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州市党报时代主旋律“四重奏”

2022-02-04昭通日报社总编辑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四重奏州市昭通

文 吕 翼 昭通日报社总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州市党报作为党的喉舌,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具体落实上,要做到传达贯彻中央精神准确、及时,确保中央指示精神不走样;在呈现基层风貌时,应该主动与深入;在传播方式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

准确与及时,传达精神不走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州市党报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提升采编发水平。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鲁甸地震灾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深切牵挂,新年首次离京考察就到昭通,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新华社通稿发出后,昭通日报社相关平台迅速反应,及时转载,原汁原味传达,覆盖面不断延展。随后的5年多来,昭通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全市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昭通答卷”。

202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昭通日报》迅速响应,在头版头条和新媒体置顶等重要位置,转载了相关新闻报道300多篇次。同时,昭通日报社对《人民周刊》杂志增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刊发的系列评论进行了全部连载,这些作品站位高远、思想深邃、鞭辟入里、感染力强,干部群众获益匪浅。在转发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新闻报道后,昭通相关参学党员干部有了参照标准,明确了方向,把握了核心要义,各单位的民主生活会开得准确规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主动与深入,呈现基层讲实力

州市党报是地方新闻权威、准确、主流的代表,又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新闻,以及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资讯,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而,州市党报在策划、采访、编辑、出版时,既要“眼睛向上”,着眼于国内外重大新闻,着眼于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发布和解读,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的宣传;又要“眼睛向下”,着眼于基层,及时报道来自一线的新闻,报道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位于金沙江上游巧家县白鹤滩镇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全国第二大水电站。昭通日报社早在10年前,就高度关注这一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在报纸和相关的媒体上开辟了“走进白鹤滩”专栏。多名记者深入一线,精心采访,刊发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其中有两位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写的近30万字的长篇通讯《重器之基》在《民族文学》杂志头篇刊发,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重器之基》记录下在这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党和政府一心为群众谋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乡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所采取的各种有力举措,使得群众在国家重器兴建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有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继承与创新,传播方式再创新

1950年4月,新中国成立之初,《昭通日报》及时创刊,成为全国地市机关报中创刊较早的一家报纸,第一时间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桥梁。70多年来,昭通日报社不断守正创新,各媒体平台及时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2008年昭通新闻网应运而生后,不断得到完善发展;2017年自主研发的“北纬29度”App,容量大、式样新、操作简便,集采、编、发和通讯员投稿为一体。目前,昭通日报社形成了以传统媒体和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组成的新闻矩阵,以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全面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生动反映群众生活,为党报融合发展作了很好的探索。

坚守与开掘,特色亮点更明显

州市党报以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政策为主要职能,同时,还肩负着传承地方文化和历史的重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报,才能拥有固定的读者群。这就要求地方党报要在地方性上下大力气,将地方新闻做好做足,突出地方特色。

昭通历史悠久,五尺道在秦时便已开掘,南夷道于汉时有了拓展延伸,较早贯通了中原与边疆,中原与南亚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诸多方面的生命动脉。商贾往来,多汇于此,昭通作为必经之路,成了文化沃土。近年来,昭通涌现了一大批文学、书法、摄影等名家,作品蔚然。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有6人之多,国家级协会会员40余名。这里还是中华文学基金会命名的全国第五个文学之乡,文化资源丰厚。在此基础上,昭通日报社相关平台创办了《群山》《影像》《书画》《少年》等特刊,吸引每年近百名全国名家的作品刊发,这些作品以昭通的坚韧不拔和多元风貌为主要抒发对象进行创作,极具地域特色,影响广泛。同时,昭通日报社在基层发掘培育了大批新闻和文学爱好者,这些基层作者创作了大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形成了有梯次、多元化的宣传队伍。

猜你喜欢

四重奏州市昭通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未来人居“空间四重奏”——ArtPark9室内建筑实验
荷塘月色
浅析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昭通作家群的困境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