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的不虞效应与有效应对

2022-02-04张翔云何星亮

社会科学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效应

张翔云,何星亮

(1.中国社科院大学,北京 100081;2.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3.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81)

恩格斯于1873-1883年的《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旅游扶贫脱贫过程产生的相关结果验证了恩格斯的这一论断。为了发展森林旅游,破坏了森林及其相关的植被,使这些地方失去了原有森林,产生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为了开发河道旅游,污染了河水,造成了水质的破坏,这就是当前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不虞效应问题。

我国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山”区,这些区域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特色多样。20世纪80年代,一些“老、少、边、穷、山”等地区,依托邻近的城市或旅游景区,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从而被越来越多人认知并参与,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旅游业成为这些贫困地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旅游局提出“旅游扶贫”的口号,表明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手段,被纳入旅游管理部门的实践范畴。90年代中期,随着贫困地区旅游富民的影响的扩大,“旅游扶贫”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热烈讨论与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提出构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的设想与意见,这一设想与意见,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2014年的“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将民族地区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使脱贫与致富成为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逐步达到的两个目标(高舜礼,1997)[2]。

旅游扶贫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等发展中富有成效,成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旅游业也成为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域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在大力推进旅游扶贫脱贫过程中,一些地区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当地特色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等的保护,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这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称之为旅游扶贫中的“不虞效应”。本文通过对旅游扶贫脱贫过程中存在的不虞效应现象,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出发,分析旅游扶贫中存在不虞效应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高效推进及旅游扶贫的良性运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

一、不虞效应的由来及哲学原理

200多年前,霍累斯·瓦尔坡写了《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故事讲述“位于锡兰岛上的不虞国,是一个古怪的国家。在那里,你本来不找什么,可偏偏就会碰上什么;你本来想要什么,但就是找不到。什么事情都会事与愿违”。霍累斯·瓦尔坡根据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词即‘不虞效应’,用它来形容人类孜孜以求,得到的恰恰是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且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结果这一现象[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有不虞的记载:《孟子·离娄上》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诗·大雅·抑》有“用戒不虞”,《孙子·谋攻》有“以虞待不虞者胜。”辞海把这三种记载中的“不虞”解释为:“意料不到、意料不到的事情和事前未做考虑、谋划”[4]。据此,可以把“不虞效应”描述为:一个决策或者行为产生的结果不是单纯理想的结果,往往会出乎意料、超出事先的考虑与谋划,甚至产生与之相反的结果。霍累斯·瓦尔坡描述的不虞效应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看起来良好的行为或者政策,带来的结果可能会存在部分与预期相左的结果。不虞效应表示意外发生了原来根本没有去追求的结果,所做的事情有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面性。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成为矛盾的统一体。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旅游扶贫面对的是“贫困”与“反贫困”这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利用开发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提高了,也产生了诸多方面意想不到的不虞效应。旅游扶贫,本来是想通过发展旅游来消除导致贫困的因素,打破原来贫困状态,使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达到更高一级的状态,从而提高旅游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旅游是手段,目标是扶贫并脱贫致富。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在发展旅游,消除原有贫困因素过程中,又会引起新的矛盾,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形成旅游扶贫的对立面,这些新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一系列旅游扶贫的“不虞效应”,出现了与扶贫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二、旅游扶贫不虞效应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旅游扶贫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贫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是指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景观与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贫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

旅游扶贫始于20世纪80年代,贫困地区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开始。到90年代,国家旅游局开始倡导“旅游扶贫”,继之开始实施“旅游扶贫实验区”“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等,大力推进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旅游扶贫成为国家在贫困地区实行的一项扶贫政策措施。李会琴(2015)在研究旅游扶贫时指出:旅游扶贫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等各方面正向发展的同时,也引发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及操控[5]。在近20年的旅游扶贫过程中,旅游扶贫脱贫对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旅游漏损”“旅游飞地”“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民族文化削弱”“真正的贫困人口因无力参与而无法受益”等现象,这些现象就是旅游扶贫脱贫中产生的不虞效应。旅游扶贫的不虞效应在经济效应与非经济效应中都有存在,我们只有明确不虞效应表现,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才能在制定政策与进行项目开发时充分考虑,从而减少旅游扶贫中不虞现象的产生。

(一)经济效应中的不虞效应

国外学者对旅游扶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还存在着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Stephen F[6]以威尔士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为例,证明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Mbaiwa[7]通过经济指标对旅游扶贫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旅游扶贫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更多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妇女有就业机会的结论。但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早在1997年,Nicholson[8]对菲律宾岛屿研究发现,如菲律宾因外资进驻本来要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但由于外来人员的大量进入,导致当地居民收入下降与就业机会大量流失;同年,Mercer[9]通过对澳大利亚中北部地区的考察,指出了居民参与对旅游地的适度开发是有利的,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设施、资金劣势等等原因,致使旅游开发的资金源多为外来资本,从而引发严重的旅游漏损问题,一些发展中的岛屿国家经济漏损作用更加明显,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低下制约其自身参与度,主要参与非正式部门经营活动,其获得的利益可能会很少甚至是负数。因为无法参与高级决策所以无法从中受益,同一地区出现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远低于高收入家庭现象。Faal,Jojoh[10]等学者通过对旅游价值链对减贫作用的分析发现,旅游扶贫本来是为了扶持贫困人口,但扶贫的结果是只有14%的价值流向了当地贫困人口。Y.Renard[11]通过对斐济旅游扶贫的效果研究,指出旅游扶贫虽然促进了斐济的旅游发展,但因政府更重视外商对旅游的投资,而忽视本地企业和贫困居民的参与,造成当地贫困人口不减反增的不虞效应。

国内学者蔡雄等[12]认为旅游扶贫、旅游投资能够带动经济绩效,乘数效应明显,还具有规模效应与辐射效应(胡钧清)[13];乔波[14]研究表明旅游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旅游收入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旅游扶贫的绩效。陈友莲[15]选取德夯苗寨为调研地区,分析了旅游扶贫经济、文化、生态效应,指出旅游扶贫可以给当地带来价值提升,对目的地经济、政策等各方面造成再生效应,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旅游扶贫已成为贫困县市脱贫致富的先导产业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谢小庆[16]研究认为旅游扶贫还具有优化当地产业格局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作用。然而,旅游扶贫的不虞效应也被学者所关注。早在2003年罗永常[17]对民族村寨研究时就曾经指出,随着旅游的发展有些地方竟发生了“旅游扶贫,越扶越贫”的怪事。刘小珉[18]研究发现,在全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八个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的十年期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33.4%上升到了38.5%;陈志永、梁玉华[19]的研究也发现,有些民族村寨的旅游,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危机,表现为游客滞长、效益下滑,甚至走向衰落;刘晓春[20]有研究指出,当旅游公司低价买断村寨旅游的经营权后,事实上剥夺了当地居民对村寨旅游的支配权,导致他们对发展村寨旅游的积极性不高。

由此可见,旅游扶贫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二)非经济效应中的不虞效应

国外学者在研究旅游扶贫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等非经济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证明旅游对贫困地区的资源利用与开发、传统的文化保护与当地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也存在着严重的负面效应。1991年,Gurung[21]研究后发现,尼泊尔的加奥里帕尼地区进行的山地旅游区建设,导致了当地森林覆盖面积,以每年1公顷的速度减少,对当地森林旅游的持续发展造成损害,同时也给当地以薪柴为主要燃料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Zurick D.N.[22]的研究提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免遭破坏,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游客的大量涌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文化、环境造成破坏性冲击,侵蚀当地文化本身的灵魂。X Cattarinich[23]等对旅游给予贫困人口的受益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使贫困人口从旅游发展中获取经济收入。此外,贫困人口也可以通过旅游收入的“渗透作用”获得收益。Poyya Moli[24]在研究印度的遗产旅游与扶贫之间的关系后提出,“遗产旅游既保护了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改造了被工业化破坏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文化方面的风险,比如商业化气息太浓、民俗文化遭受破坏、生活方式改变、犯罪率上升、贫富差距加剧等”,K.Ishill[25]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国内,早在2001年,程占红[26]在研究中就表示了对旅游扶贫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忧虑。四川泸沽湖地区的摩梭文化的蜕变甚至消失已经证明,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不当开发也会对民族文化造成破坏,促使少数民族文化日渐衰弱。郭颖[27]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隆学文等[28]、唐建兵[29]研究认为旅游发展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影响日益严重,存在开发过度、管理无序、粗放型发展等负效应;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总体绩效明显,但农村贫困人口却不是最大的受益者(王永莉)[30]。尽管旅游扶贫有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协调,青年人返乡就业的加速,留守儿童教育抚养问题和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的解决,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抢占农业、农民的资源等问题,对农业安全和农民利益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徐玮)[31]。旅游扶贫绩效显著并不等于贫困人口都可以从中获得较大收益,利益分配不均等负面效应对民族关系会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陈友莲)[15]。社区内部贫富差距拉大也成为旅游扶贫中日益突出的矛盾(蒋焕洲)[32]。由此可见,旅游扶贫在非经济效应方面,不虞效应同样存在。

三、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不虞效应的有效应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实践证明,旅游扶贫对于没有被开发、民族文化丰厚与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聚居区域,经济效益明显,非经济效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恩格斯的思想也告诉我们所谓不虞效应有两点:无论是在自然领域还是人类社会,政府制订的政策都有积极性和外部消极性并存的特点。从远期看,外部消极性往往会逐步抵消短期的积极性,造成人们没有预料又恰恰不想要的结果”[3]。旅游扶贫也是如此,因此旅游扶贫过程中的不虞效应存在是正常的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回避它,而是客观地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杜绝继续发生,准确地预判,防止发生类似情况,促进其良性运行。

(一)旅游扶贫不虞效应的应对方法与相关理论

1.善于运用《实践论》与《矛盾论》的方法

要正确运用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运用“两论”的思想与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旅游扶贫脱贫实践工作中产生的不虞效应,从而解决旅游扶贫过程中的实践问题。

2.善于运用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旅游扶贫从20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通过分析旅游扶贫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产生的不虞效应,尽可能广泛地收集信息、寻找规律、分析根源,制订更好更全面的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的发展,最终使民族贫困地区走向富裕;

3.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分析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也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矛盾分析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它既坚持对立统一,同时又注重两点和重点结合,以求全面把握分析问题为基本方法。因此在可持续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对于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果如何可持续发展,对于产生的不虞效应进行追根溯源,找到症结进行转化,减弱并降低不虞效应,制定相关的策略,促使其转化为积极的效应。

4.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判

《实践论》指导我们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先天的禀赋和独特性。因为贫困地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限,过度的开发与破坏性的建设,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伤害,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可更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不可更新资源受到最小消耗;还要注重差异文化的价值,避免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贫困地区的文化造成冲击使之变异或消失。只有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方面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旅游扶贫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扶贫地区发展中如何就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并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实现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5.避免“贫困陷阱”

“贫困陷阱”一个经济学概念,原本是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大量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而走出贫困。经济学家萨克思的观点是:“由于地理位置不佳或者运气不好,有些国家陷入贫穷,而且越来越穷,这些国家虽然拥有富裕起来的潜能,却需要先让自身走出困境,然后才能踏上繁荣之路。”[33]因此在制订旅游扶贫政策时,要考虑贫穷形成的因素,让贫穷地区贫穷的人得到帮扶而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二)应对旅游扶贫不虞效应的应对策略

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扶贫作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话题,旅游业凭借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实现价值共创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减贫的重要途径和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贫困地区的扶贫实践,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贫困地区。根据当前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指导,提出以下几个应对策略:

1.善于运用《实践论》与《矛盾论》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旅游扶贫脱贫工作中,要运用“两论”来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既要认识到产生不虞效应的根源,又要运用这一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突出矛盾、关键问题,搞好统筹兼顾、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十分重要。要从实践中提高认识,认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从而逐步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2.在制订相关政策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

旅游扶贫最初的目标与最显著的标志,都是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提高当地的经济收益。旅游扶贫的初期阶段,发展经济为主要矛盾,主要是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旅游,吸引游客,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让经济发展出现拖把乘数效应的发展势头。对于旅游扶贫取得的正效应应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负面效应进行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症结进行转化,制定相关的策略,减弱并降低负面效应,从政策机制上进行设计,制订旅游扶贫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旅游扶贫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注入资金。当地政府除了依靠财政力量外,还需要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创造公开透明的投资环境,公平地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当地政府、贫困人口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国际组织更多的专项资金,从而保证旅游扶贫的资金投入,并最大限度地解决旅游漏损与旅游飞地问题,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在旅游开发时,要考虑到保护性地开发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在强化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保护环境。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先天的禀赋和独特性,因为贫困地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限,过度的开发与破坏性的建设,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伤害,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可更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不可更新资源受到最小的消耗;还要注重差异文化的价值,避免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贫困地区的文化造成冲击使之变异或消失。只有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方面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旅游扶贫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扶贫地区发展中应开展如何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并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实现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思考的内容之一。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开始不当地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更多的是不同商业的引入,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的指导,过度与不当自然资源环境开发与商业化的文化介入,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与文化。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可分为消极的保护和积极的保护两种。消极保护同积极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治”与“防”的关系。具体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考虑拓展贫困的范围与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关联性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文化水平、参与程度、权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地区贫困人口的受益有限,基于此,学术界应持续关注旅游扶贫中的贫困人口范围,不仅仅指财产的贫困,还有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维度贫困,乡村振兴在研究宏观的旅游扶贫的模式、参与机制、经营与分配机制、参与的意识和态度、旅游人才培养之外,关注贫困人口的贫困维度、防返贫等方法与策略的相关研究,从微观层次的研究更能准确反映出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从不同维度的视角研究旅游扶贫,才能减少防返贫的机率,达到真正乡村振兴。

5.考虑到旅游扶贫中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

矛盾是普遍存在,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扶贫进入到发展阶段,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发资源成为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如果过度与不当开发,破坏其他旅游资源,会最终导致旅游经济的枯竭。随着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践活动的展开,发展经济与自然环境保护、民族文化、贫困人口、当地社会问题等矛盾被逐渐认识,因此处理充分利用贫困区域的资源与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妥善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也是政府管理部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6.旅游扶贫要统筹协调政府管理部门与其他参与者的职能与角色

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为政府管理部门与其他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要善于发现矛盾、界定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引导、指导并推动旅游扶贫的良性发展,并做到酌情示范和开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旅游扶贫中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其他参与者要根据自身的职能,从国家政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如承担商业性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经营的企业要合理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当地居民要主动积极参与等。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关注原生态产业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注重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只有重视特色,才能防止各地旅游同质化问题,有效地防止游客滞长、效益下滑、甚至走向衰落等不虞效应的产生;引入外来资本的同时,注重民族村寨旅游的经营权保护,避免造成剥夺当地居民对村寨旅游的支配权的现象,从而产生民族地区旅游经营的不虞效应。旅游扶贫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是不顾环境保护的过度开发,因此重视生态脆弱区的开发过度、管理无序、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环境方面的不虞效应;禁止过度追求商业化的变异民族文化,才能防止对民族文化造成破坏、少数民族文化日渐衰弱等不虞效应;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要使当地农村贫困人口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有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协调,加速青年人返乡就业,从而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抚养问题和留守老人赡养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才能避免旅游扶贫对民族地区非经济方面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本文分析旅游扶贫的成果及其过程中产生的不虞效应,目的是为民族地区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要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防止不虞效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懒马效应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