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是经常地敲警钟
2022-02-03
百年大变局之下,“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是经常地敲警钟。我敲警钟是为了让大家警惕起来,居安要思危。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2021年12月8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不同于以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没有谈及太多具体领域,但每一个话题都关乎发展,亦牵动安全,连着国运。
“居安要思危”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2021年12月8日上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望向会场的党政领导干部。他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更能掂量出14亿余人口的大国走到今天,粮食安全之于国家安全举足轻重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反复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中國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2021年既有大风大浪,也有暗流涌动。过险滩、闯难关,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考验的是科学决策的见微知著,丈量的是“国之大者”的历史远见。
“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大豆、铁矿石、原油、天然气、铜铝矿……件件桩桩连着国运。他强调:“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意指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
底线、红线、安全线,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从“进京赶考”“跳出历史周期率”,到警惕“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更是面对问题“当杜其萌”“当绝其根”的治理能力。
百年大变局之下,“黑天鹅(出乎意料发生的小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不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是经常地敲警钟。我敲警钟是为了让大家警惕起来,居安要思危。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挂念着其中的冷暖,也盯紧了要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几次批示,件件关系民生。比如“城市血管”,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多和时间久了管道陈旧失修有关。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了一个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抓。由此,“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写入了此次会议文件,明确点出这项任务清单:“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
又如农村安居。“从40多年前翻修陕北农村公厕,到后来在正定县整治连茅圈(人厕和猪圈连在一起,粪便直接流入猪圈),农村改厕这个事情是我一直关心的。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人,也知道农村上个厕所是真的不方便。”习近平总书记说。
这些年,改厕成绩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着其中的冷暖,盯紧了要害:“全国气候生态环境千差万别,经济生活水平也是千差万别,怎么能用一种改厕方法?一些地方浮皮潦草、浮光掠影,造成大量厕所存在严重问题,所以我多次作出批示。”
其中,有两份批示时隔不久。一份严肃告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最大危害,切勿死灰复燃。”另一份谆谆嘱咐:“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
“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习近平总书记放心不下的,是有些地方在工作中的一个现象——乱作为。会上,说到这里,他语气沉重:“大家普遍对不作为有认识。不作为对党和国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时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
乱作为的根子在错误的政绩观,在眼界不宽、能力不够。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只懂一点儿经济学知识、科学知识就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纠正说:“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
“人民”二字重千钧。回首这一年的波澜壮阔,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举世瞩目的成绩单下,正是“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会议文件里,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都有笔墨。把人民的小事当作党中央的大事去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排序。
历史阔步向前,新的一年“又踏层峰望眼开”。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凝聚共识、定调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凝神静听,“稳”字入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确定了重大战略目标就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全党动手,全国努力,尽锐出战,锲而不舍,不获全胜不收兵。”这是与会者的深刻共识,是亿万人民的所见所感,也是百年大党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领航致远的关键。
大潮既起,势不可当。面对济济一堂的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
(《人民日报》)