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非遗*
——以芜湖铁画为例

2022-02-04朱米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芜湖技艺文化遗产

陈 旺,朱米娜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沉淀,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就是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也只有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着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才能绽放出自己夺目的光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的价值

读书画印融方寸,铁画银沟铸古今,在半城山半城水的芜湖,铁画作为工艺之魂,不仅是江城特产,更是人们的骄傲与自豪[2]。铁画之所以称之为“画”,这里的“画”主要指的就是国画,铁画艺术发展到现在,一直与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铁画的创作灵魂是依附于国画的。铁画不断地从国画艺术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芜湖铁画的锻打原料为低碳钢,铁画艺人以铁锤为笔,以铁料为墨,锻打而成的铁画,带着浓烈的烟火味道,夹杂着斑斑的锻迹锤迹,铁骨铮铮,给人以视觉上独特的质感与艺术表现力。

(一)工艺特殊

芜湖铁画是钢铁的艺术,是锤与火的艺术,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作的艺术,劳动人民以创造性的思维,将坚硬的铁完全用手工的方式在红炉上锻制出了“铁画”这门艺术。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铁画艺人把一炉炭火视为砚台,把铁料当作墨块,艺人手中的铁锤为画笔,立起的铁砧当作案台,铁画艺人在制作铁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心到、手到、力到,把智慧、技巧、体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经过千锤百炼,终于锤底生花,揉铁成画,创作出了精美的艺术品。铁画在技法上吸收了剪纸、木刻和徽州石雕及相关金属工艺,在构图方式上吸取了我国国画的笔意和章法,形成黑白对比、虚实结合,造型独特的视觉效果,可谓是“铁为肌骨画为魂”。铁画不同于绘画作品,绘画作品仅仅只能给人视觉效果和精神享受,而一幅精美的铁画作品在给人以视觉上和精神上享受的同时还能让人有触觉上的体验,当人们抚摸着铁画作品上钢铁强烈的肌理感时,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要完成一幅精美的铁画作品需倾注铁画匠人的全部心血和执着坚持,铁画上每一道的锤痕,无不承载着他们对铁画作品注入的深厚情感。

(二)精神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向人们叙说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2],芜湖铁画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让我们翻开铁画的历史画卷,慢慢品读铁画中厚重的人文气息。铁画是由清初时期的汤鹏所创,据记载画家萧云从与汤鹏毗邻而居,汤鹏经常去拜访萧云从,向萧云从讨教国画艺术,遂受启示,接着大胆地熔国画笔墨于炉锤锻接之中,从而独创了芜湖铁画这门艺术。画中的铁材料已经超越了钢铁本身的实用意义,劳动人民用创造性的思维,将坚硬的铁完全用手工的方式在红炉上锻造出了“铁画”这门艺术[3],虽然铁画因其题材与表现方式的不同,艺术特色和特有的魅力会有所差异,但其反应精神文化的特质都是大体相同的,自从铁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打上了坚忍不拔的精神文化烙印,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要具备的精神,只有具备了坚忍不拔的品格,才能战胜自我,不畏困难,获得成功。铁画因其具有铁为肌骨画为魂的特质,展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钢铁般的民族性格,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经济价值

芜湖铁画具有极高的经济和文化艺术价值,凝聚着历代技艺大师们的智慧。曾多次被作为国家礼品馈赠于国际友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铁画与芜湖城市文化同根,伴随着铁画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和旅游业的收入,从而对提高服务行业的就业率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应。且如今的文创铁画产品打破了原有的陈旧式铁画产品,而是基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以及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制作出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文创铁画产品,如此一来,其他与铁画设计、制作、宣传、营销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这为芜湖当代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

二、振兴芜湖铁画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保护”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流程

芜湖铁画最应该“保护”的就是工艺流程,一是采用“记忆工程”,即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铁画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有形存在加以保护;二是保护“传承人”,通过制定政策,对铁画制作技艺传承人进行挖掘和保护,防止手工技艺“人亡艺绝”。通过针对芜湖铁画企业缺乏特定的文化氛围情况,建设芜湖铁画艺术遗产园(活态博物馆),成为大师创作和对外展示的平台,产生文化的集聚效应。遗产园(活态博物馆)是原生态铁画工艺的“自然保护区”,既能发挥传统博物馆对经典铁画艺术品的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学术研究、产品研发等功能;也可以借鉴数字博物馆的优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活态文化的传承规律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这些文化遗产的审美作用、传承作用和教育作用。

(二)“开发”芜湖铁画产业

铁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除了文化艺术价值外,产业经济利益是现实的需要。“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辨证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只有实施了完善的保护才有利于可持续性的开发,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条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铁画品牌加快结构调整,推进铁画经营单位和个人资产重组,引导金融资本和其它产业资本与铁画产业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团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铁画产业与江浙一带的传统工艺产业相比差距较大,以往的单打独斗,在当今市场上很难形成规模。因此,要利用资本力量,支持铁画企业上规模,带动铁画行业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大力创建铁画品牌,打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积极组织联合申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三、科技创新芜湖铁画传承发展的路径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缺少科技的助力,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实现其自身技术跨越的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驱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予了全新的智能化的传播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机遇,让芜湖铁画搭上科技快车,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翼,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更活态的展现,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建立健全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数据库

如今的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现和传承研究提供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可以将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并进行最大范围的共享,还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互动。首先从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对铁画的溯源进行梳理和剖析,对芜湖铁画进行全面的调研考察和数据采集,其次,梳理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传承的关键要素,即芜湖铁画的传承人——铁画宗师储炎庆、大师云集的铁画中生代以及铁画后起之秀[3],对他们的工艺技法、创作风格进行全过程真实的记录和保存,且对铁画作品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如,有芜湖铁画花鸟题材、芜湖铁画书法题材、芜湖铁画人物题材以及芜湖铁画山水题材等。此外,对铁画艺术品里的主要图样进行精准、清晰、全面的采集、提取归类及数字化处理,建立铁画图案元素库。仅仅对铁画艺术品图案的数字化存储远远是不够的,随着研究层面的深入,最后,还要对铁画艺术品进行铁画VR模型制作建立铁画VR模型库,可以令人们即使在不去实地进行考察和探访的情况下,也能很方便对铁画艺术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赏和品鉴。此外,还可通过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搭建共享数据平台,方便公众对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传承、挖掘及应用。目前,笔者已经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对国家教育部资源库建设——徽派技艺传承与创新资源库里的关于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系列课程进行了创建,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各界人士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建立芜湖铁画数字馆

由于经典铁画作品被分布在了不同的博物馆中,如铁画大师梁在邦的精美铁画作品《芦蟹图》和《山水图》珍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中,而铁画创始人汤鹏的代表作《溪山烟蔼图》则被珍藏于镇江博物馆,为了让受众能够在同一地点欣赏到这些铁画精品,因此,我们可以在基于建立健全的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数据库的基础上来建立芜湖铁画数字馆。该数字馆可分为体验区和铁画数字资源创作区,两大区域。体验区会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会着重给人们介绍铁画的前世今生,具体包含了铁画的历史渊源,铁画艺术与徽文化,储氏铁画以及当代铁画艺术的发展[4],第二板块是介绍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在该模块里主要给人们介绍技艺的传承,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按照1:1比例塑造铁画制作工厂,来展现完整的铁画锻制技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第三板块是互动板块,参观者在这里可以进行铁画锻制技艺的体验,通过数字馆中设计的VR互动小游戏,参观者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尝试自己动手锻制铁画,图1是笔者设计制作的铁画防锈涂装VR虚拟游戏的截图,参观者可以在这款虚拟游戏中感受铁画防锈涂装阶段的制作过程,参与者也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参与场景中的铁画锻制,这样既避免了由于对工具使用的不熟悉而导致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危险,也能让受众体验到铁画的制作过程。而在铁画数字资源创作区,人们可在铁画数字馆中去观赏铁画作品复杂的立体构造,感受铁画大师们炉火纯青的锻制技艺。受众在铁画数字馆中欣赏到的这些数字化铁画作品都是借助于现代数字化软件技术来实现。技术人员首先对铁画艺术代表作品进行三维扫描,数字摄影,再利用三维软件,例如3dsMax或Maya等,对其进行建模绘制,加上材质、灯光进行数字化仿真,展现出铁质块面和点线交织形成的强烈层次,以及铁画材料在不同光照效果下的肌理表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铁画作品,实现数字化永久性无损保存。

图1 铁画防锈涂装工艺VR虚拟游戏截图

(三)芜湖铁画与3D打印技术

如今,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芜湖铁画想要得到创新性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工艺技术,3D打印技术刚好符合这方面的要求。3D打印技术为芜湖传统铁画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传统的芜湖铁画主要是人工锻制,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激光切割和蚀刻,这两种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激光切割和蚀刻主要替代了铁画锻制技艺中“剪”这一繁杂的工序,在制作某些铁画作品时,铁画艺人可以利用数控激光切割机进行毛坯切割,将切割过的铁画雏形进行锻打。而3D打印这一技术的出现,促进了芜湖铁画技术上的革新,为芜湖铁画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新升级铁画创作传统技艺。图2所示,此件烟灰缸就是采用3D打印技术打造出来的金属产品,它朴素又精致的外形既是艺术品,又毫不违和地满足居家生活之所需[5]。

图2 3D打印的烟灰缸

由此可见,当今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3D打印技术为芜湖铁画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技术表现形式,可以帮助铁画设计师设计出更加多变的造型,并对铁画技术的应用以及原材质上的劣势进行改良,将新材料和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让铁画和3D打印技术无缝对接。

(四)创作芜湖铁画民俗动画

由于芜湖铁画宣传的力度不够,缺乏创新且于时代脱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芜湖铁画,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生。针对“动画”已然成为目前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我们可以将动画技术与铁画艺术相结合,这是创新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时代的,我们只有拥抱时代,拥抱年轻人,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发扬光大。我们虽然看的是动画,但给众人呈现的是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芜湖铁画的传统文化,欣赏的是芜湖铁画艺术。它是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的表现手法之一,将原本静态的铁画艺术赋予了其动态的生命力。首先在构图上参考铁画艺术造型中的点线对比、线面对比,以及点线面对比,其次,在动画角色造型上采用铁画的线条,因为动画中的场景和角色造型是由线条组成的,将铁画的线条运用在动画场景和各造型的塑造中,特别是在处理山水场景的表达上,铁画作品中表现山水风景的题材比较多,也就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借鉴素材,通过运用粗细线条的对比来表现远、近景的虚实空间感和画面中潺潺流水的灵动感,而粗犷的线条可以将山水的磅礴气势展示的淋漓尽致。最后,通过3Dmax动画软件将铁画艺术的锤锻工艺视觉效果,和铁画表面的肌理效果完全的展示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领悟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神韵和魅力[6]。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成为芜湖靓丽的文化名片,成为独特的文化使者,成为精神的文化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发出璀璨的光芒。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创新是时代的,创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7],科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只有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匠心文化的滋养下,才能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相沿不断,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芜湖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