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要求 强化四个坚持 奋力开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新局面
2022-02-04宣城市人大常委会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结合宣城人大履职实践,我们体会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高举旗帜,在践行“两个维护”上坚定坚决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到“三坚持、三确保”,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学习的主要内容,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确保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把中央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确保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任免权相统一,充分发挥党组作用,圆满实现省委、市委人事意图。
二、坚持改革创新,在高质量依法履职上有力有为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六个方面任务的部署和“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增效,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创新。
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构建“三方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即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法工委)、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法规起草部门协同立法工作机制,三方共同参与法规案的起草、调研、修改、论证,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提升立法质量。本届以来,宣城市共制定6部地方性法规,《宣城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立法被列为安徽省2020年度行政立法十大事件。
创新监督工作机制。聚焦增强监督实效,对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持续监督,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连续3年审议专项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对突出问题实行“跨年追问”;修订审议意见提出和处理办法,建立审议意见书+问题清单制度,正在探索推行“跟踪监督问题清单销号制”;制定《决议决定实施和审议意见办理监督检查办法》,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督办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形成督查报告印发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听取“一府两院”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并结合督查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实现审议意见督办和满意度测评全覆盖。聚焦提升常委会会议质量,创新推行“审议意见卡”“专题领衔发言人”等制度。提前印发材料,组织组成人员审阅材料、填写审议意见卡,准备发言提纲;主任会议在参加会前调研的组成人员中,确定领衔发言人,着力提升审议质量。聚焦强化预算审查监督,建立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专家评审制度;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深入实地督查整改,在审议市政府整改情况报告的基础上,对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从数字整改向实质整改转变、从具体整改向深度整改转变、从个案整改向全面整改转变。
创新代表工作机制。自2020年起,创新开展“宣城发展、代表尽责”主题实践活动,推深做实全市三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载体,激发代表在各条战线上当先锋、作表率。开展“代表小组提升年”活动,创新建立“四个一”机制(一份计划、一次交流、一份报告、一次通报)。自2019 年起,每年确定一个专题开展“代表问政”活动。建立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制度。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目标,修订代表建议办理规定,优化办理评价机制。
三、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见行见效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原则和要求体现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突出抓好“三个贯穿始终”。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使立法活动和立法工作成为践行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法规的立项、起草、审议、论证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网络征集、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努力拓宽畅通民意表达渠道。2021年在《宣城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立法中,征集意见建议110余条,使所立法规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监督工作始终。完善监督立项吸纳民意、监督过程人民参与、监督结果人民评判工作机制。按照监督法规定的六条途径初步确定年度监督议题后,印发全体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综合考虑研究确定议题;在会前调研、执法检查、审议报告、跟踪督办等环节,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回应人民关切。如,2020年常委会成立6 个调研组,以市、县联动的形式,对全市95 个“六稳”集中开工项目开展调研,与40个项目负责人座谈交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调研报告作出批示。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代表工作始终。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充分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深化拓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等制度,充分发挥95个代表活动室、120 余个代表工作站的阵地作用,使代表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会议期间,组织代表认真行使权利,审议各项议案报告、提出议案建议。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开展小组活动,形成调研视察报告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四、坚持政治统领,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再接再厉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目标要求,切实打造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重点抓好三个关键。
树牢党建引领“航向标”。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常委会及机关党建工作,制定并落实《中共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人大机关干部讲坛”“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机关例会“会前一刻钟”等活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构筑履职能力“压舱石”。根据中央及省委部署,认真做好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组织、指导工作,把好代表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确保专职比例达60%以上。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提升组成人员履职能力。设立机关信息中心,积极推进人大机关工作信息化。
建强作风建设“防火墙”。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党内法规,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巩固拓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始终做到“三严三实”。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要求,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下一步,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人大的先进经验,全面加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