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双奥情缘

2022-02-04

工会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奥情缘圆梦

从2008 到2022,北京将以全球唯一“双奥之城”的美誉迎来又一个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从“鸟巢”到“冰丝带”,志愿者们与一座座北京场馆也结下了不解情缘。这群普通人的双奥故事不仅丰富了冬奥赛事的社会属性,也延展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内涵。

汪涌:作为新华社奥运驻会记者,我见证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几乎所有重大事件,撰写了近两千篇新闻稿件。仅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就用9 万字的真实内容述说了那些让人难以忘记的美好记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用我手中的笔和镜头,再次记录下奥林匹克的辉煌,记录下“双奥之城”伟大的篇章。

王雷:作为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首个申请人,从2008 年到2022 年,十多年志愿服务和参与奥运会的经历,让我对奥运和志愿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通过服务奥运、助力冬奥,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还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何林元:对于50 岁才开始进入摄影门坎的我来说,似乎有点“大器晚成”的味道。可就是这样一个这么晚才起步的老人,因为有着一颗参与奥运的热心,靠着坚持不懈的执着劲儿,占尽“地利”的绝好时机,自退休后的20 余年时间里,从夏奥会到冬奥会,拍摄奥运题材的照片5 万余张,记录了各个奥运场馆的诞生,也记录了北京建设“双奥之城”的脚步。

郭晓民:随着北京获得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沉寂多年的首钢石景山园区随着冬奥会申办成功得以复兴,昔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变身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滑雪大跳台项目已经顺利完工并举办过国际赛事,这座百年钢厂奏响了一曲“冰与火之歌”。

谢海山:作为一名双奥人,我期待着在“双奥之城”圆梦。2022 年冬奥会其实是我志愿之旅的一个延续,也是一个梦想,能有机会参与其中,也是在圆梦,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

张舒:从一线志愿者,到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变化的不仅仅是岗位,还有心态:志愿人,没有年龄界限,没有工作不同,有的是相同的青春与朝气,有的是不变的场馆主人翁意识。每一个志愿者要对场馆如数家珍,做到这个场馆就是我的,这就是我家。

杨海林:从2008 年到现在,这十几年不光是我自身,关键是咱们国家也有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国力要比2008 年的时候更加强盛。这种时候,我自身的站位就已经站在了自己是一个强大国家的一名教师。我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能够把冬奥服务好,把志愿精神传播好,进一步让世界各地人民看到我们中国志愿者的志愿精神。

猜你喜欢

双奥情缘圆梦
“双奥之城”,我的幸福回忆
“双奥”摄影师林毅:用影像为盛会“做史”
长城脚下的“双奥”之城
月下情缘
“李代表”的调解情缘
追梦 筑梦 圆梦
我与人大结情缘
为双奥之声叫好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