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逻辑、现实难题和实践路径
2022-02-04张远新
张远新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提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是关键和要求。目前,我国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具有深刻地必然逻辑:它是由乡村的特有功能决定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我国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表现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村容村貌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集中治理农业生产中的生态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断强化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制度保障乡村生态。努力建设农业生产绿色生态、农村环境宜居优美、农民生活富裕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新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乡村生态必需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要求。目前,学界虽然对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及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对乡村生态振兴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尚需提升,对乡村生态振兴存在问题的把握尚需走实,对乡村生态振兴路径的思考尚需精准。因此,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仅就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逻辑、现实难题和实施路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逻辑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逻辑是指决定当前我国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深层缘由和重要根据。目前,我国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具有深刻地必然逻辑,它是由乡村的特有功能决定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一)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由乡村的特有功能决定的
乡村的第一大特有功能是生产功能,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为全国人民提供质量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粮食安全永远是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我国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占世界的近1/5。要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要吃饱、吃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我国乡村担负着巨大的任务。习近平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质量和安全,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以满足国人的吃饭需求,并保证国人的吃饭安全。
乡村的第二大特有功能是生活功能,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为我国5亿多农民提供健康的生活场所。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一直占大多数,乡村生活是我国国民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尽管到了现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经超过90%,城镇化也在快速提升,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已成为国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仍超过7%,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仍有5.0978亿,占国家总人口的36.11%[1]。即便是未来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70%,我国乡村还有4亿多常住人口。这些农民在乡村不仅从事着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而且进行着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丰富多彩的生活,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健康的生活场所。
乡村的第三大特有功能是生态功能,乡村生态振兴能够为整个国家提供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来源于自然,因自然而生;人依赖于自然,靠自然生活;人可以改造自然,但必须尊重自然。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表明,人类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然、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为人类造福。就我国来说,城镇面积在整个国家的版图上所占的面积比重非常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00多个城市,1500多个县城,2万多个建制镇,这些城镇所占用的建成区面积,大概是12万平方公里,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讲,城镇面积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大概是2%到3%左右,乡村占国土面积达97%以上[2]。因此,我国乡村也承担着为整个国家、为全国人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生态产品的重要功能。离开了乡村这个巨大的生态基地和生态屏障,城镇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需求势必难以保障。
由上可见,粮食、农副产品、空气、阳光、水、土地、植物、动物、农民生活场所等等这些国人生存、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都是由乡村提供的,不仅如此,乡村作为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对象,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基础。试想一想,假如离开了乡村,我国何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可以更好地彰显乡村的特有功能,更好地为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二)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
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可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生态支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优化农产品的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可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新机遇和新平台,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载体新模式,支持、鼓励城市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就业,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可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强化人们的生态理念,积极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可为乡村组织振兴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要求政府部门从资金、人力、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统筹,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协调好各方面利益,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组织机制,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因此,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底色和基本理念,是其他四个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坚持乡村生态振兴,才能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永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三)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梦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者的基本内涵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中华民族要振兴,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它可为民族复兴提供绿色理念、绿色食品、绿色资源和绿色环境。离开乡村生态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不仅是不全面的,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即使是实现了,也不可能持久。同理,乡村生态振兴、特别是绿色发展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它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原料产品和绿色生态环境,离开乡村生态振兴,中国的现代化便是不完整、不科学的,也是无法实现的,实现了也不可能牢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人民幸福,而且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和人民幸福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问题,乡村生态振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
二、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现实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科学规划,强化森林种植,加强水源保护,实行垃圾分类,推进旱厕改造,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乡村生态问题有了一定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社会、观念和条件等多种原因,当前,我国有相当多的乡村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生态问题
化肥污染。化肥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增产的重要肥料,也是现代农作物种植不可缺少的重要农用物资,已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但是当化肥使用过量时,就会对土壤、肥力和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作物品质,威胁粮食和农副产品安全。化肥的具体危害是:加重了土壤板结与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与退化;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减少,重金属的危害性增加;使土壤的PH值降低,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造成粮食和农产品品质大大下降,危害人体健康。据相关资料揭示,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资源的8%左右,但我国化肥(氮肥、磷肥)平均用量达到400千克1公顷,是世界公认警戒上限225千克1公顷的1.8倍以上,更是欧美国家平均用量的4倍以上,我国东部地区甚至高达600千克1公顷[4]。化肥的过量使用,给农地、水、环境和农产品等都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药污染。农药可以杀死害虫,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和增产的重要农用物资。但是物极必反,当农户对农药使用过量时,就会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农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污染农产品,污染环境,污染生活用水,增强病菌、病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容易杀伤有益生物,导致野生生物和畜禽中毒,危害人类健康等。据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等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5]。这些污染中有的与过量使用农药有直接关系。农药的过量使用,给农产品品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不安全食品。
土壤污染。由于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资的过量使用,我国农村土地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据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并不乐观,有些地区土壤污染还十分严重,特别是工矿业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突出,耕地土壤质量也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5]。显然,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及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都高于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和污染点位,说明耕地土壤的污染更加严重。另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地膜,不易消解和吸收,也会对土壤造成了一定污染。据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地膜使用量141.93万吨,多年累积残留量118.48万吨[6]。这些残留的地膜给我国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污染。由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化肥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我国农村水污染不仅面广、量大,而且危害较大。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067.13万吨,氨氮21.62万吨,总氮141.49万吨,总磷21.20万吨。其中,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000.53万吨,氨氮11.09万吨,总氮59.63万吨,总磷11.97万吨。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66.60万吨,氨氮2.23万吨,总氮9.91万吨,总磷1.61万吨。种植业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氨氮8.30万吨,总氮71.95万吨,总磷7.62万吨[6]。可见,我国农业源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且排放量巨大,污染危害非常严重。
大气污染。我国一些乡村有焚烧秸秆的习惯。每当秋收结束之后,农民们就将农作物的秸秆焚烧掉,当作田地的肥料。但不合理的秸秆焚烧也会导致污染,如,污染环境,引起雾霾;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据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秸秆产生量为8.05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6.74亿吨,秸秆利用量5.85亿吨[6]。其中,有些收集利用便以简单焚烧方式进行,一烧了之,由此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
(二)农民生活方面存在的生态问题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可达0.86千克,年生活垃圾生产量达3亿吨[4]17,数量巨大,有近1/4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农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7]。2017年全国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为17.4%,中部、西部为12%,东北地区仅为7.8%[8]。同时,近年来,许多城市将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垃圾,如,工业污水、有毒废料等。另外,随着乡村生产消费结构的转变,村民生产消费也产生了大量化学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如,塑料薄膜、塑料袋等。而乡村垃圾污水分类处理水平低、处理不及时和处理不当,甚至无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加之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造成这些有害污水、垃圾往往是随意流淌、随意堆放、随意填埋或随意焚烧,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旱厕污染。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好农村厕所问题,2018年国家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中央财政又投入70亿元,用于农村厕所革命,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旱厕得到了改造,改善了农村环境。据2020年11月19日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第八个世界厕所日),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9]。但是,在我国一些比较偏远落后地区的乡村,村民们依然在使用传统旱厕。这种厕所,由于不能及时冲刷、清掏,存在着很大的污染:臭气熏天,影响清洁;滋生蚊虫,传播疾病;污染土壤与水源,伤及食物;乱搭乱建,影响村容;已成为污染乡村环境的一大难题。
大病怪病增多。在有些落后乡村,由于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导致生活环境恶化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了村民疾病增多、特别是大病怪病增多。如,不断出现“癌症村”。据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等研究,我国从1954年出现首个“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见诸报道的“癌症村”共有351个,平均每年新增癌症村6个。特别是21世纪的头10年(2000—2009),我国新增的“癌症村”多达186个,占所有“癌症村”总数的53%,成为“癌症村群发年代”。科学研究证明,现代癌症的多发、高发与环境污染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10]。另外,不孕不育比例上升。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育能力。我国不育男性人数逐年上升,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0%~12%。在女性不孕方面,则表现为月经不调和排卵障碍的病人明显增多,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女性就出现闭经、月经稀发甚至绝经[11]。
(三)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的生态问题
一些村庄村容村貌欠整洁欠美丽。在我国一些农村,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和农民的规划意识、环保意识、保护意识缺乏,又缺少专业指导和经济支持,导致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着较多生态问题。其一,不重视科学规划。一些村庄建设没规划、没秩序、没特色,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随意乱建,公共场地乱设,这就造成了对土地、植被、水系等整体环境的破坏,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有新貌没新景。其二,不重视环境保护。有些乡村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加之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不重视环境保护,部分乡村脏乱差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其三,不重视村貌保护。一些村庄在改造村容时,挖山砍树,填塘拆房,修路开矿,大拆大建,忽视了对原有的有特色的有文化内涵的村容村貌的保护,使得这些有价值的村容遭到了损伤或破坏。
一些乡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我国约1/3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7],多是石子路、泥土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一遇到雨天,泥烂路滑,十分难行。一些行政村内虽然通了硬化路,但有的路过窄,有的路质量差,又缺乏维护,容易损坏,这些都十分影响村容。一些缺水的乡村,水利设施落后,且缺乏管理和维护,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正常保证,既影响农民生产生活,也影响乡村生态。农村电网不完善,设备较差,有些边远山区的农民还未用上电,影响了乡村的生态建设。
村庄“空心化”和衰减问题异常严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多、整体条件好、吸引力更强等原因,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房屋、土地、产业、教育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并进而导致村庄的衰落甚至消失。据2020年江苏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84748016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505633人,占比26.5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乡村人口减少8783820人。而在2000年11月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则显示,江苏省城乡总人口为743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352万人,占总人口58.51%。由此可见,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江苏省乡村人口处于持续减少状态,而且留守乡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12]。同时,我国村庄也正在不断衰落,甚至消失。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250个左右,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古村落除了在数量上不断锐减,部分传统村落毁坏的现象也在持续“上演”[13]。村庄“空心化”和衰落减少,已破坏我国乡村的人口平衡和生态平衡,给乡村发展和振兴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引领,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绿色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14]。
(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集中治理农业生产中的生态问题
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紧密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的同时,保护农业环境无污染、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的农业发展类型,它具有安全性、高效性、规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发展目标。
首先,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积极规范引导农业向绿色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直接推动绿色农业落地生根;建立健全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为扩大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且有一定污染风险的发展模式。要加快“形成绿色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15],从投入、生产、产业、废物利用等农业生产各环节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推动节水型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农业节水行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并明晰农业水权,建立农业用水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水保障。要严格执行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行耕地轮作休耕,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优质耕地。
其次,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降低农业生产和服务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风险。一要严格控制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污染。加强对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的监管,严禁向农村排放城市和工业废水、费油、废气、废物,严禁把城市和工业垃圾当作农肥直接使用,严禁在农村堆放、储存和处理城市和工业垃圾。引导乡镇企业清洁发展,完善排污综合治理设施,依法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企业。二要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健全投入品追溯系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严格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健全化肥、农药销售、使用登记备案制度,优化配置肥料资源,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要发展畜禽清洁养殖。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科学配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放。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和利用。四要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域环境监测力度,科学制定养殖密度,严格养殖水域涂滩规划和养殖证核发工作。建立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普及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方式,使用安全高效饲料,减少污染排放。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
再次,集中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一要加大对农用地土壤保护力度。各地政府要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和惩罚措施,以制度保护土壤。加快推行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粮豆轮作、轮耕少耕、农膜减量和回收等措施,将土壤保护落到实处。制定预警机制,对本行政区内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予以早提醒早防治。二要强化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各地要制定实施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方案,采取绿色耕种、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绿色杀虫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既保护土壤,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三要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主体责任。制定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规划,确定治理和修复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实施计划。各地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进展,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成效进行检查督导,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强化农业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一要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和生态化,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地。加强畜禽养殖示范区建设,实施科学规范的养殖管理规程,推广饲料智能化精准喂养,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严格规范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加强养殖环境自动化控制,特别是自动化清洁、自动化消毒,推广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式,不断促进畜禽业养殖方式转变,提升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和生态化养殖水平。二要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养殖业粪污进行再处理再应用。规模化的养殖场要务必建设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自觉处理粪污,在养殖场密集区要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对粪污进行专业化处理。积极推广清洁养殖工艺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指导规模养殖场选择科学可行的粪污处理方式。当地畜牧部门要针对本行政区不同规模养殖场的特点,逐一制定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案,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三要强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科学划定水产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积极发展大水面养殖、循环水养殖和稻鱼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发展不投饲料养殖,实现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
实施农业生产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要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促进农业生态安全。转变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和适期施肥技术。要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治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科学用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普及科学用药知识。
开展农业白色污染综合防治。一要加强对现有地膜回收工作。加大对农民进行地膜危害的宣传力度,以县为单位采取切实举措开展对地膜的全部回收工作,消除土壤残留。二要加大对地膜回收财税支持。当地政府对生产、销售地膜的企业或回收企业,以及对地膜及其污染防治开展技术研究的机构,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支持。三要加强对回收地膜的处理和监督。建立地膜废弃物集中处理体系,对回收的地膜进行无污染无公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要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实现农业既增产又环保。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生态振兴要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引导,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和村容村貌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结合农村实际,建立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如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等,进行重点排查整治。务必明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责任主体,包括垃圾生产与排放主体、垃圾处理主体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等,明确其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对责任主体履行权利、责任和义务的情况予以奖惩。充分发挥村民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和垃圾分类意识,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参与垃圾治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的总体要求,建立县(市、区)、乡镇、村三级保洁管理体制,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行常态化、制度化、网格化管理与监督考评。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纳入乡镇村整体建设中,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落到实处。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建设符合农村实际的可操作的多元化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推广采用成本低、能耗低、维护易、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生态处理工艺。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回收利用尾水,并及时清淤疏浚河塘沟渠,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恢复水体生态。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涵盖设计、建设、维护、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及绩效考评、奖惩等各个环节,确保治污落到实处和可持续运行。
开展农村厕所粪污治理。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第一,加强农村公厕规划设计。在规划上,将公厕纳入乡村规划,全面统筹公厕建设,对公厕选址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规划合理方便可操作。在设计上,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注重考虑到残疾人、老人及儿童等特殊群体如厕问题,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环保性和便利性。第二,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修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户无害化厕所改建模式,并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同时,引导农村新建住房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第三,健全农村公厕管理机制。要切实落实公厕管理的主体责任制,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加强检查监督,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保洁工作。
2.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要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要按照“四好农村路”①的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通村通组、入庄入户道路建设,着力解决村内道路泥泞不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有序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延伸和联网工程建设,编织起乡村振兴的交通基础设施经纬网。改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的太阳能路灯,实现主要道路和重要场所全面“亮化”。统筹农村电网、水网、天然气管道网、热力管网和信息通信网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功能和质量。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按照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安全和治理有序的原则,推进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要加快农村危房、危路和危桥改造,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身财产安全。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大力整治庭院环境和公共卫生,坚决清除违章的建筑物、乱堆的废旧物,美化公共空间,创造干净整洁、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村庄绿化,以公路、铁路、河流为线,以闲置土地、荒山荒滩、庭前庭后为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现闲地、荒山、道路、沟渠、庭院和农田周围全面增绿,建设绿色生态村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挖掘特色乡村风貌。一要保护好乡村风貌,留住乡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历史古迹、乡土文化、建筑风格、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完整保护好乡村风貌,保留好乡村味道,传承好乡村文化,唤起人们对乡村的美好记忆和美好感情。二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要严格实行“多规合一”,将乡村建设规划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规划及乡村发展规划、乡村景区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美丽宜居的总体要求,做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做到村庄整治按规划、农房建设合规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不断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利用好自然景观,传承好历史文化,保护好建筑风格,倡导城镇形态多元化,保持好乡村特色风貌,并将乡村风貌保护和现代开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护推动发展,又以发展强化保护。
(三)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制度保障乡村生态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乡村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阔视野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1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界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的生命共同体,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首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系统性原则,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治理,增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力,维护生态自然动态平衡。要打破行政区划、行业管理、部门管理和生态类别的界限,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的实际需要,进行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反对条块分割和地方主义。要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有针对性地予以治理和保护,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要健全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绩效评估和考核,形成生态保护长效管理。
实施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要以协议承包的方式,明确责权利,大力推进对乡村荒山、荒丘、荒沟和荒滩的综合治理,允许承包者在遵守法律、规划和协议的前提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鱼则鱼,开发利用,并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要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财政支出的原则,有序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健全退耕还林还草检查监督机制,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要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连通河湖水系,推进退田还湖还湿、退圩退垸还湖,遏制自然湿地萎缩和河湖生态功能下降趋势。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环境和生态的修复和治理,尤其是对损毁山体、矿山废弃地的修复和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生态安全有保障的矿山开发新格局。
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以制度保护生态安全。制度具有根本性,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规章制度已成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迄今为止,我国制定实施的环保法律特别是污染防治法律共计13部,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此外,还有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的行政法规、党内环保法规共计30余部,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筑牢了制度基础。
未来,我国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将乡村规划建设、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粪污处理等都纳入制度中,以制度规范和管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良性互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将耕地、森林、草地、水源等重要生态资源纳入重点保护范围之内,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探索实物补偿、服务补偿、设施补偿、对口支援、干部支持、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方式,提高补偿的针对性”[18],进一步做好乡村生态保护。总之,乡村生态振兴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和基础性意义,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其存在的难题,精准提出并严格落实其实施路径,全面而有效地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乃至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打牢生态基础。
注 释:
①“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