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内固定术与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临床观察
2022-02-04朱治瑞
朱治瑞
(环县人民医院,甘肃 环县 745700)
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及青壮年中,据有关资料显示肱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为1.9%~5.1%,在上肢骨折中占比为6%~15%,老年人主要因跌倒所致,而年轻人主要因直接暴力及高能量损伤所致,常见的有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患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上臂疼痛、肿胀及畸形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当还会引发后遗症,且神经血管合并伤达18%,及时予以治疗很关键。临床对于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争议,其既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也能选择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优点较多,如创伤小、费用低且患者的依从性高,而手术治疗费用较高且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长期功能预后影响并没有报道[1]。本次研究主要对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固定手术、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提供有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环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接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为15:15,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 岁,平均(38.79±2.21)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5 例、交通事故25例。观察组男:女为17:13,年龄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38.85±2.32)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7 例、交通事故23 例。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2];(2)均为新鲜骨折且凝血功能正常;(3)均已知晓此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4)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生存期<3 个月的患者;(2)出院后失联的患者;(3)未经控制的高血压3级;(4)拒绝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钢板内固定治疗:协助患者呈仰卧位,将手臂放在可透视板上,于三角肌入路在肱二头肌内侧,三角肌外侧作一长约3 cm的近端切口,逐层分离直至肱骨,经三角肌-肱二头肌间隙暴露出肱骨大结节远端的肱骨前侧皮质。于肘关节皮肤的褶皱上3 cm 中线部位作3~5 cm 的远端切口,分离时需暴露出并将肱二头肌牵拉到一侧以保护前臂外侧皮神经,使用骨膜剥离器从切口的近端逐渐向远端实施钝性分离,以获取骨膜外钢板置入的通道。在复位前先将一块钢板沿肱骨干长轴固定小骨折块,然后再徒手牵引复位后于巩固对侧皮质将螺钉打入以固定骨折块。通常钢板会在肱骨前侧,依据患者的骨折位置分别选择4.0/5.0 窄的锁定加压钢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部位。
1.2.2 观察组
非手术功能性支撑:对骨折部位进行手法复位后经X 线片确认复位效果,应用由长沙市华丰康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超肩外科颈支具、肱骨髁上、前臂超关节支具对患者进行功能性支撑,在放置U 型夹板时要尽可能的使夹板合腋窝平齐,外侧高度需要超过三角肌而至肱骨外科颈,因使用夹板患者的耐受力较差,所以可采用悬吊或后侧夹板医治疗肱骨干近端及远端骨折。
1.3 评价指标
(1)采用DASH 评分表评估患者上肢不适症状、睡眠影响及自我满意程度,该量表共有30项指标,分5级评分,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低功能恢复越好;(2)采用QOL-100 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量表主要有6个领域,即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生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信仰、心理领域,共100 个条目分5 级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对比两组患者随访3年内的骨折愈合率;(4)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两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越强烈;(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有伤口感染、愈合不良、更换螺钉。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 处理本论述相关数据,计量资料(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生存质量评分、VAS 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随访3年后观察组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所列。
表1 两组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观察组对照组t P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术前55.45±5.45 55.50±5.37 0.187 0.932生存质量评分术前64.64±3.36 64.60±3.51 0.211 0.910随访3 a 86.89±4.32*93.21±4.19*9.951 0.000 30 30//随访3 a 15.47±2.33*9.87±1.85*7.569 0.000
2.2 两组骨折愈合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1 a、2 a、3 a 骨折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所列。
表2 两组骨折愈合率对比n(%)
2.3 两组VA S 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1 a、2 a、3 a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所列。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 (±s,分)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 (±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3 a 2.3±0.4*3.2±0.6 6.836 0.000例数30 30 t P//治疗1 a 4.3±1.2*5.1±1.4 2.376 0.021治疗2 a 3.1±0.7*4.5±1.1 5.461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4所列。
表4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肱骨干是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内髁内的部位,该部位发生骨折率较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为1.93%~5.1%,在上肢骨折中占比为6%~15%。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中很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青壮年、老年人群中,主要因高空坠落、跌倒、交通事故等因素所致,患者会出现多种症状,影响其工作及生活的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予以其相应治疗很重要[3]。
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案有争议,有学者建议采用钢板固定手术,而也有学者建议采用非手术功能性支撑,两组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钢板固定手术是采用带有螺纹孔的骨折固定装置实施治疗,将其螺钉拧入后钢板就会成为螺钉角度固定装置,不需要通过骨摩擦来实现连接,且能完全依靠钢板的交锁结构实现,钢板和骨头表面会有一定间隙,可减轻钢板和骨重压接触产生的不良作用,在较大程度上可改善血运,对骨膜生长及恢复均有较好的作用。但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发现其术后可能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螺钉穿透等,反而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而非手术功能性支撑在患者治疗中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肢体重力对骨折对位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夹板对骨折形成静力加压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且能较好的恢复患者骨折部位的功能[4-5]。以上两种方法有效果但也有弊端,钢板固定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且其治疗费用较高,非手术功能性支撑费用低、无创伤且患者依从性高,但是也有研究发现有1/3的骨折患者需要进行手术[6]。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但这两种方法有较高的重叠范围,且较多患者考虑到自身经济状况会选择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数量,根据此研究结果来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钢板固定手术在临床中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对于符合手术条件且无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来说首选应该为钢板内固定术,而临床实际应用中具体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由此说明以上两种方法在患者治疗中均有效果,钢板固定手术是移位的巩固近端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可维持术中复位,允许患者早期被动活动进而促进其骨折愈合速度,非手术治疗虽不能获得稳定的骨折固定,且患者也不能早期活动,但是有研究资料显示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年后观察组手臂、肩膀及手部残疾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a、2 a、3 a 骨折愈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a、2 a、3 a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伤所致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手术及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非手术功能性支撑治疗的骨折不愈合风险较高且长期功能预后较差,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应首选钢板固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