强和文化修养深的教师团队。实施文化育人,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和魅力来感化学生。延安职院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助力教师队伍成长:第一,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国航海日、中国海军节和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借助读书、电视、网络、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挖掘文化要素,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第二,深入航运企业与对接部队,身临其境去感受企业与部队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感悟军人的军魂意识。第三,聘请合作院校优秀教师、企业技能大师、海军退役士官作为兼职教师,实现多文化融合育人,促进教师队伍成长。第四,注重教师德育修养,树立优秀德育教师典型,量化师德师风考核标准,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师德素养。
(四)推进课堂革命,融入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延安职院积极实施课堂改革,发挥文化育人优势,向课堂要质量。在制订课程标准时充分考虑到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并在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中具体落实。课堂教学中贯穿职业文化素养的内容,主要培养勇敢拼搏的航海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忠报国的军人精神,这是培养优秀海军士官人文素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打破传统课堂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行为差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关注身心健康,培育健康人格。教学设计融入专业文化要素,结合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实际工作氛围,有效提升职业兴趣。在教学实习和实训中,结合具体工作岗位,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并融入企业和海军文化,让学生真实感悟工作环境和职业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教学改革,让知识传授最终回到“育人”的本质目的,让海军士官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训练,激发了他们矢志强军、逐梦深蓝的使命担当。
(五)落实立德树人,创新高职院校士官培养思政教学新模式
延安职院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将课程思政理念融汇于课程教育全过程,在海军士官教学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形成“三全育人”格局。依托得天独厚的革命圣地红色教育资源,立德树人,创新“三个第一、四个点燃、六个维度”的思政教学新模式。抓住海军士官生入校塑型关键期,融入红色文化,根植红色基因,扣好“第一粒扣子”,育好“第一批种子”,把好“第一道关口”,打牢延安精神烙印;传承枣园灯火精神,通过点燃学习激情,唤醒士官的使命意识,通过点燃强军斗志,激发士官的战斗精神,通过点燃艰苦奋斗炉火,磨砺士官的不屈意志,通过点燃建功梦想,播下士官的爱国种子;挖掘“延安精神和梁家河大学问”,形成思想、组织、政治、行为、文化、励志六个维度育人模式,打牢士官生思政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