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企纾困出实招 服务经济稳增长

2022-02-04王耀德石志藏

宁波通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宁波物流疫情

文| 王耀德 石志藏 本刊记者 杨 芝

稳住发展大盘,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期,国家、省、市密集出台一揽子重磅政策,确保经济企稳回升、稳进提质。民营经济发达的宁波,通过精准施策、靶向灌溉,超常规打好稳进提质组合拳,切实为企业解困破题。

税务政策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这段时间,每辆进港车每天在高速、码头的等待时间相较之前要多出2—3个小时,公司总业务量明显下降。”今年5月,受新一轮疫情影响,达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遇到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总部位于宁波的达升物流,是一家集海运、空运、拼箱、无船承运、项目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在美国洛杉矶、中国香港及内地主要口岸设有8家分公司、8家子公司,相关客户企业超过3万家,是名副其实的工业“传送带”。

“受疫情影响,达升物流部分线路处于半停摆状态,货物无法准时送达,客户没办法按时付款,应收款回收周期也被无限延长,陷入了恶性循环。”达升物流财务经理华丽珍告诉记者。

就在企业全力自救的关键时刻,一笔“送上门”的税收优惠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之前公司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新政策实施后,公司被纳入了退税范围,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60多万元的‘税收红包’很快就‘落袋’了。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我们还可以退到十多万元的增值税存量留抵税款。”接踵而至的利好税惠政策,让华丽珍感到既意外又暖心。

“物流企业是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鄞州区拥有3000多家物流企业,为此,我们专门研发‘留抵退税要点审核小助手’小程序,构建‘机审+人工’的留抵退税核查机制,加快物流企业留抵退税速度,让企业及时‘解渴’减压。”鄞州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对于未来,达升物流充满希望,公司负责人表示:“据我们所知,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收到了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包,激励作用明显,大家对保持国际国内物流业务稳定的信心更足了。”

受近期多点散发的疫情影响,宁波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供应链资金链物流链出现堵点卡点断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阻明显。面对新困难新挑战,宁波税务部门积极行动,加快税费优惠政策兑现,优化升级纾困帮扶举措,持续推进稳链强链畅链,助力企业脱困增效。

在宁海,连续3年跻身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的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光伏产业的“领头羊”,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多达230余家,相关产值规模超过180亿元。

然而,受疫情影响,东方日升的EVA(即热熔胶黏剂)供应商无法生产供应该产品,公司库存也所剩不多。眼看生产线就要慢下来,接下来的排产也要往后推,后续可能影响整条产业链,公司负责人杨川的脸上写满了急切。“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打了几十通电话,不是没法生产,就是没法运输。”

当地税务部门在走访时得知东方日升的供应困境后,详细询问了企业所需EVA的规格特性,利用税收大数据进行搜索排摸,通过筛选核实找到了5家可以提供EVA的企业,并第一时间将名单交到了企业手中。“税务部门这是雪中送炭,这份名单让我看到了希望。”杨川回想起当时收到名单时的场景,仍然抑制不住地激动。

“今年形势尤其特殊复杂,宁海的光伏产业正处于爬坡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特别担心。税务部门的帮扶护航,让龙头企业稳住了,更让整个产业稳住了。”宁海县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俞辉说道。

多方协同为外贸发展解困

“我们渴望竞争!”连日来,致优家居(宁波)有限公司正忙着准备一场重要的境外展——8月31日将要举办的印尼家居用品博览会。

一直以来,参加展会是外贸企业争取新订单的重要方式。此前,省贸促会对10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70%的企业订单直接或间接来自展会。

疫情之下,如何不出宁波,远程斩获订单?在国内员工外派参展难的情况下,宁波的不少外贸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代参展”,通过委托当地合作伙伴、华人华侨或展览公司,组织人员代替企业,到离买家最近的现场去吆喝。

“当前,国际性线下展会逐渐恢复,国外买家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外贸新政的发布,让我们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代参展也成了‘香饽饽’。”致优家居(宁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5月,市商务局重新梳理和调整发布了境外重点展目录,共发布70个“代参展”模式项目,其中9个项目将探索“代参展+常年展”模式。

“稳外贸,首先就是要稳市场,要帮助企业应展尽展,抢抓订单。”市商务局贸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宁波还将着手为企业开出补助‘绿色通道’,只需提供展样品出境的证明,即可视同参展。”

今年以来,宁波外贸发展面临供应链物流链受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诸多困难,为了有效夯实外贸“基本盘”,宁波海关结合实际,发布了20条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以下简称“20条措施”)。20条措施从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等多方面入手,以期进一步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20条措施提出,将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海关保通保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落实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一体化布控查验模式扩大试点工作,重点关注辖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需求,做好政策指导。

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整机装备等提供加急通关服务,实行“7×24”小时通关,并在全港域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实施机检查验“每日在线”,切实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方面,宁波海关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推进原产地证书签证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让企业享受“最多跑一次”服务。另一方面,宁波海关积极开展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政策宣讲,并在各通关现场设立RCEP专窗,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减税降费政策。

“20条措施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快’,为重点企业、关键物资、重要原料开通通关‘绿色通道’,实施机检查验‘每日在线’,实施出口转关作业无纸化和自动核销等。这些能实打实地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信心、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宁波中外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凌云说。

金融支持为企业发展送上“及时雨”

宁波乐歌科技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出口到海外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出口量全国居首。在疫情影响下,企业流动资金日趋紧张。为帮助这家“专精特新”企业渡过难关,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以下简称“分行”)通过整合信贷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投放信贷资金6000万元,为企业解决了研发、生产和海外仓建设的资金需求。

这是分行在疫情之下,支持宁波高科技企业逆境突围的一个案例。

作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汇聚了一大批全国领先的科创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分行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支持企业抗疫发展,目前已为全市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近40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00多亿元。

宁波小微企业发达,受疫情冲击,不少企业面临困境。分行通过大走访活动,深入市场了解企业的现实情况,针对“堵点”“痛点”,“千人千面”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宁波赛凡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生物饲料生产研发的小企业,在宁波奉化万洋众创城购置厂房,但苦于资金紧张一筹莫展。分行客户服务团队了解情况后,根据企业与万洋众创城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厂房定制合同,为其办理了小微企业“入园贷”260万元。镇海某物流公司受疫情影响,100万元云税贷到期后出现临时性还款困难,分行按相关政策给予客户28天宽限期,为客户解决燃眉之急。宁波一家鲜活水产商行在建设银行办理的300万元抵押快贷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企业因水产生意暂停,资金无法回笼到位,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分行给予了3个月延期。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高、收费项目多等问题,分行又通过降息减费、灵活设置还款方式等措施,向企业合理让利。企业在“惠懂你”App贷款,除利息外无担保、过桥等费用,线上全流程自助办理,扩大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收费减免范围,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猜你喜欢

宁波物流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一图读懂宁波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