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研究——以贵州省Q校为例

2022-02-04王秋敏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贵州省助力农产品

王秋敏 武 彧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研究——以贵州省Q校为例

王秋敏武彧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贵州的“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扶贫带来深刻启示。文章分析了“校农结合”初期、中期助力乡村振兴的特点,进一步构建衍生创新模式,借助政府、学校、农户、基层党组织、企业形成多元治理模式,构建“N农结合”创新模式,以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校农结合”;乡村振兴;“N农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围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我们应当加强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深化改革、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以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而“校农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黔党发〔2018〕7号)明确要求“全力推进‘校农结合’,全省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数量达到学校食堂采购总量的40%以上”,标志着“校农结合”脱贫攻坚创新模式在全省全面推广。

1 “校农结合”概况

“校农结合”是贵州省Q校在2017年根据贵州省委“五步工作法”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的要求,将高校优势与农村“三农”需求有机结合,利用学校师生消费优势与定点帮扶村的农产品有机结合,通过学校食堂批量采购和师生定点采购帮扶村农产品,主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校农结合”自提出以来,根据经验积累和实践探索,其内涵和外延得以丰富。“校”由本身的地方高校扩展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全国其他的高校、农业院校等具备消费能力的大中小院校,“农”由原先的帮扶村的农产品到帮扶村的农业、农民以及农村等更为广阔的产业,“结合”也由原先的学校食堂和师生定点采购农产品到发挥学校各方面优势形成基层党建帮扶、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乡村治理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 理论基础: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以自主治理为基础,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方式多样性以及治理目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多中心治理过程允许多个权力中心并存,通过合作协商及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从而减少“搭便车”行为,并且有效避免“公地悲剧”“集体行动困境”等现象的出现。“多中心”最早源于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博兰尼的著作《自由的逻辑》[1],其中提出把社会秩序分为权威集中的指挥秩序和多中心的自发秩序。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和中心化,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企业、国际组织、公民社会等。多元化表示公共事务具有多个处理者或公共产品有多个供给者[2]。第二,多中心治理的方式在于协同合作,多中心治理不同于单一政府治理,它强调政府应当从“掌舵”变为“服务”,转变其职能,通过放权、搭建平台与其他组织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体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的优化。第三,多中心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该理论不完全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因此,我国诸多学者在研究多中心治理理论时并不局限于表层,而是进行相应的“本土化”的创新和改造。本文所提到的“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便结合多中心治理框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创新。

3 “校农结合”的演进历程及特点

3.1 “校农结合”的最初模式,“输血式”振兴(2017年—2018年)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初模式是一种救济式扶贫模式,主要是学校要什么农户就种什么的初级阶段。最初贵州省Q校解决了我国两个深度贫困村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利用高校食堂定点帮扶贫困村收购农产品,帮助贫困农村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发展产业助推脱贫。这是一种精准的扶贫模式,也是“输血式”振兴模式。

贵州省Q校食堂采购农产品的金额逐年增长,2016年底至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8 206元增长到10 065元,年增速达到两位数,贫困发生率由16.7%降至4.3%。这种振兴模式直接帮扶两个贫困村率先在全县脱贫。这种模式由于采购形式单一,总量有限,产品配送企业对市场的把控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3.2 “校农结合”的“互联网+”模式,“造血式”振兴(2019年—2020年)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互联网+模式目的是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这种模式主要是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化拓展“校农结合”,打造“乡厂校店”的“造血式”振兴。

学校根据前期单一采购形式结合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校农结合预约直销平台”App,实现农户种植、销售、收入及产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通过在线订购农产品、商家(农户)入驻、配送服务(中期)、产品溯源追踪、精准扶贫户一户一码等,实现贫困数据多口径、多角度采集查询与可视化分析统计,实现产品供销、农产收支、减贫进程数字化全程监测。学校还建立了“校农结合”乡厂校店营销体验中心。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消费,助推乡村产业革命发展。这种“校农结合”模式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但是农产品需求口增大,贫困村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缺乏专业化规模化的培训生产,加剧了农产品结构性“饱和”和“短缺”的问题[3]。

3.3 “校农结合”的创新模式,“衍生式”振兴(2020年至今)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衍生式”振兴是一种“N农结合”全方位多中心治理的提质升级版振兴,如图1所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学校以“校农结合”为主要途径,打造“N农结合”,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图1 “校农结合”衍生模式思路框架

4 “校农结合”衍生模式

“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是在前几种模式的基础上的衍生版。在地方政府党委指引下,以学校帮扶的村镇为治理对象,“校农结合”为主要途径,结合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主体各自优势,发挥政府、基层党组织、高校、企业、农户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功能,着力打造乡村多元治理共同体,为多维度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4.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贵州省Q校根据“校农结合”现状,在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的基础上,增加农户形成“四螺旋”形式。农户的加入使得治理主体突出,多维度发挥治理主体的优势和功能,协同治理,实现“校农结合”产业兴旺的共赢局面[3]。

农户是实现产业兴旺的中坚力量,农户不仅是新型职业农民,更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参与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受益者。贵州省Q校可借助政府有关政策和财政支持,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利用高校教育、科研和人才等资源,加强对农户的知识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带头人,着力打造各村重点农业工业园。例如“校农结合”帮扶村BK村围绕“无患子”“蔬菜”“生态禽”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辣椒种植280亩,生态禽养殖2万羽,打造“BK母猪”名片,惠及全村232户贫困户;在TN村600亩流转土地开展中药材头蓼种植;XF村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原600亩蜂糖李种植基础上拓展朝天椒120亩,香芋南瓜200亩,本地南瓜100亩。

4.2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贵州省Q校在乡村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特色农产品打造“校农结合”生态品牌。实现特色文化旅游设计策划、乡村治理规划,从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三态合一”治理模式,最终实现生态宜居的目的,焕发乡村新活力。

贵州省Q校“校农结合”生态品牌可探索“生态+”复合经济发展模式,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治理”等,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化,开发原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文明新乡村。第一,“生态+农业”方面,学校引导农户建设规范化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搭建蔬菜、食用菌等果蔬立体栽培产业园,示范带动“校农结合”农产品种植面积133 hm2以上,规模化禽畜饲养20家以上。第二,“生态+旅游”方面,依托生态环境特色,与五十余家旅行社及旅游机构合作开发旅游资源。第三,“生态+治理”方面,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师生赴帮扶村开展一次“绿在山间,美在农家”活动,将学科专业优势、教师教学科研、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生态经济、乡村环保宣传、乡村污染治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校村联动生态振兴”工作机制[4]。

4.3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贵州省Q校抽调教授专家依托“校农结合”体验中心,开展新时代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增强意识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贵州省Q校还根据“校农结合”文化品牌,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开展乡村文化指引,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第一,贵州省Q校可选派万名专家服务“三农”,打造多层次的“专家特派员+农业辅导员+农业创业者”的专家团队,建立健全农业专家结对帮扶基层的互动机制,完善定期调研指导和线上随机指导机制,增强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还要提升精神文明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乡村文明建设。第二,贵州省Q校利用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为帮扶点进行宣传和指引,编导花灯戏、民族弹唱、红色歌剧等一系列文娱项目,不仅传递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发扬了当地文化基因和根脉,促进了当地乡村文明建设。

4.4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为此,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贵州省Q校“校农结合”帮扶村帮助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村社统一”组织方式。第一,学校帮扶基层乡村建立基层党组织,利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乡村基层治理。学校先后选派5名优秀处级党员干部扎根到一线,服务基层乡村,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到帮扶村驻村,根据各村所在县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积极参与“村社合一”系列工作,把党组织作用延伸到乡村的每个角落。第二,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合作,努力构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龙头企业带头作用,提供资金支持,协同助力帮扶贫困农村脱贫致富[5]。

4.5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要用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要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就要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农民“富口袋”,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障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衣食无忧,实现共同富裕。第一,提高农民收入,“校农结合”可利用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开发采购端和农户端等小程序,实施网络平台直购、线上线下一体运营模式,完成农户种植、销售、收入及产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第二,学校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为帮扶村培养大量涉农人才,比如,可在帮扶村建立实训实践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

5 结论

“校农结合”的最初模式,开展精准点对点帮扶工作,此模式减贫效果明显,但形式单一不适合长期发展。“互联网+”模式,将大数据产业引入“校农结合”,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比最初模式增加了线上线下联动、大数据监测等环节,此模式有利于增加产品销量,但却出现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衍生模式是构建“N农结合”多主体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Q校“校农结合”衍生版是“N农结合”的创新模式,是在政府宏观引导下,企业、基层党组织、高校共同发力,发展出一系列“接地气、服水土”的创新举措,为实现“校农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新路径。

[1]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M].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06-121.

[3]邹联克.深化“校农结合”助推精准脱贫实现“一仗双赢”[J].贵州教育,2018(11):3-9.

[4]李庭坤.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校农结合”的价值评估及路径选择[J].贵州教育,2021(23):14-17.

[5]吴红梅,李永波.贵州“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实录之四“校农结合”助力毛南族聚居村脱贫[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2.

G649.2;F327

A

2095-1205(2022)12-141-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42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黔教合KY字[2020]20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20YJSCX001)

王秋敏(1990- ),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与区域治理。

猜你喜欢

贵州省助力农产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助力成功七件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